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计划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青年突击队西部儿童“免费午餐计划”调研 ——记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大学生赴折溪小学社会实践青年突击队 前言

20xx年,媒体人邓飞在微博上提出了一个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免费提供午餐的畅想,短时间内便得到多位公众人士支持,掀起了一股民间公义热潮。于是便诞生了“营养午餐”慈善行动,不到半年便惠及上千万农村孩子。

20xx年10月26日, 国务院开始行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计划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央还将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该政策预计将惠及全国680个县市的2600万在校学生。

然而,这160多亿元的财政补贴,能否真正“补”到孩子身上,能否保质保量地让孩子吃到肚子里,如何保证计划的良好实施,需要思考和做的还有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展开了对贵州六枝特区折溪乡折溪小学进行了调研,以下即为此次调研整个过程。

一、前期准备

为了搞好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长张卫提前几个月开始投入具体的项目策划,并在申请成功后就和其他的队员提前一个星期投入最后的准备工作中。首先我们确定了具体的时间是开学后的一个星期内,并联系到了折溪小学,积极和当地小学的负责人和媒体联系,经过他们的同意,并商讨和布置相关事宜,并且寻求学院老师对我们突击队进行采访技巧,调查方法,实践相关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培训。

实践前一天,我们组织了队员到花溪商场为孩子购买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作为小礼物,并且确定了具体的出行方式和乘车方案。当天晚上,我们还开了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议,商讨今后的活动,并对这次活动具体分工;其中队长张卫,宣传员钟方洪,后勤员邹荣俊,摄影队舒程辉,张宇,调研员陈光鑫,牛宝胜。并要求认真做好在实践中有关调查项目的活动记录,并落实了具体的责任和相关的任务。同时还签订了暑期社会实践个人责任书,还对在整个过程中会出现的生病,中暑,跌伤等人身安全隐患做了充分的预案。 二,实践过程

9月6日早上9点,我们带上必要的生活用品,从学校出发,按照开始预订的路线行进。我们的行车路线是从花溪——火车站——六枝——折溪,然后步行至折溪小学。一路上我们遇到火车晚点,到六枝县城找不到车去折溪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晚至7点左右才到达折溪

小学,在折溪小学得到了校长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并在王校长的安排下,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商讨我们第二天的具体活动。晚上我们到达旅社,在队长的安排下,我们就第二天的活动行程做了安排分工和准备。

9月7日,早上5点半,我们起床洗漱之后,就匆忙的朝折溪小学出发,准备全过程的跟踪采访午餐计划从采购到午餐完成的一系列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煮饭、做菜、打菜、碟碗清洗消毒的整个过程进行跟踪摄影拍照。在中午就餐时,我们采访了一些小同学,工作人员。在这过程中,我们有感动,有辛酸,但更多的是为孩子们感慨。

午饭后,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在教室里或午休,或自习。校长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学生没有地方坐着吃饭,只有在教室里,特别辛苦,特别不方便。下午,我们与王校长签订了“贵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使折溪小学成为贵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且趁在课间时间请各位老师为我们这次调研活动题词。到了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后,我们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活动课,他们兴趣盎然,积极参与。放学我们组织签名活动,看着他们积极的在活动横幅上留名,我们都很欣慰。活动结束后,告别了学校的领导,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小学,回到了我们的旅社,各自整理着自己的资料,为明天回校的完成方案做准备。

9月8日,我们启程准备回校,一到火车站发现火车是下午二点左右,大家只好在候车室休息,到下午5点左右我们才回到学校。回

想在这三天时间里我们很忙,整个过程大家没有得到很多休息时间,很累,很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和感动。

9月9日,我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完善,并撰写这次活动的调研报告,制作视频和PPT,争取把这次活动内容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营养午餐计划”,让更多的人关注山区的孩子,关注他们的生活。

