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区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尧都区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的考察报告

为借鉴外地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实施好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目标。今年5月下旬,省农发办组织临汾市和尧都区有关领导组成的农业综合开发考察团赴成都市锦江区、双流县和郑州市惠济区,就成都市、郑州市在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程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了解了当地如何推进城乡统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经过四天的考察,使大家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坚定了搞好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信心。考察的具体情况如下。

一、两市统筹城乡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做法

成都市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农村土地不征用、不拆迁、农民不失地、不失业、不失利、农民就地变市民、农村就地变新城的道路,成功打造了锦江区三圣乡的花香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菜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发展了花卉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所属双流县制定激励政策,发挥近郊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培育三类市场经营主体,灵活运用四种扶持方式,并在主导产业形成规模的情况下,开发了农家乐旅游资源,充分挖掘了农业的内部潜力,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形成了城乡互动。特别是在“三个集中”方面,成都市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打造了一批过硬的、全国知名的示范亮点,并以点带线,以线连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在工业向园区集中方面,将全市116个开发区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推进了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去年工业集中度达68.2%。在农民向城镇集中方面,规划建设14个中等城市、90个新型小城镇、600个农村新型社区、3000个聚居点,形成了“特大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新市镇-农村新型社区”五级完善的现代城乡体系。在城郊区,以建设大型社区向居住区集中为突破口,实现农民就地城市化。像锦江区引导7.4万农民向3个集中居住区集中。成都市在城乡统筹规划、农村市场化改革、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走了一步,取得了成效。

郑州市惠济区依据濒临黄河,黄河滩地生态需要治理的现状,变劣势为优势,因势利导,引进社会资金,选择优秀企业,成功打造了万亩富景生态园、丰乐庄园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企业。如河南绿色中原集团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占地5000亩,投资2.6亿元,把生态治理、现代农业示范、农业观光休闲旅游融为一体,仅丰乐庄园日接待农业观光游客高峰期达到2.8万人。不但治理了黄河滩涂生态,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就地转化农业劳动力2000人,并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非凡魅力。其它农业庄园也是各聚人气,经营良好。

二、两市可供借鉴的经验

1.坚定不移的综合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成都市6年来对城乡统筹、市县乡村“四位一体”总体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以“全域成都”的理念规划“198”(198平方公里)不能作为城市开发用地,为实现全市功能区分科学、产业支撑坚实、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最美的“绿色之城”目标,进行了一揽子配套改革,如以“拆院并院土地整理”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置换了大量土地。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完善股权设置,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以《关于深化统筹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意见》为统领,建立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营保障、设施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五大机制,尤其是扎实推进了农民的社会保障全覆盖。按照高标准的要求,重点进行了城乡环境整治,特别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市级财政给与了积极的扶持。成都市的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短短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破解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难题

在锦江区,通过实地考察,与乡镇、村、农家乐饭店管理人员座谈,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成功做法。锦江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着力体制创新和综合配套改革。集中体现在“三改五化”上,三改就是清晰农村产权,改变过去农村产权不清晰的状况;推进土地流转,改革过去农村生产要素不流动的状况;完善基层治理,改革过去农村基层组织职责不清的状况。五化就是通过农村经济组织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一体化,打破了城乡、村域界线,走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38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000元。如他们推出的村土地产权交易制度及其相应的九个配套办法,按照“农民—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体公司)—项目业主”的流程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打破农村土地的村级界线,推进土地流转,改过去的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最重要生产要素土地的顺畅流动,农用地租金每亩由1000元提高到2000元左右,建设用地地价每亩从20xx年得30万升值到240万,又从20xx年的每亩240万升值到940万,通过30户花卉企业、农家乐饭店的入住,年房租从4000元上升到4万元,农民全部参加了社保,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3.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上,依托两种形式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一种是在乡、村两级强有力的组织下,以农民为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成都锦江区以文化润色农业,以景观改造农村,以经营保障农民,以市场托举发展,借助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的契机,发挥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坚定不移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如该区三圣乡以江砂村为主,20xx年形成花香农居,并逐步培养出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菜园、荷塘月色等“五朵金花”,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花卉产业,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双流县发挥紧靠城郊优势,以发展葡萄、芘芭种植、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规模大、品种新、技术到位,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农产品品牌、质量、批量、地方独有品种等构成农产品销售的有利条件,找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生产规避市场风险的较好出路。如该县的彭镇羊坪村建成西南地区最大集中连片的5000亩优质葡萄园和全省最大的生态大棚酒店,1.28千米的葡萄观光绿色走廊,均创造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种是吸引优势企业大规模、集约发展现代农业。如成都双流县山宫果业西域玛瑙风情葡萄园葡萄种植规模达4200亩,成都兰地农业有限公司以设施蔬菜和大棚特色水果为主,占地面积3000亩。河南郑州市惠济区的富景生态世界绮林锋农场租地8000亩,投资

