骨髓穿刺术前、后注意事项的指导

什么是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简称“骨穿”,是利用骨穿针刺入骨髓腔,抽取骨髓液来化验的一种常用的诊断技术,穿刺的部分可以是髂骨、胸骨(多用于儿科)或腰椎棘突。只要规范操作,对人体是没有任何伤害的。 骨穿术的目的

※ 协助诊断各种良性或恶性的血液病;

※ 骨髓液的寄生虫检查;

※ 骨髓液的细菌培养;

※ 经骨髓腔腧穴、输骨髓;

※ 复查化疗效果;

※ 骨髓移植时采集骨髓液。

骨穿术的注意事项

※ 术前签骨穿同意书;

※ 穿刺前须注射局麻药;

※ 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操作(如果选腰椎棘突穿刺则取坐位,尽量弯腰,头俯屈于胸前,使棘突充分暴露),当医生进行操作时,请勿随意改变体位;

※ 骨穿后还需在手指取末梢血管的血,有少许痛感; ※ 术后需卧床1小时;保持伤口敷料干洁至少24小时;

※ 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是否剧烈疼痛,有异常须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第二篇:骨髓穿刺术注意事项

简介:骨髓穿刺术一

骨髓穿刺(简称骨穿),是采用骨髓液的一种技术。骨髓液检查目的,主要是细胞形态学检查,其次是寄生虫和细菌学检查,以协助诊断血液病、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

适应症

① 采取骨髓液进行骨髓象检查,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的确诊。

② 协助诊断缺铁性贫血病、溶血性贫血,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等血液

疾病。

③ 部分肿瘤的协助诊断,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④ 寄生病检查,如疟原虫、黑热病的病原体。

⑤ 骨髓造血情况,作为应用抗癌药物及免疫抑制药的参考。

⑥ 骨髓液的细菌培养以及进行骨髓移植。

禁忌症

血友病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如无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检查。

局部皮肤有感染、肿瘤时不可穿刺

用物准备:

① 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

② 无菌骨髓穿刺包。内有骨髓穿刺针、5ml和20ml注射器、7号针头、洞巾、纱布、血管钳。 ③ 其它用物。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1支,玻片6-8张

心理指导:

1.向病人说明骨穿诊断的主要作用:骨髓是各类血细胞的“制造厂”,是人体内最大、最主要的造血组织。诊断血液病常需做骨穿。如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疾病,其特征为白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异常增生。常规的抽血化验只能反映外周血中细胞的变化,不能准确反映出造血系统的变化。抽取骨髓液作检查,既能诊断白血病又能区分其类型,为治疗提供相应的资料。

2.消除病人思想顾虑,以取得合作。说明骨髓检查所抽取的骨髓是极少量的,一般约0、2g,而人体正常骨髓量平均约为2600g。身体内每天要再生大量的血细胞,因此,骨穿对身体没有影响。

3.骨穿操作简单,先行局部消毒、麻醉,然后将穿刺针刺入骨髓,在骨髓抽取的瞬间稍有酸痛感外,基本上感觉不到疼痛。骨髓抽出后,病人可以马上起床活动。

注意事项:

①术前向病人详细说明骨髓穿刺的目的和方法,解除思想顾虑,取得合作。

②备齐用物携至床旁,遮挡屏风。

①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检查,有出血倾向病人,操作时宜特别注意,血友病患者禁忌穿刺。

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骨髓炎。

③注射器和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

穿刺针头进入骨质后避免摆过大,以免折断;胸骨穿刺不可用力过猛,以防穿透内侧骨板。

④吸出骨髓液应立即涂片,以免发生凝固。

⑤抽吸液量如为作细胞形态学检查不宜过多,过多会使骨髓液稀释,影响有核细胞增生度判断、细胞计数及分类结果。

⑥穿刺时应注意观察病人面色、脉搏、血压,如发现病人精神紧张、大汗淋漓、脉搏快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并停穿刺。

.如穿刺过程中,感到骨质坚硬、穿不进髓腔,提示可能是大理石骨病,应作骨骼X线检查,不可强行操作,以防断针

⑦穿刺后注意局部有无出血,一般静卧2~4小时,无任何变化可照常活动。

术后穿刺点覆盖的敷料勿浸湿,以防感染,3天后右取下

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有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胸骨柄、脊椎棘及胫骨。根据穿刺部位选择不同体位。

A、髂前上棘。取平卧位,为髂前上棘后1~2cm处。

B、髂后上棘。取侧卧位,穿刺点在骶骨两侧髂骨上缘下6~8cm与脊椎旁开2~4cm之交点处。

C、胸骨柄,取仰卧位,肩背部垫软枕,头后抑并转左侧,使胸部略高。穿刺点宜取胸骨中线相当于第2助间处。

D、脊椎棘。病人反坐靠背椅,双臂交叉与椅背,头部枕于臂上,背部尽量后突,穿刺点宜选第11~12胸椎或第1~3腰椎棘突处。

E、胫骨(仅适用于2岁以内的患儿)。病人仰卧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穿刺点为胫骨结节平面下约1cm(或胫骨上、中1/3交界处)之前内侧面胫骨处。

穿刺方法

1.穿刺部位选择 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 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前者还需用枕头垫于背后,以使胸部稍突出。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1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8.抽吸完毕,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

骨髓活检适应证

1、多次抽吸取材失败;

2、为正确判定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及其病因;

3、可疑罹患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淀粉样变性、肉芽肿病、转移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

4、骨髓活检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以及化疗是否达到真正完全缓解的判断有意义。凡涂片已达完全缓解,但一步法双标本取材之活检切片内仍可检出白血性原始细胞簇,就应继续给予巩固化疗,只至切片内此种异常定位的白血性原始细胞簇消失为止;

5、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缓解后化疗及长期无病生存期间,应定期作骨髓一步法双标本取材,倘若涂片细胞计数未达复发标准,而切片内出现了异常原始细胞簇,提示已进入早期复发,应及时作在诱导处理;

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应常规作骨髓活检,以测定患者属何种组织学亚型;

7、未正确判断骨髓铁贮存,尤其疑为贮铁降低或缺铁时,在骨髓活检切片上作铁染色较涂片为优;

8、对骨病本身和某些骨髓疾患,例如囊状纤维性骨炎、骨纤维发育异常症、变应性骨炎(Paget病)、骨软化症、骨髓疏松症和骨髓腔真菌感染等的诊断,骨髓活检也能提供有意义的资料。

骨髓活检

【适应证】

一、骨髓纤维化或骨髓硬化。

二、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

四、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需作病理诊断时。

【方法】

取材部位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

术者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后,右手将手柄连同针套管穿刺达骨皮质部,穿刺针能固定不倒即可,拔出针芯,串进接柱,插入针管内,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进针约1cm左右,转动针管使骨髓组织扭断,用负压吸引,退出针管,用针芯轻轻推出组织块,10%甲醛固定送检。

其余操作同骨髓穿刺术。

【注意事项】

一、开始进针不要太深。

二、术后局部要加压止血数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