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开题报告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东海县安峰初级中学 蒋秀连

一、课题名称: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提出背景及其界定

1. 课题提出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中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十年了,也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倾向和新的问题,那就是,教师一味追求热闹、活跃的气氛,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但学生的英语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现低效或无效现象;课堂上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收益不大的现象也严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英语阅读课教学出遭遇到了同样的尴尬。因此,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势在必行,本课题的提出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探究出高效的方法,将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教育氛围不浓。由于农村家长素质普遍较低,加之常年在外打工家长较多,从而缺乏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护,使多数学生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他们的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弱。同时,部分来自外地的学生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平时又接触不到英语,这些学生来到中学以后,本来就没有一点英语底子,现在,新课程的起点对于他们来说又高了一些,因此,如果不注重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兴趣能使个体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起来,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地接受各种信息;兴趣的衰减或丧失,将使英语教学事倍功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这种朗读习惯以及通过这种习惯的养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基于这种情况,结合我们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际,本次课题研究,将会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作有益的探究。

2. 课题概念界定:

1

英语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在阅读后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猜测和评判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接受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对文章和作者做出正确的概括和评判,同时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本研究中是指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被较早提出,并也已有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践可以借鉴,也不乏理论上的论证和构建,便更多的侧重于模式的研究,可以说,这些研究和讨论使得我们对英语课阅读教学的观点逐步清晰,但这些研究侧重于必要性的论证,其案例侧重于条件较好的高级中学,在我们英语课阅读教学中并不一定很适用,如何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初中探索出有效的英语阅读课教学,是我校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过程缘于主体的社会实践,先有实践后有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自然社会的认识,也应该符合哲学的认识规律,并受之支配制约。

2.实践性学习理论。从根本上讲人的认识源于实践,因此人们学习知识必须通过实践。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生活认识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获知,可对前代社会的认识,就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再实践,而是学习借鉴前代人积累的知识即可,学生阅读时了解认识生活,一方面要通过特别重视对人生世相的直接经历体验,一方面要通过阅读访谈获取大量的间接人生感受。我们课题研究的进程,都要始终接受我们阅读实践的检验。

3.个性化原则。每个人进行阅读依依靠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生活背景都是有差异的,开展实践研究时需要在哲学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指导下,以跟踪个体的特殊生活背景在个体表达与交流中的作用为切入点,通过一定数量的个案研究,再运用哲学的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总结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可操作性的原则。

五、课题研究主要目标

我们将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通过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1)加强课内外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速度。

2

(2)在教学中以现有教材和与学生阅读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同时扩大词汇量,增进语感。

(3)采用科学的培养途径,通过持续性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贴近真实生活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的内容

(1)调查并描绘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并寻找出其原因。

(2)细化《新课标》有关英语阅读的要求,研制出英语阅读有效性的标准,并为达成此标准,构建提高英语课内外阅读有效性的阅读模式。

(3)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结构,编制英语课内外阅读材料目录,把最美好的世界呈现给他们,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技能、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 研究的措施

1.汇编阅读材料

阅读有关新课程理念,选择阅读材料,并考虑语言的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同时尽量与牛津英语的主题式教学相结合,注意形式与内容的搭配,逐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各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牛津英语》教材,汇编出系统的阅读教材。

2.细化阅读要求

教师必须认识和掌握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应具体明晰,教师的要求越具体,学生阅读的目标就越明确,阅读的效率就越高。阅读教学的要求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原则。

3.丰富教学形式,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学生对篇章的结构、内容及融合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

4.通过在不同班级之间进行指导阅读的试验,在试验中研究和创新,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提高。撰写论文,不断充实、完善研究的成果。

八、研究步骤及任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学习了关于《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与英语新课程同行》等有关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文章。使自己对《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研 3

究》这一课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丰富的理论知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收集资料,通过对所任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现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掌握科学有效阅读方法的归因分析,找准研究的切入口。

后期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教师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和有效进行阅读教学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对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完成研究报告。

