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报告题目:靖边统万城风遗址的考查报告

学生姓名: 李德永

学 号: 1005070115 专 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 级: 1001

完成日期: 20xx年 06月 27日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统万城考察报告

一、考察过程 在靖边县众多旅游景点中,统万城是独一无二,因为他是南匈奴遗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我是在高二的时候与同学一起去的,她家就是那块的,当时还没有被批准为旅游开发的项目。完全是好奇去的,原因是历史老师上课讲过它的历史背景等。直到20xx年才被开发为旅游项目。

二、景区资源分析

1.统万城简介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间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是中国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的都城,始建于413年(东晋义熙十四年),已有近1600年历史。

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括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他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西城为当时的内城,

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

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

法。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

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

砖。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

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

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

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

旅游价值。它的发现,对于研究

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

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

物资料。19xx年统万城

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19xx年统万城被列为国

统万城遗址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统万城规模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遗址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林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3.统万城现状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位于无定河台地之上。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部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夯土台基。根据航空影像分析,仍可看出城西北角的护城河及城内开渠引水的痕迹。

从已发掘的统万城还可以看出内城和二道城的痕迹。二道城有506米长的城址,南面及西北角都保存比较好。内城南北长527.1米,东西长608.9米,略成方形。内外城都是用灰青色的白土所筑成,板筑清晰可数,很坚实。城壁遗址的高度,从1.6米至10米不等,宽度从0.07米至0.19米不等。城址一周和城连接的墩台也很多,共计东面11座,西面8座,北面6座,南面11座。 仅西面几座很突出,距城壁稍远,高约8米,板筑每隔十层至十三层即有椽孔一排,东南角的墩台高约7米,唯有西北角的墩台又高又大,高约20米,板筑每隔十层至十八层不等即有平列椽孔一排,上下共有椽孔十层,椽孔中间有木椽头尚未全朽,似乎就是何炳勋所指的“飞檐八层,插椽孔穴,层层可数。”墩的中部有一窑洞穿透,似为后代所开。仅就城墙构筑的坚实和绕城墩台的众多,可以想见当时的防御设备是很好的。

统万城自北宋初年下诏被毁,逐渐废弃已一千余年,遗存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自然的破坏、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风雨流沙侵蚀、地震造成的裂隙断裂,以及村民在城墙上挖凿窑洞、取土,在城内开垦农田、放养牲畜,还有游人及当地居民随意攀登、踩踏城墙等方面。

3.统万城历史背景

①西汉奢延故城

据《水经注》记载,统万城

是在西汉奢延城基础上或

其近旁建造起来的。可由城

内出土的两方汉印——《驸

马都尉》和《西部尉印》得

到证明。奢延城的规模布局

现已无从考据。

②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

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

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

根据地建立了大夏国。据

《魏书·铁弗刘虎传》、《晋

书·赫连勃勃载记》等记载,

公元413年赫连勃勃以叱干

统万城遗址 阿利为将作大匠,发岭北夷 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明曰“统万”。“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统万城的营建历时六年之久。统万城建成后,曾由秘书监胡义周执笔作赞文一篇,赞文中说建好的统万城是“高隅隐曰,崇墉际云,石郭天池,周绵千里”,城里“华林灵沼,重台秘室,通房连阁,驰道苑园”。此时的统万城无论在规模、布局及建造方法等方面,均体现出统万城在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上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统万城达到空前繁荣。 ③大夏国灭亡——北宋时期的统万城

公元427年(北魏始光四年)魏军攻克统万城,公元431年魏灭大夏。公元433年置统万镇,因其地水草丰美,用为牧地。公元487年置夏州,以统万城为夏州治所,据《水经注》记载,此时的统万城“雉堞虽久,崇墉若新”。说明该城保存的还相当完整。

隋时统万城属朔方郡管辖,为朔方郡治所。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朔方郡将梁师都反叛,据统万城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公元628年(唐贞观二年)唐军平定梁师都,以其地复为夏州,统万城为夏州治所。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改夏州为朔方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复为夏州。

五代时期,夏州为党项族李氏割据,其间也经有战乱,但统万城在军事及交通上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北宋初年,统万城为西夏人所据,割夏州,其后,宋与西夏互为攻占。公元994年(淳化五年),宋军攻占夏州,太宗下令迁民毁城。统万城头道城(即外廓城)城垣,即毁圮于此时。据遗存现状及史料记载推测,这一阶段统万城应无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形制、规模仍基本保持了大夏国都时的景况。

4.统万城历史意义

统万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考古文物价值、建筑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

统万城繁华了五百多年,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反映了匈奴民族和古城的兴衰,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族及其农耕文化的交融;作为陕西省和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万城内珍贵文物众多,是研究匈奴民族等多方面科学研究的重要文物资料,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统万城建筑形式独特,用三合土筑城并修筑马面,高大的多层悬挑式角楼,利用马面空间作战备仓库,在建筑筑城史上具有重大价值;统万城是沙漠历史地理考察的典型例证,它的兴衰反映了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城址周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统万城是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匈奴民族)、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城市、建筑艺术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方面的基地,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统万城是一座历史文化纪念碑,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它可以让人们体味它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悲凉,可以满足游客觅奇猎古、回归历史、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古代文化历史、建筑艺术、环境变迁、民族史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考古的旅游胜地。

