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实验校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教育信息化实验校工作自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省市区加大了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特别是在“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以来,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一、基本情况

我们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班班通”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学校在校生876人,学生专用电脑92台。教职工46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办公电脑。已建立了校园网络,已建立学校自己的网站。

二、对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认识

作为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瓦房店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响应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我校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思想先进、有明晰的发展思路。近几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投入,学校领导班子做好了周密的计划,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覆盖所有学科的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制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并根据发展规划制定每学期的工作重点,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持续的推进。

三、学校信息化工作情况自查

我们对照《大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评估细则》要求,结合实际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做了自查。

1、规划管理与组织机构

我们根据实验内容要求,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实施方案,包括近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及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和推进方案。成立项目办公室,设项目领导小组、资源开发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制定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项目办公室每两周一次例会,安排信息化工作,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交流,并形成检查报告和成果交流经验,在校内推广。

这项总分2分。     自查得分:2分

2、信息环境

我门学校的生机比和师机比均能达到细则要求。

我们每个普通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能播放课件和网络浏览。但我们学校没有卫星接收设备。去年安装班班通时,已经接入有线电视的线,每个班级和专用教室都留有有线电视的接口。

学校有广播系统,目前没有校园闭路电视和卫星接收(上级拨发农远工程设备时就没有给我们学校)。没有自动录播和视频资源管理功能的数字化微格教室。但我们利用摄像机和照相机作为弥补。

学校建设有独立的、10M光纤接入Internet的网络中心,支持全校教师和学生应用。有路由器、交换机、存储和备份功能。目前没有正版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系统和安全体系及病毒防护系统。我们所用的都是网上免费的杀毒软件。

这项总分16分, 自查得分:11分

3、信息资源建设

学校目前的资源库虽然总数达到要求,但还不完善。有各个学科的光盘资源、教案、课件、视频等资源但不系统,每位教师也建有自己的学科教学资源但不全面。

按照瓦房店市教育局要求,在市区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建有本校的管理数据。总务处的电脑接有市区财政专线,财会有专用的网上数据平台,所有的财务报表、教师工资信息都是和市区相关部门联网的。 只要是市区建有的统一数据平台,都有我们学校的数据,包括教师工资信息、教师基础数据信息、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学生基础数据、学生成长档案和评价等。完全按照上级要求输入相关数据的,并进行管理的。

只要是市区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我们学校都按要求参加,专任教师有自己的博客,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和交流。

这项总分12分,自查得分:11分

4、信息环境与资源应用

按照课程计划要求信息技术开课率达到100%;普通和专用教室信息技术设施周平均使用节数达到周学时的50%以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科覆盖率基本达到100%;每周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学科数也达到开课数的60%以上。

目前,我们教师备课还是根据市局统一要求,使用备课本,没有实行网络备课。我们班级也没有建有自己的主页,校级以上的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博客,但还没有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网上交流。

学校的门户网站每周都有新内容发布,目前与市区教育网站还没有链接,我们统一使用教育电子政务平台,每天登陆市区教育网接受和浏览信息。

这项总分38分,自查得分:30分

5、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都能按要求参加市区举办的信息技术初级和中级培训,行管人员和专任教师能达到《大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规定的A级标准要求;校级以上骨干教师基本达到B级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都能达到A级标准要求,至少一人达到B级要求。

这项总分10分,自查得分:9分

6、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学校有信息专干一名,负责本校局域网设备和网络维护。学校信息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

学校按照要求以建立各项服务支持小组,正在学习和筹建阶段,还没有投入工作。

这项总分10分,自查得分:10分

7、应用成果

学校每年都承担教师进修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一项,教师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研究人数比例达到10%。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涵盖所有年级,但每个年级没达到三个学科。教师和学生参加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并获奖。

这项总分10分,自查得分:5分

8、附加

我校有通过鉴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科研成果。

我校能为各类教研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现场、观摩课。

附加分总分10分,自查得分:5分

自查总得分:80+5=85分

附:《细则》详细评分表

四、信息化建设中工作情况

1、重视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信息化,落脚点还在学科教学上。在听课、评课、教学比赛活动中,都明确必须要和信息技术整合。10月份,我们学校进行了主题为“用多媒体,创高效课堂”的专题教研,每位老师利用多媒体上一节课,相关教研组的老师听课、评课。上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做出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教导处做了精心的计划,并做好相关资料的存档。

2、完善学校网站建设

学校网站有专人负责,每周都有新的内容发布,要求每位教师登录网站并上传的文章,学校年终根据教师上传文章和点击数做出评比。

3、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项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师做相应的培训,如:班班通设备使用、课件制作、网站投稿、收发邮件及建博客等。

