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论证报告

编写《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教材论证报告

一、可行性论证

1. 编写本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基础化学是高等职业院校食品专业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的加强,创新意思的启迪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极其重要的。既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载体,也是食品专业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继续深造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课。我院基础化学课程多年来经过多次悉心建设,而教材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已有基础及本教材的特点

多年来,我院以时代发展为背景,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基础化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版了“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该教材被多所高职院校采用,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热力学基础与胶体化学等部分。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参考近几年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动向,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课程建设,我们将从实际出发,继承、创新和发展,按照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出版《基础化学与实验技术》教材,以适应食品及相关专业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该书将包含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重要的实验技术,将是一套面向新时期人才需求,有较大革新,质量较好的适合食品类各专业的基础教材。将尽可能的体现如下特点:

1)本书将化学有现象及本质的思想和方法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运用启发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本书充分体现加强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面。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处理传统数学的内容,并为现代数学提供一个展示窗口。

3)本书教学内容的处理强调知识的科学性,注意知识的实用性,讲究知识的深广度,兼顾知识的趣味性。

本书充实了数值计算的内容,体现21世纪的计算机时代特征。

4)本书在写法上力求文字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并安排一些

思考题和习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该书特别强调实践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想和方法,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与综合能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掌握化学(包括有机和无机重要部分)基础理论和方法。

6)增加运用能力培养的教材内容。除了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时补充到新的教材里

3 编著者情况

我院有一支教学力量合理的师姿队伍,本教材的编著者长期从事基础化学的教学工作,参与过多项教研、教改课题,并发表多篇教研、教改文章。由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副教授担任主编,及食品与生物技术专业教师胡競丹担任主编,聘请行业企业人员、兄弟院校参。

4教学计划、内容设置:我们必须顺应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以实用、够用来确定教学内容,也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我们教什么,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和我们的教学成本。根据职业群,制定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两大类的教学内容;

5实验室建设:为了确保职业岗位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根据各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配套建设相关的模拟岗位实训设施,有机化学实训室、无机化学实训室、生物化学实训室等。

二、拟编写教材的目的与拟编写教材的特色

1、目的:

以食品专业培养目标和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坚持以教学为主导、兼顾学科系统的完整性和学生实用的原则。在知识方面应提供职业食品人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能力方面首先要培养自学能力,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方面应具有分析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解决专业生产中出现的一般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在较少学时数情况下学好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本书选材以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以实际应用为辅的原则,并力求做到少而精和简明扼要。为了适应本专业学生自学的需要和从事本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教材主要培养学生有较强的

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以适应当就业的需要。

2与旧教材相比较

新编教材的建设贯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了理论“必需、够用、管用”,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3拟编写教材的特色:

我们编写的教材要以基本技能为主,实际应用为辅的原则。增加实验部分。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侧重应用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既适合本专业的教学需要,体现专业特色,又要兼顾实际应用,以扩大教材的应用范围。兼顾本专业后续课程内容的延续性,以免内容重复,节省时数,以在有限的学时中讲述更多的内容,有利于满足我们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的需要,进而体现本专业的特点和实力。

 

第二篇:化工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技术基础实验         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 Basic Experiment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学    时2周                        学  分:2.0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水盐体系相图及离子交换与膜分离技术      

教    材:  自编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根据2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计划制定本实验大纲。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综合实验课程。是学生具备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水盐体系相图及离子交换与膜分离技术等基础知识后的一门必修课,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离子交换与膜分离过程”和“水盐体系相图”的基础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水盐体系相图及离子交换与膜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化工基础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实践课程,通过本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离子交换与膜分离技术“及“水盐体系相图“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实验方法设计,设备仪器的调试和应用及实验数据的测定、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的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应达到的能力与标准参见具体实验内容。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 离子交换除盐实验

基本内容:

本实验利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柱,除去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验证用之可除去溶液中的各种离子状物质的目的。并使学生学会树脂选用、交换、再生和产品测定的全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1.         根据蠕动泵转速求取与流量的关系,并绘制曲线;

2.         根据不同流量求得交换柱内对应的水流速度;

3.         在不同的水流速度下测定阳离子交换柱出水的PH值、电导率等;

