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究报告阅读要领

券商研究报告阅读要领

证券市场是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地方,大家为了利益互相欺骗,各种消息、谣言满天飞,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稍不注意就掉进陷阱之中。要在这个市场生存你就必须要练就一双识别骗局的火眼金睛,学会去伪存真、沙里淘金。

一、卖方报告和买方报告

一类是证券公司研究报告,也称卖方研究报告,包括晨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月度投资报告、季度投资报告、年度投资报告、调研报告等等。普通投资者在网上能免费浏览的,主要是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之所以成为卖方,是因为证券公司的收入主要是其客户交易产生的佣金(手续费),因此证券公司为了赚钱必须促使客户交易,而将研究报告卖给(其实绝大多数是免费提供)客户,就是促使客户买卖股票的手段。

另一类是买方研究报告,包括基金公司投资报告,私募基金投资报告,保险公司投资报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报告、银行投资部门研究报告等等。基金、私募等是用自己管理的资金交易,而不是靠别人的交易赚钱,其研究报告也主要是自用,研究报告的内容也较为客观。但很可惜,此类研究报告,目前很难在网上免费浏览。如果要付费阅读,动辄数千上万元一份,也不是普通投资者能消费得起的。

二、研究报告中哪些需要关注:

1、所谓的“硬数据”:即企业的实际产品数据,包括产品种类、产量、价格等数据,以及企业财务方面的数据,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的数据,通过券商报告可以省了你自己到处查资料,总结数据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块是机构报告最重要的作用。

2、深度研究报告。此类研究报告中会有一部分内容是介绍相关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宏观数据类的资料,这些资料也是作为个人不易收集的资料。譬如你研究白酒类企业,就要知道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税收政策以及个股在行业中的地位;

3、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般是机构对企业近期发的提出问题,企业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阅读这种报告,从中可以了解到企业近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焦点问题的处理情况,是了解企业近期发展不过的途径。

4、行业报告。一般来说,有一类企业,随行业变化的影响大于企业自身变化,譬如工程机械行业和券商行业,当一个行业好的时候,行业内所有的企业过的都不错,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好公司也免不了受影响。所以,阅读此类报告,是了解行业宏观变化的一个窗口!

哪些东西可以忽略不计?

1、对企业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的假设。这个数据是我见过所有报告中,最为拍脑袋的数据,大部分情况回头看都是不准的。因为这个数据连企业领导人都不敢排胸脯保证的数据,轮到券商的时候只能拍脑袋了!

2、为了进行估值而编的所有假设性数据。公司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也就是变化。券商的分析员要么是认为自己比企业领导更了解企业,要么是因为必须要给个估值,没办法必须假设一些数据!

3、得出的结论。从后视镜来看报告中给出的结论基本不准,呵呵,拍脑袋得出的假设当然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了!而且你发现所有报告给出的评估价格都是现价格再上涨10%-30%的一个价位。

三、券商免费提供的研究报告的阅读要领

(1)事实比观点重要、客观描述比主管推断重要

少数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与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交流记录以及调研报告,这类报告往往会透露出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没有详细说明的内容,故而参考价值较大。

(2)注重知识的普及

这些投资报告往往提供了让投资者学习这些行业知识的机会。此外,研究报告中,常常会对一些宏观经济数据,或行业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对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投资者,不妨收集起来,留待以后查看对比。

(3)关于报告的可靠性

从客观性角度看,研究报告中,涉及宏观经济预测的内容相对可靠,行业研究次之,上市公司报告位列最后。这是因为,对宏观经济的判断,距离时机操作最远,因此,即使一些偏负面的判断,研究员也没有太多顾及。

(4)无声胜有声

如果一家上市多年的公司,长时间以来完全没有券商关注,哪么这家公司很可能的确缺乏吸引力,发展前景堪忧。毕竟,对于很多缺乏吸引力或者存在重大风险的上市公司,研究员可以选择不出研究报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直关注某家上市公司的券商,在一些重要时点(如定期报告刊登,公告资产重组等),没有相应的研究报告,这很可能说明,研究员认为该公司价值明显高估,但如果在研究报告中如实表达观点,难免得罪上市公司,但又不愿做违心之论,故而选择沉默。

(5)逆耳忠言。

鉴于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中,建议卖出的可能性非常之少,特别是在牛市当中,一旦出现这样的报告,投资者要特别留意,研究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往往是风险昭然若揭。

(6)结论次要,推论的过程重要。

很多投资报告纯属是应景之作,当报告做出一些重要的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推论的过程是否可信。总之,研究报告不能替代投资者思考,只能是提供一种信息来源。

