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旅游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生态旅游现状调查报告

——以华沟村马踏湖为例

提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农村生态旅游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农村生态旅游对于农民生活的改善,旅游产业的发展,破解二元经济困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农村生态旅游在山东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必然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如何适应迅速发展的农村旅游,合理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的问题。本文以华沟村马踏湖为例,对本问题做了一定的探索。

现代乡村旅游在中国的起步较晚,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兴起,是上

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方式及制度的调整,人们的休闲时间大大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休闲消费欲望;此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人们逐渐将旅游和休闲纳入到生活之中,成为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拓展了新的休闲空间,而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旅游的含义及特点

“农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风景名胜区旅游相对应的。最初只把田园风光、农事活动作为农村旅游的吸引物,后来加入了农村建筑、农村习俗,然后又加入了农村文化等,随着人们对旅游活动认识的深化,“农村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农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目标的旅游活动”。开展农村旅游可以依托的资源包括:乡村田园风光、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事活动、乡村民居村落、乡村宗祠寺庙、乡村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作为一种正在兴起的农村产业,农村旅游的发展值得我们的关注 。

二马踏湖景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马踏湖风景区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的北部,主体景区位于华沟村。有淄博市的后花园之称。现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盟会各路诸侯,聚兵列阵,平地马踏成湖,因此得名马踏湖。马踏湖古称少海,因其碧水连天、风光无限,为历代达官显贵所向往,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贪看翠盖拥红装,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此后,元兵部侍郎于钦又有和诗,人们选用诗中所含“锦秋”二字命湖,这样,马踏湖又名锦秋湖。就此而言,马踏湖既有优美的的自然风光,又不乏人文积淀,理所当然为优良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伊始,马踏湖旅游产业就得以发展,最初在九十年代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旅游产业曾一度兴盛,从而带动了华沟村乃至起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湖区特色的旅游景点冰山遗址,五贤祠,芦苇荡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湖区特产马踏湖金丝鸭蛋亦随旅游业的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从而形成湖区的特色产业,带动大批农民增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华沟村的旅游业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出现了衰退的迹象。这其中固然不乏管理滞后等方面的原因,但是究其根本而言,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是其衰落的主要因素。由于马踏湖处于独特的地理位臵,每年承接猪龙河及乌河的大量洪水以及上游河道的污水,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上游河道周边出现大量化学制药和造纸类工厂,大量污水未经处理边排入河道,污水注入马踏湖,对景区环境带来巨大破坏。随着乡镇工业的兴起,马踏湖的主要驻地,起风镇华沟村的周围出现许多化工及造纸企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加重了本已恶化的湖区生态环境。

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湖区旅游业的衰落。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及华沟村委对马踏湖生态环境及旅游发展的重视,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对进入湖区的河道进行了重点治理,堵住污染源,湖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然而由于对湖区生态环境破坏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主观认识,因而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

农村旅游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马踏湖区管理者来说亦是如此。由于管理知识的缺乏,对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认识,因此在湖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对湖区自身特色的挖掘力度太小,忽视长远利益,只注重短期效果,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项目的引进都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三 对改善华沟村马踏湖生态景区旅游的思考

1、马踏湖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工作

当地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应大力做好马踏湖环境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努力恢复湖区健康的生态环境,湖区生态环境的好转是华沟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

2、马踏湖资源的景区化包装与提升工作

乡村旅游资源,不等于乡村旅游产品。农业项目,田园风光,特色植被,经济作物,民俗风情,古村古镇等等,都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 华沟村景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把形成旅游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把简单的乡村旅游服务,转化为乡村旅游景区。 推进马踏湖旅游资源和简单休闲服务的景区景点化,从而把农业项目,转化为旅游项目,实现以市场为目标的旅游景区包装与提升。

3、华沟村马踏湖旅游产品开发的设计与辅导工作

华沟村旅游资源,转化为具有规模化经营特色的旅游产品,需要进行乡村游憩方式的创新设计,特别是农业体验模式设计、乡村游乐设计、田园休闲设计、华沟当地民俗娱乐休闲设计等等,需要旅游专业的技术技能。要根据马踏湖景区自身特点开发出符合自身特色及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基层旅游系统应该加大对湖区农民,进行个体旅游经营的辅导与培训,形成农民参与华沟村旅游经营的技能,实现旅游产品的升级。

4、管理者及华沟村委应做好华沟村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中国农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和乡村旅游三大方面。而旅游,又是可以结合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的多功能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有综合效益的方向。应全面挖掘华沟村马踏湖的旅游资源,系统研究市场需求,创新策划乡村游憩方式,综合协调起风镇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旅游产业分布,编制区域形成马踏湖旅游规划。

