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专业

岩土方向

指导老师:秦莞臻

               

                  院系: 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 岩土09-3班   

                  姓名:  关 朋  真     

学号: 310907020909

                  日期:2012年10月9日

前言:

随着大三生活的结束,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年,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学年的第一个月进行了生产实习。这次实习是我们学习理论知识三年以来的第一次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配合所学桩基础工程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且使同学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我们到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基础工程工地进行了一次机械成空灌注桩的工地实习。尽管时间短了些,但是在已经掌握了详细图纸和现场信息的老师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桩基础的施工情况,并学会了一些施工质检的基本要领、经验和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验证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为即将毕业的我们提供了一次人生阅历,为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做铺垫。

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整个实习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让我们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通过为期将近一个月的生产实习,让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土木工程中岩土方向所学的部分内容。

实习单位:河南红旗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实习时间:9月3日——9月28日

实习内容:

跟同监理单位,学习和积累有关地基基础施和质量检测这一部分的内容,并在空余时间学习一些有关地基和基础的专业知识。实习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第二部分:对基础工程的认识

第三部分:基础垫层的施工与质检

第四部分:施工放样与放样仪器

第五部分:基础钢筋工程

第六部分:基础模板工程

第七部分:实习过程中所积累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工程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水丰富,地基属于软地基,采用地基处理方法为高压喷射灌浆法。

第二部分 对地基基础工程的认识

基础是建筑物和地基之间的连接体。基础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传给地基。从平面上可见,竖向结构体系将荷载集中于点,或分布成线形,但作为最终支承机构的地基,提供的是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

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本工程属于焦作地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属于软弱地基,所以要进行地基处理即粉喷桩处理。

一、    粉喷桩处理方法

粉喷桩的桩径一般为50cm,设计的桩长宜穿透软土层并达到持力层内50cm。桩距与地基的稳定和沉降量有关,最小桩距宜为1.1~1.2m,桩位在平面上呈正三角形(梅花形)或矩形布置。
为改善基础底面的受力条件,粉喷桩处理段基础下宜铺设30cm左右石灰土或沙石垫层(掺灰量以8%为宜)。
    湿喷桩也是深层搅拌法的一种,是近几年用于加固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新兴常用方法,它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浆强制搅拌,利用水泥和软土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复合地基。湿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实际上就是水泥加固土的过程,即采用机械深层搅拌软土与水泥浆进而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复合地基的过程。
    湿喷桩施工是首先将水泥拌和成水泥浆,水泥中各种钙质矿物和水完成部分水解和水化反应后,再和软土中的水继续进行水解和水化反应,生成钙质化合物,这是形成复合地基强度的主导因素。当水泥中的各种水化物生成后,一部分自身继续硬化,形成水泥骨架;另一部分则与其周围具有一定活性的粘土颗粒发生反应。粘土中的化合物表面带有各种离子,它们和水泥水化生成的钙离子进行当量吸附交换,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又由于软土本身具有胶凝性,再和水泥水化作用形成的凝胶粒子结合起来,形成水泥土坚固联结的团粒结构,使水泥土的强度大大提高。随水泥水化作用生成的钙离子超出交换所用的数量时,这部分钙离子就与组成粘土的化合物反应,生成许多不溶于水的结晶化合物并逐渐硬化,同样大大的增强了水泥土的强度和水稳性。
    从上述水泥加固土的原理可以看出,使水泥土保持足够的强度,一要有相应数量的水泥,二是必须使水泥与土充分接触,即用机械充分拌和水泥和土。这为湿喷桩施工指明了控制要点。

