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专题调研提纲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专题调研提纲

一、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哪些新变化、新考验和新要求?

(一)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新变化

1、广大人民群众对待党所领导改革开放事业的态度和整体社会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在利益关系的直接促使下,人民群众对待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态度看,已由当初的普遍支持,发展到今天利益受利群体支持,利益受损群体反对甚至由此而产生过急的抵触情绪。从利益分配的布局来看,演变到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受利,少数地区和少数人利益受损的多层面利益群体和多样性利益诉求,突出表现为城乡、贫富、区域“三个差距”的客观存在。诸多变化必然要求我们党无论在对待群众工作的理论上,还是具体方法中都必须有所创新和发展。

2、党的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和成长经历发生了新变化。我们党的干部整体结构和成长经历跟过去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干部的主要来源看,已从过去的工、农、商、学、兵等多领域宽层面向以公务员考试录取为主要渠道。从广大干部的个体成长经历看,已由过去普遍在战火中成长向通过学校分配、提干等途径发展成为党的各级干部。从广大干部与人民群众所建立的感情看,已由过去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向 1

领导与被领导,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只是建立在平时工作的交流之中,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考验,对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真正意义感触不深。从广大干部最初加入党组织的愿望看,特别是在现阶段,由于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少数人只是把加入中共党组织作为今后就业和升迁的一种手段。

3、党的执政环境和联系群众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 各级政府职能也由过去的“大政府小社会”建设、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交错进行向“小政府大社会”更加注重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职能转变。这些新的变化都势必影响着我们党的整体执政环境。随着我国现代传媒手段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法制和民主意识的普遍增强,人们对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强,这些变化为我们党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些现代传媒手段和平台争取民心,凝聚民意,巩固执政地位正考验着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方法和手段。

(二)当前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新考验

1、不同的社会自治组织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均在发挥以其自身的行业方式为主要手段和以其自身行业成员为主要成员的社会功能,党的组织资源和群众基础正面临着掠夺和削弱的考验;

2、不同差别的利益群体的同时存在的社会现实,正日益考验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亲和力;

2

3、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正日益考验着党凝聚人民群众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4、党的广大基层组织联系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党的各级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三)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面临的新要求

1、密切党群关系对途径上的新要求。一是在观念上,要求从过去只注重说理教育,争取人民群众情感上的理解向既要坚持以理服人又要注重解决好群众实际问题转变。二是在方法上,要求从过去靠群众上门反映问题之后再去解决的被动应付式工作方法向工作精力下沉,将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掌握在前,解决在前,争取工作的主动,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增进与群众的联系,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三是在途径上,要求从过去群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的各级组织主动向群众靠拢,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2、密切党群关系对党的各级干部上的新要求。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绩效评价体系,用制度上的科学性,督促干部主动去做好群众工作。一是在考核目标上,要从“数字型”向“群众受益”型转变。二是在履行职权监督上,要从依靠“思想觉悟”向“制度规范”转变。三是在强化干部的党员意识上,要从“找出路好就业”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转变。

3、密切党群关系对标准上的新要求。一方面,从人们的利益需求的矛盾看,已从过去普遍追求“温饱型”向“健 3

康型”、“享受型”、“休闲型”等不同层次、不同标准的更高要求转变,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在发展中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从人们的法制意识和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的愿望看,无论是人民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还是介入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都明显提高,这就要要求我们党及其各级政府都必须建立反映更加灵敏、公共管理事务更加透明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举措、经验做法?

1、如何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

2、如何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

3、如何健全完善密切联系群众考核制度。

三、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取得哪些主要成效?

(一)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情况;

(二)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鲜活案例;

(三)帮助群众解决突出问题、办实事办好事的数据及情况;

(四)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情况。

四、推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有哪些启示?

(一)必须将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常抓不懈,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4

(二)必须健全完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考核机制,让密切联系群众成为党员干部的刚性要求;

(三)必须积极探索拓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渠道,让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畅通无阻;

(四)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让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事半功倍;

(五)必须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成效的唯一标准。

五、对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有什么意见建议?

(一)解决“五个三”落地生根的问题。比如健全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增强针对性、实效性,让党员干部轮训落到实处。

(二)加强督促检查,形成常态化。比如加强对“五个三”工作情况的检查,严肃查处不落地、难到人、作用弱的现象。

(三)统筹建立“体系完善、指标精准、操作性强”的工作考核机制。比如,解决“五个三”单独考核过于繁琐等问题。

5

 

第二篇: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几点思考

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几点思考

中共××镇党委课题组

(20xx年9月10日)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在新形势下,党能不能继续保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切实改进密切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不断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新形势下干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

在基层调研时,经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讯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的学历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低了。”这种说法未必全面,却反映出一个问题:党群干群之间的联系遇到了障碍,一些领导干部脱离了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为什么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却不知道怎样坚持和弘扬呢?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是好的,但

