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县政府工作报告(20xx)草案修改稿

县十四届人大四次 会议文件(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草案)

20xx年3月2日在鲁甸县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保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鲁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砥砺奋进、破浪前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关键时期,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力抗击冰凌雪灾和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市场急剧变化等严重困难,积极应对“后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着力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十一五”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城乡统筹发展、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融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1—

——过去的五年,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一揽子”有效措施,全县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增长幅度明显加大、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元,是20xx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5%,一、二、三产业构成由20xx年的35.4:31.2:33.4调整为23.1:49.6:2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亿元,是20xx年的4倍,年均增长31.5%;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24.3亿元和1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7.1%和34.4%,是20xx年的4.8倍和4.4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1亿元和1.5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8%和32.6%,是20xx年的5倍和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572元和12375元,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1.6%,是20xx年的2倍和1.7倍;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净增12.4亿元,各项贷款净增10亿元。

——过去的五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增加值年均增长5%,达到5.81亿元。着力推广生物多样性增产技术,创办粮食增产样板11片,粮食产量年均增长7.1%,达到 14.46 万吨,20xx年被农业部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4.99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2.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新植核桃80.44万亩,花椒21.14万亩,水果、蔬菜等优势作物稳步发展。烤烟产业得到巩固,交售 —2—

烟叶89.74万担,实现税收1.13亿元,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建设稳步推进。畜牧产值年均增长10%,达3.13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个,专业协会12个。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兑现农民各项补贴1.06亿元。劳务经济大幅提升,累计转移劳动力11.43万人,20xx年实现务工纯收入

6.49亿元,年均增长37%。扶贫开发工作振奋人心,小寨乡整乡推进工作圆满完成,全县累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35个,消除茅草房3743户,5.1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完成新农村示范点建设390个,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257元。

——过去的五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由恢复增长向快速发展转变的五年。五年来,我县工业经济经历了止跌、回升、加速几个阶段,20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同比增长55.7%,年均增长34.4%。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成立了工业园区管委会,完善了县级领导挂钩企业、安排专项发展基金、交纳风险金、搭建融资平台、简化审批手续等机制体制。红石岩、黑石河等电站建成运营,天花板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发电,黄角树电站成功截流。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新建了桃源工业园区,园区面积扩大到13.33平方公里。60万吨水泥厂、5万吨电炉锌厂、10万吨锌焙烧制酸厂、年产1.2亿条编织袋厂、鑫辉农特产品加工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乐红选厂、火德红选厂、八宝银矿、昆华化工、理世公司和云香食品等企业完成技改扩建, —3—

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以能源、矿冶、建筑建材、农特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的五年。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 5.4 倍,年均增长31.5 %,是鲁甸历史上投资环境最优、投资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完善了加大项目前期投入、领导层层挂钩项目、项目招投标、定期督查通报、严格风险金考核等投资工作制度,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昭鲁快捷通道建设完成工程量的61%,新建油路204公里,新增油路里程是五年前全县油路总里程的3.4倍,实施通达工程等公路改造601公里,新修村组公路1037公里,以县城为中心,昭鲁快捷通道、昭待路、昭巧路为骨架,通乡油路为支线的路网体系已经形成。水利设施明显加强,昭鲁大型灌区和现代烟草农业示范项目投入使用,砚池山、桃源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月亮湾中型水库建设即将启动,新建 “五小”水利6957件,新增灌溉沟渠303.9公里,解决了12.5万人和5.3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2.94万亩,耕地有效灌溉率达25.82%,提高了6个百分点,2008至2010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能源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年发电量达到3.9亿度,新建和改造输电线路2755公里,农网改造覆盖面达65%,城网改造全面完成。新建沼气池26407口,节柴灶6922眼。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30 —4—

