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实习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系

专业实习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系

2012 年 8 月 28 日

实习报告

简介:

由于时间的不允许和一些个人原因,我没有进行正规的专业实习,以下为我经过简单的社会实践,观察,和简单分析后,运用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后深化认识以及获得的心得体会。该厂为个体经济,规模较小,主要是经营以小麦为原材料,加工简单的产品,类型单一,销售渠道较短,主要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直接销售和面对代理商渠道较短的间接销售。该报告主要围绕个体经济中,小型面粉加工厂的销售模式和生产要素方面的分析。

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简单的实践,我希望能够将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经济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深化认识,以及灵活应用。力求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善和增长社会经验,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实习时间:

20##年7月30日--20##年8月28日,为期一个月。

正文:

大三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三年经济理论的学习让我受益颇深,大四的学习即将开始,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在社会中进行简单的学习实践,同样今年暑假的专业实习,我希望从中得到更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随之个体经济也越来越活跃。在中国,个体经济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个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第一,个体经济的根本困难在于融资,个体经济本身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薄弱,在市场中处于高度竞争的状态,在市场上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受市场影响较大,资金链容易断裂,从而导致生产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的阻碍。第二,个体经济因其劳动力素质问题,其管理在实际中有很大的不足与缺陷,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非货币资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配置资源,对生产有积极作用。科学先进地管理个体经济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三,生产要素的不合理配置,导致个体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和资本的比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经济受市场影响较大,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在今天经济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

个体经济主要以零售和自产自销为主,自产自销中,主要是批发为主的销售方式,如下图所示,通过对八月份的销售额比较,发现与直接销售相比,批发占了产品销售的绝大部分,如果没有批发销售,面粉的日生产量明显低于有批发的日生产量。不同的销售渠道对日生产量影响很大。批发的价格明显低于零售价格,致使生厂商通过批发给零售商的单位利润低于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所以在销售过程中有效的销售模式对厂商的资金流通及效益提高有很积极的作用。面粉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是一种相近替代品很少的产品,其需求弹性小于1,价格的变动对需求的影响较小,所以大幅度的价格变动带来的销量的增加,并不能真正提高利润的获得,合理地销售对厂商的效益有很大的意义。将以批发为主的间接销售与直接销售形式科学合理管理是小型面粉厂提高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间接销售的价格明显低于直接销售,提高直接销售在总体销售的所占比例是小型面粉厂增加利润的根本。而加大间接销售是个体经济资金流通的重要保障,两者需合理搭配。

近年来,制粉业市场利润颇低,市场竞争很大,尤其小型加工厂为大多数,而且都分布于乡镇,如果能够有效提高其效益,对发展个体经济和促进农村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厂商将农村的小麦资源与小型面粉加工厂有机结合,确保小麦供应,同时将消费对象集中于周边居民,转变销售战略,以农村为主,直接销售。这样既提高了销售量,又增加了利润。在该次实习中,学习到面粉厂的销售方向主要是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需求较大且稳定。但是让厂商不满的是,价格低廉且利润低。厂商虽想转向以直接销售为主,但是直接销售的市场太小,不稳定且分散,很难保障资金的流通。所以厂商不得不低价卖给农产品批发市场。

生产要素配置是否合理对生产有紧密的联系。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企业家才能。其中,土地作为固定成本,定期缴纳地租;而资金、劳动力、企业家才能是可变成本,尤其是资金和劳动力的可变性较为灵活。

首先,小麦的流通对厂商资金的流通有很大影响,面粉市场高度竞争,近年来小麦的价格波动较大,总体趋势是一路高涨,尤其是农忙之后,到8月份小麦价格的上涨导致个体面粉厂的生产处于半停滞状态。对融资难的厂商来说,资金短缺,小麦的来源的得不到保障,导致生产得不到保证,对其生产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个体经济资金链的流通如果不能得到保证,势必造成小麦供应出现短缺,影响面粉的正常生产,进而面粉厂的资金流通出现问题,造成的资金流通断裂问题必然对整个工厂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面粉厂大多处于农村边缘或者离农村较近的地方,获得小麦较为方便,但是其依旧出现小麦短缺的问题,说明其厂商不注重转变产销模式,没有充分利用个体面粉厂靠近丰富的生产资源这一天然的优势,其生产资料的来源得不到有效保证。

