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社会公德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社会公德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12级营销二班、吴海涛、120110236

关于社会公德的定义: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道德的要素。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对遵守社会公德更是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主要社会公德问题,我特别制作了一份关于当前社会公德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一共有16个问题,其内容如下:

1、 您的性别是?

2、 您所在年级是?

3、 您认为社会公德的内涵是?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C生态和谐,社会进步

D其他

4、 您认为自己的社会公德心强烈与否?

5、 请问您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吗?

6、 您认为以前的社会公德与现在的社会公德相比那个更高?

7、 您认为社会公德对公民的制约作用为?

8、 下列不文明的现象您是否经常看到(多选):

A乘坐公共交通是争抢、拥挤

B公交车不礼让

C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婴儿的乘客让座

D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争吵、说脏话

E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打喷嚏、咳嗽时不加遮掩

F其他

9、 遇到上述情况,您的态度是:

A看不惯

B习以为常

C其他

10、 您如何看待公德心强的人:

A支持他们,以他们为榜样

B他们做他们的,与自己无关

C其他

11、

12、 您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德处于什么情况 您认为大学生应该为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

风气做出贡献吗?

13、 目前存在违反社会公德的不文明现象,您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多选):

A 不能形成足够的舆论压力

B管理存在盲区,并且执行不力

C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

D其他

14、

15、 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需要提高吗? 您认为该用什么方式;来提高社会公德水平(多选):

A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B制定法律法规约束人们行为

C教育为主,惩处为辅,加强管理

D其他

16、

此次问卷调查为网上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3份。根据分析,年龄在20-40之间的人社会公德较其他年龄段的人高,有百分之70的人认为社会公德的内涵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大部分人认为以前的社会公德比现在的社会公德高。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文明现象主要有乘坐公共交通是争抢、拥挤和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婴儿的乘客让座。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比较强烈。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是人们认为社会公德缺失的最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五大方面。社会公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是和广大 您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有何建议?(填空题)

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是适应社会和人的需要产生的。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特殊且广泛的社会作用,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也有很多人对社会公德持不屑一顾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公德与自己的行为没有关系,提高公德心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社会公德是体现一个人自身修养的重要方面,也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文明、和谐、美好的。

大学生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大学生也在社会公德上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于社会公德,都知道如何去做,但是缺乏行动。就排队问题,看到有人插队,大部分人只是在心里抱怨,抱怨说明他知道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但是却没有用实际行动阻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究其根源,是大学生不知道去表现自己,不会展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性格的内向,不敢说、不敢做,这也应该是教育的失败。其次,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大学生都有待提高,有许多人是被动参与公益活动,当今社会就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当然不否还存在许多为社会服务的人,正是应为如此,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要以实际行动去影响下一个时代,而不是随波逐流。最后,社会以及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做得欠佳,大学生对于学校的社会公德教育不是完全认可的,这体现了学校在公德教育方面存在的空白。当然,仅仅是学校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活动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因此,学校在进行公德教育时,应该统筹安排,合理引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形成。

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时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将会被人们所不齿。社会公德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变的更加丰富多彩。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

 

第二篇:对当前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的社会调查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题目 对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    白 旭 晔      

学    号:  1061001461402   

专    业:   行 政 管 理   

层    次:      专 科       

学    校: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单位:  延长油矿钻井队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20##年 4 月 5日


目  录

一、乡镇设置现状. 2

二、现行乡镇管理体制的特征. 2

(一)综合性. 2

(二)实践性. 2

(三)群众性. 3

三、乡镇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职能转换不到位。. 3

(二)站所设置不合理. 3

(三)人权事权脱节. 4

(四)政事、政企不分. 4

(五)乡镇债务多. 4

四、乡镇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5

(一)乡镇政府职能泛化,工作常错位. 5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权力与责任不对称. 5

(三)乡镇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不科学,考核不符合实际. 6

(四)乡镇财政来源有限,乡镇财政举步维艰. 6

五、乡镇行政管理出现问题的思路对策. 7

(一)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7

(二)理顺条块分割的乡镇行政关系. 7

(三)建立科学的乡镇政绩考核体系. 8

(四)完善乡镇公共财政体制. 8


对乡镇行政管理的现状和特征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对乡镇行政管理现状、特征原因剖析、思路对策等方面进行浅述,以期为乡镇行政管理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启发。

