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玉林市骨科医院

跟腱断裂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按一般情况制定,具体执行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完成练习。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练习停止半小时后疼痛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不必过分紧张。如疼痛剧烈或持续加重不消退则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及时就医。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后再休息。练习的次数、时间、负荷等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但每次练习后应有明显疲劳感,练习数量不够或练一会儿休息一会儿不能达到练习效果。

4、 除手术肢体适当制动保护外,身体其余部位应尽可能多活动,以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回复。运动员尤其应多练习身体其它部位,确保基础体能,早日恢复运动。

5、 关节活动度,一般术后早期练习1次/日,肿痛不明显后逐渐增至2次/日。角度应逐渐增长,避免使用暴力,避免反复活动引起肿胀。如2周无任何进展,则可能关节粘连,应坚持练习,并在必要时及时复查。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可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增加冰敷至每2小时1次。

7、 关节的肿胀会持续整个练习过程,直到角度、肌力基本恢复,才会逐渐消退。但肿胀持续不消退或突然增加,必须立刻停止练习,增加冰敷次数,同时尽快就医。

如患腿戴有石膏托,则日常生活及练习中均必须维持其完整和固定姿势,不能弄断或自行拆除。是否可戴石膏负重(脚着地用力)需由医护人员根据情况决定。如石膏内有持续明显压痛肿痛,必须马上就医。 术后 4 去除石膏托固定,术后 6 患足开始负重。图解中有星号一侧为患腿。

一、肌力练习

1、 术后 4 至 6 练习:直抬腿练习:最大力量伸直腿后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处为1次;侧抬腿练习:侧卧、内向、外侧抬腿,练习大腿两侧肌肉。后抬腿练习:俯卧,患腿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面5厘米为1次。以上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3—4组连续,2—3次练习/日。

2、 术后 4 至 6 练习:“勾腿”练习:侧卧位或健腿单腿站立,用力将腿弯至最高保持2秒为1次,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3—4组连续,2—3次练习/日。如站立练习大腿必须与地面垂直。

3、 术后 4 至 6 练习:抗阻伸膝:坐床边,以足部的石膏托为负荷,抗阻力90—0°范围内伸膝再缓慢放下,伸直至0°保持2秒为1次,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3—4组连续,2—3次练习/日。

4、 练习:静蹲练习: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盖正向前,不得“内外八字”,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2分/次,间隔5秒,5—10连续/组。1—2次/日。

5、 练习:患腿0-45°蹲起练习:患腿单腿站立,缓慢下蹲至屈曲45°处,再缓慢蹲直至完全伸直。要求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3—4组连续练习,1—2次/日。

6、 练习:抗阻“勾脚”:坐床上,脚伸直,皮筋一端固定于床头等处,另一端套在脚尖上,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动作。保持至力竭为1次。5—10次/组,3—4组/日。

7、 练习:抗阻“绑脚”:坐床上,脚伸直,皮筋一端固定于床头等处,另一端套在脚尖上,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细脚”动作,即脚尖用力向下踩。保持至力竭为1次。5—10次/组,3—4组/日。

8、 术后 8 至 练习:抗阻踝内翻:坐床上,脚伸出,膝关节下垫枕头,使腿保持稍屈曲的姿势。双腿交叉,右脚在左侧左脚在右侧。将皮筋打结成一圆环套在脚尖处。抗橡皮筋阻力,右脚向左,坐脚向右用力分开脚尖。保持至力竭为1次。5—10次/组,3—4组/日。

9、 术后 8 至 练习:抗阻踝外翻:坐床上,腿伸出,膝关节下垫枕头,使腿保持稍屈的姿势。将皮筋打结成一圆环套在脚尖处。抗橡皮筋阻力用力分开脚尖。保持至力竭为1次。5—10次/组,3—4组/日。

10、术后 6 至 练习:提踵练习:即用脚尖站立,双足分立与肩同宽,足尖正向前;或“外八字”站立;或“内八字”站立。以练习不同肌肉及肌肉的不同部分。1—2分钟/次,5—10分钟/组,3—4组/日。