(2)总结,形成经验成果,撰写论文。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由我承担课题的主要工作,包括课题的具体操作、分析和总结;并负责课题研究的资料准备工作。

十、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由本人负责,成立课题组,健全研究机构,做到研究任务,时间,人员三落实;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保证研究过程中相关书籍、必要设备的外出学习、开展活动等的经费来源;技术保证: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参加骨干外出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课题研究与学校工作相协调:做到教学科研化,科研教学化,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材料汇编、案例汇总、论文撰写、结题报告

最终研究成果将以研究报告、论文、反思等形式出现

4

 

第二篇: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教学研究学科教研

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刘桂菊

(吉林省永吉县第十中学,吉林永吉

132200)

一、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学生的兴趣是阅读的内在动力。如何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做到“为学所乐”,教学中应采取以下四种方法:

1.直观牵引法。主要是用实物、图片、教具、多媒体等直观手段,牵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引起阅读的兴趣。

2.环境烘托法。为学生创造英语阅读环境,烘托学习气氛,使其愿意阅读文章,表达思想。在阅读的起始阶段,每天利用课前10分钟,挑选内容短小,贴近学生生活的小故事或小幽默,读给学生听,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地由学生取代教师向学生讲文章或读故事,展示他们的阅读内容,以增加阅读的主动性。

3.情景陶冶法。根据授课内容有意识地加强导语设计,投放趣味因子,创设教学情景,用音乐、表演播放视频资料等形式酿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英语信息。

4.活动强化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组织英语读书角、猜谜、笑话集、阅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成功的愉悦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乐于阅读,勤于阅读。

二、养成良好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1.培养默读的习惯。默读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直接理解书面意义。一是采用看图默读法,经常给学生提供一些表达一定意义的图画,去训练学生根据图意在头脑中形成英语句子,提高阅读速度。二是限时阅读法,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以提高阅读速度。

2.培养按意群读的习惯。以课文为材料,训练学生划分意群,并按意群读。例如,Goforit!八年上Unit12b第一句的意群划分:Iarrived/inPenanginMalaysia/thismorning/withmyfamily.将文章按意义分成较大的意群,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既能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理解的内容上。

3.培养抓主题词的习惯。阅读时训练学生抓住句子

作者简介:刘桂菊,吉林省永吉县第十中学。

当中的主题词,防止理解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造成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等问题。训练抓住主题词的习惯要指导学生从一个句子迅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如,Hi,Kate!Wearegoingtoatriptomorrow.Wouldyouliketocomealong?阅读这个句子,要训练学生只扫视划线的核心词就明白其语义的能力。

4.培养常读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谈不上阅读能力质的飞跃。要培养经常阅读的良好习惯,从阅读简易英语读物入手,逐渐形成阅读能力。在训练时,我有计划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限定时间进行阅读,强迫养成阅读习惯。

三、掌握正确方法,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恰当使用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引起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实践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四种阅读方法:

1.预测法。指导、训练学生形成不用阅读全文,就能根据课文的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能力。然后阅读开篇第一、二自然段,以验证并及时纠正对文章内容的预测。

2.略读法。让学生粗略地阅读全篇,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题目、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每一段的第一句或句中的重点词等完成阅读任务,确定出作者在文中表露出的态度和倾向性,并能对文章的主要观点作简要的分析和评论。在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先确定略读目标,然后确定查找范围,迅速浏览直到获得所需的资料,进而抓住文中的mainidea。这其中尤其要注意首尾句(往往是Topicsentenceinconclusion)。

3.查读法。做“搜寻式阅读”,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有目地细读,以回答个别细节问题,寻找未知的信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文章后的不同要求,带着疑问去仔细阅读文章。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who,when,what,why,how等问题,从而真正理解全文的意思。

4.猜测法。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只有正确理解词义,才能取得阅读的成功。阅读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构词知识或具体语境及上下文中的同义关系、反义关系,猜出词义或词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