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和信息化调研报告

师宗县农业局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

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化信息工作是农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农机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农机化信息体系将在加强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销售和作业服务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我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加大力度开展农业机械科技信息工作,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加快我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方向、大趋势。然而,信息化在农村还没有得到普及,通过信息化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各类问题还没有被提上一些地区政府的议事日程,还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领域、范围、主要成效和经验 目前,我县的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领域和范围主要是在:农机安全监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技术培训三个方面。其中,农机安全监理方面融合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落户、审验及档案管理;农机购置补贴方面融合主要体现在购机户基本信息的登记管理;农机技术培训方面融合主要体现在农机手基本信息的登记管理。我县在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技术培训两个方面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的情况与我市其他县的情况基本一致。今年,我县被列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农机安全监理方面的基础得到一定加强,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定改观,拉进一条

10兆光纤,购置了多台电脑,安装了基本的管理软件,和省、市农机管理部门牵了线、搭了桥,更加方便、快捷的更新、报验农业机械基本管理信息。

二、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瓶颈及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我县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我县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机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尽管领导已认识到了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不够了解。有的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所谓信息化不外乎就是计算机打字、上网,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几个网页等水平上;还有的认为,虽然互联网、信息化很重要,但现在实施还太早,起的作用还不是很明显,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思想。从而造成本地与信息化建设先进县、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在投入方面,不仅是资金投入不足,还存在政策、人力和组织机构投入不足的问题。

2.农民素质低,信息网络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农机化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农机化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机科技知识的专业人 2

才,能为农业机械的管理,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等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而由于对农机化信息网络人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加上培训机制的不完善,目前农机化信息网络人才相当缺乏,使得农机化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差,使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3.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对开拓农机化信息服务市场缺乏研究,许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4.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比较落后,信息发布、传输滞后。一是信息传输网络不够畅通。由于大部分地区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的乡镇、村还与互联网无缘,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梗阻”现象。二是在信息发布和传输方面缺乏网络、广播、电视、电话信息台、简报、报刊、集市、会议、讲座等各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和搭配,因而无法解决“梗阻”现象。三是各地农业主管部门与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同级涉农机构、兄弟地市、网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之间缺乏稳定、快速、大容量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渠道。此外还有处理手段落后,传输工具落后等。很多地方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手段,在信息处理方面有的还停留在手工阶段;对搜集到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运行效率,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三、农机化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

3

农机化信息系统是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加强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是搞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基础。因此,迫切需要畅通信息通道,扩大信息来源,广泛运用现代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大力加强农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网的整体效能,以适应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提高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机化信息系统,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服务。在信息传输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各个领域的今天,能否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全县农机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本地区“十二五”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思路、重点、目标及措施

大力加强农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信息网的整体效能,以适应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提高农机系统干部职工计算机及网络应用水平,实现资源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机化信息系统。

1.加强组织领导。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工作领域新、工作难度大,必须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各地应成立以农机管理部门一把手为组长的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4

对农机化信息服务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和监督检查。

2.多渠道筹集资金。①利用现有通讯、办公设备进行改造。②采取部分信息的有偿服务,谁联网、谁受益、谁投资、谁所有的方法筹措资金。③争取国家和地方无偿、有偿资金或贷款投入。④利用资本运作,通过入股、挂靠等形式,筹措资金。

五、对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1.提高对农机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决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管理事物搬上计算机网络,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府工作流程的整合与优化重组,打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在农机信息化建设中要统一认识,工作到位,加大扶持力度,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并大力推广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使之应用于生产,变成现实生产力。

2.加强建设,推动农机信息化进程。任何体系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支持它的软、硬件设施。所谓软件,是指人力资源。农机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要采取引进与并举的方式,加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以满足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同时应加强对现有农机化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实用、互联的优势,为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逐步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综合性强的农机化信息系统。所谓硬件,就是尽快建立和完 5

善自上而下的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农机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但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公益事业,而农机又是个弱质性行业,因此,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迫切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支持与合作,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响应“唱戏”的格局,以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重视信息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为提高信息质量,要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发布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的采集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为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是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目前,我县的实际情况是:各基层农机部门办公设备落后,信息人才缺乏,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群力的信息反馈,同时与国内外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农机信息的加工是连接信息采集和发布的中枢,起着关键性的桥梁纽带作用,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农机化信息处理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多媒体、虚拟技术、GPS等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信息的发布是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快捷的信息发布系统是信息 6

