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4-7 信息来源:政协无锡市委员会

一、无锡城镇化发展态势的总体评估

自上世纪80年代始,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无锡在国内较早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路子。近10年来,我市着力构建“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发展格局,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张图、两置换、三集中、四对接”:“一张图”即全市城乡规划体系全面覆盖,“两置换”即探索开展了以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工作,“三集中”即大力推进了农业向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区集中、工业向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四对接”即加快实施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主法治四个方面的城乡对接、同步建设。

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无锡模式”不仅在省内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引起高层领导的关注,但是与全省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我们同样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浪潮中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一)突出成绩

1、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到20xx年,我市城镇化人口比例达到7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89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三位,全国第十五位。与20xx年数据相比较,两项指标分别增长了67.2%和66.1%,增速喜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驱动经济、消费、投资的增长,以近三年数据为例,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平均带动GDP增长90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账3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

2、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连续实施“三年城市建设行动计划”,旧城改造和城市重点片区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三集中”成效显著,城市总体框架基本确立。推进道桥、水利、电力、通信、环保、信息化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功能实现跃升。建成城市快速内环,高速公路密度达到世界发达地区水平,镇村公交通达率100%,城乡路网体系日趋完善。沪宁城际、京沪高铁无锡段通车,宁杭高铁宜兴段建成,地铁一、二号线开工建设,城市集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

3、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8元,分别是20xx年的3.17倍和2.81倍。10年新增城镇就业1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城乡五大类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市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低保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城乡并轨。市区危旧房、

城中村改造超过1000万平方米,全市6320个村庄完成环境整治,占到全市村庄总数的70%以上,位居全省第二。

4、生态宜居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达到90,在全国率先建成生态城市群,被《2013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评为“内地宜居第一城”。累计投入治太资金330多亿元,顺利实现“两个确保”和水质改善目标。深入实施“蓝天工程”,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单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一。污水处理厂全面提标改造,全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9%,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40%。市区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4.51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达25.3%,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二)主要经验

1、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以科学的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区域发展。按照建设特大城市、城乡互动发展的要求,全市一盘棋科学编制了城乡融合、相互衔接的全市城镇布局总体规划,“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基本确立,全市形成以中心城区特大城市为主体,江阴(澄江)、宜兴(宜城)两个大中城市为两翼,江阴华士、宜兴官林、锡山东港、惠山洛社等十二个城镇组团为纽带的“1+2+12”三级城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网络化为基本点,统筹编制了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布局规划、“半小时都市圈”交通结构规划、“沿江、沿路、沿湖”产业结构规划和12个新市镇、182个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

2、产业推动。把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构建产城融合的良好局面。以“城市南进、产业北移”和“城乡统筹”为契机,加快推进产业向县城镇和重点镇园区集中集聚,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县城镇、重点镇和新型社区集中,逐步形成以传统工业强镇江阴新桥、交通枢纽新城锡山安镇、生态旅游强镇惠山阳山、产业转移承接强镇滨湖胡埭为代表的四类重点镇发展模式。产业的集聚转移和更新换代,促进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向城郊和农村地区延伸覆盖。

3、设施先行。大力统筹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电力设施、路桥通达、公共交通、有线宽带、信息服务、饮水安全、污水处理七大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城乡大贯通、大接轨。“十一五”以来,全市仅农村道路建设就投入超过200亿元,新改建农村道路3000多公里,全市所有乡镇实现车辆15分钟内驶上快速干道,30分钟内驶上高速公路的“1530”发展目标,以市中心为原点,全市绝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小时生活圈”。

4、政策惠民。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同城待遇的价值取向,把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化。大

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市、县(市、区)、镇、村四级就业管理服务网络,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纯农民养老保险,推动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保障、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住房、农民身份转变为市民身份的“两置换一转化”改革,全市共转化84.36万人、置换城镇社会保障52.66万人。同时,积极探索外来人口服务政策创新,率先在国内以立法的形式,规定无锡居住半年以上约185万非户籍人口享受与近470万户籍人口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存在问题

