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网师园精雕细作.jpg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01113111 刘苗苗 18351997876

文本框: 图 120150908_142640.jpg  苏州,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气质婉约,这是我未见它时便有的期待。但是在许多城市高楼阔路的雷同反复之后,见到苏州的矮房、流水、白墙,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确是被其与我期望的重合度给震惊了。第一次对一座城市这么有好感。

  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

20150908_142444.jpg文本框: 图 2  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网师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文本框: 图 320150908_094604.jpg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图1)。说实在的,我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发挥地做下去。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则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将其做到极致。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

文本框: 图 4  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甚至是一种神圣。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对比,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植物。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较大的(图4)。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对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像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相对于前者,这一种类型的透气性更强,且更加舒展。照此推断,交接处再扩大一个等级,便成了大家可以进入、观赏、驻足的喜闻乐见的院子了。

停留.jpg留园

20150908_153452.jpg文本框: 图 620150908_144702.jpg文本框: 图 5–  参观完网师园的下午便紧接着步入了留园。留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我迷路了。在这留园的弯弯绕绕里确是让我看见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味。在现今的建筑里,我学到的便是交通应该具有便捷性和引导性,最失败的应该就是让人迷路了吧。但是在这苏州园林里,我想交通已经不再是交通了,它的目的已经不是要通往某个地方,它的意义就在于当下所处之地的所见所感。我想也是,古时的小姐们无法见到外面的世界,如果家里的园林做得直来直去,几步就走完了,那么她们岂不非常无聊。为了将这游览之路延长,园林除了弯弯绕绕的曲折,还会随时随地有停留稍歇之所。停留稍歇之地有四种类型(图5)。其一是停留时间最长的类型,即在游览路线之外另辟的一块空间,可以是独立的亭、阁等建筑物。第二种便是廊道的一种变形,像是高速上的紧急停车带一样。第三种也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种便是在交通的转弯部位延长其中一者,设置一些类似盲肠末端的尽头,这些尽头不会被经过,因而成为可以停留的地方(图6)。第四种便是最最简单的直接在路边停留。因为廊道边上一般都设有石质或木质的椅子,既起围护之用也可稍作歇息。

文本框: 图720150909_101324.jpg留园另一打动我的便是图7中这一光带。这或许可以归入上文网师园中提到的那类空隙中的最小的一种。狭长的走道形成的黑暗与狭长的空隙引入的光带的对比,下雨时在屋檐下还有垂下一层薄薄的雨帘,淅淅沥沥,行走于其间,虽难免会被雨水打湿,却又别有情趣,欲罢不能。

拙政园

文本框: 图 8  拙政园是我们逛的所有园子里最大的一个,因此整体布局显得开朗疏阔许多。最有趣的便是它的开门见山了(图8)。虽然古代大户人家一般都会在大门口建一个照壁来挡住煞气,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隐私,免得大门一开,别人就把自己家里给一览无余了。但是在门口放一座假山的还是第一次见。但是与其说这座假山是为了起代替照壁的作用,我倒宁愿相信,这座假山是因为有文化的主人家突发20150910_105433.jpg奇想跟工匠说自己想要一个开门见山的效果,然后工匠就率直文本框: 图 9地在家门口直接放了座假山来得亲切可爱。

20150909_104423.jpg文本框: 图 1020150910_105751.jpg  在逛到小飞虹和小沧浪时,老师说,在园林里,没有两根线是严格平行的,都是非常随意的。而且在人的感知中是否严格平行,是否严格成直角之类的几何意义上的差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几乎无法被感知。所谓的正交只是为了如今工业社会的高效罢了。是的,过去的工匠既是设计者也是施工者,许多事情都是在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临时决定的,兴之所至,不需要任何理由。而如今,设计与施工成为了两个环节,两者之间的交接,便注定了设计的结果必须是明确且完善的。如果设计师在某个角度上模棱两可,便会导致施工者觉得无所适从。因为在如今由于产业链的存在,大家的技能都过于明确,加之现实的浮躁与功利,各种责任与纠纷,施工者便成为了只会照着图纸做被明确要求的事了。以前的工匠是在真实的建造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设计,而现今的我们则只是在1:100或1:200等缩小过的模型或电脑建模中调整。前者能够使设计具有更好的感官体验,对景、风向之类的处理都会更加真实细腻,但是存在不够完善、考虑不周的问题(因为真实的建造难以推倒重来)。但是后者虽可反复琢磨,但虚拟与现实终究是差了那么一步。