调查时间:20##年3月25日

调查对象:秀延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工作人员、辖区居民。

调查方式:与被调查者直接接触了解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材料等。

调查内容:乡镇行政管理现状、特征。

乡镇是我国政府管理“五级结构”的最末端机构,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有道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足见乡镇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着力点也在乡镇。

乡镇管理是以乡镇政府为核心的乡镇组织依法管理乡镇范围内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管理主体的多元性、执行决策的直接操作性、组织运作的综合性、管理环境的中间性和管理对象的涉“农”性。

一、乡镇设置现状

统一设党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纪检委(监察室)和团委、妇联。一般乡镇内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企业办、计生办等等,同时乡镇设置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计生服务所、劳保所、国土所、财政所,和文化站、林业站、农业站等,这些就是传统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现行乡镇管理体制的特征

   (一)综合性

乡镇管理的综合性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管理对象和内容却十分庞杂。第二,从管理方法的运用上看,乡镇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各项事业的发展,必须把各项工作加以综合,采取综合性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才能把各项工作推动起来,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第三,从管理职能上看,由于乡镇工作的直接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综合协调和合作是非常必要。

(二)实践性

乡镇处于我国政权系统的最基础一级,乡镇管理处于广大农村第一线。承担着贯彻上级政策、管理乡镇农村、沟通城乡的重要职责,具体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之具体化,把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乡镇管理必须具体、实际。

(三)群众性

乡镇作为农村基层行政区域单位,实质是乡镇管理机关代表人民群众管理乡镇各项事务。要以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愿望和要求为基本出发点,一切从群众出发,一切为了群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管理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三、乡镇管理体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转换不到位。

一是管理职能越位。管了许多本应由市场、企业和中介组织管的事。二是服务功能错位。上级将名目繁多的指标分解下达给乡镇,并签订目标考核责任状,有些指标采取“一票否决制”,与乡镇主要负责人政绩“挂钩”。三是社会职能缺位。尤其是免征农业税后,由于财力制约,大部分乡镇只能维持工作运转,无力承担公共设施建设,影响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整体水平。

(二)站所设置不合理

站所的设置大而全,而且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乡镇不论人口多少,规模大小,站所设置千篇一律,这种状况增加了财政开支,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站所上划由上级主管部门垂管,又受乡镇属地管理,乡镇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机配合与协作,形不成人才、资金、设施、技术的优势互补。

(三)人权事权脱节

突出表现为责权分离,管用脱节。设在乡镇的站所、中心,有的职称评定在县以上部门,年度考核却在乡镇。不少站所驻在乡镇,人财物却垂直管理,形成“能看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由于乡镇和站所主管部门权责重叠交叉,乡镇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县直部门权大责小或有权无责。

(四)政事、政企不分

财权、物权为在县区业务部门,事权留在乡镇,存在着“见到人的管不到人,管到人的见不到人”和“有责任的没法管,有权管的没责任”的现象,造成乡镇职能虚化,责任增大,自主权缩小。一些站所上划后,大都承担着本行业的行政管理职能,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行政职权,难以发挥应有的行政效能。

(五)乡镇债务多

负担较沉重。乡镇财政实际上是转移支付财政,自身没有财政能力,收钱无门,挣钱无路,要钱无缘,要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实在苦恼。由于债务较多,负担较沉重,偿还难度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乡镇的正常管理工作。同时,乡镇偿还能力有限,主要依靠县区财政加大转移支付额度。并且为了发展和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旧债尚未还清,又累欠新债,有的乡镇不得已向社会集资,向农村信用合作社借贷。花钱去路多,收钱来路少,乡镇领导穷于应对,甚至无可奈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服务活动和事业发展。

四、乡镇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一)乡镇政府职能泛化,工作常错位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政府拥有7项职权,但在实际运作中,乡镇政府这7项职能被泛化,辖区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无所不包,而且最重份量的工作还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于是安全生产、普高教育、无偿献血、征集兵员、计划生育、社会稳定、民政优抚、社保扩面、文明创建等各项中心工作无一不被交办到乡镇政府去办理、去完成,乡镇政府俨然成了一个全能型的政府。