1.2亿建成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丰乐农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1万亩,投资2.6亿,成为中原地区知名的现代农业企业。

以上两种模式较快地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效益。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程度,便利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延伸农业功能,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一直以来其种植业、养殖业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具有其它产业替代不了的重要战略作用。随着产业的发展,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并且其内部的二、三产业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如农产品加工业、农业观光旅游等。河南富景生态世界,改造黄河岸边的湿地和滩地,大力发展都市观光农业,不但改善了黄河岸边的生态环境,而且开辟了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一片广阔天地,已建成了集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休闲度假、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业观光园,年

收入达到500万元。而其附近的丰乐农庄更是以富有特色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为主,安排农村劳动力2000人,日旅客量高峰期达到2.8万人。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超过200万元,而游客带来的吃、住等其他消费都未计算在内。成都锦江区的五朵金花、双流的昆山农家乐、成都兰地科技有限公司等均扩展了农业内在功能,农家乐不但为市民提供了领略农业风光的场所,而且是农业服务业功能的展现。如五朵金花的江家菜地,以每分每年800元的价格承租给市民耕种,亩租地就达到了8000元。同时这些地方逐步建立起了涉农社区居民可持续增收的机制,农民人人有地租收入、房屋出租收入、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产业转移工资性收入,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所有这些说明,只要能很好的拓展农业的内在功能,农民增收的空间就非常广阔。

5.政府扶持在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

在我们的考察过程中,所到之处,感到政府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如双流县在年初,总结以往经验,制订了《双流县发展现代农业若干扶持奖励办法》,五章二十四条,确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3456扶持奖励思路,从20xx年开始,县财政每年设立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向农村倾斜,表现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的方面,如政府用于交通、绿化、村容村貌治理补贴,培训农民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在一个三圣乡就达到了1.8亿元,政府的投入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尤其是地价的升值,使政府的扶持资金有了来源。

综上所述,这些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延伸出来的农业观光旅游,观念新、规划好、起步早、投入大、实施决心大,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展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美好前景,他们的做法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进一步搞好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更加坚定了搞好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和决心,并提出进一步搞好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

1.搞好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各地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情况,按照园区建设的前瞻性,示范性、科学化要求,广泛征求意见,依托科研机构,6月上旬(下转第63页)(上接第76页)确定规划方案,6月中旬拿出正式规划。依据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园区建设按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等三个功能分区顺序,自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园区建设,打造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2.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 园区整体建设规模大,投资大,政府投资只能以基础设施为主。为了加快建设步伐,计划通过宣传和新闻发布会,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推介项目,吸收支持优秀企业投入到园区建设中。

3.成立管理机构,实行公司化运作 为了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意见,成立园区建设领导组和管委会,下设项目管理公司,实行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公司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管理运作机制,并制定相关政策和优惠奖励办法,为园区建设奠定组织管理基础,创造园区建设的良好环境。

4.推行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成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快项目区土地流转,努力扩大规模化经营,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的途径,破解土地流转难的问题。

5.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根据尧都区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六项工程,重点打造5万亩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功能的现代农业园区。同时,按照该区确定的“加快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发展的意见”,成立农业观光旅游协会,推进农业观光旅游的健康发展,

推介打造旅游亮点工程。

6.加大投入,争取支持 在投入机制上,资金和项目捆绑使用,向项目区倾斜。以农民为主体,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实行市场化运作,吸收优秀企业进驻项目区,推进项目区的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园区建设。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也希望市级财政支农资金向尧都区倾斜,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的推动资金。

在今后的工作中,尧都区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借鉴“全域成都”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敢创、敢冒、敢负责的精神,着力打造功能区分科学、产业支撑坚实、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管理和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尧都。