多个单位或部门新办公用房投入使用,县城和龙树、水磨等乡镇垃圾处理场相继建成,县城污水排放和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县城渔洞引水工程即将建成。通信基础明显加强,新建移动电话基站222座,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到29%,新增互联网用户2409户。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统筹快速推进,县城和乡镇集镇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五年。五年来,城镇建设建管体制机制实现了由多头管理向集中管理、实物安置向货币安置、先建设后规范向先规范后建设、政府投资为主导向市场驱动为主导、侧重城市建设向建设经营并重的“五大”转变。启动了县城建设二次创业,湖滨小区建设基本完工,盛林地产、长城小区等开发进展顺利。文屏山森林公园一期开发已经完工,城区绿化、亮化水平明显提高,新增城市面积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 25.5%,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县城老城区改造基本完成,粮贸街、工商路、西正街、滨河路、武家天井等街道改造投入使用,城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县城供水水源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功能不断完善。乡镇集镇建设强势推进,建立健全了乡镇集镇建设竞标制度、县处级领导挂钩考评制度、乡镇集镇建设投入机制、各乡镇集镇管理办法等制度,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11个乡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先后启动了11个乡镇集镇建设,乡镇集镇建成区面积从“十五”末期的 7.2平方公里扩大到12.7平方公里,累计转移农村人口3 —5—

万余人,乡镇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过去的五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方位树立和展现鲁甸良好形象的五年。五年来,始终坚持深化各项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农村综合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强势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不断深化,机关人事制度、行政审批、统计体制、农村公路养护、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等改革强势推进。成功举办了樱桃文化旅游节、昊龙十周年庆典、三大民族节日庆典等系列活动,树立了鲁甸良好形象。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制定了招商工作实施方案,搭建了外来投资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了限时办结等制度,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组团参加了昆交会和泛珠论坛洽谈会,多次组团深入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展招商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协议引资额达4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0.7倍。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分别达到233户和4237户,20xx年实现增加值10.6亿元,税收2.8亿元,分别是20xx年的3.4倍和13.9倍。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五年。五年来,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五年共投入资金21469万元,是“十五”时期的9.35倍,排除D级危房10.5万平方米, —6—

新增中小学校舍20.2万平方米。教学质量明显提高,20xx年高考上线率为91.83%,比20xx年上升66.29个百分点。科技工作全面加强,玉米、核桃等育种制种取得重大突破,樱桃、牲畜等名特优新动植物品种引试研究成效显著,畜种改良、动植物疫病防治、生物多样性间套种等农村适用技术广泛普及,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昊龙集团兴煜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4项专利,云荞液外观设计等技术获得省级创新技术表彰。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鲁甸建设迈出新步伐,长篇历史小说《李家花园》、《九山演义》和本土作品《朱提诗苑》等出版发行,各种节日庆典活动有声有色。成立了广电网络公司、完成了县城和部分乡镇电视网络改造,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2%和91%。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捷报频传,组团参加省、市各种体育运动会,获得省市金牌73枚、银牌25枚、铜牌23枚,奖牌总数是“十五”时期的1.4倍。承办了第十届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会,县政府被省政府表彰为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县医院新院区投入使用,县中医院实现搬迁,一大批乡、村医疗基础设施相继建成,病床位比20xx年增加307个,县、乡、村医疗、防疫、保健服务体系初步建立,166.3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明显缓解。计生工作强势推进,五年完成结扎24460例,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

6.43‰。生态鲁甸建设稳步推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5平方公里,完成造林38.47万亩,实施森林管护245万亩,累计投入农 —7—

村能源建设资金2982万元,实施了能源建设整村推进工程。县志续修已完成初稿,《鲁甸年鉴》连续3年获全省综合特等奖,农业志、交通志、财政志、少数民族志相继出版。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事业以及统计、地震、气象、档案、人防、无线电管理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以人为本、大干快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五年来,全县各级干部心系群众、情系农村、扎根基层、抢抓机遇、大干快上,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冰凌灾害和特大干旱,成功抗御“甲流”等疫情,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2982万元,27.52万人次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14.9 %。产业化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设等项目稳步实施,拆除重建农村危房4470户,加固4324户,新建廉租住房708套35400平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 3.1平方米和4.5平方米,是“十五”末的1.2倍。城乡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5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25%。40.65万人次享受了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各种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4.7万人。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接受教育、享受医疗保健的条件明显改善。全方位开发城镇就业和再就业岗 —8—

位,五年新增就业岗位7950个。20xx年民政保障支出7430万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876户39767人,优抚对象1750人。