    (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权力与责任不对称

 目前,乡镇的机构设置主要分三大类:一是乡镇政府的直属部门,有内设机构党政办、农业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规划建设办、计划生育办、维稳综治办共七大办,有武装、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有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两个直属事业中心,上述机构和人员的人、财、物权归乡镇政府直接管辖。二是双重管理的半垂直站所,主要有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这类站所党团关系在乡镇,考核和人事任免征求乡镇意见,但经济权、人事决定权、业务领导权由县级职能部门管辖。三是完全垂直的站所,主要有工商所、卫生院、林业站、财政所、交管站、兽医站、粮管所、供电所、邮政支局、电信支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国土资源所、广播电视站等,占了乡镇机构的大部分,这类站所人、财、物三权均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控制。以上三类机构在乡镇同时并存的关系统称为条块分割关系。由于这种条块分割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屡次乡镇机构改革中的“垂直运动”,使到有执法权、处罚权的职能站所向上垂直,分割肢解了乡镇权力结构,弱化了乡镇政府的治理功能,乡镇政府对他们是看得见,管不着,指不动。但与垂直站所工作直接相关的责任却没有被垂直,而是留给乡镇政府,导致了乡镇政府变得责任大、权力小、能力差。

(三)乡镇干部政绩考评机制不科学,考核不符合实际

一是考核评比检查项目多如牛毛。内容涵盖党务、政务、村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等等。二是考核指标不切实际。如农村合作医疗、林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迫命令等,但在实际考核时却又以人口覆盖率、林改面积覆盖率等硬性指标作唯一考核标准。三是“一票否决”制过滥。现时对乡镇政府实行一票否决的有计划生育、维稳信访、安全生产、财政税收等多项,“一票否决”制过多过滥,使乡镇领导干部思想负担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为避免“一票否决”而造假、而请客送礼、而粗暴执法等违法行政现象时有发生。

(四)乡镇财政来源有限,乡镇财政举步维艰

  一是由于山区乡镇区位劣势,工业经济基础薄弱,财政税收税源有限,且增长缓慢。二是分税制抽取了乡镇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税收的大部分,使乡镇本级财政来源和积累更为有限。三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没有足额到位,不能满足山区乡镇的正常运转需要。基于以上三点,大多数乡镇的财政都是入不敷出,根本不能算是一级独立财政,根本担负不起保运转促发展的重任,乡镇财政运行举步维艰,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公共服务根本无钱落实。

   五、乡镇行政管理出现问题的思路对策

  针对乡镇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也应相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着手解决:

   (一)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

  对乡镇政府的改革,目前学者有多种声音,一种是主张撤消乡镇政府,实行乡镇自治;另一种是主张改乡镇政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还有一种是主张强化乡镇政府职能,优化服务。笔者认为,在目前《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乡镇政府的设置还未修改的前提下,宜采用强化乡镇政府职能的观点,对乡镇政府在体制内进行改革,科学界定职能。

  (二)理顺条块分割的乡镇行政关系

  要采取县乡改革联动的方式,理顺县与乡镇、乡镇与站所、乡镇与县级职能部门的关系。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明确界定县、镇两级政府的事权,把一些专业性强、非强制性手段不能治理的行政事务,如交通、安全、环保、工商、税收等,交由县级政府统管,以县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驻站所管理为主,并相应减少乡镇政府所负的责任。而对一些非由乡镇政府管理不可的社会公共事务,如计划生育、民政优抚、农业水利、林政管理等,则实行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强化乡镇政府行政责任,相关职能站所划归乡镇政府直接管辖,同时赋予乡镇政府相应行政权力,保证乡镇政府在这些领域有相应的权威进行管理。

(三)建立科学的乡镇政绩考核体系

县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政府的要求,转变“压力型”考核机制为科学型考核机制,建立能够综合体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在干部政绩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要看数字无法反映的东西;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在考核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特别是要树立群众观点,引进社会评价机制,提高群众在政绩考核中的参与程度。对一些必须考核的项目,制订考核指标要科学可行,切合实际,要慎用少用“一票否决”制,为乡镇政府减负,以减少乡镇政府违法行政冲动。

(四)完善乡镇公共财政体制

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引入公共财政模式,保障乡镇基层基本预算开支,将乡镇从追求经济利益的漩涡中解脱出来。在兼顾县乡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乡镇财政收入的增长潜力及财政承受能力,合理划分乡镇收支范围,按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确定收支基数,保证乡镇政府行使基本职能的财力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逐步建立起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按《预算法》的要求,逐步恢复乡镇级国库。上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应集中部分财力,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困难乡镇进行转移支付,确保困难乡镇政府能依法行政的基本财力需要,解决乡镇政府无钱办事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肖唐镖、李昌金等:中国乡村报告,学林出版社,20##年12月

2、朱宇:中国乡城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黒龙江人民出版社,20##年1月

3、薄贵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中国行政管理》,20##年第07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