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的保障,信息只有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手中,才能发挥其实效性,让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从中得到实惠。

4.完善工作规范,保障农机化科技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农机化科技信息工作必须制定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以实现信息工作和信息网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农机化信息网络的作用,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频次;实现信息收集渠道系列化、适时适用化;充分发挥出电子信息网的作用,加强网络互联、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日常工作中要提高电子化办公的比重;省级要做好对上级部门的信息汇报、对下级工作的信息指导作用;市、县要做好对基层部门及农民的信息提供与反馈作用

师宗县农业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3120440

7

 

第二篇:“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

目录

一、前   言------------------------------------------第3页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背景-----------------------------第3页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第4页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市场规模-------------------------第6页

五、XX市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7页

六、怎样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出现的问题-------------------第9页

七、发展农村机械化的意义----------------------------第12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16页

“农村机械化实现程度”

调研报告

一:前言: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机械化   机械装备农业   农村生产经营条件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背景:

    农业机械化起始于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其发展在欧美各国一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半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特征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②基本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特征是主要作物的主要作业普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农业机械。③综合机械化(或称高度机械化)阶段。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征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都广泛地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发展。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使用农业机器。但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迄今多数国家(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20##年1月21日我们的调研小分队前往XX市农机局,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一些有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些情况。    

(一)旧中国时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建国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力畜力操作为主,但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

农业机械化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增加收入。

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

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

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

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

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 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市场规模

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模式不同,集体化时期由于人民公社形式的生产合作组共有生产资料,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而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生产资料也私有化,该时期小型拖拉机由于其灵活性和低成本出现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生产率优势开始显现,农业机械也逐渐朝着大型化发展。

以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例,其保有量在公社化后期和土地承包责任制初期的低迷后,2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联合收获机也在2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的趋势。

20##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政策方向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政策目标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机械产业将面临着更大的机遇。

XX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对比表

  

、XX市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一) 规模经营问题

    没有一定的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就很难推广,很难发展壮大,这个问题不解决始终是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障碍。比如说你一丘田,我一丘田,你要种,我不种,你要收割,我不收割,连路都没有,你说怎么搞?若能统一起来同时进行,那就降低成本了。研究规模经营问题,还是一个土地流转问题,承包者承包权不变,但是经营权要进行合理流转,这样才能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再就是品种统一,一个品种成熟早,一个品种成熟晚,搞在一起,要搞农业机械化就很难。如果一个大片田是同一个品种,那么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

(二)研究成本问题

    根据我们调研小组获得的信息,现在XX市农民种田,从耕地、播种、收割等,成本需要三百来块钱,农药化肥也需要三百来块钱。如果小麦平均按800斤一亩计算,按100块钱一百斤小麦算就是800块钱,那么种田的每亩利润就是200块钱,再加上小麦国家种粮直补120块钱,那么一亩的纯利润就是320块钱。而在种植玉米的状况下,XX市玉米亩产可达到600公斤,而我们XX市农业局获得的信息,XX邮政创建的万亩示范区,玉米平均亩产更可以达到761.85公斤,XX市20##年1月份玉米价格在1.2元/斤左右,所获得收益更高。首先,对于规模经营是合算的。对于规模生产来说,如果种200亩农田,就能赚10万来块钱。如果种粮补贴是给土地承包者的,那租种者就赚5万来块钱。第二,作为打工的也勉强过得去。外出打工的,种一亩田虽然只赚一百多块钱,但是他可以节约来回路费300来块钱,用来回的路费请机械作业其费用是合算的。第三,如果种田只是保自己吃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他是不合算的。为什么不合算呢?他请收割机、耕整机、播种机作业就要花三百来块钱,就等于他自己拿三百块钱出来买小麦吃。因为他们平时收玉米,施肥时喊自己的亲戚朋友、邻里来互相帮工就行了,我帮你,你帮我,采取这种不掏钱的方法,不算劳动力工钱。作为自给自足的农民来说,要他拿三百块钱出来请机械作业,他会觉得不合算,他就不愿意干,他就宁愿自己磨磨蹭蹭的干。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类型对象来分析成本核算的问题,要降低成本,要使大家用得起农业机械,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适应性的问题

