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

制定格式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 年级 4-8 班 科学 学科第 2 册

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2、播种的方法。

3、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5、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6、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7、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

1、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2、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3、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5、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

6、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

7、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第二单元:

教学重点:

1、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3、观察蚕蛹。

4、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5、整理观察记录,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6、观察了解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知道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

1、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2、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3、对蚕茧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观察,测量茧的长度的方法。

4、比较蛹和蚕蛾的形态,找找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5、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察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标本和小报等资料。

6、不同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出生与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了解人一生的身体变化特点。

第三单元:

教学重点:

1、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2、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

5、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6、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7、认识到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变。

教学难点:

1、识读零下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3、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4、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

5、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6、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7、对水的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出解释。

第四单元:

教学重点:

1、交流、整理关于磁铁的知识。

2、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3、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4、能有计划地做实验,分类整理实验证据找出规律。

5、经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做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明白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7、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知道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

2、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3、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

4、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5、具体、细致的指导学生做一个磁铁能吸多少个回形针的实验。

6、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7、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三、班级情况分析:

1、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3、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是比较小,他们虽已初步学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但自制力较差,学得快,忘得也快。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首先要培养他们听的习惯,包括听老师讲和听其他学生讲的习惯。其次要培养他们说的习惯,包括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再次要培养他们作业的习惯,包括认真按时地完成作业、书写端正、不懂就问。

2、让学生学会观察。

教材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学生能在平时的观察活动知道科学的观察的步骤,在观察中慢慢的积累观察的经验。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这一册的科学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很多,虽然不需要学生操作很复杂的东西,但也要求学生能完成一定量的操作过程。在让学生完成观察活动的同时,也逐渐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动手操作的。

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逐渐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教材不仅注意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生科学的信心。同时在平时的观察活动中,要慢慢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能力。

五、研究课题:

《如何提高科学观察能力进行有效探究》

 

第二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三年级、下)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3.2

一、班情学情分析

本计划针对三年级一共五个教学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并且三年级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习的持久性都比较差,因此必须反复强调信息技术课学习的方法、要点及上机操作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上好信息技术课,才能完成好本学期教学计划任务。

二、 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画图、创作图画,因特网和文件的相关知识及简单应用两个方面。其中画图知识内容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创作图画是难点。因特网的知识及简单操作,相对受硬件的影响较大,可以视硬件的承受能力而定,适当教学。

三、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室制订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接受更深一步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一些基础知识及简单操作。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熟练掌握画图的基础知识,应用画图软件制作相应的图画作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内容:

初步学习因特网方面知识及简单操作,计算机文件的相关知识及简单操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因特网、文件的基本概念及简单操作。

2.应用所学因特网知识和文件操作技能完成一些常用的计算机操作。

六、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三年级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