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

《北平无战事》背后,北京曾经的那些名字:蓟城、燕京、中都、大都、北平…… “北京猿人”再晚一年发现,得叫“北平猿人”

北平无战事

19xx年,周海婴拍摄的北

京学生,充满新时代的精气神

北平无战事

19xx年发现的北京猿人

北平无战事

19xx年发现的山顶洞人

北平无战事

19xx年,美国记者镜头中的北平

近来各类媒体热播《北平无战事》,这剧里讲的是北平和平解放前的那一段,那以后,新中国就定都北京啦。于是有小朋友问:北平、北京都分别是啥时的叫法?书上、报纸上的说法有很多还不一样!

在中学历史考试时,燕京、中都、大都、京师、北京、北平??别说有时“活题”里还藏着个关键词“京师”,让你判断年代,就是把这些名字捋清楚了也是个难点啊。

这主要是因为:北京是一座古城、古都没错,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北京”这俩字在明朝成为都城之名(还不是正式的),距今却才有几百年的历史。

那一提起“北京”俩字,大家咋就都觉得古老得不行呢?有学者指出:怨就怨“北京猿人”的头盖骨吧,就是这骨头让大家有了“史前这里已经叫北京”的第一印象。 “北平”比“北京”早一千多年

“北平”、“北京”都带个“北”字,不过这两个名字的来源并不一样。

西汉初年,“北平”已经出场了,西汉时在太行山东麓中山国的故地设置北平县,后来随着政权更迭改来改去,到隋唐时彻底改称满城,现在这个县归河北的保定管。

还有一个地方叫右北平郡,燕国开始设置的,地域大致包括现在河北唐山市的北部、承德市的大部、辽西凌源市的西部和内蒙古的宁城县,因为地处边境,所以历代辖区不稳定,忽大忽小,在西晋改称北平郡,唐朝废郡设州,改名平州,现在叫做卢龙县,归河北管。 无论北平县还是北平郡,都不在现在的北京城。

最早,在公元前1027年,周封召公于燕(现北京市房山区境内),这里开始有城池,不过当时其西南方不远还有个古蓟国,后来燕国占领蓟国,迁都于蓟城,称为燕都或燕京,所以现在北京的建城史就把蓟城的奠基作为起始点,北京西城区有根“蓟城纪念柱”,位于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有一种啤酒以“燕京”命名,似乎显得年头多,其实我们喝的这种啤酒都是近代的舶来品。

秦灭六国统一后,随着朝代更迭,蓟县的位置也有变化,现在天津市北部也有个蓟县,跟上文的古蓟城已经不是一回事,天津的蓟县古代叫渔阳,唐时才改称蓟州。

而在现在北京城的位置上呢,隋唐时称为涿郡、幽州,“神探狄仁杰”里的“幽州案”就发生在此处,后来安禄山造反起兵,称“大燕皇帝”,把幽州改称“燕京”,唐朝平乱后,复称幽州。历史书上挺有名的那个“幽云十六州”,就把幽州称为第一,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控扼着华北乃至中原的门户。

“北京”出场了,但地点是在太原

唐时设置五京,618年以长安为京师,657年以河南府为东都。690年,唐以太原府为北都,至742年,以京师为西京,改东都为东京,改北都为北京——所以,太原曾经被称为

“北京”!

从五代到辽金元,是北京的大转折时期,后晋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人后,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陪都,叫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改号燕京。《天龙八部》里,南院大王萧峰就领着燕云十八骑在这里开府办公。

金灭辽后,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为了打击旧贵族,建都于燕京,称为中都大兴府。此外,辽金学习唐朝,也采用“五京制”,辽没有北京,金的北京叫大定府,在现在的内蒙古赤峰南部、宁城西部。

后来,蒙古灭金,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于是在旧燕京、中都的大兴府建了大都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蒙古语叫Khanbalik,汉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北京作为大统一王朝的都城,是从元大都城开始的,在此之前,无论是作为北方政权的首都,还是中原王朝的北方要塞,城的规模都不大,因为北京北边三面是山,南边面临平原,地理位置是真好,但周边的资源实在养不起一座规模庞大的城市,养不起这里的帝王将相、富人阔佬和大量军队、官吏、城管。中原王朝在这里建都,能很好地兼统内外,但前提是必得有强力的资源调集能力,在东北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情况下,元朝开京杭大运河,就是要利用漕运做到这一点。

但是元朝很快灭亡了,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北伐占领了大都,当时有高人说大都还有“天子气”,于是朱元璋毁掉了大都的宫殿和皇城,将其改名为北平府(北京第一次叫北平),并将四皇子燕王朱棣封在这里加以镇压,哪承想燕王在这里住久了,“天子气”吸入得太多,起兵造反,推翻侄子朱允炆,真当上了皇帝。

