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阿热勒托别镇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阿热勒托别镇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自查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20xx年计划申报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村

一、沙哈提阔里村

(一)基本情况

沙哈提阔里村位于镇政府以西1.5公里处, 由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及其他民族组成。国道218线贯穿全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行政村,主要由哈、维、回、汉等多个民族组成,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703户4499人。全村拥有耕地15084亩,草场131566亩,林地4263.6亩,村队办公阵地1589平方米。

(二)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该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农作物种植和副业养殖生产过程中,仍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专业协会带动力不强。

2、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

1

主要措施:

1、着力抓好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托现有资源条件,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2、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20xx年该村依托新源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该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311万元,其中安排中央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194万元,新源县财政配套100万元,阿热勒托别镇财政配套17万元,资金来源有保障。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是拟治理的项目为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禽畜粪便的处理。二是根据示范区规模和卫生要求及本地的实际情况,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收集设施,及时收集该村生活区的垃圾废物。购置4辆垃圾清运车、1座垃圾中转站、102个车载垃圾箱和15辆电动三轮保洁车,对示范区的垃圾做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三是针对禽畜粪便处置情况,建设禽畜粪便堆粪场6座,每座500平方米,购置粪便清运铲车1辆。目前因该项目尚未到位,该村仅落实了项目场地和部分垃圾箱的制作。

3、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设。制定村规民约,大力提倡厚

养薄葬、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事业、破除封建迷信等新风尚,禁止打牌赌博等违法行为。利用农闲时节,组织育龄妇女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确保该村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

2

4、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健全各

项规章制度,增强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干部和党员教育。利用村务公开栏、墙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目标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党的农村政策等,营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哈拉海依苏村

(一)基本情况

哈拉海依苏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以西8公里处,与218国道相邻。全村907户,4268人口。哈,汉,维,回族组成,是以哈萨克族为主的民族村。哈拉海依苏村共有6个组,其中5个为农业组,一个为牧业组。全村可利用耕地面积13668亩,林地5792.55亩,草场面积134744万亩。

(二)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哈拉海依苏村为新建村落,建设在戈壁滩上,绿化工程量大,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2、哈拉海依苏村以农业为主,在农牧民增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主要措施:

1、在环境整治方面:村庄道路沙石化,工程总量长6千米、宽6米,计划投资49万元,已开工;环境综合整治,4900m3清理垃圾、刷白树木、垫土方及绿化等,计划投资49万元,已开工。

2、在经济发展方面:为了不断提高农牧民人均收入, 3

该村依托孕马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平均每匹孕马经济效益达到800元,牧民仅靠出售孕马尿一项户均纯收入就达1.5万元以上,养殖效益显著,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以“美德在农家”活动为载体,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

3、在公益事业方面:村卫生室达到标准, 完善公共文体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4、在社会保障方面: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达到9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

5、在计划生育方面:利用农闲时节,组织育龄妇女开展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活动,确保该村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

6、在社会稳定方面:健全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完善机制,有力防范;使村民普遍有安全感。无越级上访和重大群众性上访事件。

7、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普法规划和学习制度,有法制宣传栏,有村民自治章程,实行村务和财务公开。

8、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结合该村实际,逐步完善村党支部的组织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责。积极做好民族团结和帮扶工作,为贫困户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xx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巩固提高村

一、玉西开普特尔村

(一)基本情况

4

玉西开普特尔村位于镇政府以西15公里处,国道218线贯穿全村,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行政村和以哈萨克族为主的牧民定居点,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928户、5299人,主要由哈、汉、维、回等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0%以上。全村拥有耕地16379亩,草场147403亩,林地4401亩。

(二)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牧民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2、该村以牧业为主,存在着大量牲畜粪便,村队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着较大问题。

主要措施:

1、生产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利用广播、张贴宣传标语、会议等形式,宣传科学种田知识,积极培养科学示范户,抓好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村民的科技水平,使农民增收。积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促进农民进城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

2、生活宽裕: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通过劳动力转移增加外出务工收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使农民 5

收入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上升,衣食住行条件不断完善。确保五保户的供养和低保户情况登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以上。

3、乡风文明:认真实施现代化农业,不断深化创建“星级文明户”、“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开创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治安防范意识,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积极开展村民自治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4、村容整洁:积极开展以“清洁家园、爱护家园”等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活动,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我村计划村庄道路沙石化,工程总量长6千米、宽6米,计划投资47万元,已开工;环境综合整治,4960m3清理垃圾、修建垃圾填埋池、垫土方及绿化等,计划投资49万元,已开工。

5、管理民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活动,定时定期对村务、财务进行公开,加强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党员干部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哈拉苏村

(一)基本情况

哈拉苏村位于镇政府以东1公里处,国道218线贯穿全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行政村,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居民563户2972人,主要由哈、汉、维、回等民族组成,拥有耕地9208亩,草场62264亩,林地1936 6

亩。

(二)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要困难:

1、该村边缘小队巷道未实现道路沙石化,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对未实现道路沙石化的巷道进行道路沙石化存在着困难。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该绝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新农村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主要措施:

1、生产发展:农业方面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畜牧业方面坚持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不断实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移战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注重庭院经济,发展能源建设。以“美德在农家”活动为载体,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发展庭院经济。