(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赴川豫考察团主要成员: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赵建生、临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中夏、尧都区区委书记薛愿兵等)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发展调研组

从5月8日开始,县委书记带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课题,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彬长煤田腹地,是连接秦陇两省的咽喉要道。全县总面积1185平方公里,总人口34.43万,其中,农业人口30.8万。耕地面积44.1万亩,果园50万亩。20xx年,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06亿元,人均18394元,折合美元2693美元,是20xx年18.06亿的3.3倍,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财政总收入10.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分别较20xx年的2.46亿元、0.79亿元翻了两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03元,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比20xx年分别增长283.3%和104.7%。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中,我县从20xx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xx年的第11位,3年提升了23个位次,较20xx年提升了9个位次。今年生产总值可望突破70亿元大关,达到7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望突破3000美元。当前,我县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县提出的“全国争一流,省内当排头”新的发展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当前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6 1

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实施了143个重点村建设,累计建成新居9.98万间199.7万平方米,涉及1.66万户,建成村级活动场所89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14.4公里(其中通村公路270条783公里),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目标。建成农村人饮工程140 处,铺设农村供水管网730公里,解决了11万人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较20xx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新建改造了16个乡镇的农村低压线路,架设杆线212.42千米,保证了农村用电安全。去年又投资80万元,实施“太阳-太阳”光伏发电工程,为偏远村10余户群众解决了用电问题。实施了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互联网接入工程,建成村信息服务站247个,发展有线电视8577户、移动电话达到17.25万户。二是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不折不扣地落实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15亿元。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全县果园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量达38万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371元,较20xx年净增1295元。建成润杨柿饼加工、通达果汁等龙头企业4户,肉兔、干杂果等农产品加工点81个。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7个,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117个,其中,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7个,县级示范村100个。20xx年全县在外务工人员累计达到10.1万人(次),劳务收入10.85亿元。三是小城镇建设积极推进。以“七镇两乡”为重点,硬化乡镇街道48.6万平方米,建设各类市场12个、两层以上商业门店3.9万平方米。龙高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新民镇被确定为小城镇建设省级试点镇、市级示范镇,北极镇被评为咸阳市首届“魅力城镇”。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三年 2

累计投资8.7亿元,实施了紫薇中学新校区、县职教中心新校区等校建工程,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初中供热工程及其他后勤设施建设,改、扩建中小学校121 所。积极实施“蛋奶工程”,直接受益学生达到48127名。稳步推进卫生事业。先后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6所,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47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达到95.3%,20xx年以来,累计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8693.12万元。不断强化社会保障,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县参保人数达到13.65万人,参保率78.9%,发放养老金1065.9万元,发放救灾款6886.8万元,城镇低保从06年的2863人,增加到4872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到了93.3%。总之,当前我县农村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是距离严格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仍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现阶段,我县农村的产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所占比例较小;第一产业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其它产业所占比例较小。同时,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20xx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达到了15356元,比20xx年增加10360元,年均增加31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103元,比20xx年增加1099元,年均增加3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额仅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由20xx年的2.52:1扩大到20xx年的3.74:1,特别是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城镇居民收入是贫困人口纯收入的7.8倍。而且农民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还要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种子、化肥、农具等生产资料,真正能够用于 3

生活性的收入就更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城乡基础设施差别较大。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线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低于城镇。突出表现在住房、水、电、路、讯等方面。住房:城镇居民户住房条件较好,特别是建成的居民小区标准高,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农村住房除建成的新农村外,群众的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建筑标准不高,配套功能不齐全,抗灾害能力弱。水:我县资源性缺水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全县拥有水资源8860.4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1596.87万立方米,人均不到1000立方米,城乡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年需求量9777万立方米,缺口很大。城乡供水差异较大,城区自来水普及率为100%,农村为90%,且太峪等10个乡镇的16个村5.26万群众用水不能保证稳定供给,断水现象时有发生。韩家乡的鹅池、元朝、太光村,城关镇咀头村,太峪乡群丰、沟渠头等6村共4200人由于居住分散、偏僻,供水工程实施难度较大,饮水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此外,城乡供水工作人员待遇偏低,影响供水队伍稳定。电:全县仍有15个村、28个自然村没有实施农网改造,且线路多数是木杆和破股铝线,用电质量很差。路: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水泥路的目标,但公共交通资源配臵上乡村明显滞后于城区。太峪乡至今没有开通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无车可乘。全县公交线路普遍没有延伸到各村,远离公路的群众出行难问题依然存在。讯:城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农村仅为3.3%。城区家庭宽带接入超过了2%,而农村除过专网外,完全没有接入。城区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农村覆盖率 4