(7)研究报告要连续看,对比看。

对于重点公司,券商研究员会持续关注,除了一些基于调研撰写的研究报告外,只要这家公司出了定期报告,或者公布重大事项公告之时,研究员都会提供相应的研究报告。对照同一个研究员连续撰写的同一家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投资者会更加清晰的了解该研究员的研究思路,价值判断取向以及研究水平,等等,而对比不同研究员关于同一问题的研究报告,更有利于投资者启发思路,各取所长。

(8)关注研究员的水平。

从研究员的角度关注研究报告也是可取的。目前业内公认的、最权威的,对研究员水平进行评估的机构是《新财富》杂志每年推出的分析师排名。该排名从20xx年开始,其投票权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研究报告的用户),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管理公司以及QFII等等。各大券商与研究员对于该项排名都相当重视,而其排名也成为衡量券商研究所以及研究员水平的重要尺度,不少研究员的薪酬标准也要据此酌定。

结语

通过阅读券商的投资报告做投资是很多人都喜欢使用的方法,由于出具报告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专业性,他们一旦设置陷阱,表面上看起来会有更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隐蔽性更高、欺骗性更强,稍不留神就会让你掉入陷阱。但这并不等于说券商的投资报告就没有参价值,就不需要去阅读。恰恰相反,券商的研究报告相比小道消息仍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它可以作为我们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辅助工具。它的参考价值主要在于:

1、可能会透露一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没有详细展开说明,但却非常重要的信息。

2、判断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思路值得学习、借鉴。

3、提供一些背景数据,如宏观经济数据、行业统计信息等,由于这些内容不涉及直接相关利益,所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对而言,研究报告的结论反而就不太重要了。

 

第二篇:如何阅读券商的研究报告

如何阅读券商的研究报告(工具篇)

大家可能经常看到我在博客中引用证券公司的研究报告.今天就来谈谈研究报告这个法宝. 记得我在<A股基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文中介绍一个观点:

机构正在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力量.它们控制的筹码占A股优质筹码的大多数,所以A股由他们说了算.

关于这个观点,我今后还有发表文章<黑马白马化,白马妖魔化>,这是后话.机构成为投资的主力,那么谁来控制机构的资金流向呢?很多人会说是基金基金,操盘手,投资总监等.这话没有错,可是如果我们把问题总结到这里,你会发现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只有用老鼠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除非你和这个基金经理们是亲戚朋友,他们告诉你信息你才可以赢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有这个条件的,而是法律也打击.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把所以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大脑里面的东西提前知道呢?

答案是:有!

技术派的答案是:技术分析.

基本面派的答案是:研究报告.

我是两派都用,但是更倾向于后一派.事实在,在国外,如华尔街,王牌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引导着市场资金的流向.如果分析师集体看多哪个行业或者公司,那么股价不涨也难;如果看空,那么很可能爆跌.这就是机构主导的成熟市场下,分析报告在股市中的价值.很多人如果还用过去那种散户时代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研究报告,主观的以为机构发布研究报告都是为了"托"儿,那就大错而特错拉.机构时代,散户根本不是机构眼中的博弈对象.

在A股中,任何一个基金经理,投资总监,私募基金,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银行投资部门等,没有一个不去研究主流机构的研究报告的.他们可能不读报纸,可能不听新闻,但是中金公司、招商证券的王牌机构的晨会报告和研究报告他们不能不看.这些A股投资机构的大佬们会在研究报告中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正是这些研究报告在引导在机构资金的流向.

这些研究报告分为:证券公司研究报告(具体又分为证券公司晨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投资策略报告,公司研究报告,月度投资报告,季度投资报告,年度投资报告,调研报告等),基金公司投资报告,私募基金投资报告,保险公司投资报告,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报告,银行投资部门研究报告等.一般情况下,后几种报告的保密性很高,对外部的流动性也很低,基本上服务于圈内人甚至自己部门.我们能经常购买经常看到的是前两种居多,即券商研究报告,和部分基金公司研究报告.下面详细谈券商研究报告.

券商研究报告是所有报告中流动性最高的,对外部具有开放性,可以去购买,对自己的客户(开户的人)基本上开放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也阅读这些东西,但是觉得实用性不强,比如某个券商给某个股强烈推荐的研究评级,该股却不涨反而大跌.这样的例子很多,于是一部分人就不再信任研究报告,甚至骂研究报告.这正是我要给大家纠正的.对付研究报告,我们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一定要详细阅读,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来使用,这样就会很有效.首先我们来逐个来分析券商研究报告的特点:

中金证券研究报告: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在业内是首屈一指,武林至尊.中金公司最大的特别是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它的分析报告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宏观政策的分析和对大盘股行业龙头的分析,也就是说,

