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九寨沟的点点滴滴

我和九寨沟的点点滴滴

摘要: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而我国已有45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1处(含文化景观4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这么多的遗产,不仅仅是让我们每个国民参观的,还是需要我们每个国民去保护的。

关键字:世界遗产 九寨沟 保护

今年夏天,我有幸跟我的母亲去了四川,游玩了四川很多景点。佛教气息浓郁的乐山,巍峨秀美的峨眉山,风景宜人的黄龙,还有人间仙境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第4季冰川、板块运动、岩溶地貌、钙化滩流等互相作用而成。它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地处北纬32°53’—33°43’,东经103°27’—104°26’之间。东临甘肃省文县,北与甘肃省舟曲县、迭部县交界,西接若尔盖县,南同平武县、松潘县接壤。

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县,古称羊峒,殷商以前至秦均属氐羌。经考古调查,除草地、永和乡之外,其他乡镇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可将九寨沟县历史上溯至五千年以前。大禹时属梁州的西北境,西汉王朝建立后,在四川北部设广汉郡,下属十三县,其中的甸氐道就是今天的九寨沟县境内,甸氐道设置是九寨沟县有史可考的最早行政管理机构,充分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九寨沟县及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纳入到汉王朝的版图。公元566年(北周武帝天和元年),吐谷浑可汗之子、龙涸王莫昌率众归附北周,北周以其地为扶州(今松潘黄龙乡),置扶州总管府,公元587年(隋文帝开皇七年)废邓州,改置扶州,将扶州由松潘黄龙乡迁至今九寨沟县安乐乡下安乐村(旧称水扶州),由隋历唐至元、明,皆为扶州,城垣毁于清初“帕纳皇帝”之乱,雍正三年,清政府决定设立松潘厅南坪营,因扶州城毁坏,于是另选城址于扶州之南、西山之麓的南坪坝,至雍正七年筑成,自此,“南坪”之称见诸史端。1949年12月16日南坪和平解放,1953单独建县,1998年更名为“九寨沟县”。

20世纪60年代以前九寨沟内只有骊道及各山间小道,藏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交往,因而九寨沟一直不为人知。

1966年大队人马开进九寨沟,开始砍伐森林,九寨风光面临毁灭的危险。

1975年农牧渔业部一个工作组对九寨沟进行了综合考察,得出了“九寨沟不仅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美景区”的结论。同年,中国林科院院长、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对九寨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随后上书四川省政府及省林业厅,要求很好地保护这奇美的自然景色。省林业厅立即发文指出:“九寨沟则查洼、日则沿沟200米以外才准予砍伐。”这是林业部门保护九寨沟的最早的一项措施。

197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生物所在《关于建议在四川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报告》中,提出了在九寨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随后四川省委指示省林业厅和中科院成都分院生物所共同制定包括九寨沟在内的新建自然保护区的具体规划。

1978年11月30日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

1978年12月15日国务院正式下达文件,批转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批准建立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

1980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成立。

而以上的历史纪年,让我们看见了九寨沟的历史变迁,虽然保护的还算及时,但是,往昔的风光已然不在。而我们现在再去九寨沟可以看到,九寨沟的湖里有许多曾经伐木场遗留下来的断木。这些断木提示着我们曾经的人类是多么无知,破坏了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也警示着人们,我们要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不论是人还是自然,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

进入景区,坐上游览车,我被九寨沟的巧夺天工深深的吸引了。九寨沟主沟呈“Y”字形,总长50余公里。沟中分布有多处湖泊、瀑布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是九寨沟景观的主角。碧绿晶莹的溪水好似项链般穿插于森林与浅滩之间。色彩斑斓的湖泊和气势宏伟的瀑布令人目不暇接。其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出“自然的美,美的自然”。其因独有的原始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人间仙境”。