二、    高压喷射灌浆法

本工程是高层建筑,本来是准备采用桩基础,但是考虑到经济和地质原因,经过论证可以采用地基处理方法即高压喷射灌浆法。
    高压喷射法就是利用工程钻机钻孔至设计处理的深度后,用高压泥浆泵,通过安装在钻杆(喷杆)杆端置于孔底的特殊喷嘴,向周围土体高压喷射固化浆液(一般使用水泥浆液),同时钻杆(喷杆)以一定的速度边旋转边提升,高压射流使一定范围内的土体结构破坏,并强制与固化浆液混合,凝固后便在土体中形成具有一定性能和形状的固结体。
    固结体的形状和喷射流的移动方向有关。一般分为旋转喷射(简称旋喷),定向喷射(简称定喷)和摆动喷射(简称摆喷)。旋喷桩主要用于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改善地基土的变形性能,使其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下,不至破坏或产生过大的变形。定喷固结体呈壁状,摆喷形成厚度较大的扇状固结体。定喷和摆喷通常用于地基防渗,改善地基土的水力条件及边坡稳定等工程。
(一)加固机理
    高喷法如三管高喷法用压缩空气包裹高压喷射水流冲击破坏搅动土体,同时用低压灌浆泵灌入浆液,浆液被高压水、气射流卷吸带入,同时与被搅动土体混合形成固结体。加固地基,形成桩、板、墙的机理可用五种作用来说明:
    1. 高压喷射流切割破坏土体作用 喷流动压以脉冲形式冲击土体,使土体结构破坏出现空洞。
    2. 混合搅拌作用 钻杆在旋转和提升的过程中,在射流后面形成空隙,在喷射压力作用下,迫使土粒向与喷嘴移动相反的方向(即阻力小的方向)移动,与浆液搅拌混合后形成固结体。
    3. 置换作用 三重管高喷法又称置换法,高速水射流切割土体的同时,由于通入压缩空气而把一部分切割下的土粒排出灌浆孔,土粒排出后所空下的体积由灌入的浆液补入。
    4. 充填、渗透固结作用 高压浆液充填冲开的和原有的土体空隙,析水固结,还可渗入一定厚度的砂层而形成固结体。
    5. 压密作用 高压喷射流在切割破碎土体的过程中,在破碎带边缘还有剩余压力,这种压力对土层可产生一定的压密作用,使高喷桩体边缘部分的抗压强度高于中心部分。
(二)基本种类
    按喷射介质及其管路多少可分为单管法、二管法、三管法等。
    1. 单管旋喷法 通过单根管路,利用高压浆液(20~30MPa),喷射冲切破坏土体,成桩直径为40~50cm。其加固质量好,施工速度快和成本低,但固结体直径较小。
     2. 二管旋喷法 在单管法的基础上又加以压缩空气,并使用双通道的二重灌浆管。在管的底部侧面有一个同轴双重喷嘴,高压浆液以20MPa左右的压力从内喷嘴中高速喷出,在射流的外围加以0.7MPa左右的压缩空气喷出。在土体中形成直径明显增加的柱状固结体,达80~150cm。
     3. 三管旋喷法 使用分别输送水、气、浆三种介质的三重灌浆管。高压水射流和外围环绕的气流同轴喷射冲切破坏土体,在高压水射流的喷嘴周围加上圆筒状的空气射流,进行水、气同轴喷射,可以减少水射流与周围介质的摩擦,避免水射流过早雾化,增强水射流的切割能力。喷嘴边旋转喷射,边提升,在地基中形成较大的负压区,携带同时压入的浆液充填空隙,就会在地基中形成直径较大、强度较高的固结体,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三、    其它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一般基础施工的工序:土方开挖—垫层浇筑—施工放线—基础钢筋、模板安装—基础浇筑—基础模板拆除—基础柱、基础墙放线—砖基础施工—基础柱、地圈梁钢筋、模板安装—基础柱、地圈梁砼浇筑—模板拆除—基础验收—土方回填。

需要的资料:土方开挖报审—垫层浇筑报审—施工测量放线报审—基础模板、钢筋、砼报审—砖基础报审—基础柱、地圈梁模板、钢筋、砼报审—土方回填报审(工序的每个分项工程都需要报审)。

第三部分 基础垫层的施工与质检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及主要机具:

1.    水泥:宜用3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为0.5~3.2mm,含泥量不大于2%。

4.    混凝土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平板振捣器、串桶或溜管、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铁錾子、钢丝刷。

   (二)作业条件:

1.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已办完验收手续,门框安装完,墙四周已弹好+50cm水平标高线。

2.    穿过楼板的暖、卫管线已安装完,管洞已浇筑细石混凝土,并已填塞密

3.    铺设在垫层中的水平电管已做完,并办完隐检手续。

4.    在首层地面浇筑混凝土垫层前,穿过室内的暖气沟及沟内暖气管已做完,排水管道作完并办完验收手续,室内回填土已进行分项质量检验评定。

 二、操作工艺

基础施工放样是在垫层浇筑和养护好以后,混凝土垫层的工艺流程:清理基底→   找标高拌制→ 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   振捣→   找平→   养护。


    1. 基底表面清理:基底表面的淤泥、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并应有防水和排水的措施。如果是干燥非粘性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2. 拌制混凝土:后台操作人员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按规定制作试块。试块组数每500㎡地面不少于一组,不足500㎡,按500㎡计算。
    3. 浇筑混凝土:
1)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或跳仓进行,并应连续浇筑。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应根据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3)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桶、溜管,以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 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平板式振捣器,但垫层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5. 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有泛水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找出坡度,一般对设计坡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2%,最大偏差不应大于30mm,最后应做泼水试验。
    6. 混凝土的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
    7. 冬雨期施工:凡遇冬雨期施工时,露天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均应另行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保持至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50%。