三,实践成果分析

(一)没有实施“营养午餐”计划以前

我们所调研的折溪小学是折溪乡唯一实施“营养午餐”的一所小学,共有七八个村坐落在折溪小学周围,这些村寨有的存在离学校可有五六公里那么远,有的甚至坐落在山上,这对小学生来说,上学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更别说中午回去吃午饭了。对于在距离学校远的同学,为了能按时上课而不迟到他们有的可是早上五点过就起床,洗过脸然后带上父母头一天都准备好的干娘就上学去了。这些学生在学校一呆就是一天,直到放学才回家。对于这些学生,午餐可是一个大问题,他们有的带着父母给他们的钱在学校的买了吃,有的就直接吃父母给他们准备好的食物。对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早上早早的起床上学,睡眠不足,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父母给孩子的钱,他们中午可能没有拿去买东西吃,而是省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

3、父母准备的食物大都是干粮什么的,很多都没有什么营养,只是用来充饥的,这对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肯定严重的影响他们的成长。

4、对中午没有回家的孩子,他们没有规矩,到处乱跑,可能会发生事故,对他们造成人身伤害。

(二)实施“营养午餐”计划之后

就我们调研的折溪小学来说,有了“营养午餐”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上学不用带钱,不用带食物,只需带上他们的书本就前去上学了;有了“营养午餐”之后,父母省了一份心,不用为了孩子上学吃不饱饭而担心了,在外打工更放心了;有了“营养午餐”之后,孩子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少了。用一个家长的话来说“营养午餐计划是国家好的政策,孩子在校吃饭,安全,放心”。

(三)该项目实施情况

各种机器设备(蒸饭柜消毒柜,切丝机,土豆脱皮机,净水器),大米,洋芋,鸡蛋都是政府统一配发,各种蔬菜油盐辣椒等都是有专门的老师负责采购。实施半年以来一直顺利运行,未因任何原因而终止过,并且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问题,学校也高度的重视,村民经常关注午餐实施情况。

(四)所做的安全预防措施

1、每顿饭都备有食品留量,并配有食品留量记录本,以防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方便相关部门的调查。

2、学校设有相关老师负责,对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

3、相关部门对食堂员工定期进行检查和相关知识培训,保证每个员工的身心健康,相关负责老师对员工进行监督把关,要求员工严格按照餐饮制度执行。

4、学校配有自备的发电机,以防在缺电的情况下还能对各种餐具进行消毒和保证学生能按时进午餐。

5、老师购买的肉食品都是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检查的,并有“肉食检验章合格”的字样,保证肉食品的安全。

6、中午有老师组织学生共同进餐,并且还组织学生午休,避免学生外出发生溺水,撞车等不可预知的事故。

(五)调查所发现的问题

1、蒸饭柜容量小,功率大,由于该地的电压低,导致煮不熟饭,而无用武之地。目前闲置作为橱柜放食物餐具

2、消毒柜太小,而学生的餐具多,消毒时需要分批处理。

3、学校共有学生354人,教职员工21人,而食堂员工只有3人,人力少,工作量大,时间紧,导致很多的肉食品都需要预先做成半成

品,并且他们早上5点半就要到学校准备工作,而要到下午2点才下班,劳动量非常的大,员工很累。

4、教师中午需陪护学生共同休息,不准离校,妨碍了老师的正常休息,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5、“营养午餐”计划的资金政府每个人才补贴3元,资金不足,无法保障每个学生的营养。

6、学校没有专门的餐厅吃饭,而要把饭菜打了到教室去,吃饭上课都在一处,这可能导致卫生方面的问题。

四、活动存在的不足

1、前期准备尚不能事无巨细地准备充足,对麻烦和问题考虑尚欠全。

2、队员之间有心结或这或那都藏着掖着,心里都明白却都没有敢于勇于及时相互表达诉说。

3、开会时发言说可操作性建议的不积极,套话和模棱两可的发言过多,时间有时太长,难以做出会议决定。

4、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与学生课外交流尚且欠多。

5、缺乏上课实践经验,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学生问题比如如何管课堂纪律比较棘手比较占时间。