九寨沟按沟段大致可分为:日则沟区段、树正沟区段、则查洼沟段。

日则沟区段是从诺日朗瀑布至日则沟招待所,全长9公里。该区段有珍珠滩瀑布、五花海、高瀑布、熊猫海、箭竹海、孔雀河、孔雀海、原始森林等,其中以珍珠滩瀑布、孔雀河、孔雀海、高瀑布和五花海最为有名。

珍珠滩瀑布犹如一面巨大晶莹的珠帘,从陡峭的断层垂挂而下,置身于这流球飞玉的滩中,真有“滚滚银花足下踩,万顷珍珠涌入怀”的感受。

该沟段的高瀑布是九寨沟最高的瀑布。

五花海的底部景观妙不可言,湖水一边是翠绿色的,一边是湖绿色的,湖底的枯树,由于钙化,变成一丛丛灿烂的珊瑚,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非常迷人。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站在五花海最高点,即老虎石上俯视,可一览五花海全景。此处也是九寨沟最佳取景点之一。金秋时节,四周山坡上的彩叶纷纷坠落在池水中,倒影、水波、阳光、落叶的完美结合,将人间最绚烂的颜色糅合在五花海水中。 五花海是九寨沟的骄傲,从老虎嘴俯瞰,颜色好夸张,是谁打翻了阿拉伯神话中的藏宝箱。铺张出一地豪华,亦或是孔雀翎织就的羽衣,拿是拿不走的,只好塞在记忆里。 犀牛海水下的色彩宁静了许多,好像大自然进入了哲理状态的思考,绵软的水草只需轻轻抖动几下腰身,就让那蓝和绿幻化出无限神秘;海拔最高的长海,已是一片冰封,壮美得肃穆。珍珠滩上的激流破冰而出,水流白中泛蓝,银中凝绿,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夕阳照在海拔较低的芦苇海上,摇曳出满地金黄,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不时有水鸟从沼泽中扑簌簌飞起,原来,故事中的情节永远都不会完结。

树正沟区段为主沟,主要景点有盆景滩、芦苇海、火花海、树正瀑布、犀牛海和诺日朗瀑布。

盆景滩在荷叶寨前方,该处是一个地势低平的浅滩,整个景点犹如一座巨大的盆景。

火花海神奇莫测,风吹浪生,显出朵朵“火花”,奇光闪闪,但此景多出现在清晨日出时分。 树正瀑布在树正寨附近,是九寨沟内第一个瀑布群,一连串40多个海子绵延7公里形成多层台阶。上层台阶海子里的水,从海子边缘全线溢出,形成瀑布,注入下一层台阶的海子,有多少层海子,便有多少层瀑布。落差最小的只有一二米,最大的可达30米。诺日朗瀑布呈多级下跌,宽达140米的水帘从两山间飞出,直泻百尺山崖,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

犀牛海是树正沟内最大的海子,是九寨沟内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其倒影似幻似真,与天地、树林连成一体。

诺日郎瀑布的特点在于雄伟。宽达300米,落差20米的瀑布呈多级下跌趋势,是旅客们最钟爱的取景点之一。

则查洼沟段,从诺日朗宾馆开始至长海子,长约17公里,景点集中在沟的尽头,这里有季节海、五彩池和长海。

长海南北长7.5公里,宽500米,水深80多米,是九寨沟内最大的海。它汇集南面雪峰的雪山和四水的流泉,没有出水口,排水靠蒸发和地下渗透。夏秋纵遇暴雨,海水也不溢堤,冬春长时无雨,海水也不干涸。长海沿岸山峦叠彩,绿权幽深。隆冬季节,冰冻雪封,一片银白,冰厚可达2尺。五彩池水上半部呈碧蓝色,下半部则呈橙红色,色彩之斑斓,与日则沟的五花海不相上下。季节海的水则随干旱季节而时盈时涸。