主要是后继乏力,产业支撑不强、推进成本高企;发展不均,公共投入不均衡、居民待遇不均衡;理念滞后,发展理念滞后、管理理念滞后。;机制不畅,城市规划编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缺乏有机衔接,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管理服务跟不上建设发展的步伐。

二、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建议

(一)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从注重形态上的城镇化转向注重质态上的城镇化:

一是要从土地城镇化转向人口城镇化。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意义要远大于土地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统计增加和城区规模面积扩大,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二是要从粗放城镇化转向精细城镇化。从国际经验来看,50%的城镇化率是城镇化由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一个重要拐点,一旦越过这一拐点,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强化城市管理、优化城市服务将成为城镇化的核心。

三是要从模式城镇化转向差异城镇化。如江阴市新桥镇是传统工业强镇,毛纺服装产业领跑全国,全镇农田80%实现规模经营,近90%企业进驻园区;惠山区阳山镇是生态旅游强镇,依托中国水蜜桃之乡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休闲和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江溪街道是商贸商务强镇,20xx年完成服务业收入11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亿元。

四是要从单个城镇化转向组团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城市化中的集聚辐射功能,以及新市镇承接上级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纽带作用,使城与镇、镇与镇、镇与村之间形成链式发展、互动组团的局面。

(二)充分放大新型城镇化的正面效应,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上:

一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扩大内需的正面效应。新型城镇化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意味着各种生产、生活需求增加,意味着城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还应引导出现个性化、标准化、高端化等多样的消费结构,推动消费水平的升级、需求层次的分化和需求结构的转变。

二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优化功能的正面效应。新型城镇化必须在优化城镇功能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切实增强城乡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三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保护环境的正面效应。“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道路”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要求,“天蓝、水净、地绿、气清”的生态环境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期盼,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切实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是实践“人的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四是要放大新型城镇化对于保护耕地的正面效应。快速的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村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另外农民的大量进城导致部分农地遭到闲置荒芜,有限的耕地日益紧张。

(三)扎实解决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问题

一是规划问题。要突出重点发展。结合行政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整现有城镇规划布局,通过乡镇建制的撤并、重组,做大规模,完善功能,重点发展一批城关镇、中心镇,充分发挥其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实现统筹发展。要根据无锡城乡发展实际,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深化、落实、完善“1+2+12”的三级城镇发展体系,制定好阶段性目标和工作措施,确保整体落实。

二是就业问题。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就业政策统一、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公平。首先,以产业带动就业。大力吸引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城镇,并与当地服务业相互支撑,实现“建设一个园区,集聚一批企业,支撑一批城镇,带动一批就业”的良性循环。其次,因地制宜地培育农村新型民营企业。积极培育农村新型民营企业,促进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向这类企业集聚,合理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和集约化发展,使更多的失地农民就地安居乐业。

三是资金问题。要开辟多元融资渠道。要研透用足融资政策,广泛开辟银行贷款、投行基金、地方债券等各类融资通道,对涉及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方面的融资还可以借鉴国际上的金融工具。要改革现行投资管理方式。要做好“民”的文章,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资主体作用。要在“改”上求突破,一改基础设施政府喜好大包大揽的局面,二改社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过于严苛的现状,三改公用事业民间资本参与不足的问题。

四是制度问题。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权强镇,逐步推进项目审批、城市管理、人事任免等方面的权限下放,在财税分配、资金投入、用地计划等方面优先给予保障。不断健全城乡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教育、卫生、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整体设计和有机衔接。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推进外来人员管理服务创新,构建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形成综合治理、社区警务、治安防范、纠纷调处、社区矫正及信息收集等于一体的社区管理新格局。

 