五、实践最终成果

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们清楚的了解到了“营养午餐”计划整个实施过程并且做了大量的记录,在活动中认真的观察,总结了“营养午餐”计划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相关部门实施的政策提供必要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活动中我们全程跟踪报告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山区的孩子,此外,我们还制作了PPT和活动视频,相信对今后的宣传必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还请了很多的老师和领导为我们的活动题词并且拍照留影,记下了很多珍贵而精彩的瞬间。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还有更多感动的瞬间,感动在我们走的时候同学们的眼中闪动的泪花,感动折溪小学那些热情的老师,更感动的是山区那些父老乡亲们的厚爱。在整个活动中,家长和老师们对我们的工作很满意,并且积极的支持和欢迎我们下次再去,并和王校长签订了“贵州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 ”。

 

第二篇:绍兴未来星家教—民间公益赢政府回应 营养改善计划接棒免费午餐

民间公益赢政府回应 营养改善计划接棒免费午餐 请家教首选 绍兴家教未来星 /,绍兴家教未来星竭诚为您服务!联系

电话:152xxxxxxxx 周老师

半年前,由民间爱心人士邓飞等共同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启动。半年来,共募集捐款1700万元,惠及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区77所小学、1万多小学生。而新近发生的事实表明,它的成功,远不局限于此。

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学生。

从“免费午餐”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舆论普遍认为,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 “对?免费午餐?而言,它是一个奇迹;对当下社会而言,这是民间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范例。”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坦言自己这两天一直很激动,“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

从来没有一例民间公益行动像“免费午餐”这样成功,或许,这也是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契机。

“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的互动

国务院10月26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新华社播发的消息。

“虽然温总理在讲话中没有明确提到?免费午餐?,每天3元的标准,还是让人一下子想到此前的?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因为祝华新知道,每天3块钱解决孩子的午餐,正是“免费午餐”行动准确测算并倡导的。

27日,发起人之一邓飞飞抵长沙,推广“免费午餐”公益行动。当天的活动仪式上,当地一家企业捐资30万元,定向资助一所学校的免费午餐。得知国务院刚刚通过的这一决定后,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禁不住击掌相庆。

作为“免费午餐”公益行动的核心发起人,邓飞坦言,并非没有设想过这一天的到来,但从未奢望过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尽管早在今年7月,国家就决定从20xx年秋季学期启动民族县、贫困县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工作,并将宁夏确定为首批试点省区,但邓飞想不到,短短几个月之后,这一试点政策的普惠范围,一下从宁夏的26万名学生迅速扩张到了全国范围内的2600万在校学生。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如此大规模的政府回应,这不仅是中国慈善史上绝无仅有的,就是欧美一些国家也没有,起码我没有看到过。”28日中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正准备去为学生讲课,“今天第一个案例就是?免费午餐?。” 并非第一次赢得政府回应

事实上,这并不是“免费午餐”第一次赢得政府回应。

今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指出“免费午餐背后隐含着营养权这项基本的权利,它与生命健康权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公平公正、长远发展。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提供保障这一权利的法律程序和服务,本是政府应尽之责。” “政府接棒”同样是邓飞团队的终极期望,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政府出手,普惠更多的贫困学生才能成为可能。

邓飞坦言,“免费午餐”在推广过程中,从没有主动谋求过国家高层的关注,但始终坚持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以期推动“局部的普惠”。

让邓飞们欣慰的是,尽管有个别地方出于某些顾虑而拒绝引入“免费午餐”,但更多的地方政府都表示认可与支持。10月27日,刚刚落实了对湖南省新晃县41所学校“免费午餐”资金的基金会管理委员会成员杨博智,仍记得与新晃县领导沟通“免费午餐”的情形。