“童话世界九寨沟"中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情并称为“五绝”。

“五绝”之一:翠海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而九寨沟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秀美的,玲珑剔透;雄浑的,碧波不倾;平静的,招人青睐,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鱼游云端,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层出不穷,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如幻如真。彩池则是阳光,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合作成果”。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相互浸染,斑驳陆离,如同抖开的一匹五色锦缎。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有的湖泊,随风泛波之时,微波细浪,阳光照射,璀灿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蛟龙流动。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百余个湖泊,个个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若镶上了美丽的花边。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连接,犹如用银链和白涓串连起来的一块块翡翠,各具特色,变幻无穷。

“五绝”之二:叠瀑

瀑布是水流形式中的佼佼者,大自然之一绝,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国。这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就象一台台绿色织布机永不停息地织造着各种规格的白色丝绸。这里有宽度居全国之冠的诺日朗瀑布,它在高高的翠岩上急泻倾挂,似巨幅品帘凌空飞落,雄浑壮丽。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一群银龙竟跃,声若滚雪,激溅起无数小水珠,化作迷茫的水雾。朝阳照射,常常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五绝”之三:彩林

这被誉为九寨沟五绝之三的彩林,覆盖了景区一半以上的面积,2000余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奇花异草,色彩绚丽,沐浴在朦胧迷离的雾霭中的孓遗植物,浓绿阴森,神秘莫测,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翎毛。充满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风貌,使人产生一种浩渺幽远的世外天地之感。3万顷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金秋时节,林涛树海换上了富丽的盛装。那深橙的黄栌,金黄的桦叶,绛红的枫树,殷红的野果,深浅相间,错落有致,令人眼花潦乱。每一片森林,都犹如天然的巨幅油画。水上水下,动静形色交错,好一幅令人心醉的鑫秋画卷,光怪陆离,使人目眩。入冬,积雪使九寨沟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莽莽林海,似玉树琼花,冰瀑,冰幔,晶莹洁白。银装素裹的九寨沟,显得洁白,高雅,像置身于白色玉盘中的蓝宝石,显得更加璀灿。

“五绝”之四:雪峰

九寨沟三条沟谷,层峦叠嶂,山势挺拔,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尽收眼底,艳阳之下冰斗, 使人目眩,登上尕尔纳山,极目远眺,山峦逶迤,谷壑幽幽,天象奇观,一览无余,云海连天,絮浪翻腾,峰峦锋锷,时隐时现,在云海雾浪中沉浮升降,似乎在天宇中游弋。

“五绝”之五:藏情

九寨沟的宗教是以本教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的藏传佛教。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清淡、简朴是九寨藏民饮食的两大特点。住宅大都是木结构楼房,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楼住人,三楼设经堂。在九寨沟,藏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同汉族差不多,一种是自由恋爱,一种是父母包办。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九寨沟,其遗产价值不容小觑。

九寨沟以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奇特风貌,其水景规模之巨,景型之多,数量之众,形态之美,表局之精和环境之佳等指标综合鉴定,位居中国风景名胜区水景之冠。

九寨沟的地貌景观类型多样,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这些地貌景观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冰川遗迹保存完好,角峰峥嵘,刃脊崔嵬,冰斗、U字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槽谷伸至海拔2800米的地方。谷地古冰川侧磕、终债垄发育,成为我国第四纪冰川保存良好的地方之一。

同时,九寨沟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山地切割较深,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资源丰富,野动物繁多,其中珍稀动物资源共有17种。

九寨沟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沟内山青葱抚媚,水澄清续纷;山偎水,水绕山,树在水边长,水在林中流,山水相映,林水相亲,景色秀美,环境清新,集色美、形美、声美于一体的综合美、原始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风景美学法则的最高境界。