新天子朱棣深知北平府若作为首都,对明朝的地缘价值远高于应天府,于是决定迁都,设北平为北京,应天为南京。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正式称呼为京师,南京应天府作为留都,朱家的发祥地凤阳则作为中都。这回明白了吧:北京,北方的京城也,是相对于南京而言的。

清帝退位之后,最混乱的一段

明朝在北京“天子守国门”,守了二百多年,坚持不住,清朝入关得了天下,仍建都北京,仍借助漕运供养着京城,但是撤除南京,将其降为江宁府,作为江南的经济首镇,曹雪芹祖上就在那里当着江宁织造,为皇帝敛钱。

清朝也有三京:北京、盛京、兴京,盛京奉天府就是现沈阳,兴京是现抚顺新宾。 19xx年辛亥革命、清帝退位,19xx年1月1日,中华民国最初在江宁府建都,复称为南京(即太平天国时的“天京”),但袁世凯很快迫使民国政府迁都北京,不过南京的名字也没改回去。此后,北京的名字一直叫到19xx年。在这期间,北洋军阀各路势力轮流在北京坐庄,最后到了奉系张作霖的手里。

从19xx年到19xx年,鲁迅一直住在北京,南下之后,19xx年起,他就写成北平了,一直到19xx年他去世。

19xx年,在北伐战争中,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南京又成了民国首都。南北二都并立的局面没保持多久,19xx年,奉系退回东北,张作霖在回奉天的路上被炸身亡。效忠南京政府的军队控制北京后,将其改为北平。

郁达夫《故都的秋》写于19xx年,所以文中是北平。

19xx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沦陷,日本侵略者当然希望自己占领的是个“京”,所以恢复了北京的城名,很多出任伪职的汉奸都自称“北京×××”。但撤退到南方的北平人不认,还叫北平,你翻开19xx年到19xx年间的各种出版物,里边有叫北京的,也有叫北平的。 老舍是纯北京人,他笔下既有《想北平》,也有《北京的春节》,从19xx年到19xx年日本投降,他笔下都是“北平”。《北京的春节》则写于新中国成立后。

曹禺的名剧《北京人》写于19xx年,那时北平沦陷,怎么不叫“北平人”呢?首先,

该剧的大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初的北京,而且剧里还提到了“最早的北京人”,就是北京猿人——19xx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了更新世直立人的遗骨化石,距今有70万年左右的时间,专家按考古学命名惯例,命名其为“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是俗称。北京猿人后来灭绝了,跟现代人没啥直接的血缘关系。19xx年,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里又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化石,他就大概是咱蒙古人种的老祖先了,但当时北京已改名北平,为防止命名混乱,干脆打破惯例,直接取名叫“山顶洞人”。这就跟介绍一位朋友,不说他是沈阳人,而说他是“小北人”一个道理。很多小朋友上历史课时都觉得“山顶洞人”这个名字取得很怪,道理就在这里。

19xx年抗战胜利,北京又改回北平,《北平无战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段。19xx年,平津战役后,北平和平解放了!19xx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所以你看,历史上,先有北平,后有北京,“北平”俩字的历史,比“北京”早一千多年,但这座城市有了北京的名字以后,就成了中国几百年来的政治中心,中间总共只有几十年的间断,都是在叫北平的时候。

文:韩扑

来源:辽沈晚报

 

第二篇:《北平无战事》有美化国民党吗?

《北平无战事》有美化国民党吗?

北平无战事有美化国民党吗

导语:没有徒手撕鬼子、没有一枪扫倒一大片,一部历史正剧竟然在网络上得到了9.3的史上最高的国产电视剧评分,这部剧就是目前在热播的《北平无战事》。在这部以国民党反腐为主线的作品中展现的国民党形象相对以往的作品丰富了许多。自19xx年建国至今,60多年来中国大陆电影中,反映抗战题材的电影中对国民党形象的描述发生了几个时期的改变。这一改变必然与影片拍摄的历史环境、时代文化等有直接关系。

反腐与潜伏在1948:《北平》中的国民党 19xx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编剧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选取了19xx年国民党经济全面崩溃、蒋经国强推币制改革最后一搏的历史节点。《北平无战事》中的正面人物好得不够彻底,反面人物也坏得不够彻底。人性的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集中的展现,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国民党,有豪杰,也有败类,有英雄,也有小丑,有才俊,也有愚夫,黄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将领,也溜出去不少弃城舍地而逃的民族败类。那么在这部剧中的国民党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呢?陈宝国扮演的徐铁英是主要的反派,但将他放置在一个贪污犯的角度上去看,他和我们目睹的现实中的贪官其实没什么两样,无非是被物质蒙蔽精神而已。为了信仰也罢,为了生活也罢,六十年前和六十年后,并无两样。

