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调查报告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查报告

“公共卫生”就是“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事业。它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控制地区性疾病,并保障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享受维持身体健康的生活水准。”这一定义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其意义已经超过医学科学的范畴,而成为极为重要的科学体系。“有健康才能奔 小康”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现状

1、建立健全了五大公共卫生体系。一是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按照“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作协调”的要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了责任制。同时在县疾控中心建立了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处理。二是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按照“以防为主”原则,加强对农村预防保健三级网络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乡镇(街道办)卫生院为依托,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是建立了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要求,充实和完善了县人民医院的急诊力量和设施,进一步发挥其紧急救援的龙头作用。四是建立和健全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充实和加强了县级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增加了卫生监督的覆盖率。五是建立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报告信息体系。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乡镇(街道办)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为末梢,建立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疫情

监测、预警和报告系统。从而完善了群防群控网络,确保达到早期发现疾病隐患,在第一时间内予以控制的目标。

2、实施了四大公共卫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健全疾控工作机制机能,强化职能作用。二是改乡卫生院为人民医院传染病隔离区,并承担传染病的救治工作。三是利用保健机构及乡镇卫生院,使其更好地承担全县妇女儿童的预防保健和医疗卫生服务。四是建设社区服务机构。今年以县域卫生规划为指导,有重点分步改建一批乡镇(街道办)级卫生院,使全县形成网络健全,功能到位,机制完善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3、初步建立了三大公共卫生保障工程。一是建立卫生信息化工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建立了连接市、县、乡(镇)的三级计算机信息报告网络体系,实行了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和个案管理制度,并明确了各自所负的责任。二是建立人才建设工程。在今后3年内,全县培养一批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建立一支由2xxxx左右组成的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队伍。三是建立社会支持工程。在乡镇(街道办)建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动员和发动城乡居民积极开展爱国卫生、群众性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农村组织一支从事卫生监督、疾病预防的志愿者队伍,从而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公共卫生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反应敏捷、高效能动和保障有力的组织体系的要求,我县于去年设立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所,初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执法等综合功能的完整的卫生体系。但是要让这些组织体系真正高效运作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不断努力。一是在组织体系方面,虽然规定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县、乡(镇)两级都要建立应急组织领导机构,在疾控中心建立日常办事机构,但当疫情真正发生时,光靠这些组织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各级各部门行动起来,通力协作,才能战胜疾病,渡过难关。因此,该体系在综合部门联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由县卫生防疫站改组而成,担任着全县18万(不包括流动人口)人的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疾控中心现有职工只有31人,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目前疾控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人专业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长此以往必将对我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P< p>2、公共卫生事业稳步发展但“重医轻防”现象仍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县公共卫生事业取得较好的成绩。在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方面:我县几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呈下降趋势,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成效显著,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先后在全市达到省上控制标准,并通过验收。基本消灭了丝虫病、疟疾;计划免疫5年来一直处于全市先进水平,甲肝、乙肝、风疹、水痘和腮腺炎疫苗全程率达到95%以上,麻疹、百日咳也控制在较低水平;农民健康教育在广泛运用媒体、宣

传阵地的基础上,也取得一定的进步,健康资料发放覆盖率达到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人均寿命提高到73周岁。以整治医疗服务为重点,开展有害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了该行业的卫生行为。但是,当前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还跟不上人民群众对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要求,普遍存在着“重医轻防”现象。这固然有其历史原因:建国初期至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和消除传染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一方面通过人海战术推行“以防为主”的方针,“送走了瘟神”,另一方面采用低成本的医疗技术,使中国得以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人人享受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悄然从农村转向城市,从“重预防”转向“重医疗”,各级政府把大量的卫生经费放在大医院的建设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投资上,这就大大减少了用于公共卫生建设方面的资金,造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等经费的紧张,从而削弱了公共卫生的防疫力量,使公共卫生防疫工作逐步弱化。公共卫生投入处于低水平状态,投入公共卫生事业经费额度也徘徊在 。。。。元之间,并且总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偏低。

3、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实现了专业化但整体素质仍普遍不高。目前我市专业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人员情况是:县疾控中心约31人,乡镇(街道办)卫生院有15人,这支总数约近50人左右的队伍经过“非典”期间的磨练,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疾病预防控制的要求。经调查全县共有防疫人员8xxxx,其中:大学xxxx,大专学历3xxxx,中

专(包括高中)4xxxx;40—50周岁(不包括50周岁)的xxxx,30—40周岁(不包括40周岁)的6xxxx,30周岁以下(不包括30周岁)的xxxx;在这些人员中,真正专业对口的只有xxxx(中专)。由此可见,学历低、年龄偏大、专业水平差已成为我县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普遍现象。 </P< p>