九寨沟的管理保护工作做得相当不错。一方面,当地藏民历来把九寨沟视为“神山圣水”。沟内山、水、林、石均为藏民所崇拜和保护的对象。

同时,九寨沟自然保护和风景名胜由“四川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管理。管理处机构为县局一级,由南坪县政府直接领导。四川省旅游局对旅游范围、路线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旅游范围暂定为:九寨沟从沟口至诺日朗,日则沟从诺日朗至南岸朗,则查哇沟从诺日朗至长海,沿公路一线。同时,旅游管理部门严格控制旅游人数。在旅游旺季,景区不允许任何部门或单位到九寨沟开会;团体参观须事先经管理处同意,有计划的安排。在旅游季节上,管理部门也做了严格规定。从五月到十月开展旅游,头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原则上不开展旅游。九寨沟内除工作车外不允许其他任何车辆进入。九寨沟旅游管理部门还对区内社员和入沟人员广泛深入进行保护科技知识和遵纪守法的教育,使他们自觉做好自然保护工作。

九寨沟的建设方面也做得相当好,到目前为止基本未出现任何形式破坏自然遗产的违规建设。其建设由省城乡建设环保厅、林业厅会同农牧厅、交通厅、外事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管理机构提出分期开发的总体建设方案,经省政府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以上这一切都为九寨沟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纵观国内纵多景区,盲目建设、盲目开展旅游活动追求经济效益的很多,这也造成了景区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使得其失去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还使遗产本身失去了本性。

从九寨沟我们可以得出如何加强对我国世界遗产以及其他景区、文物、遗产的保护,使得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在管理保护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规则制度,采取制衡的方式对保护对象进行管理保护,保护其原始性,不进行破坏遗产的建设,对其任何建设都要进行严格论证,并进行社会公示。特别要注意遗产保护和经济效益最求的平衡,不能不顾遗产保护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及资料:

1.《九寨沟·四川经典之旅》 墨刻编辑部 编著 2010

2.《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以九寨沟为例》 章小平 (藏族) 著 2009

3.《世界遗产——九寨沟》 (中国政府网)

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的决定》

 

第二篇:九寨沟

以九寨沟为例浅析地球四大圈层与旅游的关系

摘要: 旅游的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旅游的第一要素。地球的四大圈层结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是自然旅游资源构成的基本要素。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又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本文将以九寨沟为例来简要说明旅游与地球四大圈层的关系。

关键字: 旅游;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民族风俗

Abstrac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ourism mainly includes Physic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Humanistic Geographic Conditions. The Physic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is the first factor of tourism. The four spheres,which are made up of lithosphere, hydrosphere, atmosphere and biosphere,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Tourism Resources. The distinctive Humanistic Geographic Conditions, which come from different Physic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gestate abundant and colorful human tourist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ourist industry relies o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t is the supporter and foundation of tourist industry. This text will take Jiuzhaiguo Nature Reserve for example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the four spheres.

Key words: Tour; lithosphere; Hydrosphere; Atmosphere; Biosphere; National customs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因沟内分布着9个藏族村寨(所以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由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三条呈“丫”字型的沟组成。九寨沟以高山高寒区岩溶地质地貌为特色,以湖群、瀑群和滩流为主体,以水为灵魂,以地质背景为基础,其地层以碳酸盐建造为主,沟内遍布原始森林。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九寨沟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九寨沟以其优美的风景被誉为“ 童话世界”、“ 人间仙境”。

自然地理

岩石圈与旅游

岩石圈与旅游的关系主要是指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有花岗岩地貌,火山熔岩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岩溶地貌和海岸地貌等。

地质地貌对自然风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构成风景的最基本要素,决定了自然风景美感的特征。“地貌起伏的形态总体上有‘风景的骨架’之称,优美奇特的地貌形态更直接构成了各种引人入胜的观赏旅游资源[4]。”

九寨沟的地形,属于沉积性石灰岩地形,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钙华是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与地表时,因大量二氧化碳溢出而形成的化学沉淀物。以钙华附着沉积物的作用,形成了众多的钙华滩流、钙华堤坝、钙华台地、钙华彩池。珍珠滩是最典型的钙华滩。同时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 地质背景复杂, 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 形成了众多的湖群、溪流、瀑群、丛林、雪峰, 这些地貌景观的和谐组合, 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九寨沟冰川遗迹保存完好,角峰,刃脊众多,冰斗、U形谷十分典型, 悬谷、槽谷独具风韵。是我国第四纪冰川保存良好的地方之一[5]。