至于梁经纶和曾可达两人,可谓是国民党阵营中少数富于使命感的人物。抛开意识形态的束缚去看,为了信仰而战,以他们当时当地的表现,虽败犹荣,也值得尊重。特别是廖凡扮演的梁经纶这个角色甚至走向了自我的“无间道”,他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共

产党人,以共 产 党人的某种情怀做着反共的工作,极具讽刺意味。在这个角色身上,既有救国的一腔热血,也有政客的“厚黑”与“腹黑”,这种个体性情在时代大局碾压下的悲剧感令人感慨万千。这恐怕也是整个国民党集团的政治悲剧。

而“马汉山”实有其人,是蒋经国反贪剑锋所指的要害人物。在剧中,马汉山是北平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北平市民政局长:军统出身,江湖做派,热爱敛财,口头禅是“混账王八蛋”。同时这也是个受过伤的男人,家门不幸妻离子散,散发出一个混蛋至深的忧伤。马汉山的原型叫马汉三,他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19xx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至于剧中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蒋经国,其雷厉风行的作风、铁腕反腐的决心,令这个人物有了有别于之前影视作品的魅力。这样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和我们印象中的国民党形象相距甚远,在刘和平眼里,剧中国民党人物形象并无刻意美化,只是比以往更真实,也是因为这份真实,令这部剧好看。

时代众生相:国民党银幕形象60年嬗变 从这部剧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内地荧屏上国民党的一些人物形象经历了从单一脸谱到复杂多变,从丑化到如实还原的过程。建国初期的电影受政治意识形态影响,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形象。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即19xx年至19xx年)的中国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毫无疑问,小时候,电影里只要有国民党出现,就一定是“坏人”。他们的辨识度实在是太高了——服装样式杂乱,肥头大耳、言语粗俗、举止不雅,是落井下石的小人,狡诈奸猾,遇事推脱责任,残害忠良等。与此同时,国民党还必须是愚蠢的坏人,他们坏得没一丁点人情味,知错犯错,生活作风还有问题。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时代文化下,电视荧屏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反动派”的形象,这些形象至今还影响着观众对于国民党形象的定位。

接着,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大陆电影中找出那种特别典型的国民党反派人物似乎越来越困难了。在许多战争题材电影中,国民党军官的形象被还原回历史状态,对其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和正面的表现,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祖国统一的潮流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可以重新书写历史的机会。顺应这一潮流。这一时期的抗日题材影片集中塑造了一批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形象。这标志着。抗战中国民党形象塑造的一个转折,由全面批判国民党的反动形象,到开始承认一部分爱国将领在抗

战中的积极作用。比如《西安事变》就表现了为 “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扣留了蒋介石的两位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爱国精神。

国民党荧屏形象的真正转折是19xx年,这一年的《血战台儿庄》是一部全面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影片,当电影拍摄完成并在香港公映后,迅速引起了台湾国民党官方的注意。包括宋美龄、蒋经国在内的很多国民党中常委都看了这部片子。蒋经国表态说,第一,大陆承认我们抗战了;第二,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第三,大陆正用一种开放的姿态向台湾招手。自《血战台儿庄》之后,又出现了一大批反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影片,如《浴血疆城》、《铁血昆仑关》、《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南京!南京!》等。出现这批影片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80年代以后两岸关系出现缓和,形成交往交流的局面,“和平统一”成为对台关系的关键词。至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形象已经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这一时期的影片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抗战的国民党形象。

以剧证史成两党关系的缩影 正如法国理论家福柯所说:“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也就是说,对于荧屏中国民党形象的演变而言,最为重要的参照系数,不是影片中故事所发生的年代,而是制作发行放映影片的年代。改革开放后,两岸经济、文化往来密切,国共两党合作、交流加强,大陆影片对国民党形象的塑造做出了调整。80年代后期至今,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国共两党进一步加强合作,近年来也陆续有国军将士被大陆追认为英烈,影视作品在塑造国民党形象时也开始更多的去还原他们在抗战中的正面作用。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中国讲近代史是有一点困难的,讲深了会有争议,讲浅了则被骂脑残,这当然也是很多无下限的“雷剧闹剧”出现的一个原因。涉及到抗战胜利到建国这段历史,我们不能不关注历史的细节,只看历史的走向,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后来的结果,这一点是任何奇谈怪论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正如刘和平所说,两岸还要继续往前走,大陆和台湾,共 产 党和国民党,我们是一个民族,我们最终要走向和平统一的目标,既然这样,我们今天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来为这种和平发展说一些更客观的话。

国民党荧屏形象的转变,根本原因不是国民党变了,从前反映的反面的形象,如欺压百姓、抓壮丁,是历史的事实。现在反映的壮烈和凄美,也是历史的事实。政策更加开明、开放,观众更加客观、理智,促成了国民党银幕形象的转身。“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

恩仇”,我们现在已经成熟到可以放下一些历史成见,从民族认同的角度去认识国民党,回忆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