二、关节活动度练习

1、 术后 4 至 6 练习:床边悬吊踝跖屈:坐床上,腿伸出,踝关节以下空出床边外,取沙袋等重物挂在

脚尖处。肌肉完全放松自然下垂。10分钟/次,1—2次/日。

2、 外一端用力拉向自己方向。10分钟/次,1—2次/日。

3、 术后 8 至 10练习:坐位踝内翻:坐于椅子上,双腿自然放于地面。用脚的外侧面着地,逐渐增加

向下踩踏的力量,逐渐加大踝关节内翻的角度。至踝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的牵拉感及轻微疼痛处保持10分钟左右。10分钟/次,1—2次/日。

4、 下踩踏的力量,逐渐加大踝关节外翻的角度。至踝关节周围肌肉关节囊的牵拉感及轻微疼痛处保持10分钟左右。10分钟/次,1—2次/日。

5、 练习:保护下全蹲。注意保护避免突然使用暴力。10分钟/次,1—2次/日。

三、功能练习图解:

四、跟腱断裂缝合术后:

1、 术后 4 至 6 练习:“滚筒”练习:选一实心圆筒(如酒瓶、易拉罐等),热水泡脚30分钟后坐于椅子

上,屈膝,患脚踏在圆筒上踩住圆筒来回滚动,逐渐加大并增大活动度,反复练习20分钟,每日1—2次。

2、 2.5—3厘米左右,站

立使患腿负重和行走,约2—3天跟腱处没有牵拉感后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正常平底鞋行走。

注意;行走时跨步幅度不能过大!跟腱处不能有过分的牵拉感!避免摔倒!

跟腱断裂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跟腱断裂术后功能康复计划

 

第二篇: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

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

[1] 跟腱断裂是最常见的肌腱断裂之一,常见于中年人及运动员,对其工作、学习、运

[2]动及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对比中,两种方法效果相当,但非手

术治疗再断裂率较高。Pajala等针对409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再断裂的患病率为5.6%,多发生于术后早期,多与患者意外摔伤及未按要求术后康复有关。因此,术后护理水平也对跟腱再断裂率有着重要影响。我们针对20xx年2月至20xx年2月期间共26例跟腱断裂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1.1 一般资料

本组跟腱断裂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为30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开放性6例,闭合性20例。新鲜损伤17例,陈旧损伤9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在CSEA麻醉下,采用Krackow法缝合,术后行长腿石膏固定于屈膝30°,踝跖屈20-30°,使跟腱处于无张力位。3周后改为短腿石膏固定,继续固定至术后6周逐渐负重活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定义优为:行走基本正常,患者无明显不适,提踵有力,肌力基本正常,跖屈角度或踝背伸减少小于5°,小腿周径减少小于1 cm。定义良为:走略有不正常,稍有不适,行肌力略减弱,提踵略无力,踝背伸角度减少5~10°,小腿周径减少2~3 cm,踝跖屈角度减少5~15°。定义差为:有较为明显不适、跛行,提踵无力,小腿周径减少大于3cm,肌力明显减弱,踝背伸角度减少大于10°,踝跖屈角度减少大于15°。

2.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患者由于对麻醉及手术过程缺乏了解,对术后恢复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较大的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紧张、焦虑、急躁等情绪反应。所以,患者入院后,负责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与其进行沟通,向其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和康复过程,对其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安慰,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及治疗工作。

2.2足踝部皮肤护理

足踝部皮肤护理对于预防跟腱术后感染十分关键。由于足踝部皮肤粗糙,且受汗液潮湿环境影响可隐藏较多细菌,所以需要对足踝部皮肤进行较为彻底的消毒。急诊患者手术前建议使用0.02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三天,每日两次用0.02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足部20分钟。术前备皮的范围由膝关节至足尖,备皮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刮破皮肤,一旦发生皮肤破损,会拖延手术准备时间。备皮结束后要剪足趾甲,用肥皂水刷洗,尤其注意足趾缝及跟腱部皮肤皱褶处。之后用碘伏消毒包扎,送手术室进行手术。