——过去的五年,是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年。五年来,县政府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办复人大代表议案、批评和建议465件,政协委员提案223件。加强与人民团体的联系。阳光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等16项制度全面实施,“机关作风建设年”等活动深入开展。开通了县长热线、政务信息查询等热线,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事项由20xx年的324项压缩到258项。建立健全各项议事决策制度,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明显提高。“五五”普法圆满完成,“六五”普法有序推进,公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查处干部违法违纪案件55件,涉案55人。矿权办理、土地征用、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等程序进一步规范,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十星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沈礼银、胡顺生等英雄事迹和马玉行、张才福等一大批模范人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动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政法队伍素质和维稳执法水平明显提高,打黑除恶、命案攻坚、打击两抢一盗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调处”等专项活动深入开展,连续五年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成功创建了省级平安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各民族和谐融洽,20xx年9月,中共鲁甸县委被 —9—

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强化,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明显加强,双拥共建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县上下团结奋进搞建设,苦战实干抓发展,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完美收官“十一五”。与20xx年比,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3.9%,一般预算支出增长3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6.43‰,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4.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4%。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实现鲁甸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惠及鲁甸各族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发展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把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同鲁甸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思路,以正确的思路引导发展;必须用铁的手腕抓发展,建立一套敢说、管用、严考核的工作落实机制和体制,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

“十一五”的工作,我们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辉煌。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五年来,我们经历了冰凌雪灾、金融危机、特大旱灾等困难和挑战,省、市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省委白书记、省政府秦省长和其他省、市领导多次深入鲁甸视察、指导工作,给予了全县人民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坚定了全县人民在战胜困难中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全县各族人民不甘落后,众志成城,心齐气顺,知难而进,抢抓机遇,干事创业,为我们战胜困难、提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驻鲁解放军、武警官兵,中央和省、市驻鲁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为我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的发展成就催人奋进,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仍处在破浪前行、负重前进的发展阶段,在跨越发展的征程中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大、步伐慢;二是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结构仍然单一,产业链条不长,抗风险能力弱,三产发展滞后,消费拉动乏力;三是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电力、水利瓶颈制约依然突出;四是统筹城乡发展压力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突出,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外延扩内涵提升任务相当艰巨;五是维护稳定任务重。我县正处于大变革、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因征地拆迁、资源开发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 —11—

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断破解难题,努力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二、抢抓机遇、乘势前进,努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是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迎来了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把乌蒙山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必将深刻影响和带动鲁甸的发展;二是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和“滇东北城市群”战略深入推进,省政府昭通专题工作会议给予了鲁甸前所未有的关心支持,必将为我们打牢发展基础、承接产业转移、调整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带来新机遇;三是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昭鲁一体化,把鲁甸作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持续加大各类投入,更加关注鲁甸的发展;四是金融危机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将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五是全县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变、人心思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望迫切,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强基固本不放松,改善民生不懈怠,团结拼搏不折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十分强劲。我们必须顺势而谋、乘势前进,奋发进取、大干快上,努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12—

根据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文化鲁甸、生态鲁甸、魅力鲁甸、和谐鲁甸、活力鲁甸、宜居鲁甸为目标,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一个中心,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两个确保,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三大进程,强化交通水利、城乡建设、通讯电力、社会事业四个基础,培育矿冶建材、农特产品加工、能源化工、加工制造、文化旅游五大产业。

按照这个总体要求,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300亿元,招商引资累计突破5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4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绿化率达60%以上,耕地有效灌溉率达45%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0%以上,移动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通过五年努力,把鲁甸打造成滇东北城市群的一颗明珠、乌蒙山区脱贫致富示范县、新型载能工业重点县、民族团结 —13—

进步模范县,全县综合实力更加强劲、经济活力更加迸发、文化底蕴更加彰显、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力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40强。

实现上述目标,应在7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中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抗御风险、市场竞争三种能力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生态水网建设、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利除险加固等工程,抓好山区“五小”水利建设,加快中低产田地和中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全县高稳产农田达到人均1亩以上,新增蓄水库容2500万方以上。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巩固培育烤烟、畜牧、干果、果蔬、马铃薯等优势产业,稳定粮烟生产,力争粮食产量突破18万吨,完成市下达的烤烟生产收购和烟叶基础建设任务。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强化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的抚育管理,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特色水果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积极扶持理世、云香、鑫辉等农特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各类农 —14—

