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5土木工程施工类专业群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报告文档

20##年土木工程系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土木工程类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以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的就业为主线,应该作为土木工程系开设什麽专业、进而学院为此配置相应资源的出发点,是办好土木工程系和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适时调整、统筹安排可以调动的资源,才能将土木工程系作大、作强。深入调查、搜集建筑市场信息,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对于科学分析调查结果,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是致关重要的。土木工程系开设的高职专业均为3年学制,学生是在高考时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入学3年毕业后方求职。正因为学生选择专业与应聘求职有3年的时间差,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系设定专业、确定人才培养规格等必须具有前瞻性,强调事前控制。

二、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土木工程系的学生较大部分来自于本省,而且就业也大部分在本省。因此,土木工程系培养的高职毕业生主要是为我省区域性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此土木工程系调查的地域范围主要是我省的各大地市,即哈、齐、牡、佳、大、鸡、鸭、伊、七、鹤、绥、黑,其中的重点是哈尔滨市和大庆市。鉴于土木工程系开设的是土木工程类专业,调查的单位应限于各地市县的建设行政主管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建筑业的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施工、市政工程施工、路桥工程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工程监理、建设工程咨询等企业单位,其中的重点是施工企业。

土木工程系曾尝试过以信函方式,但是发出的信件回复得很少;若采用上门走访的方式,又限于人力、时间和财力的限制,则调查的覆盖面又过窄。经过实践摸索,实际采用的调查方法如下:

(一)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土木工程系在几年的办学中,成功的做法之一即是建立了由建筑业企事业单位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均召开2次以上的会议,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即研讨建筑市场对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土木工程系针对建筑科技发展、建筑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才规格要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建筑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同时通过会议也获取了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的大量信息。

(二)大范围的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具有方便、快捷、经济的特点,而且可以做到调查的覆盖面。

1.土木工程系指定辅导员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专人负责电话访问。

2.考虑我省建筑业招聘人员主要集中在春季,电话访问的时间相应确定在每年的3~4月;另外也分散地利用其他机会与调查单位联系。

3.为使电话访问的对象乐于反馈具体的真实信息,访问的对象确定为土木工程系在建筑业的熟人。土木工程系利用多年来为省建设厅教育中心、省建设监理协会、省市政工程协会、哈市建筑业职工培训中心提供建筑业执业资格培训、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条件,结识了各地市大量的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基层工程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土木工程系已毕业就业了的大量普通高职和成人高职学生。

(三)重点企业上门走访

在较大面积电话访问的基础上,土木工程系又确定了3哈市、大庆和牡丹江3个城市的6家施工企业进行了重点登门走访。土木工程系在7~8月利用检查学生生产实习的机会,主动上门与哈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哈飞建安公司、哈工大监理公司、哈诚泰大监理公司、大庆华隆建筑公司、牡丹江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进行了访问。

三、调查的问题及结论

电话访问和上门走访的总人数为168人,来自于省内120个单位,其中机关及事业单位16家,建筑业企业152家。调查的问题及结论如下:

(一)省内建筑市场需要开设的高职专业

1.目前土木工程系已开设的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监理和给排水工程技术3个专业是符合建筑市场需求的,但是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需求相对较弱;若未来市场需求变动不大,应考虑取消该专业的摘声,或者与其他相关专业合并招生 。

2.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供热工程与空调和建筑工程电气技术3个专业建筑市场有需求,应统筹考虑学院的资源情况,列如今年、明年或者后年的招生计划。

(二)省内建筑业需要的高职毕业生人才规格

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以及电话访问和主动上门到企业访问的反馈意见,对于建筑业需要的高职毕业生人才规格这一问题,一致的意见是:建筑企业需要的是应聘即能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高职毕业生,而不需要到企业工作锻炼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符合上岗资格的高职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建筑企业改制,致使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用人机制,即由固定制职工转变至聘用制职工。因此,建筑企业对求职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顶岗职业能力,而不是对聘用人员培养顶岗职业能力。毕业即能顶岗应该作为土木工程系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并且为此应该在各个专业的教学的计调整、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划的修订等方面迎合市场需求,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上加大强度。

(三)建筑业需要的职业岗位人员数量

建筑业企业基层,即生产一线施工工号的项目经理部所需要的职业岗位人员数量情况,调查统计的结果如下: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建筑业企业的各个基层生产一线的职业岗位均需要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员。为此土木工程系在教学模式的“3个0.5”期间,应该按照职业岗位开设相应的主干课程、落实学生的实习见习岗位、结合毕业实习项目完成毕业设计,推行“双证书”制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建筑企业人员聘用制度使得受聘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但同时企业也需要一定相对稳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仅就调查到的企业而言,我省建筑业需要大批生产一线的应用性技术与管理人员;而且在未来的5年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尤其是发展哈尔滨市和大庆市的地方经济,需要大批土木工程类的高职毕业生。

土木工程系

                                           20##年5月16日

 

第二篇:5_电子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调 研 人 范月圆 调研单位 镇江市机电高等职业学校