4、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不断提高但政府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没有完全到家。“非典”期间,由于政府广泛宣传,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大大地提高了,由此可见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但“非典”过后,由于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明显减少,人们对疾病预防的警惕性也逐渐减弱,认为“非典”远离了我们,禽流感还没有达到人禽共患的程度。殊不知,我国是传染病高发的国家,肝炎患者超过1亿人,“艾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因此,加强群众对公共卫生的宣传教育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公共卫生的“群防群治”,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把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行为能力作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多种手段,围绕公共卫生的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健康咨询等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群体保健能力。要消除陈规陋习,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公共卫生道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法律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遵守公共道德,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努力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

三、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现代化,还应包括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精神,把公共卫生事业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在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中,应保证公共卫生事业费的增长与财政支出的经常性增长保持同步。在卫生事业费的分配中,向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倾斜。二是在卫生系统内部要加快卫生体制改革,把政府卫生工作的职能和重点逐渐转到公共卫生服务上来,把基层卫生服务分解为基本预防保健服务和临床医疗服务两个方面,并且逐步实现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益性服务。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基层卫生院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和开放理念,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多层次医疗服务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对分别承担公共卫生预防和医疗任务的县疾控中心和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转为公益性机构。

2、加强疾病预防,真正建立覆盖城乡且功能完善的防保网络。针对当前我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健全由多个部门运作协调、上下反应灵敏的高效组织指挥体系,建立政令畅通、分级负责、责任明确、保障有力、延伸到底的工

作机制,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村医疗服务点为基础,覆盖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彻底改变农村疾病预防保健网络“线断网破”的局面。要明确县、乡医院其承担公共卫生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使农村的防保工作一竿子插到底。同时要加强对乡村卫生室和人群密集地如学校、工厂医务室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并把纳入卫生部门正常管理的轨道。对乡村医生、校医、厂医要进行经常的业务和技术辅导,以提高他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定期向其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

3、加强卫生监督,依法健全公共卫生执法体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监督是做好公共卫生工作的有力保障,也是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推进卫生现代化的必然途径。要加强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主体,以乡镇(街道办)卫生院为基础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依法加强对公共卫生、健康相关产品和场所的监督、检测和控制,坚决防止疫情的瞒报、缓报和漏报。要积极推进卫生监督执法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和技术手段,彻底改变县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不到位而基层监督员无执法资格的状况。要努力探索卫生综合执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逐步建立结构合理、运作协调、程序清晰、行为规范的卫生执法体系。要进一步拓宽卫生执法领域,既要监督市场,也要监督卫生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其他从事公共卫生管理的部门。要建立健全我县公共卫生执法监督责任制,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依法治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仙桃市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调研报告

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科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深入总结推广省级试点单位——仙桃市通海口镇卫生院项目工作经验,有力地加快和促进全市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工作规范化运行,5月5日,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一行三人组成专题调研组赴通海口镇卫生院进行了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通海口镇卫生院公共卫生部,主要被调查人员为分管领导与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负责人。

二、调研内容

调研范围包括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项目共四个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调研提纲及主要内容为:

1、项目工作实施的综合组织管理情况;

2、项目参与人员的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3、项目间协作运行管理情况;

4、项目实施的规范化管理情况;

5、项目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情况。

三、调研方法

通过询问被调查人员、现场查看项目管理资料、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鄂卫函[2009]671号转发)、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鄂卫发

[2010]32号)和湖北省卫生厅《关于认真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鄂卫函[2010]579号)要求和我市相关项目实施方案(20xx年3月22日培训试行版)进行验证与反证、与被调查人员进行交流探讨等方法,深入总结通海口镇卫生院项目管理工作模式、资料管理、经费使用等成功经验,对市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及不足之处进行反复斟酌,并为该方案的修订作前期准备。

四、调研结果

(一)综合组织管理情况

1、办公场所:该院建立了独立的公共卫生部(总面积34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8房2厅),按要求落实了“五室一门诊”的专业科室设置,即健康教育室(另设有服务大厅)、免疫预防管理室、传染病管理室(卫生应急室)、慢性病防制室(健康咨询室)、妇幼保健室及预防接种门诊。另外,该部还设置了主任办公室、信息资料室、仓库保管室等辅助科室。

2、人员配置:该院公卫部编制8人(含分管领导兼任公卫部主任),占本地人口数的1.4/万,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人(中级3人、初级3人),财会专业2人(中级2人)。