4.交通路线

在榆林长途客运站乘坐发往靖边的班车,班次较多,参考票价18元。到靖边后,可在县城汽车站乘靖边-白城则(村)的中巴汽车到统万城附近的白城则村,车次为每日7:00、13:30各有一班(返回也同样,在白城则村于同样时间乘车,两辆车对开),车程1个半小时左右,参考票价6元。到白城则村以后,距离统万城2公里,可步行前往。

三、本景区与陕西境内同类型景区比较

与陕西省凤翔县南,雍水以北的秦雍城遗址相比,它两均已夯土建筑为基础;虽然他们的建筑年代不同,秦雍城遗址是春秋战国中期的秦国都城遗址而统万城是中国东晋时建筑。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

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

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

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

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

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

或正方形墩台,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

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

而秦雍城遗址 雍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

方向北偏西 14°。东西长3300米(南

垣),南北长3200米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秦雍城遗址 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城墙,现高1~7.9米, 宽约3~8.8米。北垣有近方形夯土台基1座,边长约60米,厚1~2.5米,可能是北垣上具有防御性质的一个高台建筑或门址。西垣中段发现城门一处,宽约10米。东、南城墙濒临纸坊河、雍水,以河为城壕。西垣外有人工开掘的宽12.6~25米、深5.20米的城壕。

马家庄宫殿区在城中部偏南,共发现建筑群遗址 4处。1号建筑群占地约7000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四周有围墙。北部居中为祖庙,左侧为昭庙,右侧为穆庙。祖庙之北有一座亭台式建筑,南边是大门。中心空地即为“中庭”。3 号建筑群在 1号建筑西约500米处,米面积为21849

平方米。该建筑布局规整,四周有围墙。南北全长 326.5米,北端宽86米,南端宽59.5米。由南至北可分为5座院落、5个门庭。

凌阴挖筑于一夯土台基中部,呈仰斗形。顶部东西长10米,南北宽11.4米。四壁呈斜坡状,底部东西长6.4米,南北宽7.35米,铺设砂质片岩一层。四周设回廊。西回廊正中有一通道,与白起河相连。姚家岗宫殿区可能是“雍太寝”所在地。

铁沟宫殿区在雍城北部,面积约40000平方米。断崖上暴露高约1.4米的夯土台基,据遗址年代推测,可能是秦的雍受寝。朝寝的北部,有“市”的遗址。“市”呈长方形,筑墙于四周,每面开一门,南北宽160米,东西长180米,中为空地。城西南16公里出土“蕲年宫当”;城南郊出土棫阳宫、年宫瓦当;附近均发现有夯土建筑基址。

秦公陵在城西南8公里处。陵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3公里。西、南、北侧均有宽2~7米、深2~6米的隍壕。陵区内已探出44座大墓。平面作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刀把形、目字形和圆坑6种,组成13座陵园。

秦雍城遗址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

 

第二篇:中国风景名胜赏析

中国风景名胜专题学习欣赏

1、泰山

2、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

3、嵩山

4、黄山

5、张家界武陵源

6、九寨沟丹霞山

7、黄土高原

8、凤凰古城

9、泸沽湖

10、三江并流

11、武夷山

12、魔鬼城

13、曲阜孔庙、孔府和孔林

14、黄龙

15、青城山和都江堰

16、苏州古典园林

17、莫高窟

18、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及罗布林卡

19、茶马古道

20、和田玉石之路

21、澳门

22、武当山古建筑群

23、火焰山

24、天坑

25、土林

第一章 中国风景名胜概论

一、风景名胜的概念

风景名胜是指现代社会中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满足其旅游观赏审美、休闲娱乐、健身疗养、学习求知及科学考察探险等旅游需要的各种因素总和。它包括各种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与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现代人工创造物以及蕴涵其间的精神文化内涵。

风景名胜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实体,如自然山水、古代建筑、古典园林、历史文物、城镇风貌、娱乐设施、会议中心、购物场所和风味食品等,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文化因素,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社会风尚与文明程度等,它更应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组合。

二、风景名胜的范畴

风景名胜的大千世界色彩缤纷,景象万千,具体表现如下:

1.自然山水

自然山水景观是由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气象气候及天象等景观综合构成。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的出现,有赖于人类将自然由实用的对象转化为文化审美的对象。在我国以自然山水为旅游审美对象,始于先秦,成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代。自然山水由于具有外在的形式与变化韵律美和人们赋予它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与寓意象征美,倍受 1

人们青睐。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重点风胜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旅游度假区是自然山水风景之最佳所在,是开展自然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疗养的最佳场所。

2.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和园林

历史古迹景观是由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墓和历史文物等景观构成。宗教文化景观是由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和宗教艺术等景观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则是由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和岭南园林等景观所构成。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景观之最佳所在。

3.民俗风情、社会时尚及文明程度

民俗风情主要是通过饮食习俗、传统服饰、特色民居、婚俗、节庆活动、游艺竞技、歌舞、民间工艺品及特产等多方面展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风情。

4.人造景观(主题公园)

人造景观是为适应一定的旅游市场需求,满足旅游者的多方面需要,专门创造出的具有较高美学、历史、艺术价值且具有普遍的旅游吸引力的特殊新景观,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地域的限制,成为人们旅游观赏、娱乐或学习求知的对象。

人造景观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仿照或缩微地复原和再现历史上的人文景观,即对某些历史遗迹的复原和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的再现等,能使游人受到历史文化的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观念。

二是将异地、异域、异国的风光(如建筑实体、游乐场所等)仿照或缩微地集中再现于一地,能够使游人欣赏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风光,大饱眼福,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游人无财力或时间遍游全国或周游全世界的缺陷。

