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中共***市委书记 ***

我自20xx年4月底任中共***市委书记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先发战略,自觉履行教育工作职责,高度重视,倾力亲为,真抓实干,全市教育加快发展。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办发?2007?9号)要求,现将20xx年以来本人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树立教育先发理念,强化教育工作责任

1、从战略的高度谋划***教育。我深知,一个地区教育落后,一切都将落后;教育不发展,经济难发展,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软实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地区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文化的竞争。作为具有2223年历史的**古邑和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何重续客家文化的文脉,实现文化的重新崛起?作为全省欠发达地区和生态发展区,***如何破解人才严重缺乏问题,走出科学发展新路?作为后发展地区,***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优势、后来追上,实现汪洋书记提出的“率先崛起,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目标?这是我思考和谋划***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依归和行动落点。我的理想和追求是:以 1

大众教育的普及为基础,造就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的***人,推动***文化的新崛起,弘扬客家古邑优秀人文传统,让***成为文化的代名词。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提出了“后发***必须先发教育”的理念,下决心“学梅州、找差距、兴教育”,举全市之力大办教育、办优质教育。通过全面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提高全市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把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为提升***历史文化地位夯实文化根基,为迎接***新一轮发展高潮强化人才根本。

2、以科学的态度规划***教育。为尽快全面掌握全市教育工作情况,任职以来,我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用一年半时间走遍了全市乡镇(街道、农场)和所有市直单位,深入到全市近50所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多次与教育部门干部职工和有关学校教职员工座谈,详细了解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经常听取教育部门的工作汇报,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公仆信箱”,广泛收集了广大教师和社会各界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0xx年6月,我亲自率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及分管教育工作副县区长、全市重点中学校长及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到梅州市专题参观考察教育工作。

2

通过深入调研和考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我市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财政投入与教育发展需要差距较大;教育基础薄弱,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十分缺乏;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优质学位少,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在此基础上,自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提出要建设公共教育体系,编制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等,出台了《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加快教育发展的文件,决定举全市之力加快教育发展,从20xx年起5年内投入28亿元普高,确保到20xx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到20xx年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每年坚持把解决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对教育工作做到“五个优先”,即教育问题优先研究解决,教育经费优先安排划拨,教育用地优先审批解决,教育事务优先安排办理,教育人才优先招聘引进;推进了占地10平方公里可容纳10万名学生的东江教育基地规划建设。

二、坚持统筹协调推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1、扎实推进“普高”。通过调研,我认识到,高中阶段教育是当前我市整个教育体系中最短的“短板”,高中阶段 3

教育严重滞后是制约我市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是全市人民提高受教育水平、加快脱贫奔康步伐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市推进工业立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迫切需要。为此,市委、市政府坚持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以发展职业教育为重的策略,推动两者协调发展。加快普通高中教育,20xx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59607人,比20xx年增加4535人,创建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3所。不断扩大中职教育规模,20xx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8858人,比20xx年增加11440人,增长65.7%,20xx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04%,比20xx年增加10.65个百分点。***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建成,目前全日制大专在校生已达1万人,成为我市职业教育的龙头院校。***市技工学校、***市卫生学校、***市职业技术学校、***市工业学校(现已更名为***市理工学校)成功创建“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紫金县职校“8316”(即学制3年,每学年保证学生在校学习8个月,组织学生利用暑假前后共3个月集中到企业参加实践,寒假1个月为自主分散就近实践,第6学期直接到企业定岗实习)办学模式,开创了山区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近年来我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60%,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其中50%以上的毕业生在本市企业就业。