5、马踏湖旅游投融资的引导与促进工作

在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将进入规模化、资本化时代,华沟村应引进大资本,进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调整和优化湖区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湖区农民转移就业,增加湖区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四发展马踏湖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发展马踏湖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使增加湖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价值。对华沟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踏湖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淄博市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湖区,使湖区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湖区农民素质。挖掘、保护和传承马踏湖文化。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保护马踏湖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大大推动华沟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当地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说,发展马踏湖农村旅游,有利于当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湖区资源和环境,促进当地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发展马踏湖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华沟村“管理民主”的目标。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湖区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第二篇:农村生态旅游

第一课时 农业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旅游简介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了解农业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及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特点 3了解城郊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旅游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生态农业旅游的特点及功能

课时:1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农业生态系统

1、概念: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般系统特征的人工系统。它是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互相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农业生态系统的实质是人类利用农业生物来固定、转化太阳能,以获取一系列社会必需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2、特点:

(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强烈干预下的开放系统;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业生物具有较高的净生产力、较高的经

济价值和较低的抗逆性;

(3)、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

(4)、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区性。

3、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指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配置和物质、能量在各要素间的转移、循环途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系统的组成部分,组分在系统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组分间的联系特点和联系方式。

(1)农业生物种群结构

(2)农业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

(3)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4)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能量流动

主要渠道有三种形式:

(1)、捕食食物链

(2)、寄生食物链

(3)、腐生食物链

5、物质循环

主要有三种循环类型:

水循环、气相循环、沉积循环

二、生态农业旅游

1、概念: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

产业。它是在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农业生产、新兴农业技术应用与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并充分欣赏大自然浓厚情趣的一种旅游活动。

2、内涵: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

广义的涵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

3、特点:产业经营的双重性、生活自然性与生产智能性、多功能性与相互关联性、区域差异性与经济互补性、较强的参与性与体验性、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高品位性、文化性、生态性、市场指向性、观赏娱乐性。

4、功能;

生态功能、经济功能、旅游扶贫功能、环境教育功能、娱乐及参与功能、观赏品尝购物的功能、疗养度假的功能、增长知识的功能。

5、意义:

(1)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

(2)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3)具有吸纳、接受和传播科学技术的动力机制;

(4)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5)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

(6)可以美化、改善环境;

(7)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奔小康;

(8)可以促进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9)有利于农村地区的开放发展,加强城乡联系和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我国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特点:

1、 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包括观赏、品尝、购物、务农劳作、

文化娱乐、农业技术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赏等;

2、 与旅游业相结合。生态农业旅游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是旅游业项目的组成部分

3、 观赏农业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大城市郊区以及特色农业

地区

四、城郊农业生态系统

1、城郊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处在城市和农村腹地的结合部,形成了系统的区域性、结构的复杂性、物种的多样性、输入与输出的开放与大量化的特征。

2、城郊生态系统的环境部分包括两个部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

城郊生态系统的环境特征因城市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引起城郊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物

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生物效应。

3、城郊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更多地受到人为的干扰和制约,其功能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活动的多样性

(2)、社会分工的多元化

(3)、人的主导性

(4)、负荷能力的有限性

4、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开发模式

(1)沿山为主的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建立以果为主,养殖、种菜为辅的城郊农业生产系统

(2)沿河一带的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建立以养畜为主,加工业和果品业生产为辅的农业生产系统

(3)沿交通线的城郊农业生态系统,可以建立起以加工服务为主,果、畜生产为辅的农业生产系统

(4)绕在中心城镇周围的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建立以蔬菜生产、养殖业生产加工为主的城郊型生产系统,特别是保护地栽培蔬菜和人工养殖场机械化的生产与加工

五、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生态农业旅游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特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生态建筑

2、了解生态旅游环境的相关知识

3、了解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旅游环境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

课时:1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本节课进一步介绍生态农业旅游的相关知识

一、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特点

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

二、 绿色食品

1、概念:绿色食品是指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2、生产技术

外源物质处理、土壤改良与施肥及肥料的使用

三、 有机食品

1、概念:有机食品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食品。

2、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

(1)产前技术要求与规范

(2)产中的技术要求与规范

有机肥、矿物质肥料、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农业及栽培防治技术

(3)产后的加工技术工程与规范

原料、辅料、加工场地与工具、人员与加工手段、贮藏与运输

四、无公害农产品

1、生产要求

在栽培、采收运输、贮藏保鲜、加工直至销售的全过程,都要减少和避免各种有毒物质与有害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2、生产技术

1、 增施有机肥,科学的选用化肥

2、 科学、安全的使用农药

3、 采用优质高产综合配套的栽培技术主要技术措施

4、 产品采收、贮藏与加工过程防止污染

5、 建立完善的环境与产品监控和检测制度

五、 生态农业旅游景观

1、 类型:自然景观、农业景观、人文景观

2、 特征:

(1)观异质性较高;

(2)版块生态位互补;