其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合理配置,对生产有很大的作用。合理的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要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个体经济所雇用的劳动力较少,一般为5到8人左右。劳动力较少,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由于其劳动力较少,雇主参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雇主可以充分了解劳动力的生产优势,合理的安排其在生产中担任的角色,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但是,个体经济正是因为雇佣劳动力较少的原因,雇佣者易于忽视对劳动力的管理,劳动力缺乏有效的管理,再加之劳动力本身素质低,自觉意识差,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较为淡薄,不注重总结经验和教训,我认为这也是个体经济停滞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后,企业家才能使厂商在生产中获得最低利润。但是,个体经济的管理者大多是出资人,是工厂的所有者。他们一般是凭经验来管理企业,市场意识较为淡薄,对市场反应较为迟缓,应对市场的能力较差。小麦的价格小幅度的变动,厂商还可以应对,如果小麦价格变动幅度较大,对个体经济的厂商来说就很难应对。面粉大厂商,比如华龙集团,可以在期货市场对小麦进行套期保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而个体经济的厂商很少有这个能力。人力资本配置资源能力的差别,也是企业的利润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个体经济的数量较多,呈现小范围的集聚,尤其是面粉加工厂,所以小面粉厂之间的竞争也是较为激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竞争促进发展。但是,由于个体经济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在这种竞争状态下,个体经济没有出现一部分倒闭,一部分壮大的情形。而是整体的停滞,整体的生产下降。最终导致个体经济普遍的生产产量下降。这种小范围内的同水平的个体经济竞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个体经济而言其弊大于利。

结束语:

在这次暑期的社会实践中,我将自己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学习。发现有些理论与实际有时候不太符合,比如需求弹性理论,面粉是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变动依然对需求量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理论的假设条件太多,往往是定性的分析,在实际中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最后往往呈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同时,在实习中我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分析面粉加工厂中,在整理其销售数据中对于销售各个环节之间的经济关系整理不清,不能选用合理正确的经济模型和图表来科学的反映其之间的经济关系。总之,这次的实习对我以后的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篇:专业实习报告模版--经济学

                         

鲁东大学商学院

国贸专业实习(见习)报告

    赵晓勇        

  号:  20111611364       

  业:  国贸            

  系:   商学院           

本校指导教师: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 11 23 

注: 本表与实习报告装订在一起。

实习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共五级。       

                           经济学专业实习报告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商学院   赵晓勇

   在过去的一个周末里,在学院的组织下,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努力下,我有幸参观了两个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优秀企业,莱阳龙大肉食公司,青岛海尔公司,虽然只是大致参观浏览了一遍,但也却是受益良多。在这里,我们见识了许多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感受到了一流企业对产品自主研发的重视,看到了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管理的魅力,更领会到了创业的艰辛。

在这篇报告里,我想谈谈我所参观的这两家企业——龙大和海尔。两家企业都是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在海尔我们参观的是它展览厅的,在那里,我们追溯着中华民族民族企业发展的脚步缓缓而行,既看到了海尔历史的厚重,更领略了海尔技术的精湛,规模的大气。在龙大,我们听了一场讲座初步了解了企业发展历程,然后去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车间,游历了一圈,最让我感慨的,还是他们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都说一个企业技术是硬本事,管理是软实力,但只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来具体阐述一下我的见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许多企业都患上了一些“通病”:经济效益滑坡,骨干人才外流,产品竞争力逐年减弱等等。具体分析可以把企业的短板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低下

在计划经济的长期熏染下,许多企业管理习惯松散,缺乏有效的检查机制,捧着“铁饭碗”的员工普遍表现出缺乏责任心,工作随意性较大。管理层口号喊得多,事情落实少;中层临到工作没有思路;员工上班得过且过。从而工作流程拖沓,企业缺乏活力,也缺乏竞争力。