4、根据细则的要求,我们能做的都认认真真的实实在在是做好,有些目前不能做的,我们计划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逐步去建设完善。

五、下一步打算

(一)硬件设施的建设规划

我校的硬件设施还比较齐全,但离教育信息化实验校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要跟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未来的几年中,我校在硬件设施上要加大建设的力度,主要急需添置以下设备:

1、建立电子阅览室,提高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率,以达到学校图书馆的达标要求。

2、学生计算机房的部分电脑力争能提前更新。

3、建一个数字化的微格教室,添置一台能适合进行课堂教学录制的摄像机,能及时地把各种课录播下来,以提供高质量的课堂实录在区域内进行共享。

4、部分实验室和专用室还没有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争取配齐,以使教育信息化遍布校园的每个角落。

5、争取添置一台服务器,解决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

(二)软件建设规划

1、提升和完善我校的网络体系,解决突发的网络问题。

2、搭建能进行网上教学、视频点播、在线互动的教学平台。

3、建立教师博客和教学综合应用空间,在空间开展资源建设、备课和网络交流活动。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质量。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要力争在3—5年内逐步建设和完善,以达到教育信息化实验校的目标要求,力争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校,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友谊小学

 

第二篇:廊坊市第五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廊坊市第五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承接前一阶段的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从师生需求出发,面向现代化,面向信息化,面向互联网,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学习绩效,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培训,逐步为实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学校网络化管理水平。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教育最优化。

一、信息化基础建设

1.基础配置

在学校领导的努力,我校的校园网络设计合理、功能完善,高速10M光纤网络已经联通我校,改善了学校对外网访问的速度,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

20##年——20##年来,我校在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上进行了更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用机条件。我校现有两个计算机教室,共电脑110余台学生用机。70台教师用机,师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达到:教师机满足2:1配备; 学生机11:1。

我校共有26个多媒体教室,全部实现了班班通,全面实现多媒体教学。为我校教育信息工作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2.信息及教学资源

我校尽力建立独立的校园网站和教学资源库。其中,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容量50G以上。能够做到定期对教学资源进行整理、更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使我校的校园网站和资源库成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家校沟通的桥梁。

3.人力资源

我校有信息技术教师4人,专职信息技术网络管理员1人,主要负责学校日常教学和校园网络维护工作。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95%以上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80%以上的教师能开发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形成一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教师和干部管理队伍。

二、管理机制

1. 组织规划

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

组  长:杜树文(校长)

副组长:杨淑婷、陈振波、宋金碌

成  员:宋玉海、胡学农、苗志强、庞学君、王贺元,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能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规划及学年度或学期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积极地贯彻和实施市、区教育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工作。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制度建设

我校从实际出发,健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制定了信息技术岗位责任制,只能明确、落实到人。

3.经费投入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满足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的需要。20##年我校1万多元对校园办公网络进行整体改造,实现了教学楼和办公楼外网接入和资源共享。我校投入经费兼顾硬件、软件、维护、培训等方面,使日常维护投入比例不低于学校公用经费的5﹪。基本满足了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等信息建设中经费使用的需要,确保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4.管理维护

我校重视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对校园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有校园网络安全措施,有效隔离里不良信息,防范网络病毒,并利用购进了可管理型路由器记录上网行为,按时备份数据;使各项设备完好率保证在90%以上;防火、防盗、防雷等设施齐备。实现师生的绿色上网。

三、应用水平

8.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29)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基础型课程应用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廊坊市信息科技课程计划,每周一节信息技术课。全面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效果良好,并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好校本信息技术课程开发。

(30)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拓展型课程应用情况

学校在学科课程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课程整合、课程覆盖率较高,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的有效方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3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型课程

学校积极开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9.管理服务

(32)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学校在教务、科研、德育、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33)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务管理情况

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

(34)信息技术应用于家校互动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家长、社区点击率较高。

(35)廊坊教育门户网站等平台使用情况

学校师生积极应用廊坊教育门户网站等平台的功能,网站或应用系统知晓率、使用率较高,学校上传资源、新闻等数量较多。

10.教师发展

(36)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情况

学校注重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研修,教师在教研组团队建设、教学反思、共享教育教学资源、拓展专业发展渠道、转变专业学习方式等方面效果良好,并注重提炼、总结相关经验,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37)教师信息技术课题、论文与课件情况

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课题,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50%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38)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1次,每月开展一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讨。


附件廊坊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标准(试行)(中小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