2、生活宽裕:针对该村农牧民居住条件差这一实际, 大力实施抗震安居工程。该村广泛宣传新农合政策、补偿办法等,促使广大农牧民自觉自愿参加新农合。

3、乡风文明:一年一次开展文明村评比,实行动态管理,评优挂牌。认真实施现代化农业,不断深化创建“星级文明户”、“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开创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治安防范意识, 7

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4、村容整洁:加大对沟渠的综合整治,引导农民对房前屋后的沟渠清淤整修。配备专、兼职环卫保洁员,建立健全保洁制度;坚决治理道路乱堆乱放杂物,违章乱搭乱建。我村计划村庄道路沙石化,道路长5.7千米,宽6米涵管桥1个,计划投资47万元,已开工;环境综合整治,4600m3清理垃圾、刷白树木、垫土方及绿化等,计划投资46万元,已开工。

5、管理民主:通过严格落实“村规民约”,加强对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教育和自我约束,防止群众受到敌对势力的利用和影响。20xx年初,在哈拉苏村联建党支部会议上,针对加强村民教育管理存在短板的问题,第一书记、主任提出了强化落实村规民约的建议。后由村党支部提出,经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分别讨论,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户户签订。在打击“三非”的工作中,该村除了将道德伦理、日常生产生活规范写入,还将不允许着“吉里巴甫”服、蒙面纱、非正常留大胡子女等事项也一并纳入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监督落实必须要有坚强的后盾,违反村约必须要及时惩处。为加强村规民约的公信力,该村充分发挥城乡统筹和第一书记、主任作用,与驻镇11个站所、学校和服务窗口签订了履责责任书,对违约者给予联合惩处,但并不“一棍子打死”,给予1-6个月的改正期,凡是在复核期内能改正的,经复核通过给予恢复待遇,实际效果明显。

8

9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白柳镇十里洼村20xx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白柳镇委员会

白柳镇人民政府

白柳镇十里洼村位于白柳集镇西北方,距白柳中心集镇约30公里,属我镇的高山村边远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161户546人,有党员27人,地域面积4.5平方公里,有可耕地1645亩。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群众参与、点面结合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立足五项工程,做好五篇文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群众增收的骨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在市县领导和包联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通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群众的苦干、实干,全面完成了当年各项建设任务,全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立足产业发展工程,做好农民增收这篇文章。烟草产业是全村经济增长的支柱,20xx年烤烟种植面积750亩,实现产值152.54万元,烟草产业人均收入达到3600元。在做大烟草产业的同时,狠抓畜牧养殖产业建设,今年全村生猪出栏量达到3350头,其中500头以上大户3户,100头以上大户12户,人均生猪达到6头以上;发展50头以上养羊大户5户,养牛10头以上大户5户,实现畜牧业增收100万元,人均收入1800元,成为全镇产业发展的领头军,促进全村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截止20xx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9153元,同比上年增加2951元。

1

二、立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做好村容村貌改变这篇文章。该村抢抓通村水泥路建设良好机遇,迅速启动通村路硬化工程,为全村硬化道路8.3公里,并于20xx年对连接前坪村的村级公路进行了砂石化处理,在镇村之间形成了环形公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在市外侨办的全力协调下,投资150万元,完成农网改造23公里(其中低压18杆公里)目前已全面实施到位。

三、立足民生工程,做好惠民为民这篇文章。大力推广“畜、沼、园”循环发展模式,生猪控温标准化建设模式、家庭适度规模养殖“121”模式,农户家庭产业经营“八个一”模式,推行“圈、厕、沼、厨、园”五配套模式,建成“圈厕沼一体化”循环农业示范户75户,同时对本村居住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户进行移民搬迁,对居住较为集中的院落进行民居改造,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对村级活动室进行重新选址规划,配套做好村级卫生室、文化娱乐室、农家图书室、村级小学的建设工作,完善村级活动室服务功能,使全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四、立足先进文化活动进村工程,做好新型农民教育这篇文章。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聘请县农业局、镇农技校以及县卫生局专家,开展养猪专业技术培训、烤烟种植技术培训和卫生知识培训共7场次,教给农民实用致富技术;注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以“十星级文明户”深化评选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将“八荣八耻”纳入群众思想教育之中,加强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组织育龄妇女参与计生知识竞赛,组织县文化馆进行了普法演出,邀请县农业局送文化、送健康、送信息进新农村,开阔了群众视野、 2

拓宽了群众致富信息面、提高了群众整体素质、培育了群众致富本领,传播了新思想,培育了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保障。

五、立足堡垒建设工程,做好基层组织和民主法治建设这篇文章。围绕“科学发展、升级晋档”主题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党的基层组织各项建设,抓培训强素质,村级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普遍加强,基层组织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得到了普遍提高,为新农村建设和特困村建设打下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一年来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存在有不少困难和不足,一是村上无积累,项目建设启动难;二是通组路比较差,而要保证畅通,需要建设资金量大,一时很难落实;三是7.18冰雹灾害,对我村的烟草产业致命一击,损失惨重,有的户颗粒无收,达60%的户损失达50%以上,给群众心理上、经济上造成难以估量的打击。

各级领导联系我村,是我村的机遇,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积极做好群众的发动和宣传工作,按照“政策驱动,群众主体”的思路,做好以基础设施改善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工作,“头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达标准”的工作要求,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多请示、勤汇报,赢得更大的支持,为彻底改善我村贫困落后面貌,加快富民强村建设步伐,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