第二篇:赣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赣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水平”的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以五大片区建设为主战场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围绕建设“赣州乃至全省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目标和“一年拉框架,两年见成效,三年展风貌,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成倍扩张,20xx年以来,城镇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46.5%,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2.1倍,达到15.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4.68万人,规划控制区面积由12平方公里拓展为94平方公里,城市品位日益提升,功能日益完善,一座特色鲜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客家新城正在贡江河畔崛起。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1.规划先行,基本做到县城发展空间规划的全覆盖。近年来投入1600多万元,组织编制了各类规划270余项,通过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城区规划控制区覆盖面积达到94平方公里,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以总体规划为统领,形成了总体规划、专业规划、概念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街景规划融为一体的层次鲜明、结构合理的城市规划体系,目前,我局正在加紧编制四大片区城市设计及控规编制、圩镇概念规划、赣县城乡统筹规划、赣县城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赣县住房建设规划》(2010-2012),以形成更加完善的规划体系。这些规划较系统的梳理了城乡空间,对今后我县城乡发展形态、方向、动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公共设施均等化将起到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2.发扬“5+2”、“白加黑”、“晴加雨”精神,快速推进项目建设。在20xx年建设54个重点项目的基础上,20xx年我县安排了城镇化建设4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2.4亿元,年度投资约23.2亿元。20xx年我县安排了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达到54亿元。为顺利完成任务,全局干部职工坚持“一线工作法”,把办公场所搬到指挥部、项目部和工地上,创新运作模式,城镇化快速推进,到目前为止,城南片区已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四小学、小街小巷整治杨仙大道、贡江大道、赣新大道东延、客家名人公园、健身公园、文体中心、文昌阁、文体中心一期、客家文化城升级改造工程竣工。目前,经济行政服务中心、文体中心二期、客家名人公园二期、城南五条道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其他四大片区也在加紧建设。

3. 狠抓了村镇建设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点开展了新农村规划建设,加强了圩镇卫生洁化、环境美化、园林绿化、街道亮化、管理规范化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使村镇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一是完善了管理机构。按照“划片分区、统筹管理”的原则,县城新设了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分局。在乡镇则撤销了原分散在各乡镇的规划管理所,重新设臵了江口、大田、南塘、田村、王母渡、湖江、五云七个规划建设分局,由我局垂直管理,每个规划建设分局原则上按6-8人左右配臵,村镇规划管理工作人员编制扩增到46人;二是理顺了村镇管理体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属地管理职责,除规范了项目报建审批程序外,并建立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违章建设,原则上村庄规划区村委会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负有

发现和制止违法违章建设的首要责任;乡镇分管领导、驻村干部为直接责任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主要负责人,规划建设分局和国土所主要负责圩镇的规划巡查执法,村庄规划区内只负责法律手续的完善;三是完善了城乡规划执法联动体系。为有效地遏制违法违章抢建之风的蔓延,我县整合规划、国土、城管三个部门执法力量,在梅林、茅店、储谭三个乡镇分别设立了联合执法中队,专职负责查违拆违工作。将县城规划控制区94km范围内的房屋2

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共登记房屋6225栋,为今后房屋拆迁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继续执行规划执法巡查制度,每日安排执法队员到规划区内巡查,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从源头上对违章建设进行防范。在其他乡镇,一般的违法违章建设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汇合乡镇规划、国土、城管力量查处;对重大违法违章建设,则由县农工部牵头,整合县乡两级力量集中进行严厉查处。20xx年,全县城乡规划区共查处违法违章建设97起,强拆违法违章建筑94栋,强拆面积10064.91平方米。

4. 狠抓了建筑行业管理和服务,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强化了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红”“黑”名单制度,双公示工作,进一步强化工程招标投标监管,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节能工作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5. 启动了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正努力探索赣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储潭列为全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现正按照边干边试,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思路,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