3、日常管理:该院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各分管院长任副组长,各项目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2个工作组,由公卫部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综合协调管理并承担具体日常事务性工作。2个工作组分别为:日常业务管理组,以公卫部人员为主,负责日常项目服务业务组织管理;体检与义诊工作组,以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负责按项目计划分工开展定期下乡体检及义诊活动。另外,该院制定了公卫部人员岗位工作职责(已上墙),实行了内部岗位绩效工资考核;制作了项目相关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工作进度展示牌(已上墙);制定了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方案,并定期组织了培训、督导(实行片区化督导管理)、考核,并对村级项目参与人员实行了经费补助。

(二)经费使用管理情况

该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除镇级开展项目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服务开支外,对镇村两级参与服务的人员均进行了经费补助,村级补助项目分别为:

健康档案建档:每人2元;

传染病报告:每例5元;

结核病管理:每例20元;

老年人管理:每人每年2元;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每人每次2元(即每人每年8元);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每人每年15元;

健康主题宣传咨询:每村2次每次100元;

健康知识讲座:每村4次每次100元。

另外,镇级人员健康档案录入:每户1.5元;医护人员参与下乡:每人每天20元(另安排中餐)。该镇20xx年对村级补助经费约9万,20xx年预算安排村级补助经费108090元。

(三)项目间协作运行管理情况

就慢性病管理四个相关项目如何相互配合、协作运行进行调研发现,该院从项目的综合组织管理到具体实施服务方面均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分别

为:

1、组织管理方面:一把手院长牵头,负责门诊部与公卫部(两部)协作及镇村两级协调;分管院长兼任公卫部主任,综合协调各项目运转。各服务项目指定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定单项工作计划,公卫部主任负责各项目的统筹安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实施服务方面:

(1)通过4种综合服务途径发现服务对象:

一是组织村级统一发现并登记各类服务对象。公卫部组织村级卫生室统一开展全镇范围内项目服务基本情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村民基本信息登记、65岁及以上老年人信息登记、高血压及糖尿病筛查(现场测量及询问既往史)登记、重性精神病患者线索调查与排查登记,以此综合发现并登记各个慢性病相关项目服务人群。

二是通过健康档案建档体检补充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卫生院组织以临床医护人员为主的体检工作组进村入户,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时,通过进一步询问既往史、测量血压、血糖等,补充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三是通过优先建档及义诊活动进一步补充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卫生院组织体检组对各村登记的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与重性精神病进行优先建档和体检,并结合村民健康教育开展义诊活动,指导慢性病高危人群前来就诊以便进一步发现相关服务对象。

四是通过门诊35岁以上常住居民首诊测血压日常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镇村两级建立门诊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指导进行血糖检测,以便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进一步发现慢性病服务对象。

(2)通过镇村两级协作完成服务内容:

一是镇级组织专班、村级配合完成每年一次的体检(含1次随访及健康检查指导),体检时统一组织各项目服务对象同期进行,对行动不便的对象和重性精神病患者实行上门服务。

二是村级负责每年另外3次的随访服务,镇级负责分片包干督促落实。

(四)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情况

镇卫生院统一印制调查登记表,组织村级开展了慢性病相关项目服务对象(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基本信息调查,以村为单位进行了登记,并建立了服务对象资料台账,镇村各一套。台账基本信息为:

卡:村基本情况信息卡(村人口数、男性人数、女性人数、村民小组数、总户数、健康档人数、孕产妇数、0-6岁儿童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高血压患者数、糖尿病患者数、重性精神病患者数、村领导姓名与联系电话、村医姓名与

联系电话);

册: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登记册(共4种,全市标准格式,分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下同)、健康管理信息登记册(共4种);

表:服务对象基本信息统计表(4种)、健康管理工作计划表、健康管理信息统计表(共4种)、体检表(仅镇级保存1份)、随访表、上门服务工作记录表、应急处理工作记录表、专项宣传教育记录表等。

各项目具体管理情况如下:

1、老年人健康管理:

(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现与登记:镇级统一印发了相关登记表,召开乡村医生培训会,组织村医统一开展相关信息调查并核实:一是村民基本信息(含出生日期),二是65岁以上老年人信息(可从村民出生日期推算筛选),三是开展入户调查核实老年人信息并排查其他服务对象(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镇级安排专人对各村实行分片包干进行工作督导,以保障工作质量与工作进度。村级登记一个老年人补助2元(凭体检单签名为依据计算)。

(2)建档、体检及健康指导:对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优先建档服务(20xx年计划开展),并落实其年度体检(仅作一般体格检查,空腹血糖部分作了初筛,血常规部分现场抽血带回实验室作了检测)及健康指导服务,此工作由镇级组织体检工作组入村按组设点集中完成,村级负责配合。村级配合建档一个老年人补助2元。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1)患者的发现与登记:通过上述项目协作运行管理中的4种途径发现并登记辖区内的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目前主要是通过镇级统一印发相关登记表、召开乡村医生培训会、组织村医统一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信息调查并核实(询问既往史)来发现和登记相关服务对象。