2、巩固“普九”水平。由于财力所限,我市“普九” 4

水平还较低,特别是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质量难尽人意,难以满足广大群众享受较高水平教育的需求。我始终认为,没有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作基础,就难有高质量的普高。因此,我要求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在抓“普高”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抓好义务教育工作。两年多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按照省的统一部署,从20xx年秋季开始,先后在农村和城镇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课本费工作。目前,全市共有中小学生459255人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待遇(小学生280974人;初中生178281人),其中农村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80236人,城镇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9019人,基本解决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二是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0xx年、20xx年,全市先后完成206间、163间农村初中理化生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全市农村初中新建设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达到369间。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 2007、20xx年撤并小学72所,教学点42个,初中学校7所。三是加强防流控辍工作。把控辍工作纳入初中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内容,加强对初中三年保留率、合格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督导考核,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和教学管理。20xx年、20xx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99.83%和99.78%;初中三年巩固率分别为94.35%和95.91%;“三残”儿童少年入 5

学率分别为93.93%和95.32%;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分别为76.47%和78.35%。

3、加大基础投入。虽然我市各级财政十分困难,但我认为,财政再难,也要最大程度保障教育支出需要。两年来,我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保先并行”的要求投入教育经费,20xx年、20xx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15.64亿元、19.28亿元,分别占全市财政年度总支出的27.61%、29.98%。新建了***理工学校、东源县东江中学等高中阶段学校5所,推进了***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和***市技工学校的

二、三期建设,扩建了***中学、和平中学等高中阶段学校33所,累计完成新建和扩建项目投资7.21亿元,完成新建扩建面积19.4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全市共拆除危房总建筑面积36.79万平方米,维修校舍总建筑面积21.98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2459.2万元;新建校舍总建筑面积25.53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14635.1万元;增加职业教育实训设备5000台(床)。全面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309间中小学接入市教育局信息网,基本实现了全市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校校通”。今年开始推进市区部分学校拓展发展用地。

4、营造良好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级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一是完善教育网络。按照“校内校外不留空档,家里家外不留死角,课里 6

课外不留断层”的“三不”要求,逐步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以社会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先后兴建了一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是在我的全力推动下,保护和修缮了**苏区18处革命遗(旧)址和纪念建筑,全市向青少年免费开放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积极组织“五老队伍”深入社区、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开展抓好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黑网吧”,整顿文化娱乐场所。结合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青少年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络逐渐完善,教育合力不断增强。二是营造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市扶困助学工作方案》和《***市普通高中助学实施办法》,市财政拨出专款建立助学基金。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宣传发动,千方百计争取各方支持。我本人也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有关方面对我市教育的支持。全市上下和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出乡贤捐资助学的热情空前高涨,两年共筹措捐资助学资金近2亿元,营造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引进优秀人才。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千 7

百十工程”,去年和今年,我和市长刘**同志分别带领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到**师范大学招聘优秀师资人才共414人。市教育、劳动保障部门每年都到外地特别是教育发达地区招聘教师。鼓励和引导本地籍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全市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基本解决了我市教师人才紧缺尤其是高中阶段学校教师人才紧缺的现象。

2、加强教育培训。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每年市县两级教育部门按计划分学科组织培训,两年共培养市级青年骨干教师246名。启动“名班主任”培养工程,确定了名班主任培养对象115名。利用假期在***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全市英语、体育、音乐、美术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工作。率先在全省开展师范毕业生“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重点学校支援薄弱学校、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A证、B证、C证培训班,20xx年来共组织培训了3000多名心理健康教育A、B、C证教师,培训人数超过历年培训人数的总和。鼓励教师参加脱产或非脱产形式的继续教育以提高学历水平,20xx年,全市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达标率分别为99.65%、97.19%、81.09%,比20xx年分别提高0.06个、2.61个、10.68个百分点,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3、改善教师待遇。按照《教师法》落实全市教职工各项政策性福利待遇,在全省山区市县率先实现了教师工资福 8

利待遇“两相当”(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和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与城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市直中小学校从20xx年起实现了绩效工资制度。想方设法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杜绝空编聘用新代课教师,严格控制增加新代课教师;每年暑假拿出一定名额财政编制专门招考代课教师;设立代课教师特殊津贴,努力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市直代课教师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代课费由原来每月每人800元提高到每月每人1500元;全市845名代课教师参加首次“代转公”招录考试,共招录201人。另外,每年教师节,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都分别到市、县区各学校慰问教师,表彰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先进教育者,体现党委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和爱护。