场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六个一体化”,推进示范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按照“两分两换”的办法,加速示范区建设,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活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尽管我县新农村建设和村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乡村基础设施薄弱,服务功能较差,供需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统筹的进一步推进有一定困难。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城镇体系,小城镇还不能担负起城市之末、乡村之首的凝聚和辐射作用。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宽,缺乏长远布局。

2. 乡镇规划管理及执法网络不健全,存在一些不按规划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我县虽然健全了乡镇规划管理机构,配备相应人员编制,但县乡规划管理职能关系没有理顺,乡级管理人员偏少,由县建设局、乡镇规划所构建的二级规划管理网络还难以真正向村及自然村延伸,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规划管理缺位,导致存在一些违法违规建设现象。

3.征地拆迁对项目推进产生较大影响。城南区域项目多,征地拆迁任务还比较艰巨,目前城南片区在建道路及其他十几个项目因征地拆迁未完成而无法推进,对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今年,国务院出台了一些取消行政强拆的政策,征地拆迁难度更大。

4.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较大。这一两年来,城镇化快速推进,上马的项目越来越多,资金投入量大,而我县财政力

量有限,融资渠道不广,融资平台建设不完善,对下一步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造成一定的影响。加之,现行财政紧缩,融资更加困难。

5. 专业人才缺乏。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专业人才(如城市规划、造价等)的需求量仍然较大,现有力量比较薄弱。

6.土地指标制约城镇化快速推进。赣县每年分配到的用地指标仅300余亩,与其他县没有区别,远远不能满足中心城区东辅城的发展要求和发展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县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主要瓶颈。

7. 融入中心城区中,特大城市范围内各类规划的衔接有待加强。目前我县实施的有关规划与中心城区的相关规划在衔接方面存在某些方面的脱节。赣县县城作为中心城区东辅城,新一轮赣县城市总体规划市核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仅17平方公里,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8.总指挥部综合调控作用未充分发挥。特别是对项目的统筹策划、资金运作、项目管理作用发挥不够。

9.老城区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老城区建筑密度过高,绿化、广场、公厕、市场、文化设施短缺,特别是城中村连基本的消防要求都难于满足。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目标、重点和举措

今后五年是“十二五”规划发展之年,也是我县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县将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和“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

水平”的发展理念,按照“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 赣州乃至全省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定位,五年内建设成为25万人口以上中等城市为目标,按“一年拉框架,两年见成效,三年展风貌,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城南、城北、义源、开发区、储潭城乡统筹发展实验五大片区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我县城镇化水平。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强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

1.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按照“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

生福地”的定位,五年内以建设25万人口以上中等城市为目标,按照四大片区功能定位,逐年完成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四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片区重点项目修建性详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旅游规划、集镇总规、建制镇控规、新农村建设规划等城乡规划,把握科学性,体现时代性,突出地域特色。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和展示赣县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始终围绕我县客家文化、禅宗文化、休闲文化和生态文化来打造和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做到独特的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相融合,为融入中心城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

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以城市社区和行政村为单位,多安排教育、医疗、

文化、卫生等与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共享文明发展成果。

3.注重区域发展总体协调。以“融入中心城区、提升四化

水平”为目标,围绕“世界客家摇篮、休闲养生福地”的定位,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坚持走赣县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从构建200万特大城市的高度,充分发挥我县作为中心城区东辅城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融合与对接,建成真正的赣州市“后花园”。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中心城区为依托,以县城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布局。分区域、分层次控制开发强度,优先加强县城概念规划控制区域的开发,增强县域中心的凝集力和辐射力;对江口、吉埠、南塘、田村、湖江、五云、沙地、王母渡、韩坊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镇要重点开发。

4.关注民生,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我县牢固树立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发展,改善民生就是加快发展的理念,坚持规划向民生工程倾斜、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在项目建设前,按照安臵先行的原则,优先搞好安臵区规划配套建设;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过程中,着力提高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新建了职校、三中、四小、五小、文体中心等文教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三人民医院以及博物院、图书馆、规划馆;为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我县正在以每年10万平米以上的规模大力推进廉租住房、公租房、新市民公寓、经济适用房和老年公寓建设,通过保障房的建设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又让更多的引进人才和打工工人留得住、有发展。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