5.生产和商业场所景观

生产场所:可以开展以高科技工业园区、知名品牌企业、工艺品厂、制币厂及生产设施等为观光对象的“工业旅游”和以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及瓜、果、蔬菜生产基地等为观光对象的“生态农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以现代化工业企业的厂区环境、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产品等生产场景和高科技设计开发及企业文化等为观赏内容,可以使旅游者在对工业产品及生产过程的了解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充分感受工业文明,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农业旅游是以了解高科技生态农业栽培技术,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业生活等为观赏内容,充分感受农业文明,回归大自然。

商业场所:可以开展以特色店铺、百年老店、著名商业街、古文化商业一条街等为观光对象的“商贸购物旅游”,能使旅游者充分感受现代商业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6.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现象和设施及娱乐设施和会议与展览中心景观

(1)教育旅游——主要表现为“大学求知修学游”,大学游以现代高等教育现象及设施为观赏内容,以“游校园,爱科学,听讲座,谈理想”为旅游宗旨。

(2)科技旅游——是一种集知识性、科学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以参观科技场馆、科技设施、动手参与和与科技专家交流等为内容,科技景观对提高公民的科技意识、科学素养和感受现代科技文明大有益处。我国已建有一大批科普教育基地,一些著名的科技场馆和科技设施对游客开放。

(3)文化旅游——以参观博物馆、艺术场馆(国家大剧院、美术馆)、广播电影电视设施(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塔、电影厂、影视剧制作基地)、图书馆、古文化一条街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现象及欣赏文艺演出(戏曲、歌舞、杂技、魔术)等为内容, 2

能够让旅游者充分感受现代先进文化的力量和多姿多彩的魅力,增加旅游乐趣 ,提高旅游品位,尽情享受现代文明。

(4)体育旅游——是一种新兴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潮旅游方式,主要以参观著名体育场馆、体育训练基地,观看大型体育赛事,参与各种体育健身运动为内容。

5)卫生保健旅游——游客可以在旅游度假疗养地和康乐场馆享受健康生活,追求现代生活时尚。

(6)娱乐设施——包括大型娱乐场所以及风景名胜区内的游乐设施。

(7)会议与展览中心——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展览馆、广交会会址、海南亚洲博鳌论坛会址等。

7.各种遗址、遗迹景观

包括地震、火山、战争遗迹等。

8.各种特殊劳务及名人景观

包括欣赏民俗风情表演者、艺术家、工艺师的绝活表演和与文化名人、长寿者交流。

9.各种特殊地域空间景观

指沙漠探险、海底探险、严寒极地探险、遨游太空等。

三、风景名胜的结构

风景名胜的结构就是风景名胜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组合及其比例关系。

风景名胜构成要素的组合形式呈多样化表现,主要的组合形式有:

1.山水组合:山水组合是自然景观中最典型的组合,即所谓“山为水之筋骨,水为山之血脉”。

2.山与植被的组合:山是植被之载体,植被为山之肌肤,它们的组合构成了景观的秀丽、青翠与幽静。

3.山与人文景观的组合:有许多风景主体是由建筑工程与山形、山势相结合而形成的;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山一般均是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人文景观为内容而构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实有僧也则名,有史也则名,佛教、道教的宗教建筑往往筑之深山,名人逸士往往也隐居山清水秀的“云深不知处”。

另外,还有水与气象的组合、水与植被的组合、建筑与植被的组合等。

思考题

1.试析风景名胜的概念与内容范畴。

2.如何认识风景名胜构成要素的组合性?

第二章 自然景观

根据风景名胜构成要素的本质属性不同,可以将风景名胜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类,它们各自有着生成的原因、存在的形态及本质特征,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景观。

一、自然景观的含义

自然景观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所组成,它是指能使人产生美感,并适合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环境要素或物象的地域综合体,包括各种地质地貌、水体、生物、气象气候及天象等因素及其组合,常被称为旅游活动的第一环境。

二、自然景观的特征

自然景观是天然赋存的(宇宙的大力、万物的造化、大自然的关爱),它是由自然界的诸多因子,在不同的自然历史形成条件及演变阶段,作用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形成 3

的,而且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自然景观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1.自然地带性

构成自然景观的各种景观要素受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和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反映在自然景观的各个方面,使其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自然地带性特征。

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布从以下三个方面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影响:

一是受南北方向纬度地带性的影响,不同纬度地区受到太阳辐射能量不一,以及水份、动植物的数量、类型、分布、动态的不一,引起自然景观的许多现象沿南北纬度方向延展,呈现出南北方向上的多个自然景观带的更替差异。地球景观由赤道向两极分化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气温景观带和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暖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带等植被景观带。

二是受东西方向经度地带性的影响,海洋和大陆的不同存在,使得海洋景观和陆地景观存在着很大的地带性差异,由海陆环流所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和自然地理综合体,从沿海向内陆按经度方向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我国的自然景观受经度海陆位置影响,自东南向西北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气候景观带。

三是受垂直方向地带性影响,尤其是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地景观,气候、植被、水体等景观现象随山势高度而发生带状的更替。

2.生态实体性

自然景观是天然赋存的,是大自然的造化与杰作,它们都是可以直接承受旅游活动的实实在在的且具有不同形态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物质实体。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自然景观的各种不同风格的美,自然景观的天然性能够给人们一种朴实、天然、自由、自在、原始、野趣的美感。

并且,自然景观的形成、发展、分布及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规律的制约。自然景观的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连接、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奇异美妙的生态系统。如果其中一环遭到破坏,发生变化,则会引起其它环节,甚至整个系统变化失衡。