4、科学管理教学。出台了《***市直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推进了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促进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工作纳入各地党政一把手年度工作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

一。每学年对中小学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年度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班子及其成员调整提拔的重要依据。把控辍工作纳入初中学校校长年度考核内容,加强对初中三年保留率、合格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督导考核,规范义务 9

教育办学行为和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比较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还相对滞后,全市教育发展不协调等等。对此,我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将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教育工作“发展”和“提高”两大主题,坚持教育先发战略,大力弘扬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重点东江教育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0xx年3 月10日

10

 

第二篇:县委书记教育工作述职报告

教 育 工 作 述 职 报 告

中共宁乡县委书记 黎石秋

20xx年4月 日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强化工作责任,切实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改革创新,教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现将我个人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宁乡是教育大县,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历届党政领导共同努力,开创了宁乡教育的良好局面,奠定了宁乡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任职以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致力于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民办教育蓬勃发展,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宁乡一中、宁乡四中、宁乡十三中先后创建为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县职业中专、环球职业中专双双跻身“全国百强”。07年省“两项督导”评估工作获得了省评估组的高度评价,被评定为优秀。

1、进一步提升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和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兴,百业兴; 1

教育兴,宁乡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宁乡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发展要抓住超前投入和提高人的素质这两个重点”的共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依靠教育振兴和科技进步,能把我县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县域经济的的健康快速发展。除了提高县一级对教育的认识外,我们对乡村两级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进一步把握教育工作着力点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我们积极创新教育投入方式,实行投入分级负责制,争取中央、省、市教育转移支付的投入,加大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同时,全面破解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下形成一村一校零散布点的学校布局,逐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和有效整合。我们严格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两个比例”要求,20xx年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人平农村小学200元、城区小学230元、农村初中275元、城区初中305元,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提高到人平2061元,做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20xx年,完成改危项目31个,落实“改水、改厨、改厕”项目54个,建成24所寄宿制学校,新建校舍11200平方米,全县D级房基本消除,完成了城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二、坚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确保教育持续发展

1、创新素质教育

让宁乡的孩子学习好,成长好,就是让宁乡的孩子赢在起点,也就是让宁乡的事业赢在起点。孩子是未来的栋梁,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就为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孩子是明天的希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就可能改变一个家庭甚至 2

一个家族的命运。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按照上级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当前孩子的实际情况,响亮地提出“生命化育人”方略,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习惯、夯实基础”为核心内容,以“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能够成才的培养成才,能成大器的促成大器,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个学生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让每个学生在明天拥有一份欣慰的辉煌”为育人理念。生命化育人方略的提出,使教育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左右摇摆中解脱出来,充实和延伸了素质教育内涵,提高了教育的水平和实效。20xx年、20xx年、20xx年,我县高考分别以二本上线2485人、2850人、3282人的绝对优势雄居全省榜首。全县中考七科合格率、优秀率在06年的基础上提高了9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宁乡一中原创大型舞蹈《永不消失的电波》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并代表湖南进京展演。参加省级体育竞赛共获金牌24枚、银牌8枚,宁乡十中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22项科技创新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宁乡一中等6所学校被确认为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

2、巩固义务教育

村级行政区划调整以后,按“一村一校”(或教学点)的布点原则,每村设臵一所小学或一个教学点。全县重点建设好包括33所乡镇中心小学和所有九年制学校在内的100所完全小学,其余均改设为教学点。以人口为依据,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将全县现有的77所乡镇初中撤并为50所。