仅为60%,全县还有162个村未通固定电话,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6%。

三、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62所、幼儿园41所。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区校舍紧张与农村校舍闲臵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近三年来,每年有2000名左右的农村学生转入城区。城区6所初中、小学中有5所学生人数达到千人以上,平均班额84人,小学最大班额86人,初中最大班额82人。而农村152所初中、小学中千人以上学校仅有2所,初中平均班额40人,小学平均班额26人。到20xx年,城区学生将至少增加4000名,届时校舍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二是城乡师资力量的差距。大多数骨干教师集中在城区,农村教师学历相对较低,年龄普遍偏大,教学骨干过少,加之由于前几年初高中扩招,教师逐级拔高使用,相当一部分学历高、年龄轻的优秀教师流入城区高中、初中任教,导致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出现了严重的教师老龄化现象。从教师学历合格率看,城区初中、小学均已达到100%,而农村分别为97.82%、97.05%;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率,城区初中、小学分别为99.11%和84.3%,农村分别为95.89%、62.04%,其中农村小学比城区小学少了22.26个百分点;从学科结构看,城区学校基本没有学科性短缺现象,而农村学校几乎都存在学科性缺编问题,尤其是初中的地理、生物、体音美,小学英语、计算机教师严重缺编;从骨干教师所占比率看,城区初中、小学分别达到41.52%和52.3%,而农村分别只有36.59%和29.83%。三是城乡教学质量上的差距。现在,择校的关键是选择老师,由于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多在城区,导致优秀生源 5

大量外流,造成了城区学校生源爆满,农村学校生源锐减,农村校舍闲臵83所,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形成恶性循环。

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差距很大。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4所,其中二级甲等两所,均处城区;乡镇卫生院19所,均为一级,其中一级甲等5所,一级乙等11所,一级丙等3所。全县医疗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15名,城区达457名,乡镇卫生院仅为258名,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36.1%,医技人员中,城区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149人,初级职称264人,而农村卫生院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232人。县级医疗机构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56台(件),乡镇拥有42台(件),城区拥有量为乡镇的3.71倍;全县各医疗单位共设臵床位1000张,其中县级医院400张,乡镇600张,县级医院平均使用率达到102.5%,乡镇则仅为68.8%。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严重不足,诊疗手段落后,最差的韩家、蒙家岭医院仅有听诊器、温度计等最基本的诊疗器材,无法满足区域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尤其是危重急症病人院前急救无法应对,致使相当一部分群众舍近求远。

五、社会保障标准差距较大。根据调查情况看,城镇职工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且水平较高,农村以家庭为主体的保障模式,范围小、水平低,相比差距很大。一是城乡养老保险政策标准有差距。我县城镇企业职工月领取养老金平均1280元,最低为504元,而农村养老保险按现行500元的最高标准缴费15年后,月最多领取约120元。领取起始年龄标准也不一,城镇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特殊工种可以提前5年退休。但是,农民养 6

老金领取规定不分男女一律从60周岁开始,政策上有明显的差距。同时,当前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由于政策体系不完善,为养老保险覆盖“盲区”。二是合作医疗政策标准有差距。尽管今年大幅提高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但相对于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而言,仍然偏低。以县级医院为例,在职干部职工报销92%、退休94%,城镇居民为70%,农民仅为55%。医药费报销最高限额差距很大,干部职工为16万元,城镇居民为3.6万元,农民仅为2万元。三是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有差距。城市低保平均每人180元/月,农村低保平均每人仅70元/月,人均差距110元/月。同时,城市低保对象中的特困户(占低保户的15%--20%)户均年享受800元的门诊医疗救助费,而农村低保每年只有户均100元的取暖费和户均100元的过节费。

形势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十七大也先后就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不同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科学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现阶段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就我县来讲,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直接关系到冲刺“陕西十强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镇化率作为彬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一个大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镇化与 7

建设工业强县、陕西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小康社会各项战略举措整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城镇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形成城镇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共同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综合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能力基本具备。