3.季节变化性与时限性

许多自然景观受到气候、时间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常有季节周期变化性与时限性。自然景观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则明显表现出不同的风貌,甚至有些景观只能在一年中的某一时间段内出现。

三、自然景观的旅游价值

由自然景观构成的风景旅游区对我们旅游者来说,具有以下作用:

1.自然景观具有自然美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悦耳的声响、变幻的动态、诱人的嗅味觉及文化寓意美等多种美学特征,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和较高的美感质量,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能够满足人们旅游自然审美的需要。

2.自然景观以其舒适的气候和清新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度假、休闲、疗养、避暑、避寒等旅游休闲价值。

3.自然景观具有空间载体特征,可以为人们提供开展娱乐、探险、猎奇、登山、滑雪、游泳、泛舟、垂钓、冲浪、狩猎、蹦极、攀岩等旅游休闲娱乐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空间场所和设施条件。

4.自然景观具有科学文化属性,可以供人们开展学习求知和科学考察及其探险旅游活动。

四、自然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4

自然景观作为以天然赋存和具有旅游观赏审美价值,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构成要素的地域组合,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气象气候及天象景观和生物景观等四大构成要素。其中,尤以前两项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常常成为自然景观主体构景要素。

1.地质地貌景观

地貌又称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各种地貌是在地质内营力和外营力的相互作用之下以及地表物质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地质力作用的不同,各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石性质的不同,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地质地貌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大小不同、高低起伏不同,复杂多样。地球表面地质构造及其作用复杂,地貌类型众多,其中山地又决定和控制着陆地地形的基本格局,因而形成了以山地景观为骨架的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按其基本形态可以分为平原、盆地、丘陵、山地和高原(台地)及海岸等;按其成因不同可以分为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干旱风沙地貌、冰川地貌、湖成地貌、熔岩地貌等。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地质地貌情况复杂多样,由于地质历史复杂,大规模的地壳运动使地形起伏千差万别,地貌类型齐备多样,并都有广泛分布。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由西面的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Qiong Lai——横断山脉和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这两条巨大的山岭明显地把我国大陆分成三级阶梯,西部最高阶梯上是青藏高原,它是由极高山、高山和大草原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中部第二级阶梯由一系列高山、广阔的高原和大盆地组成;东部是广阔的平原和丘陵。

B.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并且发育了岩溶地貌、丹霞地貌、干旱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及火山地貌等大面积有着特殊观赏价值的地貌。

C.海岸线曲折漫长,有总长达3.2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且分布有各种颇具旅游价值的海岸地貌。

(1)我国的山地景观

旅游名山是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是山地景观中具有特别重大旅游意义的地貌类型。许多山地由于具有奇特的形态,自然风光秀美,物产名贵丰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人类长期的历史、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影响,而形成丰富且有较大价值的人文景观等,因而名扬四海,遂成为名山。

① 旅游名山的特征

作为名山,不仅是山地中一种独特的地理实体,还应该有其特殊的内涵。旅游名山具有如下特征:

A.旅游名山是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实体。旅游名山所富有的自然美是种综合美,包括山地的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味觉美及文化寓意美等,其中以形象美为其核心和基础。

B.旅游名山在科学上具有典型的考察和研究价值。其典型性深刻地反映和渗透于研究与认识地球发展史、地质变迁、自然地理规律等学科领域中。

C.旅游名山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名山大多开发时间早,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同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宗教和其它建筑、文物、摩崖石刻、雕塑、碑碣、诗画、古村落、历史名人活动遗迹及遗存物等),并拥有丰富的史料,这些均为旅游名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使得旅游名山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宝库。

5

D.旅游名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相融合,且浑然天成,和谐统一,互为一体。

②旅游名山的类型

A.自然风景名山

自然风景名山的自然美呈立体化表现,不仅表现在地表的地貌形态、岩石、土壤、植被、动物、溪流、瀑布、涌泉等方面,还表现在上至天空的风、云、雾、雨、雪、日、月、彩虹、佛光等气象气候及天象现象,下至岩洞、地下潜流、地层等,这些因素在特定的山地空间之内,相互交映而形成有形、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赏心悦目景观。风景名山的春夏秋冬、阴晴朝暮各自具有不同的独特风韵。

B.历史文化名山

历史文化名山是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为内容,有其特有的美学价值、历史与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的名山。

历史文化名山可分为“五岳”、宗教文化名山、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山、名人建筑文化名山等类型。

a.华夏“五岳”

“五岳”的自然风貌形态各有特点,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恒山奇、嵩山奥。 b.宗教文化名山

宗教文化名山包括佛教文化名山和道教文化名山,它们在历史文化名山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c.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山

如因开拓革命根据地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山有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宝塔山以及湖南湘潭韶山,江西庐山也是近现代历史文化名山。

d.名人建筑文化名山

这类历史文化名山主要包括因帝王及名人陵寝而形成的名山。

C.体育登山与探险名山

在现代社会,体育登山探险活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活动。开展体育登山探险活动要有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极高山山峰。在我国兰州、昆明一线以西,青藏高原周围的山地,很多高峰在6000米以上,这些山峰是开展体育登山探险旅游的最佳场所。

