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比热容的测定--大学物理仿真实验

大学物理仿真实验报告

人居学院     建环11      张建鹏      学号:2110701022

实验名称:空气比热容测定(热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容Cp和定容比热容Cv之关系由下式表示:

                      Cp—Cv=R                            (1)

(1)    式中,R为气体普适常数。气体的比热容比r值为:

                   r= Cp/Cv                                      (2)

 气体的比热容比现称为气体的绝热系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r值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测量r值的仪器如图〈一〉所示。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2,将原处于环境大气压强P0、室温θ0的空气从活塞C1处把空气送入贮气瓶B内,这时瓶内空气压强增大。温度升高。关闭活塞C1,待稳定后瓶内空气达到状态I(P0,θ0,V1),V1为贮气瓶容积。

然后突然打开阀门C2,使瓶内空气与大气相通,到达状态II (P1,θ0,V1)后,迅速关闭活塞C2,由于放气过程很短,可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过程,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温度降低,绝热膨胀过程应满足方程:

                                            (3)

   在关闭活塞C2之后,贮气瓶内气体温度将升高,当升到温度θ0时,原状态为I(P1,θ0,V1)体系改变为状态 III(P2,θ0,V2),应满足:

                                               (4)

   由(3)式和(4)式可得到:

                            (5)

   利用(5)式可以通过测量P0、P1和P2值,求得空气的比热容比r值。

三.实验器材与装置:

     本仪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储气瓶:包括玻璃瓶、进气活塞、放气活塞、打气球、橡皮塞。

(2)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

(3)数字电压表。

四.实验步骤:

   1.按图〈一〉接好仪器的电路,AD590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用Forton式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P0,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θ0。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2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表示值调到0。

   2.把活塞C2关闭,活塞C1打开,用打气球把空气稳定地徐徐进入贮气瓶B内。用压力传感器和AD590温度传感器测量空气的压强和温度,记录瓶内压强均匀稳定时,压强P1和温度θ0值(室温为θ0)。

   3.突然打开活塞C2,当贮气瓶的空气压强降低至环境大气压强P0时(这时放气声消失),迅速关闭活塞C2

   4.当贮气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至室温θ0时,记下贮气瓶内气体的压强P2

   5.用公式(5)进行计算,求得空气比热容比值。

图〈一〉实验装置中1为进气活塞塞C1,2为放气活塞C2,3为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它是新型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灵敏度高,线性好,测温范围为-50℃至150℃。AD590接6V直流电源后组成一个稳流源,见图〈二〉,它的测温灵敏度为1μA/℃,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可检测到最小0.02℃温度变化。4为气体压力传感器探头,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当待测气体压强为环境大气压P0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0;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0+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

图1 空气比热容比仪器示意图

图2 接线图

五.数据记录:

(注:因无法显示记录窗口,只能将每次结果截下)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第四次测量:

实验结果记录表

注:P1=P0+P1/2000;P2=P0+P2/2000

六.实验结论:

r=1.413,理论值r=1.402,百分差很小为:0.78%。

七.误差分析:

1.功罪物质是实际气体而不是理想气体。

2.实验室储气瓶内经历的过程并不是真正的准静态过程。

3.实验中很难确定放气是否结束,提前或推迟关闭活塞都对本实验有影响。

4.玻璃材料组件端面之间采用粘贴方式,由于粘接面大、接头多,在经常性的移动以及温湿度变化时效影响下,会产生极细微的泄漏,对实验产生影响。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数字电压表本身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二篇: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空气比热容比的测定

气体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称为气体的绝热指数,它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常数,在热力学方程中经常用到,本实验用新型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测空气的压强,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测空气的温度变化,从而得到空气的绝热指数;要求观察热力学现象,掌握测量空气绝热指数的一种方法,并了解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特性。

预习重点

1.了解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知道理想气体的等温及绝热过程特征和过程方程。

2.预习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的定义,进而明确二者之比即绝热指数的定义。

3.认真预习实验原理及测量公式。

 


【实验目的】

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

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3.了解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特性。

【实验原理】

理想气体的压强P、体积V和温度T在准静态绝热过程中,遵守绝热过程方程:等于恒量,其中是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比,通常称=为该气体的比热容比(亦称绝热指数)。

文本框:  如图1所示,我们以贮气瓶内空气(近似为理想气体)作为研究的热学系统,试进行如下实验过程。

(1)首先打开放气阀A,贮气瓶与大气相通,再关闭A,瓶内充满与周围空气同温(设为)同压(设为)的气体。

(2)打开充气阀B,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充入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关闭充气阀B。此时瓶内空气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等待内部气体温度稳定,即达到与周围温度平衡,此时的气体处于状态I(,,)。

(3)迅速打开放气阀 A,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当瓶内压强降至 时,立刻关闭放气阀 A,将有体积为Δ V的气体喷泻出贮气瓶。由于放气过程较快,瓶内保留的气体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以认为是一个绝热膨胀的过程。在此过程后瓶中的气体由状态I( , , )转变为状态II( , , )。 为贮气瓶容积, 为保留在瓶中这部分气体

在状态I(,)时的体积。

(4)由于瓶内气体温度低于室温,所以瓶内气体慢慢从外界吸热,直至达到室温为止,此时瓶内气体压强也随之增大为。则稳定后的气体状态为III(,,)。从状态II→状态III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等容吸热的过程。由状态I→II→III的过程如图5.1.2所示。

 


I→II是绝热过程,由绝热过程方程得

                                                 (1)

状态I和状态III的温度均为T0,由气体状态方程得

                                                     (2)

合并式(1)、式(2),消去

                                      (3)