三、质量标准

1. 水泥混凝上垫层铺设在基土上,当气温长期处于0℃以下,设计无要求时,垫层应设置伸缩缝。

2. 水泥混凝上垫层的厚度不应小于60mm。

3.垫层铺设前,其下一层表面应湿润。

4.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向缩缝和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间距不得大于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12m。

5.垫层的纵向缩缝应做平头缝或加肋板平头缝。当垫层厚度大于150mm时,可做企口缝。横向缩缝应做假缝。

平头缝和企口缝的缝间不得放置隔离材料,浇筑时应互相紧贴。企口缝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假缝宽度为5~20mm,深度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填水泥砂浆。

6.工业厂房、礼堂、门厅等大面积水泥混凝土垫层应分区段浇筑。分区段应结合变形缝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地面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进行划分,并应与设置的纵向、横向缩缝的问距相一致。

7.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Ⅰ主控项目

8.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应大于2%;砂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9.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C1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检测报告。

Ⅱ一般项目

10.水泥混凝土垫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0的规定。

检验方法:应按GB50209-2002表4.1.5中的检验方法检验

四、成品保护

    1. 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

    2.  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注意运混凝土小车不要碰动门框(应预先有保护措施),并在铺设混凝土时要保护好电气等设备暗管。

    3 . 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存放油漆桶等物以免污染垫层,影响面层与垫层的粘结力,而造成面层空鼓。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而造成。基底末洒水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

    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3 .不规则裂缝:垫层面积过大、未分段分仓进行浇筑、首层暖沟盖板上未浇混凝土、首层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或管线太多垫层厚度不足60mm等因素,都能导致裂缝产生。

六、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 . 水泥出厂合格证。

   2 .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记录及混凝土质量评定表。

   3.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记录、隐检记录。

   4 . 垫层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七、安全环保措施

1.在运输、堆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扬尘、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等必要措施。

2.运输、施工所用车辆、机械的废气、噪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3.电气装置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第四部分 工程测量与测量仪器

一、工程测量

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变形观测和运营管理各阶段中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总称。