③旅游名山的地貌种类

A.花岗岩地貌

花岗岩是分布广泛的酸性侵入岩,岩体造型丰富,质坚形朴,不易风化,常形成山地的核心。

B.火山(熔岩)地貌

火山地貌是地下岩浆涌出地表凝固所形成的地貌,火山爆发后形成火山锥、火山口湖、堰塞湖、熔岩洞穴、熔岩台地等地貌景观及温泉、地下森林等。

C.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主要发育在碳酸岩类岩石地区,主要岩石有石灰岩、白云岩,这类岩石极易为水溶蚀,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这类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过程中而形成特有的岩溶景观。最常见、最典型、最有观赏价值的岩溶景观主要有峰丛、峰林与孤峰,溶沟、石芽与石林,天生桥,漏斗、溶水洞与竖井,溶洞、洞穴堆积物及地下暗河,溶蚀洼地等。

岩溶地貌景观的基本特征是: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山石嶙峋,造型丰富逼真。景区内溶洞遍布,洞内常有地下湖或地下暗河及地下瀑布,溶洞内有由石 6

灰岩溶解沉淀而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石瀑布、石盾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的洞穴堆积物景观。

D.丹霞地貌

由红色沙砾岩发育而成的丹霞地貌,为红色沙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丹崖、赤壁、奇峰、岩洞等特殊地貌。丹霞地貌的景观特点是“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赤壁丹崖”、“丹山碧水”。

红色沙砾岩在我国的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湖南、福建、广东、安徽、江西及河北承德地区。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主要有广东丹霞山(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福建武夷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福建冠豸山、广东省金鸡岭、广西桂林八角寨、湖南莨山、河北承德馨锤峰、贵州梵净山、广东圭峰。

E.流纹岩地貌

流纹岩地貌为酸性喷出岩所形成,岩浆喷出时尚未结晶先行冷却,故常有流纹构造。岩石坚硬,轮廓线曲折,发育着丰富的变幻造型地貌。由于流纹岩构成的景观变幻无穷,同一景点若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去观赏,则常常会呈现不同形象,有变幻万千之妙。流纹岩各种尺度的造型极其丰富、逼真。流纹岩地貌在我国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分布较多,其中以浙江温州乐清的雁荡山最为典型,另外还有浙江省的天目山等。

F.石英砂岩地貌

石英砂岩层理清晰,硬度大,质地坚硬而脆,垂直节理极为发育。石英砂岩经内外营力作用,形成直立的峰林,多形成数百米以上的柱峰。

(2)我国的海岸地貌景观

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海岸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海岸带的动力与陆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波浪、潮汐、海水流动等海洋动力的作用和地壳构造运动及岩性的共同影响下,海岸同时发生侵蚀和堆积过程,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包括海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及生物海岸。海蚀地貌主要有海蚀穴(洞)、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等造型奇特的岩石;堆积地貌主要有海滩、沙嘴、泻湖等;生物海岸主要有红树林、珊瑚礁等。

海岸地带的各种海蚀地貌及波浪、潮汐、海洋生物等,可供人们观赏;优良的细质沙滩,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气候,可供开展避暑、避寒、度假休闲、疗养、沙滩及水上体育运动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3)我国的其它地貌景观

①峡谷

峡谷是指谷地深狭,两坡陡峻的河谷地貌景观。其中,横剖面呈“V”字形的峡谷最为常见。峡谷风光以气势磅礴为总体特征,以“险、雄、幽、隐”为其主要美学特征。

②干旱风沙地貌景观

我国的干旱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的内陆盆地或高原地区。旅游观赏价值较大的干旱风沙地貌景观类型主要有沙漠、戈壁和雅丹地貌等。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是“陡壁小丘”的意思,是干旱风沙地区的古湖盆或河湖积平原的相岩层经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堆积等被“雕琢”后形成的大片险峻崎岖地形。雅丹地貌以新疆的罗布泊洼地、乌尔禾的“风城”、“魔鬼城”与将军崖等最为典型。雅丹地貌呈千奇百怪的姿态,有的如残垣断壁的古城堡,有的如石蘑菇、石兽、石亭、石塔等,嶙峋古怪,千妩百媚。

戈壁是干旱风沙地貌中另一特殊的具有吸引力的景观类型。

③黄土地貌景观

我国黄土高原是全世界黄土地貌景观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北起长城,南抵秦岭, 7

西起青海日月山,东到太行山,总面积多达41.5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经过水土流失形成的千沟万壑,从而形成了黄土墙、黄土桥、黄土柱、黄土塔、黄土林、黄土洞以及层层梯田、黄土窑洞等形态各异的景观。

④冰川地貌景观

冰川地貌主要是指地质第四纪古冰川在沿山坡或河谷运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刨蚀、磨蚀作用后,遗留下的各种围椅状冰斗、平直的U形谷、冰川槽谷、尖峭的角峰、单薄的刃脊、匍匐的羊背石以及波光粼粼的冰斗湖等地貌形态

2.水域风光

水是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在锦绣中华大地上,江河如织,湖泊广布,泉水喷涌,瀑布飞挂,冰川多姿,海域辽阔,构成了一幅幅动静结合、美不胜收的水域风光画卷。

水是构景的基本要素,水体景观均有形、声、影、色、光、味等形象生动的特征。各种不同形态的水体在地质地貌、植被、气象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配合下,形成不同类型的水体景观,表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

(1)江河景观

江河是指沿地表线形低洼部分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较大的叫江或河,较小的叫溪。江河以平面流线型的形态而呈现其韵味,它宛如绵延不断的玉带,展现给人们一个移步换景的山水画廊。