退思园

文本框: 图11  在逛园林的时候,会有许多导游带团路过。便会经常听到一些有趣的介绍,譬如图9,导游说这块铺地叫做“五福捧寿”,五福即那五只蝙蝠。还有图10,“留”字像桌子上放着两个酒杯,所以“人”因为喝醉,都歪了。但是留人不如留心,所以“人”又像是少了两点的“心”。还有拙政园里面长得像宝瓶一样的门洞,取“保平安"之意(图11),这些无处不体现着古人的小情趣。这让我联想起建筑中的象征主义,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给予艺术造型某种象征意义,例如悉尼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厅。在进行建筑的专业学习之前,我一直以为建筑的评判在于其外观。我甚至一度希望,待我成为建筑师,要造一座类似某种动物的住宅,让生活充满乐趣。但是开始学习后,我渐渐觉得这种“像某种东西”抑或说是只注重于拗造型的想法是非常肤浅可笑的。但是在园林中,主人家在自己的宅子里,将自己的一些愿景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在一些小东西上是无伤大雅的。所以我想也不能完全否定这样一种象征的做法,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个尺度,像是河北的天子大酒店就做地太过头了。

20150910_112243.jpg20150910_112321.jpg  留园另一有趣的地方便是它经常会在某一不经意的地方开一个形状各异的门洞,里面或布置一块石头,或植入一些草木(图12、13)。尺度上,人虽能够进入,却不会进入。应该是用于增加空间层次,寻求变化与乐趣的。

文本框: 图13文本框: 图12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逛完四个园子之后,感觉确乎如此。这一次较为集中的园林游赏使我接触到了与如今大不相同的设计与建造模式,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让我得以从自身贫乏的小世界中觉醒。古今虽大不相同,各有优劣,但仍有可借鉴学习之处,获益匪浅。

 

第二篇:浅谈苏州园林的立意与写意_苏州园林考察报告

论坛

浅谈苏州园林的立意与写意

———苏州园林考察报告

□刘旭/文

要: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形式都不同程

极具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成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圆;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圆;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等等,它们将有限的空间集文字、书画、建筑、雕刻等多种艺术,并把山光、水声、月色融入其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

前言

园林意境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虽然不像一山、一石、一水、一花、一草、一木那么实在,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在生活美、自然美的基础上升华产生的艺术美。园林意境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创作的之美,站在欣意境有“意在笔先,情景交融”赏的角度上来说,“意随人异,境随时迁”,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园林作品的完成是创作者真情实感的投入。

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有疏朗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加强了反避税的立法,才能使税务管理机关和纳税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强化税收征管。税收功能的有效发3、

挥,必须依赖于税收征管的强化。税收征管的目的,是保证税收职能的实现。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是反避税的一个重要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税源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断涌现,税收征管的手段和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加大反避税工作力度也迫在眉捷。因此,应当加强内、外资企业的税收管理和税源监控。尤其在涉外税收征收管理方面,应要重视涉外税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

收管理的综合治理。各级党政领导必须充分认识涉外税收工作的重要性,把涉外税收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一是要建立严密的税收监控和信息网络,建立全国的外商企业信息库,以便随时掌握和了解全国的外商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纳税动态,为全国税务部门提供有关信息,以推动反避税工作的开展。二是要充分依靠中介机构,组成协税护税网络,保证涉外税收的贯彻实施。第二、规范纳税人报告义务制度,在规定纳税人报告义务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使纳

