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20##学年政治研究性学习报告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山移民探究

                          小组成员:董生超、屠杨杨         

                          指导老师       魏红                 

                          

20##6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时间安排表

课 题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表

第___一___次

课 题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表

第___二___次

课 题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表

第__三____次

课 题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表

第______次

课 题 活 动 情 况 记 录 表

第__五____次

访  谈  表

访  谈  表

访  谈  表

访  谈  表

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即结题报告)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山移民探究

引言:高山移民搬迁的原则:是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以整体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优先考虑贫困村,其次考虑面上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全国正在大力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学生也应关心时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中学生长期在学校里学习,对于外面的世界尤其是国家的政策更是豪无所知,本课题是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指导教师的协调下成立研究小组,适当地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虞市丰惠镇考察探究。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如高山移民搬迁的原则:是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以整体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优先考虑贫困村,其次考虑面上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增强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课题组经过各地的走访,考察,框定课题活动方案和安排,收集掌握必要资料后,小组讨论,集体发言,整理。对于高山移民的利弊有了浅显的认识。山区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由于其地理位置条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以严重阻碍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实现山区农民移民下山,可以解决一些农民实际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高山移民总体上来说是好的。第一解决了农民长期居住在山区所带来的种种不便;第二更新了农民观念;第三有利于农民奔小康;第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符合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高山移民总体上来说是好的,所以,必须继续下去,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基础建设滞后,投入不足。由于滩坑电站列入规划后,整个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块被有效地抑制,对库库区乡镇非移民高山村的投入也一样,一些高山村长期处于投入停滞状态。滩坑电站的上马后,人力、财力、物力主要都集中在移民工作上,对非移民高山村的关注必然相对少一些。滩坑电站移民后期,有限的基础建设资金则主要集中于库区复建,对于高山村的投入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库区人口外出较多,并且大部分是长期外出,留在家的村民由于缺资金,自投基础建设比较少,如安亭村就没有一直新建房屋。农民饮用水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至今一个项目都没有实施。康庄工程已经在实施的也不多,安亭村去年才列入乡村康庄工程。卫生室、文化室和活动中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更不足,如安亭村就没有村卫生室,已建的村民活动中心由原村小学校改建,只离北山自然村较近,其他自然村比较分散,资源共享率低。

2、产业发展落后,技术缺乏。库区高山村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有些甚至处于未起步阶段,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依然沿用牛耕方式,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库区没有一家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总体上,库区高山村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的目标要求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在发展资金方面,由于金融机构对村级贷款控制过严,使村里很难得到必需的产业发展资金;上级的一些帮扶资金过于分散,对一个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集中财力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

3、农民收入水平低,致富无门。高山村人才、资金、信息匮乏,村民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处于无文化、无技术、缺信息、缺扶持的状况。外出劳动力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留在村里的主要是留守老人或老弱病残的人,需要有专人照顾。一些有头脑、有技术、有本事、有门路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包括村干部外出的也较多。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千方百计外出找出路,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库区高山村的生产条件十分差,虽然一些村林果等农副产品产量较高,但受交通条件制约,产品运不出、销不了,增产不增收,致使库区高山村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低,增收困难,离“生活宽裕”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距离。4、集体经济薄弱,带动力差。村级债务负担沉重,运转困难,村干部待遇落实不了,造成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负债的主要原因既有搞道路建设、通水通电、修建学校等公益事业形成的,也有在近几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形成的,还有债务的利息连年增加,村本级收入根本无力偿还。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决定了村“两委”集体的凝聚力、带动力不强,各类公益事业投入不足,沉重的债务负担,使高山村干部疲于应付,没有精力谋发展、搞建设,造成干部积极性不高,在村民中的威信也不高。一些村对外接触少,处于半封闭状态,人走不出去,请不进来,信息渠道不畅,加上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关心,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即使村里想发展也缺门路、缺支持,无项目,无目标。

5、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一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严峻。由于库区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医疗条件差,孤寡、病残较多且缺乏医疗服务,“一人得病、全家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健康保障水平低。如安亭村村民中有病无钱医治,在村里苦熬的病人有不少,有15户村民家中每户有一人卧床不起,需要专人照顾。二是就学难。高山村地处偏远,学生上学十分不便,小学生上学需要父母亲人陪读。三是成家难。农村有很多青年娶不到老婆,成不了家,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对策和思路

1、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加大基础投入。要使库区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对库区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课”。因此,除库区各项专业项目复建工程之外,还应当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库区特别是非移民高山村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从当前农民最关心的道路、水利、饮用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入手,逐步改善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村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做到既适度超前、增量提质,又量力而行、分步到位,着力解决库区高山村农民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整个库区实现交通便捷、出行方便、环境整洁,信息通畅的目标。

2、推进“一户一策”帮扶,加快增收步伐。解决库区高山村发展问题,加快低收入群体增收是一个重点,必须认真落实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推进“一户一策一干部”政策的深入实施,想方设法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可以结合库区实际情况,引导和支持困难群从发展农业产业,包括发展水体养殖等库周经济,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发展旅游业,支持他们上农家乐项目,如郑坑、九龙等乡镇可以利用炉西峡、九龙湾等旅游景区的开发来发展旅游业,促进农民增收。

3、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加快产业发展。做大产业是加快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立足高山村的现有优势,加强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品”战略,让科技真正走入农家,让产业真正成为增收手段。如安亭村就可以立足毛竹资源优势实施“竹海”战略,重点发展高效笋竹两用林,提高经济效益,让竹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

4、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全方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搞好中心镇规划建设,推动人口、资金、产业和劳动力集聚。大力发展中心村,逐步撤并小型村,积极整治空心村,有序迁移高山村,引导农民就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向二三产业转移。要把库区高山村发展纳入整个库区复建的推进范围,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加强库区零散孤立村的整合撤并力度,如双叶湾这样的自然村,要引导他们小村并大村,或者在库区内实施小范围的“生态移民”,撤并到库区周边交通便捷的地点,迅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大村庄综合整治力度,扩大库区高山村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范围,因地制宜,加大村庄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力度,重点搞好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和住宅美化工程。积极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促进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加强村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健身休闲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

5、推进“三位一体”服务,完善保障体系。加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为农村农民融资提供信贷支持,要整合政府部门的帮扶资金,集中财力解决问题。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制度体系,积极支持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切实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和奖励扶助制度,不断提高农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障水平。

6、加强“分层分批”培训,促进转移就业。扩大就业是实现库区高山村农民快速增收的有效途径,要切实加大农民素质提升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努力搞好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对外出就业的人实行“定岗培训”,对在村务农的村民开展“送技术下乡”、“送培训上门”服务活动,推行“就地培训”。二是疏通就业渠道,实现就业转移。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和劳务市场的联系,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和指导,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三是要进一步明确乡镇、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按照“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一个相对固定的培训场所、一套比较适应的培训设施、一个务实负责的工作班子”的要求,大力推进培训服务体系建设。四要进一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强对农民适用的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知识的培训。五要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支持有能力、有门路的人充当经纪人,促进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新农村调查》 

《燃烧的晚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