2.3术后护理

(1)肢体护理 患者返回病室后,应立即给予抬高患肢,下肢垫下肢垫,膝下也应垫高,以利与淋巴和静脉的回流,踝关节按照石膏固定跖屈20°-30°,膝关节屈曲30°左右,以使腓肠肌和跟腱位于松驰状态。在石膏未干燥之前,应告知患者不可活动膝关节。

(2)患者术后当日以平卧位为主,应注意防止骶部皮肤压疮。同时,尽量避免向患侧长时间侧卧,注意腓骨小头处石膏有无卡压,避免长时间卡压腓总神经,产生腓总神经瘫,注意观察足趾活动情况、足部皮肤感觉、皮肤温度以及末梢循环的充盈度有无异常。

(3)术后需使用长腿石膏固定3周,然后更换短腿石膏固定3周,从而促进跟腱的愈合。为保证固定可靠,石膏层数需14-16层,重量较重,活动不方便,因此在术后卧床期间,要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基础生活护理,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鼓励其在病床上不负重功能锻炼,并进一步指导其下床拄拐活动以减少下肢肌肉萎缩。循序渐进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减轻术后的肿胀,防止关节的僵硬。

(4)持拐行走是下肢手术病人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拐杖对于跟腱愈合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示范拐杖的正确使用方法,使其掌握。持拐杖应使用双手负重,而非靠腋窝被动支撑体重,以免造成臂丛神经损伤因此要注意把握持拐下地的时机。一般跟腱术后患者下地时机应选择在术后24小时。拆除石膏后鞋后跟垫高,高度约3cm,然后逐渐降低,随着跟腱恢复降至正常。

结果

我们针对26例跟腱断裂患者均于住院期及出院后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锻炼指导,出院后定期随访,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功能评估:结果如下:优共20例,占76.9%;良共5例占19.21%;差有1例,系术后再断裂,二次手术后效果良。

讨论

跟腱是人体最强大的肌腱之一,有较强的张力承受力。断裂与跟腱止点处2-6cm血供较少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腱系膜血供减少,肌腱胶原交联硬度增加而粘弹性降低,从而容易受损。跟腱断裂多见于运动员和运动损伤,受损机制系跟腱于紧张状态时肌肉突然猛力的收缩或受到垂直方向的暴力打击所致。查体时可触及跟腱部凹陷,Thompson挤压试验阳性。一般采取手术治疗,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及康复锻炼,防止其再断裂。

跟腱修复术后的最佳康复计划的争论与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一样复杂,双方的争议在于是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和长程采用支具或石膏制动保护。Kangas等对比了早期距小腿关节在支具内活动锻炼和6周持续石膏固定的两组患者,发现两组在疼痛、僵硬度、主观肌肉无力、足背部活动限制、距小腿关节活动度以及整体感受无显著性差异。

本研究从术后即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术后3周观察伤口,拆除缝线或皮钉,再以短腿石膏固定3周,在以后的2周内将足逐渐恢复至跖行位,在此期间逐渐恢复扶拐部分负重行走。鞋后跟垫高可减轻跟腱牵拉所致的疼痛,同时保持适当张力,有助于跟腱的恢复。整个康复护理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量应适中,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跟腱再断裂。通过规范护理,优良率达96.2%,极大限度地恢复了跟腱的功能。

[4][3]

结论

对跟腱断裂患者进行规范、系统、循序渐进康复护理,有利于跟腱功能的恢复,防止了跟腱粘连及再损伤,减少再断裂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Fox JM,Blazina ME, Jobe FW,et al.Degenerationand rupture of the Ac

2 刘立明.完全性跟踺断裂缝合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ournal ofNursing Science,2003,18:58.

3 陈秀云,刘瑞兰,王莉,等.跟腱断裂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426-428.

4 杜克,王守志主编.骨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