江河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地理实体,江河可通过自身成景或与其它景观相结合构成重要的综合性江河风景名胜区。不同河流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则表现为不同的景致;并且同一条河流由于所流经地区的地貌、气候等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及季节变换,上、中、下游各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景致。

(2)湖泊景观

湖泊是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宽阔、水量交换缓慢的水体,我国的许多湖泊风光旖旎,成为旅游之胜境佳地。

地球的内力和外力都可形成湖盆。因此,湖泊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

①构造湖,由地壳运动产生断裂、凹陷所形成构造盆地积水而成,如滇池、洱海、抚仙湖等。

②火口湖,是火山口或熔岩高原喷口积水而成,如长白山天池、云南腾冲大龙潭等。 ③冰川湖,由冰川的刨蚀作用或冰碛作用形成,如新疆喀纳斯湖、新疆天山天池、青海湖、陕西太白山的大爷海等。

④堰塞湖,是熔岩流或泥石流等物质阻塞河道使其成为湖泊,如黑龙江五大连池、镜泊湖、陕西翠华山聚湫池等。

⑤岩溶湖,是由石灰岩地区的溶蚀洼地积水而成,如九寨沟风景区内的成百个阶梯彩色湖泊,黄龙风景区的黄色石灰岩山谷内彩池密布。

此外,还有由河流自行裁弯取直后分割而成的河迹湖,如我国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湖北洪湖等;浅水海湾被沙堤或沙嘴分开形成的海迹湖(泻湖),如杭州西湖等;由于风蚀作用所形成的风蚀湖,如内蒙古西部的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湖等;以及大量人工建造的水库即人工湖。

按湖水所含的盐度分类,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

(3)瀑布景观

瀑布是从河床纵断面陡坡或悬崖处倾斜下来的水流。它是自然山水结合的产物,由溪流、跌水和深潭组成,具有形、声以及动态的景观特点。瀑布的大小、气势主要取决于地势落差高度和水量大小。由于瀑布形成的原因不同、所在环境各异,其景观也各具 8

特色。

(4)涌泉景观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为人类提供了理想的水源,许多涌泉具有重要的观赏旅游价值,而饮用矿泉水又是一种旅游商品资源。我国泉水资源非常丰富,泉的总数约有十万余处,分布较为广泛,种类也十分丰富,各地的名泉不胜枚举。

(5)海洋景观(“3S”景观)

海洋风光旖旎秀丽,构景层次丰富,集充足的阳光、温暖的海水、柔软的沙滩于一体,海滨地区海天一色,视野无比开阔,气候受海洋调节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

① 洋风光的观赏

多变的海景,奇特的海岸,丰富的海洋生物都极具观赏价值,尤其是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海市蜃楼奇景及海滨观潮更是极具吸引力。

②海滨休闲疗养、水上娱乐与海底观光探秘

海滨地区空气清新,阳光照射充分,对人体健康有利。

3.生物景观

生物是自然界有生命的物质,也是自然界最具活力的生命群落。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丰富多彩的生物使得地球生机盎然、绚丽多彩。

(1)植物景观

根据植物的主要观赏内容,将其划分为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和观枝冠植物。

观赏植物在风景旅游区(点)表现为传统名花和奇花异卉、古树名木、森林、草原等形式的景观。

①传统名花和奇花异卉

传统名花和奇花异卉与人们常见的一般花卉有所不同,它们往往以与众不同的形状、颜色等奇异特征,并以最古老、最大、珍稀罕见等来吸引人们。

②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指多呈单体存在,以树龄、规模、形姿、历史和神话传说及所处环境、奇特程度等为特色来吸引游客观赏,具有文化和科学价值,使人发思古之幽情,看自然之演变的树木。如珙桐就是古老而著名的观赏树,原产我国,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其花形奇特,似白色鸽子,被誉为美丽的“中国鸽子树”。

③森林景观

森林是植物世界的神奇宝藏,有“植物王国”、“绿色海洋”、“天然大氧吧”、“自然大空调”、“动物世界”之美誉,各具特色的森林公园成为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④草原景观

草原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下,由旱生或半旱生的草木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根据水热条件,草原可分为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草甸草原等类型。

(2)动物景观

根据动物的主要观赏内容,将其划分为观形动物、观色动物、观态动物和听声动物等。

观赏动物在风景旅游区表现为表演动物、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

① 演动物

动物不仅有自身的生态和习性,而且在人工驯养下,某些动物还具有模拟能力,即模仿人的动作或在人们指挥下做出某些技艺表演

② 稀动物及其栖息地

9

“物以稀为贵”,一些特有的、稀少的,甚至濒于灭绝的动物,往往引起旅游者的极大兴趣。

③海洋生物

4.气象气候与天象景观

所谓气象及天象,是指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经常出现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及天空中的日出、日落、月光、雷电、虹、霞光等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总称。气象是瞬息万变的,某一个地方典型的且有特殊表现的气象及天象即成著名景观,如名山日出、海滨日出、大漠日出、日落、云海、雾凇、佛光、冰雪等。

天气,是指一定的区域某一瞬间或短时间内所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所综合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

所谓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来天气状况的综合表现,如某一地区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特有气候,气候的差异性及其分布规律影响着自然旅游景观的分布。

我国的气象气候及天象景观表现如下:

(1)宜人的气候

所谓宜人的气候,又称康乐气候,是从多数人出发,人们无需借助任何消寒或避暑的装备与设施,就能保证一切生理活动过程正常进行,让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开展旅游活动,特别是能够开展度假休闲疗养活动的气候条件。

我国的宜人气候类型包括如下类型:

①避暑型气候

可分为三种类型:

A.山地高原型。由于气候的垂直变化规律明显,许多山地和高原夏季降水多,气候清凉宜人,且多云雾,山中相对湿度较大,夏无酷暑,气候凉爽。

B.海滨型。由于受海洋气候影响,海滨地带夏季气温比内陆低,以温和湿润为特点,因而适宜避暑。

C.高纬度型。由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许多避暑胜地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②避寒型气候

世界上许多避寒胜地集中于热带、亚热带的海洋性气候区。我国的海南岛及广西北海市是著名的避寒胜地。

③阳光充足型气候

阳光是重要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地中海沿岸各国,利用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即日照时间长、阳光和煦的特点,大建海滨浴场。西班牙的阳光海滩,举世著名。我国海南岛也具有此类气候的特征。

④四季如春型气候

我国云南省昆明市的气候在全国可谓独一无二。

(2)奇妙的气象与天象景观

大气是构景因素中最活跃、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常常形成气象奇观。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日、月、云、雨、霜、雾、雪、露等,它们是大气构景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特定的环境下就能构成各种美的意境。

天气景观具有瞬息万变、变幻莫测、虚无缥缈和扑朔迷离的特点以及造型美、色彩美、动态美的观赏价值,常常形成宇宙奇观。

奇妙的气象与天象景观包括:

①云、雾、雨奇景

10

“山无云则不秀”。在山区,云雾的积聚和流动,形成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云雾奇观。云海,波澜壮阔,瞬息万变,使人看了莫不心潮澎湃,激情横溢。

②冰、雪、雾凇奇景

冰、雪、雾凇奇景是寒冷季节或高寒气候区内才能见到的一种特殊天气降水的气象景观,它以其纯洁的白色而神奇、壮观。特别是冰雪与高山、森林、冰川等交相辉映,景致更为诱人。

③日出、日落与霞光奇景

日出、日落美景是指在清晨或黄昏时刻,太阳于地平线上升起或落下的两个顺序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名山、海滨、大漠看日出和日落是旅游者的最佳选择。

④佛光、蜃景

佛光,又称宝光,指出现于中低纬度地区高山之巅的茫茫云海之中,是在阳光斜照的条件下,由云海雾珠发生的衍射分光现象。蜃景即海市蜃楼,简称“海市”。由于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剧烈变化,使空气密度的垂直分布产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光线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导致远处地面景物在人眼前形成奇异的幻觉景观。

(3)冰雪雕塑人工美景

冰雪雕塑是寒冷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是人类利用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奇观。

(4)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是依托冰雪资源,集参与性、趣味性、刺激性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方式。冰雪运动极具参与性,它要求参与者凭借勇气、体力和技巧,利用特定的场所和器具,完成一定的运动过程,从而锻炼身体获得乐趣。

思考题

1.何谓历史文化名山?并说明其主要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试析宜人的气候。

第三章 人文景观

一、人文景观的含义

人文景观属文化景观范畴,它是自人类出现之日起,由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经过开发达到引起旅游者兴趣和滞留目的的一切事物,它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成就、艺术结晶、科技创造和民族风貌的综合体,反映了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民俗风情与社会时尚等状况和发展轨迹。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各个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

二、人文景观的特征

1.人为创造性

人文景观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自身创造的,不是天然固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文化艺术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文化和物质财富。

2.社会时代性

人文景观是人为创造的,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因而人文景观的形成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必然深深地打上社会历史发展的烙印。人文景观是人类对各个社会历史时期自身发展过程的历史性、科学性、文化性及艺术性的总结和概括。

3.民族性

人文景观是不同民族的人民创造的,它们与民族情感不能分割,在造型、色调和风 11

格上,明显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和意志。

4.精神文化性

相对于自然景观的物质实体性而言,人文景观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精神文化的内涵,它们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历史文化哲理。人文景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实体为载体,有形的物质文化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涵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了颇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

三、人文景观的旅游价值

1.人文景观具有形制与意境之美、历史古老悠久与辉煌之美、科学与智慧之美、文化艺术形象与内涵之美以及参与、体验与实用之美等多种美学特征,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和较高的美感质量,可供人们游览观赏,能够满足人们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的需要。

2.人文景观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学习前人的科学与文化提供了场所,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教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

3.人文景观是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文明的源泉和力量,在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中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人文景观,特别是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还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并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佐证。

5.通过对人文景观的欣赏,可以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地了解古代东方文明的神韵,了解我国的历史、民族、文化和艺术,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四、人文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

人文景观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宽,类型多样。归纳起来,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宗教文化、园林、城镇与建筑、民俗风情、文学艺术等类型。

1.历史古迹景观

历史古迹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留存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遗物及遗风等,遗存形式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狭义的历史古迹景观,主要包括人类历史文化遗址、古代建筑、古代陵寝和历史文物。

(1)人类历史文化遗址

①古人类文化遗址

包括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母系氏族公社遗址、父系氏族公社遗址)。

②社会历史文化遗址

包括古代城池遗址、古代道路遗址和古代战场遗址等。

③名人故居和活动遗址

我国保存较好的多为近代时期即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名人故居和活动遗址,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④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地,按照时代可以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纪念地、辛亥革命纪念地、北伐战争纪念地、土地革命纪念地、抗日战争纪念地和解放战争纪念地等。

(2)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遗存十分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①宫殿建筑

我国目前保存较好的宫殿建筑主要有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拉萨布达拉宫。

②坛庙祠堂建筑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中,形成了一整套宗法礼制思想,其中包含着浓重的对祖先 12