由式(3)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就可求得空气的绝热指数

【实验仪器】

一、FD-NCD-II型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

本实验采用的FD-NCD-II型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由扩散硅压力传感器、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电源、容积为1000ml左右玻璃瓶、打气球及导线等组成。如图3、图4所示。

       

 

1.充气阀B 2.扩散硅压力传感器3.放气阀A  4.瓶塞5.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6.电源 (详见图4)

7. 贮气玻璃瓶8.打气球

       

 

1.压力传感器接线端口  2.调零电位器旋钮  3.温度传感器接线插孔 

4.四位半数字电压表面板(对应温度)  5.三位半数字电压表面板(对应压强)

1.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

AD590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测温范围为-50?C~150?C。当施加+4V~+30V的激励电压时,这种传感器起恒流源的作用,其输出电流与传感器所处的温度成线性关系。如用摄氏度t表示温度,则输出电流为

                                                                                (4)

文本框:  К=1μA/?C  对于I0,其值从273~278μA略有差异。本实验所用AD590也是如此。AD590输出的电流I可以在远距离处通过一个适当阻值的电阻R,转化为电压U,由公式IU/R算出输出的电流,从而算出温度值。如图5。若串接5KΩ电阻后,可产生5mV/?C的信号电压,接0~2V量程四位半数字电压表, 最小可检测到0.02?C温度变化。

2.扩散硅压力传感器

文本框: 图5.1.5  AD590电路简图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是把压强转化为电信号,最终由同轴电缆线输出信号,与仪器内的放大器及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相接。它显示的是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大于容器外环境大气压的压强差值。当待测气体压强为P0+10.00KPa时,数字电压表显示为200mV,仪器测量气体压强灵敏度为20mV/KPa,测量精度为5Pa。可得测量公式:

P1=P0+U/2000                         (5)

其中电压U的单位为mV,压强P1P0的单位为105Pa

二、气压计

该气压计用来观测环境气压。

三、水银温度计

【实验内容】

1.打开放气阀A,按图4连接电路,集成温度传感器的正负极请勿接错,电源机箱后面的开关拨向内。用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强,用水银温度计测环境室温。开启电源,让电子仪器部件预热20分钟,然后旋转调零电位器旋钮,把用于测量空气压强的三位半数字电压表指示值调到“0”,并记录此时四位半数字电压表指示值

2.关闭放气阀A,打开充气阀B,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三位半数字电压表示值升高到100mV~150mV。然后关闭充气阀B,观察的变化,经历一段时间后,指示值不变时,记下(),此时瓶内气体近似为状态I(,)。注:对应的温度值为T.

3.迅速打开放气阀A,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由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瓶内?V体积的气体将突然喷出,发出“嗤”的声音。当瓶内空气压强降至环境大气压强时(放气声刚结束),立刻关闭放气阀A,这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状态变为II。

4.当瓶内空气的温度上升至温度T时,且压强稳定后,记下()此时瓶内气体近似为状态III(,)。

5.打开放气阀A,使贮气瓶与大气相通,以便于下一次测量。

6.把测得的电压值(以mV为单位)填入如下数据表格,依公式(5)计算气压值、依(3)式计算空气的绝热指数值。

7.重复步骤2-4,重复3次测量,比较多次测量中气体的状态变化有何异同,并计算

【注意事项】

1.实验中贮气玻璃瓶及各仪器应放于合适位置,最好不要将贮气玻璃瓶放于靠桌沿处,以免打破。

2.转动充气阀和放气阀的活塞时,一定要一手扶住活塞,另一只手转动活塞,避免损坏活塞。

3.实验前应检查系统是否漏气,方法是关闭放气阀A,打开充气阀B,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瓶内压强升高1000Pa~2000Pa左右(对应电压值为20mV~40mV),关闭充气阀B,观察压强是否稳定,若始终下降则说明系统有漏气之处,须找出原因。

4.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放气要进行的十分迅速。即打开放气阀后又关上放气阀的动作要快捷,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要充分且尽量快地完成。注意记录电压值。

【思考题】

1.本实验研究的热力学系统,是指那部分气体?在室温下,该部分气体体积与贮气瓶容积相比如何?为什么?

2. 实验内容2中的T值一定与初始时室温相等吗?为什么?若不相等,对有何影响?

3.实验时若放气不充分,则所得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若放气时间过长呢?

【讨论】

在上面的实验中,环境温度 (室温)假设为是恒值。瓶中气体处于室温不变的情况下而得出测量公式(3)。实际测量中,室温是波动的,高灵敏度测温传感器观测时(如本实验所用的AD590,温度每变化0.02?C,电压变化0.1mV),这种变化很明显。那么,P1 ,P2 值短时间内不易读取。

为了得出更细致的测量公式,让我们再回顾瓶内气体状态变化过程:

设充气前室温为,充气后,瓶内气体平衡时室温为,气体状态为I(,,)放气后,绝热膨胀,气体状态为II(),等容吸热瓶内气体平衡时室温为,气体状态变为III(),其中为贮气瓶容积,为保留在瓶中这部分气体在状态I()时的体积。瓶内气体状态变化为:

 

 I(,,)           II()            III(

I→II是绝热过程,由绝热过程方程得

                              

I、   III两状态,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的普适常数

合并上三式,消去V1V2

                                             (6)

由式(6)可知,只要测得就可求得空气的。很显然,用现有仪器只能得出的粗略值,那么用公式(6)将毫无意义。为了得出温度的较精确而直观值,需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1.定出测量公式(4)中的I0具体值;2.把温度传感器改装成为真正的数字温度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