(一)统筹有较强的发展实力。从国外经验看,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前后,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开始转型,或者说向前一步是现代化,向后一步是“拉美陷阱”。近年来,我县经济高速发展。20xx年我县人均生产总值已达到18394元,折合美元2693元,经济转型期已经到来,统筹城乡发展刻不容缓。同时,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县城乡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农村的住房、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这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统筹有良好的政策机遇。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出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准实施,西(咸)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彬长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为彬县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三)统筹有可靠的财力保障。20xx年,我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0.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另外,随着蒋家河煤矿、小庄煤矿、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18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预计到20xx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可达到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这为 8

我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

(四)统筹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我县是陕西“一轴一环三走廊”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一体化重要的辐射城市、彬长旬区域中心,312国道、306省道、福银高速公路、西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五)统筹有坚实的群众基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广大干部群众谋求大发展、创造新生活的热情空前高涨,这为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达到同等发展水平和标准,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让农村居民拥有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拥有一样的发展机会。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达到“三集中、三个化”,即,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园区化。加快彬县“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煤化工、食品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工业园区建设,到20xx年,全县工业集中度达73%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268亿元,成为推动彬县经济跨越发展的主战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农业产业化。结合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土地转包、互换、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工业化生产。力争到20xx年,新增规模经营面积10万亩以上,集体化、集约化经营面覆盖行政村达50%以上。农民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市民化。科学规划建设主城区、区域小城镇、农村新型社区,有序推进各具特色的中心村建设,构建新型城镇体系,鼓励和引导具备条件和 9

有意愿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向市民转化。到20xx年,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一、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一)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实施人饮工程,完成鸭河湾、鸣玉池、瑶池头三个供水点建设,加大太峪河水库、李家川水库等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红岩河水库,紫薇山高位水池和农村深水井,积极开辟新的水源,确保城乡居民人人都能够饮用安全自来水。到20xx年供水量确保达到5865万立方米。配套完善供水管网和供水设施,鼓励和引导镇村联合投资建设供水工程,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水价格体系。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加快完善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逐步实现供水、雨水、污水三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力争到2015 年全县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全部达标。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基本农田保护项目和小流域治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林灌溉条件。

(二)加快电、气、讯设施改造。一是统筹建设农村电力设施。在村镇规划中统筹考虑变电站布点,预留高压线路位臵,加快农村低压线路改造,保证群众安全用电,实现城乡供电同网同价。二是统筹使用清洁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推进农村燃气供应系统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建设天然气管网,推广使用天然气。三是统筹城乡电信设施建设。统一安排村镇通信设施建设布点,优化3G移动基站,实现全县城乡3G网络全覆盖,完成新农村通信线路工程肯农村信息入村工程。到20xx年,使90%的行政村实现宽带网络覆盖,100%的行政村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推进数 10

字有线电视网络向农村延伸,到20xx年,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

(三)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按照“高点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建设连接东塬、北塬、南塬快速干道,提高县级公路等级标准,现有三级公路逐步提高到二级标准。20xx年前,完成北极塬底彬路、小南塬彬麟路二级公路和新民塬煤化工园区快速干道,力争到20xx年,逐步完成县城至北极中心镇、东塬中心镇、南塬中心镇快速干道建设任务,使中心镇全部融入“半小时经济圈”。以现有通村公路为基础,加快断头路建设,切实完善偏远地区循环路网。加快公共交通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加大对农村客运个体户和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农村客运健康发展的良性机制。

(四)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一是加快城镇社区建设。研究出台城镇集中建房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偏远地区群众向城镇转移。从现在开始,凡乡镇近郊村要纳入小城镇统一规划,建立新型社区,引导更多的农村居民入镇居住,配套各种公共设施,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城镇规模。二是加快中心村建设。大力实施新村建设“双百工程” (启动实施100个重点村,提高完善100个建成村)、“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和“三告别”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三是加快弱势群体的保障住房建设。建立免租过渡房制度,围绕城镇集中建设免租过渡房或敬老院,解决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及鳏寡孤独人员的居住问题。同时,逐步扩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优惠政策覆盖范围,切实惠及农村失地农民,为城市拆迁和小城镇改造创造积极条件。