(3)景观环境服务功能较强;

(4)有限的人工调控

六、生态建筑

概念;生态建筑是自身良性循环的建筑物或绿色建筑物。

特点:

1、 地下设有以净化为主要目的的沼气净化池

2、 屋顶覆土种植或蓄水养殖,或设太阳能利用装置

3、 墙体垂直绿化

优势:1、节土、节水、节能

2、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主要类型:生态庭院

生态公厕

生态综合楼

独户式农民生态住宅

生态建筑与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体

七、 庭院生态工程

概念:庭院生态工程是农户在房前屋后距离日常生活环境最近的那一部分空隙地上从事的生产活动。

模式:

1、 种养结合型模式 (蔬菜——畜禽——鱼、畜禽——果树——食

用菌)

2、 立体栽培加工型模式 (畜禽——沼气——果树——食用菌、

栽桑——养蚕——养猪——种果、葡萄——中药材——养鱼——经济作物模式)

3、 综合生产经营模式 (种果——黄豆——加工——经商——养

猪、种蔬菜——养猪——加工——经营销售)

4、 “五个一”庭院生态工程 (一栋楼、一园果、一栏猪、一塘鱼、

一个沼气池的高效农业庭院格局)

八、 生态农业旅游环境

构成:

1、 生态农业旅游自然环境(生态农业旅游天然环境、生态农业旅

游空间环境、自然资源环境)

2、 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农业旅游政治环境、“天人合一”文化旅游

环境)

3、 经济环境(外部经济旅游环境、内部经济旅游环境)

4、 气候环境(区域气氛环境、社区气氛环境、旅游者气氛环境) 特点:资源性、综合性、容量有限性

生态农业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生态农业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植物的影响,生态农业旅游对水体的污染,生态农业旅游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生态农业旅游对动物的影响,生态农业旅游对地质、地貌的影响。

2、 生态农业旅游对旅游区经济环境的的影响

过分依赖旅游业可能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

旅游业大量发展可能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旅游业发展可能导致旅游区物价和地价上涨

3、 生态农业旅游对旅游区社会环境的影响

4、 生态农业旅游对旅游区文化的影响

5、 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一些噪声污染

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

1、 认识与利用开发与环境保护规律

2、 认真做好开发与发展规划

3、 制定旅游发展政策

4、 认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审计

5、 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与管理

6、 加强对废弃物、污染物的管理

7、 废弃物最小化

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包括生态农业环境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可持续性。

九、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三课时 乡村生态旅游

教学目标:

1、 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功能、意义

2、 了解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模式

3、 了解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功能、意义

教学难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模式

课时:1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介绍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知识

一、乡村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是农业活动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以乡村景观(包括乡村文化景观、农业生态景观、乡村聚落景观、农事活动等)及传统民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项新兴旅游产业。

概念:乡(农)村生态旅游是以广大农村地区资源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业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特点:浓郁的乡土性、旅游资源的丰厚性、主体的大众性、形式的包

容性、投资的可操作性

类型:观光型、参与型、度假型

功能:

1、 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发挥资源优势

2、 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3、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

4、 提高人们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

5、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6、 促进文化繁荣,弘扬乡土文化

意义:

1、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有利于刺激消费,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3、 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4、 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经验:

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类型的借鉴

2、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特点的借鉴

(1) 以农场化经营为主,应用生态建筑

(2) 项目开展中体现出强烈的生态意识

(3) 在乡村地域建立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4) 学习当地生态系统知识

(5) 有效利用岛屿、海岸以及山地

(6) 自驾车游独具特色

(7) 美食与乡村之旅的结合

(8) 基础设施建设良好

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主要模式包括丘陵山地森林立体生态旅游模式、聚落景观生态旅游模式和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等。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模式的一些具体做法:

(1) 建设现代农村观光农业示范园区

(2) 建设农村主题公园

(3) 建设民俗旅游专业村

(4) 建设现代新观光村

(5) 建设以休闲为主地度假村

(6) 建设新概念旅游基地

(7) 建设红色旅游基地

四、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

1、规划原则:

(1) 先规划,后开发,建设生态乡村

(2) 保护旅游资源,加强行业与环境整治

(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维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保护好原有乡土风貌;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

2、规划思路:

(1) 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规划

(2) 农村乡土韵味传承的规划

(3) 乡村生态旅游的村落规划

第一,深挖特色,提高品位;

第二,明确主题,确立乡村意象;

第三,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五、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新

1、市场策略:

(1)因地制宜开发产品

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形式大致可分为四种方式:科技示范方式、农业观光方式、生态农业方式、农村民俗方式。

(2)打造旅游品牌

(3)善于制造体验

2、创新营销:

(1)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旅游资源,加强环境建设

(2) 观念创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3) 加大开发力度,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4) 改进管理模式

六、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