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个人作品一览表

20##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年,获得鲁迅文学奖。[13] 

20##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14] 

20##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15-16]   

 

第二篇:贾平凹

贾平凹《茶叶》散文鉴赏

鉴赏一篇散文,我认为首先应该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创作特点,这样才能更深入地去品读,体味。

贾平凹,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除了文学方面的卓著成就外,在绘画、书法、收藏方面都有进取。

贾平凹的散文写作,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极富有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被称为文学“独行侠”是一位“内倾型+独立型”的作家,早年家境的艰难和生活的重压,铸成他这种沉静内向的卑怯心理,正是这种心理,使他有了沉静、淡泊、孤独、寂寞的心态。这种心态既是贾平凹的创作心理的底色,又是作家艺术创造中的宝贵的才富。他是一位有自己声音的作家。

他的散文着重表现生活美和普通人的心灵美,提炼诗的意境,对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索,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以及个人内心情绪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有着真切动人的主观抒情性。散文语言有一种感觉的直观性,即兴性,就有表情达意的立体感和穿透力,将理性和非理性完美统一,向传统文化汲取了丰富的养分,呈现出了强烈的主观感觉色彩,并形成一种风部深藏字里行间。潜在的文化特色,蕴含的哲理和禅思,艺术感觉细致灵敏。

在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此时的茶文化,以德为中心,没有许多讲究,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重视修身养德,提高文化素质。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一部药物书。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在茶具中紫砂茶具既重造型又重茶理,理趣共存。因此,人

们把它推崇为“世间茶具之首”,负有“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美称。此时茶杯就赋予末种特殊意蕴。

贾平凹对茶杯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独爱大茶杯,大杯可直接做为泡茶和盛茶的工具,主要用于细嫩名茶的品饮。他人用宜兴小壶,用来品茶。但他认为品茶只是闲暇人的一种享受。当他要买大茶杯时,店主说,现在富贵闲人多,饮茶讲究品的。但他说“我无富贵,更无有闲,写作时吸烟如吸氧,饮茶也如钻井要注水一样,是身体与精神都需要的事,品能品出文章来?”贾平凹用大茶杯并非他不懂茶的韵味,在当时的社会我想茶文化具有别样的作用,也许不是我们“靠苦力吃饭的人”所能享受的。大茶杯解决了他写作时无需续水的烦恼,写作时不停地饮,视那里盛了万斛水,也能饮得他满腹的文章。

《茶杯》是古典与现代汉语语言的成功运用。文章记叙有序,章法可循,采取了正向记叙结构。先是用大口粗碗,但碗沿割嘴;再到宜心小壶,“虽然隔夜茶味不馊,壶嘴小巧,噙吮有爱情感”但“透壶不能瞧见颜色”;之后又改用玻璃杯,虽简约大方,但人便传家有好茶,饮茶人多,上等茶叶减少,而且茶杯小,写作添水易断思绪;最后由于偶然,与友人交换了青花白瓷杯,此杯既能观察茶形水色,又不让某我茶的人从外看见,憨拙,饮得我满腹文章。

“我常想,世上能用此等大茶杯饮茶的,一时长途汽车司机,二就是我了,都是靠苦力吃饭的人”此句话最朴实,很坦诚,不摆架子,不高调。但又有着写作人的一点清高“唯有饮着留其名”。

贾平凹喜爱此青花白瓷杯,看见友人专制茶杯,“顿生掠夺之心”,一看见此杯,就马上想拥有它。“顿”字,表现了他的毫不犹豫。就向友人询问,何处有买。但此杯专制,无处可买。友人看出他的心思,就想用他的一幅字作为交换。可是“我惜我书法,不轻易送人”,不过我太喜爱此杯“却还是当下写就,清洗了杯子携回”。爱杯之心,由此可知!“从此茶用此杯”,“此杯之好,仅我独享”,“抓盖顶疙瘩,椭圆洁腻,如温雪,如触人乳头”。形象贴切,语言意蕴深厚。文字细腻而悠长,令人寻味,字里行间都有才气的点缀,让读者不觉得枯燥乏味。虽没用华丽的词藻,但贾平凹在一种原生态的叙述中,深入了读者的内心世界以传统美的表现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大茶杯的独特喜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