第二,企业业绩考核机制贫乏,激励机制不足

企业里常常可以听到一种这样的声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多错,少干少错”,这些声音多告诉我们,企业绩效管理流程不合理,职责不明晰;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和评估机制,人情管理大于制度管理。

第三,缺乏创新意识,企业竞争力弱

许多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没有形成学习型和创新性组织,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度不够,与跨企业业和三资企业相比,管理体制和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与合作环境下处于落后状态,严重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正是这些短板,使得许多企业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凋敝。而龙大和海尔作为成功渡过改革期并能把持较好发展优势的企业,他们在软实力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其中,企业文化就是他们提升自己软实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企业文化究竟对企业的软实力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方面有多大影响呢?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存在于员工的无意识行动中,是企业优秀精神的提炼和企业发展的导向。

海尔和龙大在以优秀企业文化提升自己软实力方面的经验可以总结如下:

第一,增强企业凝聚力,外塑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而是要围绕和服务于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凝聚企业内外各方面力量,使企业各项决策能够很好地贯彻实施。像海尔人所说的,他们为自己是海尔人感到自豪;而海尔作为家电行业的明星招牌,更是让千千万万的客户放心。

第二,提升企业执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现今企业,想单纯依靠规章制度、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不足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想形成卓越的执行力,就必须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统一员工思想,激发员工的潜力和热情,将执行力渗透在企业文化当中,渗透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准则中,使每位员工都深刻理解并认真实践提升执行力的要求。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丰厚企业文化的企业是苍白而空洞的。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独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

第三,增强企业变革力,提高市场适应性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皇帝女儿不愁嫁”到市场经济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要想顺利完成转型,就必须转变思想,改进管理理念,塑造良好风气。海尔就是运用企业文化注入方式,成功兼并了一些中小型公司,使得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优势技术始终保持在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增强企业创新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经营以及创新活动过程中,为企业员工指明了开拓进取的方向教会了他们为什么要创新,如何才能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此外,企业精神诸如团队意识、奉献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能在企业员工中起到鼓舞、熏陶、凝聚、规范的效果,使员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高涨的热情,积极思考,集思广益,不断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不论是海尔和龙大,都特别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与保护,以及核心工艺的探索与创新,这些都使得企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保持在全国甚至世界领先水平。

在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领导及员工头脑中形成循规蹈矩、满足现状的思维习惯甚至思维定式,导致不少企业宁愿继续生产老产品,也不愿意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这种企业文化显然是苍白而无力的。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去海尔和龙大参观,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加强企业对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第一,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走出困境离不开人才。要掌握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和坚强后盾,就要思考如何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只有尊敬人才、关心人才、信任人才,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海尔正是凭借着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一批批的青年才俊。

第二,创新文化,企业管理的“软硬”着落
  我们知道传统的企业管理办法具有它特殊的经济性,而潜在与管理模式中的制度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比较鲜明的“硬派”。其中主要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人事制度。传统的企业管理意识对于企业的文化创新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人的管理不再是传统的机械管理,而应该上升到对于人的思维管理,转而成为员工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第三,.实施企业企业文化工程
  实施企业文化工程,首先要弘扬企业精神,宣传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企业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其实质是积极进行企业品牌的有效传播。企业品牌是企业品牌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品牌运营目标的重要手段。企业必须在明确导向、注重实效、全员参与、坚持不懈等原则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正式网络的建立和维护,充分发挥它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这是建设企业文化阵地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龙大的品牌就是通过央视报道、新闻采访以及自己过硬的品质在这几年又重新为大家所熟知了。

第四,谋求政府的支持
  企业产权属于公有,而作为出资者的政府必然行使股东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谋求政府的支持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目前这种既定的政策环境和国情下,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意义。企业文化的建设要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赞同,由于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时还涉及到利益集团的利益和必要的人事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的赞同与支持就非常重要。

总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企业既承担着国家民族工业发展的重任,又要面临来自市场的残酷竞争。在这种环境下,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结合企业特色和社会主义市场需求建成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优秀企业文化显得尤为迫切。只有软硬两手抓,才能让企业永葆生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