4.         在不同的水流速度下测定阴、阳离子交换柱串联时出水的PH值、电导率等;

5.         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全过程操作;

6.         进行数据处理,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基本要求:

1.         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目标;

2.         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

3.         了解树脂选用方法,掌握交换、再生和测定等方法;

4.         掌握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方法。

基本仪器设备:

1.         除盐装置1套;

2.         PHS-25型酸度计1台;

3.         DDS—307型电导率仪1台。

4.         温度计、烧杯等玻璃仪器;

基本耗材:

盐酸、烧碱、氯化钠、硝酸银等。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

基本内容:

本实验通过中空纤维膜分离实验过程,来进行对于无相态变化的双组分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过程.,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具体内容:

1.         根据原理设定实验流程;

2.         依据工艺流程连接所需设备;

3.         分别测定原料液、浓缩液和超滤液的吸光值;

4.         根据吸光值的大小在标准曲线上查找相对应浓度;

5.         测定所用膜组件的截留率,并对此进行膜评价;

6.         进行数据处理,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基本要求:

1.         学会根据原理和实验目的设定实验流程;

2.         掌握实验设备的性能参数;

3.         熟悉溶液吸光值的测定方法;

4.         理解膜组件的截留率对产品质量的相互关系;

5.         学会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基本仪器设备:

1.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实验装置一套;

2. 723分光光度计一台。

3.  温度计、烧杯等玻璃仪器;

基本耗材:

甲酫溶液

 () 反渗透膜脱盐实验 

基本内容:

本实验验证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对苦咸水的浓缩脱盐过程。基本教学内容如下:

1.         考查在不同操作条件如:常温、高压泵无回流、深水回流至浓水罐中状态下,进入系统的压力与原水、纯水及浓缩水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2.         考查运行的各不同时间内以上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3.         考查不同水温条件下操作压力对膜性能的影响

4.         考查各条件下纯水的回收率与脱盐率的关系。

基本要求:

1.         让学生理解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对苦咸水的浓缩脱盐过程基本理论;

2.         理解所考查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3.         掌握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分离操作过程;

4.         要求学会独立操作设备、完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编写实验报告。

基本仪器设备:

1.         反渗透膜分离实验装置一套;

2.         PHS-25型酸度计1台;

3.         DDS—307型电导率仪1台。

4.         温度计、烧杯等玻璃仪器;

基本耗材:

亚硫酸氢钠及硝酸银。

 () KClNaClH2O等温相平衡数据的测定

基本内容:

要想熟练运用水盐体系相图进行过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该在通晓相图图形本身反映的规律的同时,了解相平衡的实验研究方法。这样,不但能使我们对相图本身有更深的认识,而且,当缺少某些相平衡数据时,亦能自己动手测定。

1.制定实验方案;

2.完成化学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3.设计、装配并调试实验装置;

4.按组别配制好NaCl、KCl、H2O的固液混合物样品;

5.将样品放入平衡管内,并在恒温下不断搅拌,使其达到平衡;

6.固液相分离实验;

7.化学分析法测定固、液相的组成;

8.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9.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到一组KCl-NaCl-H2O等温相平衡数据。

基本要求:

 1.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调试;

2.各组按分工完成实验,对本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3.各组间对实验情况及结果进行交流、汇总,并进行分析处理。

基本仪器设备:(每组2至4人)

1.超级恒温水浴一台;

2.平衡管(专门订做)一个;

3.可调速搅拌装置一套;

4.分析天平和电子秤;

5.电动搅拌器一台;

6.滴定管三个;

7.烧杯四个;

8.500ml容量瓶两个;

9.其他与化学分析有关的配套设备。

基本耗材:(每组2至4人)

硝酸银,氯化钾,氯化钠,四苯硼钠,季胺盐,指示剂,滤纸,乳胶管,药用棉花等。

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40 %;实验报告60 %。

七、主要参考书  

[1]. 离子交换剂应用技术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钱庭宝编著  1984年12月

[2]. 离子交换膜及其应用 科学出版社 李基森等编译  1994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刘振学等 第1版,2005

[4]. 水盐体系相图原理及应用 轻工业出版社  梁保民编  1984                                                      

制定人:

审定:

批准:

20##年12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