的崇敬,对土地、粮食、天地、日月的崇拜,对各种文神、武神以及其他各种神的尊敬。为了寄托这种崇敬和感恩的心情,产生和形成了许多用来祭祀天地鬼神、山川河岳、祖宗英烈、圣哲先贤等的坛庙建筑,也称之为礼制建筑。

礼制礼仪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祖庙与社稷坛

尊从《周礼 *考工记》规定“左祖右社”之制,建于皇城前,作为帝王主持祭祀的“太庙”和“社稷坛”。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太庙建筑,过去是明清两代帝王行祭祀祖宗之礼的地方,与宫殿同为级别最高的古代建筑。北京社稷坛位于天安门右侧,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的地方,祈求全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b.天、地等坛

祭祀天、地、日、月、山神等活动,是历代帝王登基后的重要活动。因为君权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国家,所以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祭天。

c.奉祀人文始祖、圣人先贤的庙

人们祭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或早期帝王的庙宇,如黄帝庙、炎帝庙、伏羲庙、尧庙、舜庙、禹庙等。

d.家族宗祠

宗祠为一族一姓祭祀祖先的建筑,过去几乎遍布城乡各地。特别是,一些显贵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宗祠,往往规模很大,装饰精巧,华丽富贵,成为地方上最突出的建筑。e.祭祀民间神的庙

民间祭祀的神庙,如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妈祖庙等。

③会馆建筑

会馆,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特殊用途的一种类型,它源于汉代的邸舍,其修建目的是为了某一省、一州、一府、一县或几个省县,或某些地区的同乡、同业、同行的人们能够在外省外地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以保护本集团的利益。

④楼阁建筑

楼阁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古代木构建筑。我国古楼分布广泛,形制多样,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山西永济鹳雀楼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其中前三者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⑤亭台建筑

亭为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古建筑类型之一,尤其以园林中多见。亭之造型最为丰富,亭可赏景,亭可佐景。除景观亭外,还有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亭等。

⑥军事防御工程

A.城防工程。筑墙护城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洪武年间在“高筑墙”思想的指导下,在全国各地大建城防工程,我国目前现存的古城墙,基本上都是形成于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城防能力,城墙建筑十分完整。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吊桥控制出入;城墙上有敌台、敌楼、角楼、垛口、射孔;城门为防御重点,设有瓮城、箭楼、城楼、屯兵洞、马道等。

B.长城

长城是我国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其修筑和使用年代之长久、规模之宏大、形制之复杂、体系之严密、保存之完好,世界罕见。

⑦古代桥梁

桥梁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建筑,又具有高超 的艺术成就。我国遗存的古代桥梁甚多,不胜枚举。

13

⑧古代水利工程

我国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现存的古代水利工程,不仅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3)古代陵寝

丧葬习俗是人类重要的生活习俗,“事死如事生”在中国古代墓葬中表现十分突出,墓地建筑豪华,陪葬品奢侈;并深受“堪舆学说”的影响,墓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

中国古代陵寝形制由坟丘、墓穴及葬具、寝殿、祠堂、墓阕、神道等墓地建筑所构成。

(4)历史文物

主要有原始社会的文物、古代青铜器、古代陶瓷器、古代雕塑、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等。

2.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文化景观包括宗教建筑景观、宗教活动景观和宗教艺术景观。

(1)宗教建筑景观

①佛教文化建筑

包括佛教寺院建筑和佛塔。佛教寺院建筑是佛教徒供奉佛像、僧众居住、修行和举行各种法事活动的地方,也是信徒进香朝拜,参加宗教活动的中心。

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在汉族地区、藏族、蒙古族地区和傣族地区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三大系统,各地佛教寺院的建筑也分别吸收了本地、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②道教文化建筑

道教活动场所一般称为道宫、道观。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我国最大的道教文化建筑群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宗教活动景观

佛寺中主要宗教活动有僧尼的日常行事、忏法和法会以及佛教节日活动等。

(3)宗教艺术景观

宗教艺术景观主要包括宗教雕塑艺术、宗教壁画艺术、佛教石窟寺艺术、宗教摩崖造像艺术等。

3.园林景观

园林即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和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并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按照园林的构景艺术风格,可将园林分为西方园林、东方园林、中西混合式园林三种类型。按照园林的营建功能和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坛庙、祠馆园林、大型湖山园林等类型。按照园林所处的区域,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等。

4.城镇与产业观光景观

城镇与产业观光景观包括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风光、特色小城镇和现代伟大工程景观等。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有重要传统文化价值的,在军事、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不同程度影响力的各类城市。

现代都市风光包括都市标志性建筑、都市科教文化设施与经济活动设施、都市休闲娱乐设施等构景要素。

产业观光景观主要包括现代化建筑、交通桥梁工程、水利枢纽工程、航空航天工程 14

等各种现代伟大工程景观。

5.民俗风情景观

民俗风情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下,在生产、生活与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风俗习惯。民俗风情景观主要包括我国各民族的饮食习俗和特色民居、传统服饰和民间工艺品、婚丧习俗、民族歌舞和节庆活动等。

6.文学艺术景观

文学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并渗透在其它旅游景观中,具有旅游文化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分布情况。

2.中国古代陵寝的建筑形制构成如何?并列举主要中国古代帝王陵墓。

3.简要说明我国道教宫观的建筑特色。举例说明。

4.中国园林可分为哪些基本类型?并举例说明。

5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类型?并举例说明。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