3、锤炼职业教育

如果说培养重点大学学生和竞赛优胜者是精英教育,是为 3

国家输送人才,那么职业教育则是大众教育,更能直接促进宁乡教育发展,更能普惠广大人民群众。我县职业教育渊源深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以向发达地区输送人才为主。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强势崛起,对优秀蓝领技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广大青年不出远门即能就业创业的平台基本具备。我们响亮地提出“服务发展、服务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整合职教资源,改革职教课程。在学校布局上,以县职业中专为龙头,以民办职校为补充,策划建设职教中心和科技农民培训基地,为广大青年提供多层次就学选择;在专业设臵上,全国热门产业和县内主导产业并重,蓝领技工培训和管理人才培训并重,工业制造与农业种养相结合,为广大青年提供多方面的专业选择,力求使每个青年都能掌握一技之长。目前,不仅新就业的群体大部分选择县内就业,原来出去就业的群体也逐渐回流,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回巢”,为宁乡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4、扶持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是教育新格局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民办学校61所,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县学生总数的18.4%,在任教师、幼师1500余人,民办学校总资产达6.5亿元。涵盖了从幼儿教育到高职院,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从学历教育到短期培训的各个不同层次,出现了股份制办学、个人独资、民营企业集资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民办教育体系。

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致力强化教育保障

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下教育落后一小 4

步,长远发展落后一大步。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对教育的重视只能强化,不能减弱,对教育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虽然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但仍处在爬坡过坳的关键阶段,县财政仍然是吃饭财政。但不管财政盘子怎么紧,支出压力怎么大,我们始终把教育经费保障摆到优先位臵,宁肯其他领域压一点,其他经费减一点,也要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的需求,力求通过持续努力,形成满足需求的足够基数,建立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促进教育水平和硬件条件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

1、逐年提高教师待遇

从20xx年起我县就实行了教师工资统发,落实了教师第十三个月工资和医疗保险。教师工资(含政策性补贴)由县财政统发,进入教师账户,保证了教师能按时足额支取。教师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率均为100%。全县教师的生活补贴、误餐补助等政策性补助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了教师政策性补贴等福待遇与当地党政干部一视同仁。

2、不断优化教育环境

全县各级各部门发挥优势,共同努力,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教育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普及、严格贯彻落实,对学校的检查行为全面规范,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公安、工商、文化、教育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严厉打击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不法行为,扎实开展社会车辆接送学生整治行动、定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2所、市级“安全文明校园”4所,实现了公办学校伤亡“零”目标。财政、计划部门在经费和项目安排上优先考虑教育发展,人事、劳动 5

部门也积极支持教育系统用人制度改革,宣传、文化、政法等部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从严控制学生用书,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向学生推销省定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和专题教育教材,学生用品由学生自愿购买,不搞统一搭配。

3、致力浓厚重教氛围

我们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县、乡镇都下发了奖教奖学文件,全县乡镇共投入办学经费达2790.13万元,其中乡镇财力直接投入1657.46万元,引资投入727.58万元,村级投入400.65万元,偿还学校基建历史欠债630万元。我们启动了“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的第一阶段“企业联校”活动,提供了100个教育对接项目,已与15家企业签定了对接协议。多方筹措教育经费,有效改善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条件,推进了教育的均衡、持续发展。

4、积极开展扶贫助学

我们不断加大扶贫助学的工作力度,致力于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问题,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目标。教育基金会发展壮大,20xx年12月基金达到1800多万元,开展了奖教济困、扶贫助学、引资助教、“园丁之家”等活动,设立了“远大高中生扶助金”和“准大学生奖学金”、“香港房角石协会扶助奖优特困高中生”的扶贫助学项目,累计发放奖、助学金284万元,帮助3668名贫困学生圆了读书梦、大学梦。社会各界结对扶助开创了新局面,20xx年全县由机关干部、党员、教师、企业老板等结对资助学生2788人,扶助金额达150余万元。

6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民生;办好教育,就是抓好发展。作为县长,我以当好“重教县长”为天职;作为县委书记,我仍以当好“重教书记”为天职,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心,始终不渝地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为未来奠基的教育,办好惠及百万人群的教育!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