11

二、加快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使城市资源下乡,农村资源进城,构建城乡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以规模化经营为方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契机,加快龙高、北极、新民、太峪、炭店和义门6个乡镇的试点工作,引导广大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大产业、大发展的意识,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快速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全县建立以泾河川道为中心的设施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以香庙、龙高、新民等乡镇为重点的绿色有机苹果示范基地;以车家庄、韩家、底店、水口等乡镇为重点的规模养殖示范基地;以北极、永乐等乡镇为重点的中药材、花卉苗木示范基地;以韩家乡为重点的小杂粮示范基地;以新堡子、义门等乡镇为重点的干杂果、时令水果示范基地;以川道为重点的大棚果蔬示范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和鼓励农户个人、外地客商创办乡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园区。到20xx年,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总耕地的25%以上。同时,要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形成以土地换社保、换就业、换稳定收益的格局。

(二)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切实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种养大户,不断壮大非公经济,推进产业化发展,形成“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重点扩建以义门润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柿饼加工、北极镇康旺核桃、杏仁加工、酱菜制作等一批带动力较强的深加工企业,发展果蔬生产、干杂果加工、獭兔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延 12

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逐步将农民转化成新一代产业工人。

(三)调整城乡产业发展结构。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鼓励企业向小城镇、中心村延伸,扶持失地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启动现代物流规划建设,发展物流经济,在各乡镇培育一批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交易服务等为一体的物流企业。借助农村市场建设“万村千乡”工程,不断加快集镇市场步伐,鼓励外商、城镇职工、当地农民参与建设农贸市场、中介机构,开办农家超市或农资连锁店。发展以城关、北极、新民等乡镇为核心的个体建筑安装和运输公司,完善新民镇、水口镇、永乐镇、底店乡牲畜交易等专业农贸市场,新建龙高、新民等乡镇农家超市、农资连锁店,扎实推进太峪、炭店、底店、香庙、城关等乡镇“农家乐”、观光旅游规划建设,积极发展“庄园经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引导城市商贸金融物流等第三产业向农村聚集,开拓农村市场,扩大面向农民的服务,使农民与市民一样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一)实现教育发展均衡化。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推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完善农村贫困学生救助制度,建立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长期帮困机制。全面普及“蛋奶工程”,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全覆盖。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职业教育全免费。二是加快布点调整。到20xx年,学校总数由现在的162所调减至87所,其中保留初中12所、小学71所,实现全县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三是大力实施校建工程。加快建设紫薇中 13 三、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学新校区、职教中心新校区、范公小学和范公幼儿园,从根本上解决城区中小学班额过大的问题。狠抓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xx年,使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全面达到寄宿制标准。四是加快配套教学设备。按照省上“双高普九”配臵标准,分期分批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配足配齐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图书、体音美器材。五是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每年招考一定数量的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建立学校对口支援、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制度和城乡学校班子成员轮岗制度,对支教教师优先晋升职称,发放生活补贴,实现城乡之间教师流转的常态化,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现卫生事业公益化。加强镇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逐年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三年内增聘医护人员400名(20xx年聘用120名)。推进镇村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按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为农民提供卫生综合服务。加强县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医条件,到20xx年,床位设臵达到300张,医院等级达到三级乙等标准,北极卫生院按照彬县第二人民医院定位,切实加大建设力度,使其达到二级甲等建设标准。新民卫生院按照二级乙等标准建设,其它乡镇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水平。积极推行县乡医技人员互动、交叉执业、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制度,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大在岗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高层次、高学历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就医报销同一标准。

(三)实现文化服务大众化。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 14

功能完备、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2012 年,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强化文体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人才培训引进力度,逐年招聘艺术类、体育类具有专业特长的大中专毕业生,恢复少儿体校,创建文化艺术学校,为文化大发展、大繁重奠定基础。

(四)实现社会保障均等化。一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加快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逐步提高养老金标准,短期内达到城镇居民养老金平均水平。把农村2.48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保障金标准和城镇低保标准达到同一水平。二要提高城镇保障覆盖率。城镇居民以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全覆盖为目标,城乡统一标准,制定出台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吸引未参加城镇居民保险的群众积极参保;逐步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标准降低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费同等水平,引导城镇居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三要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对生活无着落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临时救助,设立困难家庭子女上学、就医及受灾群众专项救助基金,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逐步完善弱势群体救助长效机制。