水圈与旅游

水圈与旅游的关系主要是指水体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主要有湖泊、河流、瀑布、海洋、温泉等。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十分密切。水体的形,态,声,色,光,影及其组合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美学魅力,不仅使水体构成富有吸引力的水景旅游资源,而且更使其成为景观中最活跃的造景因子。任何风景名胜都离不开水,山得水而活,景得水而秀。因此,水体有“风景的血脉”之称[1]。水体为游客提供了种类繁多、富有气息的旅游产品,吸引着从众多游客,正在成为旅游活动的兴奋中心。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众多的海子和连接这些海子的瀑布群,是九寨沟风景中最绮丽的景观。这里湖泊很多。九寨沟内有108个海子,所谓海子,即高山湖泊。居住在高原的藏族群众向往大海,但却极难见到大海,他们认为这些湖泊是大海的儿子,故称之为海子。这里的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随着光照变化和季节的变换,湖呈现出不同的水韵。透过清亮的水,湖底的藻类、沉积物和山峰树影一起映入眼帘,一湖之中鹅黄、黛绿、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显得五光十色,斑驳陆离,称为五花海。长海是九寨沟最大的海子,长达八公里。

九寨沟不仅是湖的世界,也是瀑布的王国。这里河道纵横, 水流顺着呈台阶形的河谷奔腾而下, 构成数不清的瀑布。几乎所有的瀑布都是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呈多级下跌, 崖壁上长满繁茂青翠的树, 瀑水从林间穿流下泻,形成罕见的“森林瀑布”或叠瀑。这里的瀑布宽度或长度超过贵州黄果树瀑布的就有六条之多,最壮观的首推珍珠滩瀑布,呈星月状,宽近200米,落差达40米。

泉、瀑、河、滩将108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多姿多彩,“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称。

大气圈与旅游

大气圈与旅游的关系主要是指大气即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常见的大气旅游资源主要有云雾雨奇景,冰雪景观,雾凇、雨凇景观,佛光、蜃景景观,旭日夕阳月色,日食月食,极昼、极夜、极光奇景等。

自然风景是由山、水、林木花草和气象等个要素共同构成的,山、水、动植物等因素致影响自然景观形态,唯气象和气候,既影响一地的空间景观结构,又影响自然风景的季节变化。这是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天气现象在一年四季内有不同的变化所致[6]。大气是构景因素中最活跃,最富变化的因素,它不仅以自身的千变万化形成多姿多彩的奇特景象,特别是小气候环境下;还赋予自然山水以生机,增添了大自然的神韵。其次,它又通过水温、土壤、动植物等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旅游效果,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造成了植物、睡眠景观的变化,形成了四时律动节奏。同时,“气候状况对所有户外旅游活动都有影响,它不仅影响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也影响游客的体感舒适度[7]。”晴朗的天气,宜人的气候都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气候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瞬变性和组合性,还具有造景的直接功能。这是其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

九寨沟具有非常优良的旅游气候资源(高原湿润气候),优良的光照资源、热量资源、水分资源以及风资源与核心景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地形质结构、复杂气候类型所融合的旅游自然景观,非常适宜于旅游。旅游的气象景观和自然景观与气候变化相互耦合, 极大地丰富了大九寨的旅游气象和自然景观[8]。九寨沟四季分明,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初春嫩芽点绿,瀑流轻快;盛夏绿荫围湖,莺飞燕舞;深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深冬雪裹山峦,冰瀑如玉。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其中尤以秋季为最佳,10月中下旬是九寨沟最夺目的季节。

生物圈与旅游

生物圈与旅游的关系主要是指动植物及其相关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各种生物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主要有植物景观和动物景观。自然风景以山水为主,但也少不了动植物。生物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组成,以其复杂的形态和变化的生命节律构成了旅游景观的实体,是自然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水体集构景、体疗、科普和文化教育功能与一体,它是自然景观的血肉和灵气所在[2]。生物是人类审美对象与情感寄托对象之一。