(2)建档、体检与随访:对全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优先建档服务(20xx年计划开展,档案单独存放),并落实其每年1次体检(仅作一般体格检查,空腹血糖部分作了初筛,心电图检查暂未开展)及4次随访(其中1次随访与体检相结合)。每年1次体检(含1次随访)工作由镇级组织体检工作组入村按组设点完成,村级负责配合;另外3次随访由村级独立完成,镇级负责分片包干督促落实。村级配合建档一人补助2元,每次随访一人补助2元。镇级根据随访上报单上的对象签名及电话进行电话抽样复核或上门复核,并按复核结果核发补助经费,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公共卫生人员津贴和乡医资格,以此保证项目服务工作质量。

3、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1)患者的发现和登记:镇级根据市级流转下发的辖区重性精神病人信息表,组织村级开展线索调查和患者排查,以完整地发现辖区内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并作好登记。

(2)建档、体检与随访:对全镇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优先建档服务(20xx年计划开展,档案单独存放),并落实其每年1次体检(仅作一般体格检查,空腹血糖部分作了初筛,心电图检查暂未开展)及4次随访(其中1次随访与体检相结合)。每年1次体检(含1次随访)工作由镇级组织体检工作组上门完成,村级负责配合;另外3次随访由村级独立完成,镇级负责分片包干督促落实。村级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每人每年补助15元,镇级根据随访上报单上的对象或家属签名及电话进行电话抽样复核或上门复核,并按复核结果核发补助经费,对弄虚作假者取消公共卫生人员津贴和乡医资格,以此保证项目服务工作质量。

(五)项目工作常态化管理情况

镇卫生院在公卫部慢性病防制室设立了健康咨询门诊,并增加了1名内科医生,负责集镇社区慢性病患者日常就诊接待,并定期组织其进行随访与体检,同时接待各村居民上访应诊。慢性病项目负责人牵头该项目实施,负责具体的日常事务,主要为按计划分阶段分片区依次组织全镇年度体检,并对村级随访工作进行督导;负责每月收集体检表并录入电脑、收集随访表录入电脑并抽样复核、收集健康管理统计表汇总后每月5日前向市级填报全镇项目信息月报表。各村卫生室为项目服务网底,每年按计划分月分组开展相关对象随访、上门服务与日常应急情况处置;负责配合镇级开展年度体检并完善体检表,按月上报随访表与健康管理信息统计表(均为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备查,一份报镇级录入电脑和信息汇总上报)。

五、调研结论

通海口镇卫生院是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点试点单位,该镇项目工作集聚了省市镇三级数十位专家的心血与智慧,实属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榜样。通过对该镇慢性病管理相关服务项目历时一天的初步调查研究,其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等慢性病相关项目服务基本符合上级要求,且管理有方、资料齐全、颇有创新,应尽快加以进一步总结并全市推广。

五、打算与建议

1、组织基层专家座谈进一步论证。拟定于5月10日组织通海口镇卫生院李又斌、楼河镇卫生院万书桂与陈院长、三伏潭卫生院何伟、西流河镇卫生院张黎明、毛咀镇卫生院易登文、沙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郭爱平等基层公共卫生专家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座谈,进一步论证和总结通海口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运作模式,商讨和确定全市标准化、规范化、效率化的慢性病相关项目服务方式、方法,并对市级3月份制定的相关实施方案初稿进行修订,以便正式定稿发文,指导全市参照执行。

2、及时修订项目工作实施方案。拟定于5月12日前,结合前期全市项目工作督导检查、通海口镇专题调研、基层专家座谈的结果,对市级制定的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共4个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形成满足上级要求、内容齐全、基层可操作性强的全市标准化工作模版。

3、及时组织全市项目工作专题培训。拟定于5月20日前,组织全市各镇(办)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部主任(原则上为分管领导)和慢性病项目负责人到市疾控中心参加慢性病相关项目专题培训,组织项目工作开展较好单位作经验交流,并深入学习修订后实施方案,以指导全市统一项目运行模式,规范档案资料,进一步加快和促进项目工作进度。

4、项目工作建议:根据通海口镇卫生院公卫部主任李又斌同志提议,为确保慢性病管理相关项目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建议市级:一是进一步督促各地加快公卫部规范化建设,二是及时为镇级公卫部统一配备公卫服务专车(武汉各区的社区已配备,每辆约6万),三是为镇村两级统一配备糖尿病、高血压服务包(好医生商标)和身高体重秤,四是及时落实市镇两级公共卫生单位人员工资及工作经费全额保障。

二○一一年五月八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