1.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网络化建设。按照“一年拉

框架,两年见成效,三年展风貌,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整体推进城南、城北、开发区、义源、储潭城乡统筹发展实验区五大片区建设,推进城市快速扩张。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城市建设200个重点项目,完成城市建设投入100亿元。按照“市政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建设”的要求,先后实施城市连接线、贡江大道、客家大桥、县城南北互通等城市交通项目,形成与中心城区、周边县市自然衔接、内外交通便捷的城市路网。加快输变电站、污水处理厂、学校、医院、老年公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城乡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网络化。

2.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县城-辅城-中心镇-特色旅游区-一般圩镇-中心村”六级城镇体系,突出江口东辅城和田村、吉埠、南塘、王母渡、五云、湖江六个节点,形成各县特色的圩镇,力争到20xx年末,建成江口、南塘、五云、沙地、王母渡、田村、吉埠、湖江8个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把湖江、宝莲山风

景区、白鹭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旅游特色集镇和度假区,充分发挥这些节点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加速推进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实现以点带面,整体联动,探索出一条赣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市委市政府把储潭列为全市城乡统筹示范区,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一项开拓性工作,我县将借鉴别人的经验,大胆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按照以点带面,整体联动的思路科学规划,做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六个一体化”,推进示范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按照“两分两换”的办法,加速示范区建设,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臵,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活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赣县特色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径。

4.实现精明增长。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

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重复建设。强化土地的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工业、商业项目用地标准,建立规划、国土、发改、工信、环保、招商局共同把关的用地机制,严格执行用地门槛标准,确保土地的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5.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

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重点流

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城市大气、噪声污染,加强重金属、危险废物、土壤污染治理。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强化执法监督。以旅游景区、林相改造为抓手,打造大地园林化景观,建设名副其实的山水生态绿色赣县,休闲之都、宜居宜业之都。

6.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将工业园区作为城镇的重要

组成部分来打造,合理配臵各类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的原则推进城镇化。工业园区应成为引人入城的主阵地,园区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园区配套建设新市民公寓、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降低进城农民定居门槛,每年建设新市民公寓、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万平方米以上,并将此项政策逐步向重点小城镇延伸。

7.走市场化城镇经营之路。赣县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增长期,仅靠县财政的投入是十分有限的,需解放思想破解资金难题。需积极探索BT、BOT等项目经营模式,引导、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要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注重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其竞争力和扩大再生产能力。

8.培养城镇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推

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

策和体制环境。加快建设星级宾馆、高档酒楼、大型超市等城市现代服务业项目,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积极发展旅游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推动赣县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提升城镇的服务承载力和发展潜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传承赣县悠久的客家文化、禅宗文化,发展休闲、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城市文化品位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深入开展“三城同创”活动,实现建设速度与质量的协调,以精品意识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水平。

“三城同创”是抓好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环境品味的重要活动载体。我县将坚持按照质量为先、建管并举、新老并重、城乡一体、严格执法的思路加强城市各项建设管理,使城市不见“脏乱差”,城市品位和质量有很大提升。第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治赃治乱治堵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及“一花为主、多花结合、四季有景、规模种植”的园林特色,搞好城市“绿化、香化、彩化”工作。第二,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林相改造工程,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经济,确实保护和改善赣江源头水源,创建一批生态园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庄,使其各具特色,形成城南樱花、湖江杜鹃、麂山红枫、白鹭梅花等特色景区,也形成我县特色的旅游资源。第三,抓好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整治,提升市民素质,让群众生活更加文明有序。第四,要加快市政路网、景观灯饰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加快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建设,力争早日成功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

林生态县城,打造良好的宜居宜业人文环境,实现宜居和休闲养生后花园的创建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