1.工程测量在建筑定位及基础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施工前,首先通过测量把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这一步工作非常重要,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假如在这一环节里面出现了差错,那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在施工行业里也发生过类似工程质量事故:图纸上建筑物的正北方向变成了正南方向,事故的处理结果是:把已经建好的房子重新砸掉,再从零开始。可见建筑物的定位测量是多么的重要。 
    在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在土方开挖及底板基础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要求,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是要尽量避免挠动工作面以下的土层,因此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及部位,避免超挖及乱挖。从而能保证垫层及砖胎膜的施工质量,对与采用外防水的工程意义尤为重大。另外垫层及桩头标高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保证底板钢筋绑扎是否超高,底板混凝土施工平整度的最有效措施。 
    工程测量在基础施工阶段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在这一个环节里面,容不得有半点差错。否则将导致严重的质量事故发生。对于结构复杂,面积较大的工程,只有周密、细致的进行测量放线方能保证墙柱插筋质量,避免偏位、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工程测量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墙柱平面放线、建筑物垂直度控制、主体标高控制、楼板、线条、构件的平整度控制等。其中墙柱平面放线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总体垂直度,对墙柱钢筋绑扎、模板施工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后,第一道工序就是测量放线。通过了测量放线不但能够为下一道工序提供依据,并且能及时发现上一道工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使得其他专业的施工人员及时处理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避免了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质量事故。 
    在标高测量控制方面,能为模板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点,是模板施工平整度的保证。同时为混凝土施工提供标高控制线,保证砼后的混凝土平整度。精确的标高控制,是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的前提。对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程,如何保证模板施工的总体平整度、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基本的前提就是测定一个准确、详细的标高控制系统面。 
    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是主体施工中的一个重点,除了作好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专业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反映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在中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垂直度偏差过大,必须通过装饰阶段的抹灰等措施来弥补。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引发外墙渗漏等质量通病,更严重的情况会脱落,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 
    3.工程测量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的作用 
建筑物经过装饰装修阶段将成为成品或半成品交付业主使用,前期主体所遗留的质量缺陷问题必须通过这一阶段进行整改、处理、隐蔽。所以这个阶段的测量工作的精度、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的总体质量。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外墙装饰垂直度控制;局部构件、线条的施工放线,内墙装饰平整度、垂直度测量等工作。其中室内外地面标高控制线是保证建筑装修地面整体平整度的重要依据;砖砌体平面放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是按图施工的前提条件。外墙装饰垂直控制线的测量精度很大情度上决定外墙的整体装修质量,是外墙抹会、墙面砖、幕墙工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4.工程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变形观测对工程质量的意义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观测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监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变形观测具体包括:基础边坡的位移观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等。准确的观测成果为施工期间的工程质量、人民财产安全提供了最有效的保证。特别是在深基坑施工、填海区、地质断层构造带的施工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建筑物沉降、位移引起的边坡及道路坍塌、楼房及桥梁倒塌等安全质量事故屡见报端。因此我们必须努力作好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5.工程测量对防治质量通病的积极意义 
常见的质量通病不外乎钢筋、模板、混凝土等方面的问题,与测量放线有关的分别如下:钢筋偏位、模板平整度、墙柱垂直度、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楼地面平整度、外墙门窗工程垂直度等。要预防上述通病的发生,除了施工人员的主观原因之外,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周到的、详细的测量控制水平线、平面控制线、垂直控制线等。如果测量工作方面出了问题,势必会引起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我们在施工中只要把测量工作做好,对防治质量通病就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确、详细的测量成果为专业质量检查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现场的检查和整改,能把很多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对防治质量通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施工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设计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衔接和指导各工序间的施工。
三、施工测量的特点:
(1)测设精度的要求取决于建筑物或构筑的大小、材料、用途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2)施工测量工作与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3)施工现场工种多,交叉作业频繁,并有大量土、石方填挖,地面变动很大,又有动力机械的震动,因此各种测量标志必须埋设稳固且在不宜破坏的位置。
四、施工测量的原则:
    施工测量和测绘地形图一样,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局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筑物和建筑结构的位置。
五、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 基础详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2)现场踏勘:了解现场的地物、地貌和原有测量控制点的分布情况;
(3)平整和清理施工现场;
(4)绘制测设草图、拟定测设计划。
建筑施工测量的原则:先在施工建筑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高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测设出各个建筑物。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布设形式
(1)建筑基线——地势平坦的小型建筑场地
(2)建筑方格网——地势平坦、建筑物分布较规则的场地。
(3)导线——建筑物分布不规则的场地。
2.建筑基线的形式及要求
(1)布设形式有:“一”字形、“L”形、“十”字形、“T”形。
(2)要求:主轴线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平行,主轴点不应少于3个。
3.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2)根据测量控制点测设
(3)根据已有建筑物、道路中心线进行测设。
方法同利用建筑红线测设。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1)按建筑基线测设的方法,先确定主轴线。
(2)采用拨角90º的方法加密形成方格网

六、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就是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上地形特征点,缩绘到图上。施工放样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

施工放样主要有:平面位置的放样、高程放样,以及竖直轴线放样。

平面位置和高程均通过对每个特征点的放样实现。特征点的放样通常采用极坐标法,也可用直角坐标法和交会法,高程放样则常用水准测量方法。当待放样点同附近控制点的高差较大(如放样高层建筑某层或井下某点的高程)时,常用长钢尺代替水准尺测设高程,或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放样竖直轴线可用吊锤、光学投点仪或激光铅垂仪等。除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外,还可以选择使用激光指向仪、激光铅垂仪、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等,以提高放样速度和精度。

七、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1.水平角测量
(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第五部分  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的施工知识

一、材料知识

1. 钢筋的分类
结构用的普通钢筋可分为热轧和冷加工两类。(如冷轧带肋和冷轧扭钢筋等)
热轧钢筋的强度登记已更改为235级、335级、400级和500级四个等级。按外形也可分为光园和带肋两种钢筋。
    2. 钢筋的性能
(1)力学性能:常用拉伸试验来测定其屈服点和抗拉强度,亦称钢筋的延性。
(2)冷弯性能:这是钢筋的塑性指标,他代表着可加工性能。
(3)焊接性能:是脂钢筋的可焊性,也可称适应性,可视作获得好的焊接质量的难易度。
(4)锚固性能:是指四个粘结锚固作用。如:胶结力、摩擦力、咬合力和机械锚固力。
   3. 钢筋的进场检验
(1)检验批: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炉罐号和同规格的重量不大于60吨的赶紧组成。
(2)外观质量:主要指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凸块不应超过横肋高度;其他缺陷也不得大于允许偏差范围。
(3)力学性能试验:应从每批赶紧中任选两根,每根取两个试件,分别进行拉伸和冷弯试验。
    4.钢筋的保管
(1)进场钢筋必须按批分类堆放,要有产品标志和产品标识,要有进场检验记录。
(2)露天堆放应选择地势高,基土平坦坚实,排水畅通及有利于施工的场所。堆放时要加垫木,离地不宜少于200mm。
(3)长期不使用的宜堆放在仓库或料棚内。
(4)堆放地点应严防酸、盐、油类物质和有害气体的侵蚀。
(5)已加工后的钢筋成品、半成品均应分类堆放,严防错用。
(6)钢筋加工场所应有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1.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4.钢筋弯钩或弯曲:

(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三、钢筋的配料和代换
   1. 下料长度的三个公式
直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减去保护层厚度加上弯钩增加长度
弯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加上斜段长度减去弯曲调整值加上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加上箍筋调整值
   2. 钢筋弯曲调整值:它是指钢筋弯曲后其外包尺寸的增加值,也称伸长值,同钢筋的弯曲角度大小有关。当弯曲角为30度时,调整值为0.35d;45度时为0.5d;60度时为0.85d;90度时为2.0d;135度时为2.5d。
   3. 弯钩增加长度:它是指有弯钩时所需要增加的钢筋下料长度,长采用检验数据。如180度半园弯钩的增加长度按6.25d计算,90度直弯按3.5d计算等,也可查表计算。由于受弯钩形式、弯心半径、直径粗细、机具和人员操作因素等影响。在实际配料时均可作适当的调整。
   4. 箍筋调整值:这是为了施工和计算方便,把箍筋开口处二个弯钩和四个弯折点统一考虑。以一个增长值计算。箍筋周长的度量方法有量外包尺寸和量内包尺寸两种。因后者以扣除保护层计算较方便。箍筋的调整值同直径有关,当采用量内包尺寸计算时,钢筋直径用4---5mm时,调整值为80mm;直径为6mm时为100mm;直径为8mm时为120mm;直径在10---12mm时为150---170mm。在抗震设防地区,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还要加长10d。
   5. 斜长计算:弯起钢筋的斜长同弯起角度大小有关,当弯起角为30度时,起斜长可按2ho计算;45度时可按1.41ho计算;60度时可按1.15ho计算。Ho是指玩起高度。
   6. 配料应注意的问题:
(a) 在配料计算时,对钢筋的形状,尺寸和接头位置等,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考虑到钢筋的加工,运输和安装的需求。
(b) 对于复杂构件,可采用放样实量方法求得下料尺寸。
(c)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按常规要求配制构造钢筋和附加钢筋。
(d) 钢筋配料时应填写配料单,且料单应先经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钢筋的代换:
(1)代换原则
(a)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可采用等强的原则进行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时,可采用等面积的原则进行代换。
(b)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绕度控制时,代换后还应进行裂缝宽度或绕度的验算。
(2)注意事项
(a)代换应满足配筋的构造要求,如最小直径、根数、间距、锚固长度等。
(b)对吊车梁、复梁、桁架等重要构件,均不宜用光园钢筋代替螺纹钢筋。
(c)在构件的同截面内,尽可能采用同种钢筋代换,且所用钢筋的直径差不应大于二级。(或5毫米),以免受力不均。
(d)梁内的纵筋和弯起钢筋应分别代换。以保证正截面和斜截面配筋的代换均能符合设计要求。当梁内纵向受力筋的排数有变动时,代换时也应作相应的换算。
(e)偏心受压或受拉构件代换时,不允许取整截面配筋量计算。
(f)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控制时,不宜用大直径钢筋代换小直径钢筋,也不能用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换等级低的钢筋,当构件受绕度控制时,不宜用光园钢筋代换螺纹钢筋。
(g)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构件,不已以强度等级高的钢筋代换。
(h)预制构件中的吊环、吊钩应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级热轧钢筋制作。
(i)当钢筋的品种、规格和级别需要做代换时,应按规范要求,事先办理好变更文件,应征得原设计单位的同意。
    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
    1.钢筋的锚固长度
(1)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同混凝土的强度登记和钢筋的级别有关,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2) 当采用HRB335级和HRB400级的大直径钢筋时(d大于等于25mm),其锚固长度应乘1.1系数;当采用环氧树脂涂层时,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乘1.25系数;当钢筋在施工中易受扰动时,(如滑模)其锚固长度应乘1.10系数。
(3)采用机械锚固时,其锚固形式和构造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一般可取受拉筋锚固长度的0.7倍。
    2.钢筋的连接
(1)连接方式:有绑扎、焊接和机械连接三种。
(2)连接原则:一是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二是同一根钢筋不宜有多个接头,三是同一构件中的钢筋接头应错开布置。
(3)使用规定:
(a) 直径大于12mm的钢筋应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
(b)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的纵向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c)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其纵向受拉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4)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允许百分率:
(a) 钢筋绑扎接头的连接区段长度应为1.3L1,(L1为搭接长度)。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b)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对梁板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5)钢筋机械和焊接接头的面积允许百分率
(a) 钢筋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在同一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b)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受拉区不宜大雨50%;(受压区可不限)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机械连接接头可放宽至50%。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不宜采用焊接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也不应大于50%。
    五、钢筋的焊接
    1.钢筋的电弧焊:它是利用焊条与焊件的断续接触后形成的电弧高温,熔化了焊条及焊件,待共同冷却后形成焊缝,并能使焊接件形成整体的一种连接工艺,目前使用的焊接形式主要有钢筋的帮条焊和搭接焊两种。
(1)帮条焊接:它适用于10mm以上的热轧钢筋焊接,可分为单面和双面焊。帮条所用直径可比被焊筋小一个等级,两被焊钢筋的端部之间应留有2---5mm的空隙。帮条焊的搭接长度,单面焊时,采用235级钢筋为8d,采用335级和400级钢筋时为10d。双面焊的搭接长度相应减半。
(2) 搭接焊接:搭接焊钢筋的端部应做成斜向对接,两根被连接钢筋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相应的其他要求可视同帮条焊。
    2.钢筋的闪光对焊
(1) 应用范围:闪光对焊是利用强电流产生的电阻热,使两根对接钢筋的端部熔化,产生闪光飞溅。在施加顶锻力后就使两根钢筋连成一体,闪光对焊适用于直径10---40mm的热轧钢筋焊接。
(2)对焊工艺:对焊工艺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三种,可根据钢筋品种、直径、焊接条件和焊机功率等诸多因素合理选用。
(3)取样数量:
(a) 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类型接头可作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但不足300个接头时,也应按一批计算。
(b) 外观检查时,应在每批中抽查10%,且也不应少于10个。
(c) 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六个试件,拉伸和弯曲试验各用三个试件。
(4)外观检查要求:
(a) 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b)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
(c) 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3度。
(d) 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钢筋直径,也不得大于2mm。
(e) 对检查出来的不合格接头应切除后重新焊接。
(5) 拉伸试验要求:
(a) 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b) 至少有两个试样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c) 当有一个试件不符合强度值或有两个试件在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中,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够或三个试件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d) 模拟试件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件。其数量和要求与初试时相同。
(6)弯曲试验要求:
(a) 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礅粗部分磨掉,宜与母材面齐平。
(b) 弯曲试验可在万能试验机,手动或电动液压变曲机上进行,焊缝应处于弯曲的中心点。
(c) 弯心直径应符合弯曲试验指标,(235级为2d,335级为4d,400级为5d)弯曲至90度,至少有2个试件不得发生破断。
(d) 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对焊接头,作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一个钢筋直径。
(e) 当弯曲试验结果有二个试件发生破断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仍有三个试件发生破断,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7)注意事项
(a) 对焊钢筋的端头应顺直,端部150mm范围内应清除干净,对焊时,被焊的两根钢筋应安放在用一轴线上。
(b) 焊工应具有经过培训和考核的上岗证件。钢筋对焊时,应先进行试焊,待试焊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焊。