    XX市大多为平原,地形对机械化耕作的影响较小,丘陵区就麻烦。根据寒假前往XX,XX等地的同学收集到的信息,XX,XX存在大量山丘地形,田块小、落差大、零星分散,这样的条件,如果说这些地方推进农业机械化,有的田地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你怎么去搞机械化?这就需要研究小型的农机具来解决一些崎岖地形农田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要研究解决农业机械的适应性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推广农业机械化。否则,只有基础设施较好的的平原田地可以推广和使用,而相对困难和偏远的地方就难以享受到农业机械化所带来的好处。

(四)机械利用率的问题

    购买农业机械,有个利用率的问题。如果购买农业机械是用来商品化服务的,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决。如果不是用来搞商品化服务赚钱的,只是自己一家用的,那么尽管政府补贴30%,他还是不合算的。他要算到什么程度,要算到买农业机械比养牛合算,他才会搞机械化而不养牛种田。搞农业机械化,利用率很重要。考虑了利用率就考虑了成本的问题,解决成本的问题就是解决提高利用率的问题,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怎样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出现的问题

(一)落实补贴政策 保障粮食安全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提高农机装备能力,优化机械配置结构,将农机购置补贴与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大户培育、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施,促进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机服务领域流动和聚集,加快农机化发展。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已进入第十个年头根据我们调研小组在区农机局得到的消息,自20##年国家实施这一政策以来,补贴资金规模从最初的7000万元达到20##年的215亿元,仅山东省20##年对于农机购置补贴就达到8.7亿。为了农机的进一步推广,各地应当进一步完善购机补贴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补贴机具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监督。积极争取各级地方财政支持,加大地方补贴力度,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服务措 施到位,监督管理到位,切实保障购机补贴政策措施 真正落到实处,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补到农民手中。

    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突出重点,明确目标。不实行大锅饭、平均主义,而要突出重点,有的放久。二是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发动、公开公示、资金使用、档案管理等几个关键环节。三是精心组织,确保实效。要加强宣传,强化培训,做好重点推广新机具的组织调度。四是坚持政策引导,自主选择。从政策上引导农民购机,引导农机化发展。在政策范围内,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购机的意愿。在同类机具的品牌选择上,不得干预。五是严禁增加农民和企业负担,杜绝乱收费现象。六是不准暗箱操作。必须将补贴目录、补贴数量、补贴时间和补贴程序进行公布,经得起检查。

(二)重点创新“四大工程” 优化农机发展布局

一是实施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按照重点突破机械播种、快速发展机械收获、全面普及机械耕作、稳步推进机械烘干的原则。推进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实施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建设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推进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果业优势发展区域大力推广机械化技术,把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亮点工程。同时,加强棉花、花生、瓜果等优势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推广示范。

  三是实施农机大户示范工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需求的原则,充分调动技术推广、科研、教学单位及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机企业的技术力量,进村入户,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 技术,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的选聘工作,以及大户的技术指导工作,认真实施好农机大户示范工程.打造“文明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维修能手”品牌。着力提高大户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重点加强对大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培训,充 分发挥大户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四是实施农机技术培训工程。积极参与就业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能力,强化拖拉机驾驶培训,带动绿色证书培训,提高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探索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新模式。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

(三)创新服务组织。加快体系建设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式。鼓励利用机械、技术、资本、服务的联合,探索建立以基层农机服务站、农机合作社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 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加快农机作业、销售、维修三大市场建设。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加快农机服务 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打造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品牌。

根据调研小分队获得的信息,截止20##年年底,XX市2012新注册合作社70个,注册合作社总量达到267个。全市符合省局“五有”规范化合作社标准的达到55个,全市合作社成员3548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1467台(套),其中大型拖拉机2207台,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械3182台(套),机库房面积6.35万余平方米,资产总值达3.25亿元。20##年全市14个合作社共计获得省、市奖励扶持资金90万元。合作社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服务,领域涉及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培训服务、生产资料供应及信息咨询服务等,积极开展了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等,20##年全市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747万亩,农机服务总收入3.02亿元。合作社充分利用自身设备、人员、技术优势,积极推广玉米机收、免耕播种、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等先进农机化技术,成为新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

