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开发计划实施方案

继续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工作, 围绕市、区教研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教研, 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 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品质; 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为深化北仑课改服务,为推进高中课改服务,为基层学校服务,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精神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推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促进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形成课程意识,大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教师成长为根本,着力研究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开发的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着眼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规范课程开发,充分发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坚持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策略,着力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

?1、继续加强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探讨与沟通,帮助课程实施相对薄弱的学校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充分发挥样本学校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进步。

?4、建立片级教研组,发挥片级教研组长的作用,正常开展片级教研活动,以降低教研重心,丰富教研形式,为推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服务。

?5、在原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基础上,开展好课题研究与项目设计活动。结合区科技节活动,将区级活动与课程开展紧密结合,一方面以区级活动统筹规划学校总体计划,使学校课程开展找到实实在在的项目,另一方面以课程的理念规范区级活动、校级活动的开展。

?(二)坚持理论学习和研究,增强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 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结合实践,与教师一起就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扎稳打,不断提升对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水平和实践能力 。

?2 、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缩小研究切口,加大研究深度,以实践中生成的问题为课题,重视研究过程和成果的应用价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按计划推进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地方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关注高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引导和组织学校、教师就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专题性研讨和学习。

?4、适时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研讨沙龙,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重视积累和反思,并组织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撰写与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科学性。 ?6、加强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

育教学观念,获得最新信息,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三)搭建平台,以评促研,落实各级各类评比活动,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 征集典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并组织区、市级的评比活动,积极发现优秀的教学改革成果,逐渐丰富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4、 通过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进一步推动学校地方课程的实施,并探索地方课程有效性实施的策略。

?5、 以区、市优秀校本课程评比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区校本课程开发,扩大优秀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促使课程开发向多样化发展;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发挥教师课程开发的热情和能力,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条件。 ?

 

第二篇: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范六小学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淮安市教育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每学期初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规范了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环保与学校课程、音体美等学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本学年,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环保、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包括安全教育(一、二、三年级开设,教材是《国防教育》)环境教育(四、五年级开设,教材是《蓝色家园》),环保是学校课程,有国学经典(一------五年级)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一年级是《生命与自我》,二年级是《生命与他人》,三年级是《生命与自然》,四五年级是《生命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2)是微机。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课时分配(周)

一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环保课程(2课时)。

二年级:语文(8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生活(3课时)、体育(4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环保课程(2课时)。

三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结合淮安市教体局下发的课程计划,根据本校实际,按以下方案实施:

一、课程设置

四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五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六年级:语文(6课时)、数学(5课时)、品德与社会(2课时)、外语(3课时)、体育(3课时)、音乐(2课时)、美术(2课时)、科学(2课时)、综合实践(2课时、信息技术1课时)、环保与学校课程(2课时)

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每课时40分钟,一、二年级每周总课时数26节。三——五。六年级每周总课时数30节。

三、学校课程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严格执行新课程设置方案,对于国家课程和环保课程中指令性内容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在课程管理上转变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保证足够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发环保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201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