追求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苏州的四中天的实地考察犹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文化艺术的汪洋中,所到之处受时间之限,然仍可以窥见一斑,徜徉于这个为世人所赞叹的艺术的殿堂。

一、园林的立意

苏州园林的风格特色的根基。1、

有人说苏州的风格在于柔和,即吴语所谓“糯”。“糯”是对苏州风格的简要概括,“糯”字包含柔美、温文尔雅、细腻、潇洒等“春夏秋冬皆有等,同样苏州的园林也有着

税人承担报告义务。这样,税务机关可以通过企业的申报表,从中获得充分的税务信息,以便及时对纳税入的税务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第三,密切各经济部门的横向联系,互相支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反避税工作。纳税人转移收入和利润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反避税工作只靠税务部门是难以防范的。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对收入与费用计价标准的控制管理,防范外商因掌握境外购销权而转移利润。第四,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加强税收管理,是反避税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思想政治素质好的队伍。其次,要严格进入标准。再次,要重视和加强在职税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使税务人员不仅熟悉税法,还能通晓财务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审计以及查帐技能等广泛的知识。最后,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在税务征管工作中有特殊贡献的人员以及反避税有功人员,要给予特殊的奖励,对不严格执法、违反纪律,使国家税收遭受损失的人员应当给予必要的惩罚。

加强税务稽查。随着国际经济的跨4、

国性发展,各种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经济关

景,阴晴雨雪都成趣”淡雅的风范,当然传统的存在也受到历史的影响,回避倾轧的官场是苏州园林的起因;寻求返朴归真氛围,是苏州园林的意境;折射文化的韵味,是苏州园林的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构成苏州园林的基因;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染出苏州园林的基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而以园言志,以景寄情,也正体现了苏州园林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诗情画意的意境。

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2、

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同样也是造园之理。苏州的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古代的造园家在设计时力求园林中每个观赏点,看来都是一幅幅含义深远而有不同层次的画。正所谓:“古人构园置景,以体扬立意为先”,名师巧匠们,对特定的人文自然环境,体察入微,心有所得,然后筹划布局,剪裁景物,开拓意境,形系日趋复杂,新的贸易方式不断出现,避税现象日渐突出,避税和反避税的斗争更加激烈。所以,除了加强我国的税收立法和税收征管外,还必须在我国税务系统内部,建立一支税收业务精通、思想作风过硬、廉政高效的税务稽查队伍。做到有效地防止偷避税行为的发生,有力地打击惩处偷税犯罪行为,减少国家经济损失,维护国家税收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加强税收协作。国际避税至少涉及5、

两个国家,仅靠一个国家的反避税立法和税务行政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有关国家之间签订反避税的税收协定,并加强在税务管理上的国际协作。国际间的税收协作主要体现在:一是签订反避税的国际税收协定。为了减少和消除国际避税行为的发生,应切实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应当在有关国家之间签订双边或多边反避税的国际税收协定。二是交换税收情报。国际之间交换税收情报,有利于相关国家及时了解、掌握跨国纳税人的纳税和避税情报,并为有关国家及时采取反避税行动提供信息保证。

作者单位:株洲市地方税务局

企业家天地2007年6月号

度的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作为景观设计同样可以此为鉴,以更好的表现空间和环境的美感。本文以苏州园林实地考察列举手法,并在形式及意识两个层面上分析可中国传统虚实观念的美学价值。关键词:立意布局写意文化意境创造

145

论坛

成园林特有的风貌。另外古人善于将宗教的事物动静变化的辨证关系应用于园林创作中,景物有动观静观之分,造园之前,首要考虑。所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人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赏线。例如拙政园面积较大,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廊引人随,移步换景,这是动观。