发展农村机械化的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丰富内涵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的物质体现“乡风文明”是新农村的精神体现“村容整洁”是新农村的环境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的政治体现。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其中有四个方面与农业机械化有着密切联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建设是中心农村经济建设中农业生产又是重中之重农业现代化是保证农业丰产丰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技术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机械化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生产发展”的主导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要求第一个就是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机械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有活力的要素。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除了培育具有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关键在于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而先进的农业机械是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物质表现。在人类漫长的农业发展中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和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业机械的发展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生活宽裕”重要途径

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的突出作用是高效率替代人力完成农业生产保障人力无法完成或者无法规模完成的农艺技术得以实施使农村有能力、有条件向社会输出劳动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民收入和农村生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根据我们在学院指导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20%。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采用大中型耕作机械其生产效率是人畜力作业的50倍平均降低成本25.5元/亩,采用机械深施化肥比人畜力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15-20%机械深耕深松的土地单产比传统耕作土地增20-25%。近年来XX市通过实施秸秆覆盖、小麦免耕播种、机械深松、玉米套播等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使每亩单产平均增加148.125公斤节约生产成本26.92元节约灌溉用水19.2立方。根据在于市农机局工作人员的交流得知,仅仅推广玉米收割机一项,就使的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了95%。调研小组与指导老师亲自到耕田内取土化验,证明近几年玉米机的推广,使得XX市的农田氮、磷、钾含量,腐殖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农业机械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

    农业机械化具有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一是可以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二是可以进一步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  进而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营造和谐农村的重要前提。三是可以进一步转移农村劳动力有利于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提高人口素质沟通城乡文明促进城乡互动。四是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也是农民提高文化素质的过程。它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这样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及相关的农机技术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农业劳动者队伍中的先行者。所以说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符合农民的利益。而且只有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才能把农民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文化和其它方面活动让他们充分分享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使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农业机械化是“村容整洁”的前提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有效地控制了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近几年来随着XX市农机化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通过机械化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机收打捆回收以及玉米秸秆青储作饲料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根据在XX市XX屯,XX屯,XX村以及济X、X阴,XX等地农民那里得到的信息,庄稼收获季节燃烧秸秆的现象几乎绝迹。

    综上所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机械化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农业机械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无法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附录:调查问卷

         农村机械化实现程度的调查问卷

您好,打扰一下,我们是XX大学的学生,如今我国农作物收割和播种大都使用机械,为了解当地农作物实现程度,我们就此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按照实际情况完成此份调查问卷。此问卷不涉及隐私,不会外传,您可以如实放心解答。十分感谢!

1、您的性别:(1)男 (2)女

2.您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 B.18到35岁 C.35到45岁 D.45到60岁 E.60岁以上

3.你的家庭人口数:       人,其中参与耕作人数为      人 。

4.您家中耕地规模有多少?

A 1-2亩 B 3-5 亩 C 6-10亩 D10 亩 以上

5.主要种植农作物为

A 粮食 B 水果 C 蔬菜 D其他

6.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活动时机械工具的使用情况?

A只使用机械工具 B大部分时候使用机械工具

C机械工具和传统人力想结合 D基本不使用机械工具

7.若使用机械工具,您一般使用的工具为      ,您觉得您使用的效率及使用的简便程度如何?

A很好 B一般 C 不怎么好 D 很差

8.使用机械工具前主要农作物的亩产约为      ,使用机械工具后的亩产约为——,这种变化与使用机械工具关系大吗?

A关系很大 B有点关系 C不怎么好 D很差

9.您平时是否关注农业科技信息?

A非常关注 B一般关注 C无所谓 D不关注

10.您感觉政府在农业科技方面做的怎么样?

A很好 B一般 C差 D不清楚

11.当地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

A做出了很大的投入 B一般

C基本上没什么投入 D不清楚

12.您认为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A积极的 B没什么影响 C负面的 D不清楚

13.如果有新的农业机械出现,您会买吗?

A肯定会 B根据价格,性能等决定 C不太想买 D肯定不买

14.您认为当地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怎么样?

A很高 B一般 C不好 D不了解

15.请写下您对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