民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组织化程度。鼓励涉农企业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办好科技示范,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稳定在15万人以上,务工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实施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易地开发等工程,加大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力度,解决6万以上贫困人口的返贫和温饱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通路、通水和电网改造进程,扩大太阳能、沼气池等清洁能源覆盖面,不断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二)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三年倍增,八年翻三番”的总体要求,强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工业总产值突破80亿元,增加值达34亿元以上。加快发展能源产业,做好牛栏江水电开发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风能、太阳能开发,力争水电装机达到97万千瓦,风能装机达到10万千瓦,建成220千伏变电站。加快发展化工产业,重点建设60万吨电石、20万吨重钙、20万吨氢钙、20万吨硫铁制酸等项目,力争多晶硅 —15—

生产项目建成投产。稳步推进矿冶精深加工,重点建设5万吨锌精炼、10万吨电解锌、5万吨硅铁冶炼、120万吨铁精粉采选、20万吨铝土矿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新型建筑建材发展步伐,建成年产36万立方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和60万立方商品混凝土等项目。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引进和提高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发展马铃薯、核桃、花椒、辣椒、肉制品等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引进服装、轻纺、玩具、机电等加工企业落户生产,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工业园区和云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支持企业开展重大技术引进和关键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工业污染治理、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等指标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抓手,采取争取项目投资、银政合作融资、市场运作引资等方式,突出抓好以交通、水利、通讯、能源为重点的基础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加快交通建设。做好遵毕昭攀铁路(遵义—毕节—昭通—攀 —16—

枝花)、渝昆铁路(重庆—昆明)和昭通机场迁建等工程服务工作,新建县城至大水塘收费站一级油路、桃源工业园区至大水塘高等级公路、小铁油路和沿江油路,硬化通村公路600公里以上,改(新)建路网工程1000公里以上,加强农村客运站和县城公交车站等基础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启动月亮湾、板粟园和岩头水库建设,完成大岩脚、猫鼻子、南筐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干支渠防渗工程12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70平方公里,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好五小水利、水土保持、节水灌溉等工程,解决12万人和1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安全。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完成水务改革,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电源电网建设。以牛栏江水电开发为重点,尽快建成一批新的骨干电源。优化电网布局,新建鸭子塘220千伏变电站和乐红110千伏变电站,进一步完善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强势推进农网改造,力争农村户表覆盖率达到98%以上,彻底解决无电人口通电问题。争取勘探开采煤炭资源,在适宜地区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加快“数字鲁甸”建设进程,推进“三网融合”和“光进铜退”工程,实现行政村光缆网络全覆盖。实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建 —17—

设一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政法、防灾减灾、基层政权等公共设施,加强城市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

(四)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以昭鲁城市走廊建设为重点,以县城建设为龙头,以乡镇、村集镇建设为抓手,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构建人气兴旺、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市场繁荣的城镇体系,建设最宜人居环境的新鲁甸。力争用3至5年时间,使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至8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继续加大乡镇集镇建设管理经营力度,全面完成村庄规划任务,启动一批村集镇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4至5万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5万户以上;全面完成昭鲁城市走廊建设任务。力争全县城镇化率达45%以上,城镇供水普及率达80%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深化土地运营、产权抵押等制度改革,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和节约使用城镇建设用地,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强化县城和乡镇集镇管理,提高城镇管理经营水平。

(五)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全力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继续 —18—

推进以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问责制度,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应对突发事件及风险的能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投资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改革。积极支持金融改革,发展地方小额信贷企业,提高金融企业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水平,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非公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强化投资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严格考核奖惩,构建全民招商、全员招商的工作格局,营造人人心系招商、人人参与招 —19—