(c) 闪光对焊的焊接工艺、焊接参数、如调伸长度、闪光留量和速度、预热留量和频率、顶锻留量、顶锻速度和压力、变压器级次等,均应根据相关情况,事先确定。
(d) 对焊工作完毕后,应稍停3---5 ,待接头处的颜色由白红色变成黑红色后,才可松开夹具,平稳取出轻放在堆料处,不得任意抛掷。
(e) 焊接场地宜有防风和防雨措施。负温作业应有保温措施。严防接头部位产生骤冷而脆裂。
    3.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
(1)应用范围:电渣压力焊是将钢筋的待焊端部置于焊剂盒中,通过引燃电弧加热熔化后,适时断电顶压,使上下筋焊成一体的方法,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全自动压力焊机的产生,将加速这种焊接技术的发展。
(2)  焊接工艺:一般有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四个过程。
    引弧过程是在钢筋接合处放置铁丝圈后,将焊剂灌入熔剂盒内,封闭后接通电源达到引燃电弧的过程。
    电弧过程是指引燃电弧后,产生的高温将焊剂充分熔化,稳定燃烧后形成一个渣池的过程。
    电渣过程是指将上部钢筋徐徐插入渣池,但有不能与下部钢筋形成短路,由于渣池电阻大,产生的高电阻热可将钢筋端部迅速熔化,这个过程称电渣过程。
    顶压过程是指在钢筋端部均匀熔化达到定量时,立即进行顶压,切断电源,将熔化的金属和熔渣从接合面挤出来的过程。
(3)试样要求:
(a) 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
(b) 力学性能试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c) 在现浇结构中,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
(4)外观检查要求
(a) 焊缝四周的焊色应均匀,凸出高度应大于或等于4mm。
(b)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c)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度。
(d)接头处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大于2mm。对于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后重焊。也可采取补强焊接措施。
(5)拉伸试验要求:
(a) 三个试样均不得低于抗拉强度标准值。
(b)当有一个试件不符合时,应取双倍数量进行复检。
(c)如复验结果仍有试件不达到规定要求时,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五)钢筋的机械连接
1.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又可分为以下四种工艺
(1)套筒径向挤压连接技术:它是将两根相接的钢筋端部分别插入同一个钢套筒内,然后用轻便式挤压机沿着径向挤压,使套筒产生变形后紧咬钢筋的横肋,将两根连接钢筋用套筒连成一体的连接工艺。具体要求如下:
(a) 应在事前对每批连接钢筋进行挤压连接的工艺检验,要求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b) 应随机抽取10%的接头作外观质量检查,主要有: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挤压后的套筒不得有可见裂纹;压痕处的外径应为原套筒外径的0.8---0.9倍;挤压后的套筒长度应增长1.10---1.15倍;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技术提供单位的有效形式检验中的要求。
(c) 挤压接头的拉伸试验应符合要求。同条件、同批材料、同等级、同规格和同形式的以500个接头为一个验收批,每批应随机抽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当在现场连续检验十个验收批,全部能一次抽样试验合格时,验收批的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2)套筒轴向挤压连接技术:它是采用专用的挤压机和压模对钢套筒连同插入套筒内的两根对接钢筋,沿着轴向进行挤压,使套筒被拉拔挤压变形后与连接钢筋咬成一体。它又可分为一次挤压和二次挤压两种作业方法。套筒挤压接头轴向压接后,其套筒的握裹钢筋长度达到预先确定的标记。其他相关要求可视同径向挤压连接工艺。
(3) 活套式带肋钢筋连接技术:它是采用两个特制的半圆套筒与两个套箍,在组装时,可先将两个半圆套筒与两根连接钢筋的端部对接扣合就位,再用专用压钳将套筒两端的套箍沿着轴向压紧,咬成一个整体接头,这种连接技术一次装卡,操作简单快捷,施工方便。
(4)双套筒轴向挤压连接技术:它是由两个套筒和高强螺栓组成。采用二次作业,先用挤压机分别将一个套筒与一根连接钢筋的端部挤压成一体,然后再在施工现场用高强螺栓将两个套筒连接起来。这种连接技术施工简单、方便、接头强度高,适用于特殊部位的钢筋连接
    2. 锥螺纹连接技术
(1)普通型锥螺纹连接技术:这种技术是用套丝机先将钢筋的连接端加工成锥形外螺纹。然后再通过特制的锥螺纹套筒(内螺纹)将两根钢筋连接起来,再用力矩扳手拧紧,使力矩值符合规定要求即可。
(2)镦粗型锥螺纹连接技术:它是先将钢筋端部进行冷镦粗,然后将镦粗部位加工成锥螺纹丝头,同样用相配的连接套筒连接的工艺技术。其优点是不但提高了强度,而且也增大了镦粗部位的母材截面。
(3)GK型锥螺纹连接技术:这种技术是在加工前,先要对钢筋的连接端部沿径向通过压模机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变形后形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再按普通锥螺纹工艺完成钢筋连接的一种新工艺、新技术。这种接头由于压模冷强作用,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接头的强度。
(4) 锥螺纹和连接套筒的质量检验