江南淡青绿山水,每以赭石及草青为底色,轻抹石青石绿,建筑勾勒间架,衬以淡赭,清新悦目,正是江南园林之粉本,故“立意在先,协调从之”。

二、苏州园林的写意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其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形成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和创作思想上以及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造园家在这,以“一勺代水,一拳代个浓缩的“自然界”山”,园内的山水花木呈现四季季相变化,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苏州拙政园内有建筑“与谁同坐轩”,与谁同坐呢,原来是宋代词明月、我”,点出人苏轼的“与谁同坐,清风、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友的意境。

苏州园林的布局。1、

(1)局部布局。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往往面积不大,但采用变换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曲径通幽,庭院深深,江南园林常以大小空间的巧妙组合,互相对比,产生深曲折的艺术效果,且使主要空间显得更加开阔,正如留园的入口欲扬先抑的空间组合是很好的例子。

(2)整体布局。

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山水建筑参差起落,花草林木点缀成景,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如拙政园的自由不对称布局;留园建筑疏密相间。是处理极为成功的例子。园林景物密易疏难,绮丽容易淡雅难,而拙政园的中部设计是“疏而不失旷,淡雅不流寒酸”,两者兼得,设计者别具匠心,实在难得。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

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迁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

叠山理水。2、

(1)叠山置石艺术。

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叠石造山,小则置一二湖石,“片山多致,寸石生情”,大则峰峦洞壑,绵延成脉,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石无定形,山有定法。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如“留园三峰”——冠云、—岫云、瑞云三峰,其中冠云峰相传为宋朝“花石纲”的遗物,玲珑剔透,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兼具瘦、漏、透、皱的特点,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2)理水。

“虽有人造,宛自天开”即模范山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山与水的关系是“水随山转,山因水活”。苏州园林中多以水池为中心,辅以细流,迂回曲折,并合自然,水光云影,相映成趣,而拙政园小飞虹以水为底,则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国园林用水以静止为主,体现静以悟动的辨证观点,“大园宜依水,小园重贴水”,可见现代园林所强调的“亲水”是有渊源的,也正是体现了现代园林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是在设计上引进了西方的理念,以动态的水体,层次的变化为主,更加完善了现代空间的水景设计体系……

花木植物。3、

园林中花木既能观赏又能组景,分隔空间,屋角蕉影、窗外修篁、池边垂柳、雨中睡莲、经霜丹风,雪中梅朵。古人造园植木,善寓意造景,选用花木常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如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莲荷的如意、兰草的典雅等;且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相变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打芭蕉”,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松,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南方杉木栽植房前屋后,“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利用桂花、玉兰交植来比喻金玉满堂等,真是别具匠心。

苏州园林中用植物以时造景,可见古代造园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虽有亭台楼阁,山石水池,又能作到风花雪月,光景常新,正所谓:“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

淡风”,而苏州的园林中的种植方法“小园植树多落叶,要疏植;大园植树要适当布置常绿树”是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非常关注的问题。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丰富园林景观,必须讲求园林的意境美,古典园林的植物所创造的意境美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园林铺地。4、

苏州园林中以铺地体现园林的又一大特色,如“金钱十字式”铺地;“八方间,六方式”“三色海棠纹式”、等各式铺地。

苏州园林的漏窗。5、

漏窗为园林装饰小品,是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中装饰着各种镂空花纹,所以又称漏花窗、花窗。苏州园林讲究精致小巧,厅堂等建筑多以曲廊相连,部分曲廊单面或双面均有廊墙。廊墙上开设漏窗,既增加了墙面的明快和灵巧效果,又通风采光,一举两得。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移步观景,画面则更加变化多端,目不暇接。如留园长廊就有三十多种漏窗。而最具意义当推狮子林的“四棋、书、画四漏窗。四个不同雅”漏窗,即琴、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匾额题词。6、

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意山水园”

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古代的造园者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远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拙政园“香洲”)等等,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对联之隽永,书法之美妙,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如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现虽无荷风,人临其境,仍觉得风在其中,发人暇思。而有些题词则是起到了“点景”的作用,如拙政园中“海棠春坞”一景,在一个小的庭院中使人顿觉春意盎然,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

146

企业家天地2007年6月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