商的良好氛围。 (六)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始终坚持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不动摇,巩固“两基”成果,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新建鲁甸县第三中学、民族中学、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抚养中心、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在村级开办学前一年教育,加快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条件标准化和办学规范化建设,撤并部分校点,扩建84所小学、11所中学和3所完中,办成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使高中在校生突破1万人,高中毛入学率突破70%,高中专任教师合格率达100%,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20%以上。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使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以上。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建立适应鲁甸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电力、矿冶、建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建成一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确保全县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年均增加15%以上,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50%以上。快速发展广电文化体育事业。加快推进边远贫困山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推进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县有国家二级标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级有文化活动室和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目标。建成一个国家 —20—

标准游泳馆、体育馆、档案馆、艺术剧院和文化标志中心。进一步繁荣文化创作,争取年均15个原创作品参与市级以上展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大伊斯兰城堡等景点开发力度。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成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中心。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有效防止重大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扎实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违法多孩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总量控制在45万人以内。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强化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做好耕地、水、能源、矿产、森林等战略性资源的开发规划,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资源节约,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力争到20xx年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

(七)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依法治县,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确保政府的行政行为处于有效监督 —21—

之下。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各项制度。强化公务员法治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工作,为困难弱势人群提供法律援助。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广泛开展“和谐乡镇”、“和谐村组”、“和谐家庭”、“和谐单位”等创建活动,推进平安鲁甸建设。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经济犯罪,打好禁毒和艾滋病防治人民战争,确保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改进和规范信访工作,正确对待和妥善解决群众诉求问题。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广泛开展“双拥”活动,增进军民团结。

三、认真做好20xx年的工作,为“十二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20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保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乘势快上的关键一年。按照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今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 —22—

算收入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以上。

围绕这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三农”工作不放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各项科技措施,层层举办样板,稳定粮食生产,力争粮食产量增长5%以上。巩固发展烤烟产业,确保完成全年烤烟生产收购任务,争取创办中烟集团固定原料生产基地。抓好16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工作,力争产值突破2000万元。突出冬早蔬菜和温凉型蔬菜两大特色,种植蔬菜18万亩,力争产值达到2亿元。改造低产苹果1万亩,新建葡萄基地250亩,大樱桃基地1000亩,力争水果产值达到0.65亿元。强化核桃、花椒的抚育管理,扶持特色经济林做大做强。完成1万亩辣椒基地建设任务。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力争畜牧业产值达到3.8亿元,增长20%以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累计转移务工人员12万人以上,力争务工工资性收入突破11.4亿元,纯收入突破7亿元。发展“两社一会”组织20个以上,培训农产品经纪人400人以上。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10个农家店和5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使乡镇农家店覆盖率达80%以上。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实施好龙树乡“整乡推进”项目,抓好易地开发、安居工程、扶贫贴 —23—

息、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的摸底清查工作。

(二)狠抓工业项目建设不放松,促进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围绕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抓好云南合力编织袋、鑫辉农产品、宏盛铁塔、万隆化工、天花板电站、云香食品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重点推进60万吨电石、20万吨氢钙、20万吨重钙、5万吨锌精炼、铝土矿综合开发、金亿源铁精粉加工、祥荣铁矿采选和黄角树电站等在建项目,确保按期投产。启动220千伏变电站建设,争取陡滩口、凉风台、罗家坪电站早日开工。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严格执行《鲁甸县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全民招商引资”活动,加大招商力度,搭建新一轮发展平台。加快园区“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鲁甸工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帮助企业加强政策、法规和党建等方面的学习,指导企业健全党群组织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力争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拉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昭巧二级公路和昭鲁快捷通道鲁甸段建设任务,完成王家桥至火德红、龙树至新街油路建设,做好铁路和机场迁建服务工作,硬化通村公路100公里以上,新建农村客运站3个,村组公路50公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提高管养水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月亮湾中型水库,对猫鼻子、大岩脚 —24—