四、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

以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为目标,重点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劳动力转移力度。

(一)强化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教中心、各级培训基地 15

的主体作用,全力打造“彬州技工”品牌,以本县户籍农村初、高中及高校毕业生为对象,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城镇就业对象由数量型向素质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培养造就一大批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能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双能型”人才。

(二)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继续落实劳务输出人员培训费、路途费、人身保险费财政补助的政策,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增加转移前享受培训和补贴的次数,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确保稳定就业。

(三)搞好中介服务。健全全县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求职等多功能配套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方面的限制,对贫困农民外出务工给予优惠,鼓励社会团体、城乡居民积极开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介机构和组织,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完善服务保障,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城农业产业化园区、大中城市有序转移。建立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劳动转移服务处,切实履行政策咨询、培训指导、跟踪维权职能,实现“基地—培训—输转—就业—维权”五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到20xx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次,县城人口达到20万人。

(四)制定优惠政策。一是税收优惠政策。把享受税收优惠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困难群体。二是收费减免政策。我县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以及毕业两年的大中专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所有 16

行政事业收费。三是小额贷款政策。对自谋职业、自行创业的城乡劳动者,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扩大放贷范围。

五、加快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

着力推进城乡公共管理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实现管理更加有序、社会更趋和谐。

(一)加强制度建设。要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制度,完善城乡土地管理经营制度、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出台针对农民的失业保险制度、失地农民的帮扶制度,建立与收入增长联动的社会基本保障增长制度。通过各项制度建设,保障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权力,加快城乡制度一体化建设。

(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按照“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要求,打破乡镇原有机构设臵和人员定岗的局限,成立“一办五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培训就业服务中心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中心,坚持“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实行乡镇干部全员聘任制。大力推行便民服务代理制,乡镇建便民服务中心,各村建便民服务站,村民小组建起便民代理点,构建起乡、村、组三级代办服务网络。县上每年按一个月的工作津贴标准,为每名乡镇干部发放下乡补贴,村级办公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实现基层组织职能的根本转变。

(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取消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人为划分,统称“彬县居民户口”,放宽户口的迁移限制,消 17

除政策差异,实行城乡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不平等政策,促进人口向中心城镇集聚。对外来迁入人员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实行准入条件管理。

(四)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坚持“用建设城市的标准建设农村,用管理城市的办法管理农村,用培育市民的理念培育农民”,全面实施农村社区化服务、镇村文化阵地拓展、思想道德育民等工程,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和农民的文明水平,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发展。

保障措施

一、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任务繁重而艰巨,但综合调查分析,我县完全具备了实施的基础,经过艰辛努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创新方法,大胆实践,努力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

二、必须加快经济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一是规划先行。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编制城乡建设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问题一并考虑,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优化结构。注重挖掘农村经济发展的潜能,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城乡流动、产业发展城乡联动、消费市场城乡一体、人口流动城乡融合。三是发展工业。工业是彬县经济社会的主要支撑点。要继续加大煤 18

炭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提高转化率,延长产业链,迅速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确保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重视小城镇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城市资本进入小城镇。制定政策,鼓励城里人到小城镇兴办产业或居住,聚集人气,力争把小城镇建设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聚集区和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区。

三、必须调整公共财政收入分配结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一是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加大向基础产业、弱势领域、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投入的力度,缩小试点乡镇在基础条件、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城乡差距。二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激励机制,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每年列支不少于1000万元专款用于统筹城乡发展,确保财政税收、金融信贷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的比重逐年提高。三是对粮食生产和主要畜牧产品生产建立长期补贴制度,并给予政策性保险支持。四是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坚持把中央和省市在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交通、扶贫开发等方面分散支农资金捆绑使用,努力发挥集中使用资金的乘数效应。五是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积极引导 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向统筹发展的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有效缓解财政资金投入压力。

四、必须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的彬县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二是抽调一部分理论水平高、有一定 19

工作经验的同志出外考察,在广泛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制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及实施方案。同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编制。三是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机制,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绩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核心内容,把考核评价的结果充分体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上。

五、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宣传、广电等部门要大力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意义、政策要求以及外地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支持。县统筹城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结合我县实际,精心准备宣传资料,把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关知识汇编成册,印发全县,适时举办统筹城乡发展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关注、合力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七日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