植物的色彩是最引人注目,最具感染力的,是形成自然风景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主要原因。在生物界中,植物的美、特、稀、韵的特征,使其成为自然界中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九寨沟海拔在2000米至3106米之间,总面积约620km,约有52%的面积被原始森林所覆盖,林地上积满了厚厚的苔藓。九寨沟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 植物资源丰富, 总共有两千余种植物,期间夹生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有红松、云杉、冷杉、连香树等国家珍稀植物。九寨沟属高山峡谷地貌区,呈现垂直差异性的山地地貌景观,隐藏着不同气候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一山分四季,“九寨沟陆生植物群落从低到高主要分布有桦木栎类落叶阔叶林、油松林、云冷杉林、落叶松林、方枝柏林、亚高山、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植被[3]。”山体随海拔和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瑰丽的色彩,使九寨沟的自然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动物,在自然界中最具活力。与植物相比,动物的最大功能是使自然风光景象空间更加活跃、生动而富有情趣。它不仅创造美好的旅游环境,还有娱乐逗趣的功能。九寨沟动物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诸多野生动物栖息于此。九寨沟附近群山上生长着大片的箭竹林, 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产地之一, 被列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还生活着金丝猴、小熊猫、白唇鹿等珍贵动物。

人文地理

九寨沟涉及的人文地理旅游资源主要是民族风俗。民族风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了民族特点和其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婚丧嫁娶、文体娱乐、节庆活动、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的、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9]。民俗风情具有地域性,社会性和集体性,历史性,传承性和传播性,未定型和变异性的特征,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既有梦幻般绚丽的自然风光, 又有独具特色的藏民族文化。生活在九寨沟的安多藏族人民, 为适应高海拔山区特殊的生存条件, 产生了独特的生活习俗, 创造出川西北高山特有的藏族文化,他们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与四邻的藏胞有着明显的差异。且历史上对外交通闭塞, 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我封闭, 使九寨沟保留了原始自然的藏族传统文化。因此, 九寨沟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较强的宗教气氛和神秘色彩。九寨沟一直保留着藏传佛教中的苯波教。这里的宗教文化以苯教文化为基础, 佛教文化为主导。九寨沟居民大多信教。九寨沟藏民生活在半农半牧区, 饮食品种较多, 且具有特色。传统的安多藏族饮食中, 主食有糌粑、小麦和玉米, 饮料主要为老茶、酥油茶和奶茶, 多吃牛羊肉但不吃奇蹄类动物。这些传统饮食对于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藏宅木楼是这里居民的传统住宅,且这里的藏胞能歌善舞,九寨民歌音调高昂豪放,其中的对歌是使九寨沟人最乐意参加的一种娱乐形式。锅庄是当地最流行的舞蹈。男性青年随身携带竹笛,妇女常用竹口弦。藏戏也是藏文化中的另一种广场歌舞形式,以演员戴上面具为显著特征。他们的节庆主要有祈福民俗—请山神,迎圣水——新年背水,宗教祈愿——桑烟。

结论

由上可以看出,人类的旅游活动与地球四大圈层的关系密切。四大圈层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也是形成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石。它贯穿着人们的旅游活动,决定了人们旅游活动的空间、时间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邢淑清,戴卫东. 中国旅游地理. 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彭淑清. 中国旅游地理.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3] 风鸣剑. 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课堂内外(初中版),2006(9).

[4] 裴凤琴,徐芳. 中国旅游地理.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 风鸣剑. 中国世界遗产觅踪之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课堂内外(初中版),2006(9).

[6] 彭淑清. 中国旅游地理.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7] 吴章文. 旅游气候学.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8] 尹建昌. 大九寨核心景区旅游气候资源研究.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报,2009(2)

[9] 凤琴,徐芳. 中国旅游地理.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