在少数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有的不敢面对群众,看到群众就“怕”,见了群众就烦、就躲,对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急于树“政绩”、求升迁,虚报浮夸,瞒上欺下,置群众利益于不顾。 还有的干部,已全然忘记自己是一名人民公仆,喜欢摆架子,好面子,不愿同普通群众交朋友;还有的干部,好政绩,瞎指挥,乱决策。重个人私利,轻群众利益。“三拍干部”现象比较突出,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的官僚作风较为盛行。更有一些干部,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为所欲为,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利益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倘若这些问题不及时予以纠正和解决,那么,势必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有损党群干群关系,削弱党的执政根基。

党员干部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群众,是党性观念、纪律作风和政治立场的集中反映。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心里没有群众,就是忘本;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是变质。一些干部脱离群众的问题相当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官僚主义严重,习惯于当官做老爷,不愿面对群众;二是工作拈轻怕重,愿意做能出风头、易出政绩的“大”事情,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不想面对群众;三是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不会讲群众语言,对群众张口

结舌,不会面对群众;四是自身不过硬,怕群众告状,找自己的麻烦,不敢面对群众。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共 产 党及其革命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作为领导干部,更应做联系群众的表率,倾听民声,向党委政府反应民意,做维护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几点思考

郑板桥曾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笔者认为,作为领导干部,应该竭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这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关键所在。

(一)找准通道,利用现代手段联系群众

一是直达通道。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府网的优势,开办民情网,开通民意民情热线电话,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渠道,指定有关工作部门负责收集民情民意;充分发挥“代表”的民意上传优势,如调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三种代表”的积极性,帮助收集群情民意,进一步拓宽民意的上传渠道。各级领导干部在每一项重大决策出台前,一定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真正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

护不拥护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

二是领导通道。由能够“话事”的领导定期召开热点问题碰头会,及时化解群众疑虑,接纳群众合理诉求,研究合理解决办法;开展下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即建立以领导干部带案走访、入户回访为重点的主动约访、跟访制度,主动为百姓解决难题。实行党政一把手接待日,特别是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单位和部门,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国土局等部门,使矛盾能及时化解在基层。

三是组织通道。充分利用组织部门开展的固本强基工程、驻村帮扶、争先创优等活动的有利契机,让党政领导干部每年下农村的时间分别不少于3个月和4个月,分别有10天和20天以上的时间住在村里,与群众同吃同劳动,与群众互通有无,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加强结合,抓好工作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项实打实的具体工作,如果单纯地甚至脱离实际地讲密切联系群众,就会误入形式主义的歧途。因此,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在党的建设工作中自觉做到“五个不争”即:在原则问题上,不争个人的面子;在行使职权上,不争谁大谁小;在处理工作上,不争谁说了算;在使用干部上,不争一己的

好恶亲疏;在生活待遇上,不争谁先谁后。通过抓好工作落实,有效地促进了支部自身建设。

二是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领导干部要扑下身子、看准路子、做出样子,在把握中心工作上,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取利益。尤其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同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在同基层群众的关系上,不同单位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必须着眼本部门实际,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解决什么问题,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

(三)树立形象,完善自我联系群众

在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显著增强的今天,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不仅看你怎么说,更要看你怎么做,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仅是个人品行修养问题,还会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是把精力放在机关建设上。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有“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耐得住寂寞的品质和勇气,要有长期艰苦创业的韧劲和耐力,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眼光和胸怀,千万不能图虚名,搞花架子。只有机关建设搞好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保持稳定

团结的良好局面,密切联系群众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是把权力使在为群众服务上。群众衡量领导干部,最直接最现实的就是看权力用在为谁服务上。权力好比一团火,用在为广大群众服务上,就能成为机关建设的动力,每一位领导干部在运用手中的权力上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一个问题上失去了原则,就会失去一片群众。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权力使用导向,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三是把心思用在解决群众疾苦上。“百姓心中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里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着眼于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民为重、富民为先,既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又注重增加农民的收入;既注重提高GDP增长速度,又注重环保和农村耕地保护,力争让广大群众尽快富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四)完善机制,加强监督联系群众

一要健全联系群众的机制。一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经常到基层调研的制度。要继续保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定期调研制度、蹲点工作制度等,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使工作更得民心、更合民情、更顺民意。二是健全选派党员干部

下基层培养锻炼的制度。要把年轻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培养锻炼这项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尤其要有意识地将一些理论功底比较扎实、富有创新意识的年轻党员干部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可以让他们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也可以让基层锻炼他们成熟。

二要建立起群众评价机制。在决策和干部任用、干部考核等方面,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的不同职责,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量化考核暂行办法》,形成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通过由群众进行量化打分、听证、问责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三要建立起群众质询机制。建立群众质询机制,当群众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疑虑时,可允许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质询,限期给予解答和解决。同时,在一些重大问题或重大决策上,要引进听证制,召开听证会,选取各方代表特别是基层群众的代表进行听证,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