中金的报告在战略上在投资策略上和宏观走向上是最有实力的,也最被各大基金经理重视.看中金就看它的宏观和大势分析.中金的研究报告分量是很重的,举个例子,中国人寿刚上市的时候,招商证券非常看多,给出的目标是一年60、三年90的目标价,中国人寿应声大涨,最高于2007.1.17冲到49.48元,当天接近涨停,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市场传言中金公司要出研究报告唱空人寿,人寿于1.17下午就从涨停的位置下滑,拉出一个大阴线,从此人寿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熊市.这里中金和招商谁对谁错谁的水平更高,我们姑且不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金和招商的市场号召力.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益问题,可能中金公司配合某些机构建仓吧,故意打压中国人寿股价,要不然为什么没过几个月,中金又突然来个180度的转弯,突然出报告强烈推荐中国人寿呢?难道几个月的时间中国人寿创造的价值就足以让中金来个这个大的转弯拉.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机构研究报告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要结合技术面和市场热点.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

相对中金的政府背景和宏观分析,招商证券的特色在于市场分析,它是绝对的市场派,在牛市中,招商证券的胆量是最大的,也是给予强烈推荐评级最多的证券公司,所以在牛市中一定要强烈的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对中国人寿的把握具有非常好的判断力,它那篇<中国人寿:一年60三年90>的研究报告,可谓经典中的经典战例.最近,招商证券关于中国神华目标价100的研究报告也是业内第一个提出的.比起国际投资银行给予中国神华H股101元的报告还早几天呢.招商证券关于中国船舶320的目标价也正在成为现实.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定要读看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更让人敬佩的是招商证券研究团队的人很勤奋,他们发表研究报告的很快也很多,非常及时.很多大盘IPO新股的研究报告都是他们最先发表的.这是一个足够让我们骄傲的研究团队!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

国泰君安是老牌的券商,它和其他券商不一样,这个券商的研究报告很稳.对很多公司给予的评级没有招商证券激进,甚至还有中金公司激进.它的特点就是给予新股的研究,无论什么新股,国泰君安都有自己独特的定价模式.有一点不好,国泰君安吸引了很多资金在一级市场打新股,这一点可以从新股上市首日的成交明晰上得到印证,所以国泰君安把新股首日的价格给予的都很高,这是明显的利益关系,让人很反感.但是,它的行业研究报告和投资策略报告还是不错的

申银万国研究报告:

这又是一个勤奋的研究团队,多产而又优质.它的研究报告质量属于上等,但是它的投资策略特别是月度投资策略值得重视.他们投资研究部门高级分析师桂浩明关于宏观的分析也很中肯。

国信证券研究报告:

国信证券是我最近才开始重视的,它的特点很象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激进.值得重视

其他还有很多证券公司,都有研究报告,不在一一详细说,还有几个值得重视的是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

联合证券研究报告,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

广发证券研究,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

东方证券研究报告

等等.具体特色也都差不多.一般我最看好的,也就是我每天必然看的研究报告,我按照重要性是如下分类的:

中金研究报告首先看,

接着看招商证券研究报告,

然后看国泰君安研究报告,

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

其他的有时间就看,没有时间就浏览一遍

还有一点要注意,最值得重视是券商发表的行业研究报告,比如有色金属行业的研究报告,一看就可以明白整个行业的情况.最好是把几个券商的行业研究报告放在一起,可以互相印证和比较。

我要强调的是,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不要太在乎报纸新闻和所谓的舆论对股市的评价,因为它们这些言论是左右散户的,是散户时代的思维,机构资金根本不看他们,机构资金看得就是研究报告和自己亲自的调研,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保密性和滞后性.比如当南方航空复牌后涨100%的时候舆论媒体和所谓的股评价家就说严重高估,但是市场不听他们的,很多研究报告到今天还在推荐他们,不读报告你就不知道.我自己觉得南航的翻番倍数今后肯定会超过中国船舶,至少到2010年还是行业复舒期.(关于航空股,我过几天就发表自己的看法,目前告诉大家推荐的顺序: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上海航空).很多报纸新闻电视股评节目是外行指挥内行,还有很多是别有用心的忽悠散户.股票这个东西岂是一些报纸新闻人士就可以看懂的,它需要专业化,而最专业化的就是公募和私募基金经理和证券公司研究团队,这些专业认识的看法是有一定时间的保密期的.市场知道拉,已经晚了一步.

媒体忽悠散户的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一到长假就讨论是持股还是持币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个股票的投资价值难道就因为一个7天的假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这完全是散户时代的思维.还有就是大盘一不好,报纸和电视节目就告戒大家呀注意变盘减仓,岂知,股票的核心是低买高卖,在大盘跌来来卖股,根本就是一个骑墙派,似是而非,看不清大盘的方向,盲目减仓,正好给别人低价格建仓机会.其实,我们做的是个股,与其看大盘的眼色,还不如多看上市公司的变化和整个行业的最新消息.这个很少有报纸去报道.这些东西只有基金经理知道,证券公司研究员知道,这正是我建议大家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的最大缘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