“当时,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明确表态,将为开通?免费午餐?的学校配建厨房,同时为每所学校每年提供1000元配套资金。”杨博智很快“得寸进尺”,转而找到该县县长,开始了另一番游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应该由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出力,与其提供配套资金1000元,不如由政府出3元餐费中的1元钱。”

“?免费午餐?出2块钱、当地政府出1块钱,本来仅在当地普及了4所小学的?免费午餐?计划,后来一下推向了全县41所小学。”回忆起当时游说的情形,杨博智颇有些自得。

“免费午餐”为什么能成功

初出茅庐的“免费午餐”何以屡屡获得各级政府的积极回应?王振耀认为,这首先要归功于“免费午餐”自身的成功,如果是一个自己都算不上成功的项目,肯定不能获得政府的关注与回应。

作为一项旨在为贫困地区小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纯民间公益行动,邓飞及其团队设想并付诸操作的模式是这样的:利用微博平台,通过500名记者的联合倡议发起,通过挂靠既有基金会完善募捐资格,借助区域性主流平面媒体的报道推动,吸引社会力量补给贫困地区儿童营养。

祝华新认为,“免费午餐”得以迅速推广,媒体的作用立了头功,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和传统媒体的合力推动。邓飞及其团队同样承认,如果没有记者及媒体公信力的保障,“免费午餐”注定无法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可。

但在王振耀看来,“免费午餐”的成功,固然与它的推广手段有关,但更关键的是它的项目设计本身。

“?免费午餐?选择了公众普遍关心的贫困儿童作为关注点,这使得社会各阶层都易于达成情感的共鸣。但我们同样看到,以往也有一些关注儿童的民间公益项目,但都没有取得这样的成功。”

王振耀很欣赏“免费午餐”借鉴国内国外慈善经验推出的创新手段,比如3元钱一顿午餐的准确测算,以及透明与规范化的探索,比如募捐手段的电子商务化。

7月13日,“免费午餐”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正式入驻淘宝商城。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人们只要登录淘宝商城,即可通过义拍商品或直接购买3元一份的“免费午餐”产品达成捐款。 “淘宝模式”的创新保证了“免费午餐”自身更具成长力,邓飞说,根据预算,仅此一项,“免费午餐”一年便可募集捐款2000万元。

一面中国式慈善的镜子

民间行为与国家政策形成良性互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免费午餐”短短6个月的实践就赢得了国家普惠政策的出台,这让以“老头子”自嘲的王振耀直言“很兴奋”。27日晚,他专程给邓飞发去了两条短信,提醒他“不要庆祝下就过去了”、“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王老师认为这是?慈善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高度评价一度让邓飞感到意外,他当初认为,“免费午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发现了民众的切实困境,并一直脚踏实地地求解问题。

王振耀认为不这么简单。抛开“免费午餐”操作层面的可取之处,他认为,慈善归根结底是一种柔性的力量、善的力量,“免费午餐”恰恰完美展现了这种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邓飞他们这些参与者没有任何抱怨、指责和批评,只是无怨无悔地去做,而从来都不说这是谁的错、应该由谁来担责。”王振耀说,对于一帮年轻人来说,这是特别不容易的一点,但他们做到了。

在王振耀看来,与其说“免费午餐”的实践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不如说民间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性对待而非对抗,让政府切实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

从民间行动到国家政策,以“免费午餐”为镜,也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式慈善的时刻。王振耀说,“免费午餐”成功了,同样也给那些不成功的民间公益行动提供了对照反思的范例,期待政府与民间的这种默契可以更多一些。

本报记者 石念军 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这之前,一个由民间爱心人士发起的“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活动,已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从民间走到政府,从来没有一例民间公益行动像“免费午餐”这样成功。政府与民间的努力形成一种合力,无疑将更加有利于增进民众福祉。

请家教首选 绍兴家教未来星 /,绍兴家教未来星竭诚为您服务!联系

电话:152xxxxxxxx 周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