二OO七年八月二十日

电子企业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对行业企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是编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不断深化五年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改革,完善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持和有效服务。20xx年7月初至八月底,本人对电子专业所对应行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人才需求现状、企业技术及装备现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等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查阅权威统计资料、文件、文献等间接调查统计分析全面情况,通过对所在地的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点面结合,力求较全面地把握电子企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及其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为学校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工作打好基础。现将有关调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电子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调研分析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这两大支柱产业的高速发展扩大了对电子专业的人才需求。

目前电子行业已从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其次新技术、新工艺、 新元件、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

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加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以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需要大量既懂技术、管理,又具备操作技能的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

当今,世界高科技的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电子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电子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电子产品来看,如:电子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电力电子类等科技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电子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电子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电子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至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

特别在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需求不断扩

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许多企业不得不面临着国外企业更激烈的竞争。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竞争。靠廉价劳动力国民经济是不能长期维持高速增长的。所以,社会对人才资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有能力、有活力,还要有潜力。从企业的需求看高等职业教育,企业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即有相当理论知识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电子行业人才结构的调研分析

(一)电子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根据调研情况,可把电子技术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电子技术人才

“蓝领层”电子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电子产品生产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电子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电子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技术的装接工艺知识,具备电子的操作、日常维护,了解电子的设计。

这类电子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电子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电子设计的工艺人员和电子产品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电子技术岗位中占

25、0%,其中电子设计工艺员占12、6%,电子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这类电子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电子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电子操作、电子工艺制作设计和电子产品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电子产品开发的设计主管。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上述三个层次的电子技术人才有不同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架构比较完善,对电子人才安排和需求上均按研发、工艺制作、操作、维修等方面进行明确分工。而大量个体、私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各技术岗位人员数量不太多,更加需要既精通电子制作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同时对电子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电子人才。

(二)电子技术人才的学历状况

调研数据表明,59、6%的电子技术人才为中专及以下学历,31、4%为大专学历,仅有8、9%为本科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1%。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三)电子技术人才的来源渠道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电子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36、3%,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48、3%,从社会招聘占15、4%。这说明:

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电子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电子人才的要求。

2、电子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为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电子技术培训。

三、电子行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技能人员的培养主要包括在职人员培训和各类职业学校的后备高技能人员教育。调研发现,目前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三缺”:即“缺数量、缺氛围、缺机制”。

缺数量,即人才数量严重短缺。如前所述,全国电力行业技师和高级技师比例不足2%。以南方电网公司为例,据《2

004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年鉴》统计,技师和高级技师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广西电网公司,为3.29%;其它几省都没有超过2%,贵州电网公司仅有0.72%,不足1%。在很多县级供电企业,甚至没有一个技师。另外,在这个尤为紧缺的技能队伍中,还普遍存在队伍年龄总体偏大、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技能人才奇缺和工种发展不平衡等严重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力技能人才队伍高级技能人才一半以上年龄超过46岁。如此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电力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缺氛围,即社会“重管理、轻技能”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技能人才的成长。《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现今我国只有4%的青年愿意当技术工人,想当老板的青年是愿意当技术工人的4倍。人们对技能人才缺乏地位和待遇上的认同感,而是受环境的影响盲目追求在管理上成才。同时,受到传统成才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有一种很不好的导向即“技能优则仕”,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名技能工人一旦崭露头角,就会被企业提到并不一定适合他的管理岗位,这往往使技能人才队伍始终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缺机制,即电力企业缺乏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完善机制。有三大因素制约了电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一是电力高技能人才的引进除了从其他企业挖人外(这会付出高额的报酬),主要还是从电力职业院校毕业生中选拔。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学校主动性不够,企业缺位,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造成企业

培养人才成本提高,成才周期延长。二是企业引导员工成长制度的缺失,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的重视,新进企业的员工缺乏对自己在企业中定位的认识,哪怕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不愿意走技能成才之路,使得高技能人才进入角色缓慢。三是激励分配机制不完善,技能人员地位偏低、待遇偏低,激励分配体系滞后造成技能成才通道不畅,技能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

(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小,比例低,年龄偏高,文化层次不高,行业分布失衡。今后一段时期,仍是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市就业结构也必然在其影响下进行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要依靠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低技术的岗位比重正在减少,高技能、复合型的岗位正在增加,所以“十一五”期间,全市技术工人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长,技术工人队伍重心呈整体上移趋势,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比例大幅度上升,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比例更是大幅度上升。在类型上,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将逐步由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转变,向知识加技能型转变。未来我市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艺技能,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接受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我们要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建立一支高素质、年轻化、知识化、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后备队伍。从定量角度看,结合经济增长和人才结

构发展规律及我市高技能人才现状实际,预测到“十一五”末即20xx年,全市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应不低于1.5万人。

四、对改革高职高专电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议

我们应彻底打破老三段,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体系相对独立,有机结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增加电子技术发展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体现电子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突出现代电学特点,加大部分课程等教学内容的比例,特别要增加与WTO有关的课程;要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重,不断开出新的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树立时代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提升专业培养规格及优化专业设置结构等方面入手,力争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我省“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提供人才支持和有效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