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启动山洪泥石流非工程治理、中央小农水专项县项目、赵家海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加强灌溉水费征收,完成386件烟叶基础项目建设任务,对昭鲁河白庙提灌站进行改造。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力争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亿元。完成120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加强教育、卫生、信息等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四)狠抓统筹城乡不放松,推进城镇化和昭鲁一体化进程。以昭鲁城市走廊建设为重点,力争完成昭鲁快捷通道沿线1.2公里视线范围内新农村建设任务。以县城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县城建设详细规划,全面完成太阳湖片区环湖开发和湖滨小区建设任务,启动牛头寨至三角花园片区和世纪大道延长线至鸣楼方向左侧的连片开发,对水厂“围坎边”片区实施商业开发,抓好信用联社、水利局、移动公司等办公用房建设,加大廉租房和公租房建设力度,启动昊龙、荣昌、建材建业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民族文化宫、四星级酒店、高档电影院等项目建设,启动文屏山森林公园二期开发,对县城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城市管理新机制。以乡镇、村集镇建设为抓手,安排专项经费500万元支持乡镇集镇建设,完善11个乡镇集镇规划,启动全县的村庄规划,完成11个乡镇集镇建设任务,启动一批村集镇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55万元资金加强乡镇集镇管理和经营。启动62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五)狠抓体制机制创新不放松,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做好企业改制的巩固和完善工作。深入推进集 —25—

体林权制度、小农水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户籍制度和农村小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和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依法、有序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组建合作社,提高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土运营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国资公司。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促进财力与事权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推进开放活县,着力打造创业最宽松、服务最良好、人居最安全的发展环境,融入昭通中心大城市,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极点。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组团参加省市招商活动,严格实行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制度,力争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40%以上。

(六)狠抓财税金融工作不放松,提高财政金融保障能力。加强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跟踪、分析和预测。抓好财源建设,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全力扶持矿冶、化工、建筑建材、电力、农特产品加工业等支柱财源。加强向上汇报和反映,争取对我县一般性财政转移给予更多支持,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保民生、保机构运转的前提下,突出交通、农业、水利、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资金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坚持依法治税,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确保完成收入任务。细化部门预算,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 —26—

控制会议、购车、公务接待等一般性支出。积极支持金融创新发展,加强银政合作,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对“三农”、基础设施、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确保年度信贷增量不低于2亿元。

(七)狠抓社会事业发展不放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启动建设特殊教育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完成9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职中教学楼建设,完善中小学“六配套”设备。以推进鲁一中改革为突破口,打造一批窗口示范学校,加大高中办学力度,提高办学质量,力争高考一本上线率达5%以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科普宣传,狠抓科技培训,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试和示范,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成9个乡镇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和20个农家书屋建设,新建6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深入开展“百场演出进百村”和“千场电影进村组”活动。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大力开展歌咏比赛唱红歌、学习培训读经典、组织集体讲故事、手机短信传箴言的“唱读讲传”活动,筹办好樱桃文化旅游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伊斯兰城堡商业开发。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县卫生监督所和120急救中心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确保参合率达95%以上。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继续打好计划生育攻坚战,计划外生育多孩控制在70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加快发展广电事业,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27—

高度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加强统计、质量、地震、气象、档案、老龄、方志等工作。

(八)狠抓民主法制建设不放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继续强化县长热线和金色热线,公开县长邮箱,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推进政务信息、乡镇政务和村务公开。加强对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按照“经济要发展、社会要稳定、民族要团结、宗教要和谐”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深入开展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和“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社会总体稳定。努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解决好影响群众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坚决打击敌对势力,严密防范非法宗教渗透活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确保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加强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

(九)狠抓政府自身建设不放松,提高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实施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16项制度,着力强化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四项制度。

—28—

一是着力强化行政绩效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尺。对重点项目加强专项督查和审计,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加强重要民生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保证惠民资金及时拨付、按规定使用。强化重点工作效能评价,促进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着力强化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加强行政机关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从严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强化部门预算控制,压缩一般行政支出,精简会议和文件,严控公务车购置以及庆典、考察等经费支出。坚决推进公务卡结算制度,提高政府日常开支公务卡支付比例。

三是着力强化行政行为监督制度。加强行政权利运行监督,强化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管理,完善重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制度,建立统一、有序、开放、透明的交易平台,规范交易行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

四是着力强化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加快学习型机关建设,强化学习实效,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搭建现代政务服务平台,提高政务效率。

各位代表,“十二五”蓝图宏伟壮丽,发展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鲁甸县 —29—

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