(a) 丝头牙形的质量检验:一是牙形的饱满,无断牙和秃牙,表面光洁与牙形规吻合;二是丝头锥度应与卡规和环规吻合;三是小端直径符合允许偏差要求。
(b)连接套筒的质量检验:可将匹配的锥螺纹塞规拧入连接套筒,互相吻合视作合格。
(5)接头外观质量的抽检
  对每批钢筋可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量的10%进行外观检查,应满足钢筋和套筒规格一致无完整的接头丝扣外露现象等相关要求。
(6)抽检数量的规定
(a)梁柱构件应按接头数量的15%,且每个构件不得少于一个接头。
(b) 基础和墙板构件按100个接头为一个验收批,每批同规格接头抽验三个做力矩检验。抽验的接头应全部合格,有不合格时,应作逐个检查对不合格接头应给进行补强处理,并填写好检查记录。
(7)接头的现场检验
(a) 测力抽检:用力矩扳手拧紧时以发出声响信号为合格,力矩值应是事先确定的。
(b) 接头拉伸检验:锥螺纹机械连接接头的检验可视同挤压连接技术或直螺纹连接技术。
    3.直螺纹连接技术
(1) 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它是先将钢筋连接端头用冷镦设备镦粗,再将镦粗端加工成直螺纹丝头,然后把两根已镦粗端用相配套的连接套筒连接起来,旋紧后即可。这种接头在同一构件内,其接头的连接截面百分率可适当放宽,也可不受限制而扩大了应用范围。
(2) 直接滚轧(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它是将钢筋的连接端采用滚轧设备直接将钢筋的加工端轧制成直螺纹,再用相配的连接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成一体的连接技术。工序简单、施工方便。
(3) 挤压肋滚轧(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它是先利用挤压设备将钢筋连接端部的纵横肋挤压成一个圆柱,然后再用滚丝机将圆柱体轧成直螺纹。由于采用挤压、滚丝工序、冷作硬化过程会使强度得到进一步提高。这项技术较可靠,但需要增加一道工序和需用两种机械设备。
(4)剥肋滚轧(压)直螺纹连接技术:它是先用专用的剥肋加工设备,将钢筋连接端的纵、横肋剥去,然后可继续滚轧(压),将端部压成直螺纹接头。剥肋滚轧可一次性装卡完成整个工序,接头具有牙型好、精度高、表面光滑、螺纹大小直径一致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抗低温性能。
(5)直螺纹接头的使用要求
(a) 标准型接头的丝头长度应为套筒长度的一半,以保证居中位置。加长型接头的丝头长度应大于套筒长度,以满足仅需转动套筒又可完成一个接头的连接。
(b)标准型套筒应用于正常情况下的钢筋接头连接;变径型套筒用于不同直径的钢筋接头连接;扩口型套筒用于连接时,对中有困难的特殊情况下的钢筋接头连接。
(6)直螺纹接头的质量检验:
(a) 型式检验:
1)型式检验属产品和生产工艺鉴定,检验报告应有提供该技术的相关部门提供。
2)型式检验应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接头进行检验,试件均不应少于12个,其中单向拉伸为6个,高压力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各3个。
3)型式检验时,对其母材的合格性能试验也应符合相关要求。
4)型式检验应有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试验和加载方法均应符合规程要求,且应出具试验报告和评定结论。
(b) 丝头的现场检验
1)丝头的检验批以每一个工作班的加工件数为准,随机抽检10%,也不少于20个。
2)丝头检查的合格率不应低于95%,否则应加倍抽检,若复检也不合格时,应进行全数逐个检查,不合格的丝头应切去后重新加工。
3)丝头的外观检查应抽查丝纹长度和丝扣的完整性,不完整齿牙的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4)螺纹检验是用专用的环规进行,在丝头的有效长度内,应能顺利的旋入和旋出。
(c) 套筒的出厂检验:
1)套筒出厂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
2)套筒的外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裂纹和其他缺陷。
3)套筒的内螺纹可用通端和止端螺纹塞规检查。通端塞规能顺利旋入套筒并达到有效长度。而止端塞规不能全部旋入套筒,但允许从套筒两端部分施舍,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4)套筒抽验的合格率不小于97%,否则应加倍抽检。复检不合格时则应全数检查。
(d) 钢筋接头的现场检验
1)检验前,相关技术和设备提供单位应向使用带为提交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2)钢筋接头应按验收批进行,同条件、同批材料、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的接头可按500个为一批。每批随机截取三个试件,按规程要求作单向拉伸试验。拉伸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有一个试件不合格时,应作加倍复试。若连续10个验收批,其拉伸试验均一次性合格时,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扩大一倍。
3)钢筋接头的拧紧力矩检验应符合规程要求。
(六)钢筋的绑扎安装
    1.钢筋绑扎的现场准备工作
(1)应先熟悉图纸,核对配料单和核查钢筋的成品、半成品加工,以免错漏。
(2)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确定绑扎安装顺序的方法。
(3) 准备好绑扎铁丝和工具。道路、脚手架和绑扎地点的工作环境应符合施工要求。
(4)准备好保护层垫块、塑料卡和马凳等。
    2.基础钢筋的绑扎
(1)带型基础钢筋绑扎

 
(a)底板网片的短边两行交叉点应全扎,中间交叉点可跳扎,扎扣成八字形。
(b)当基础宽度B大于1600mm时,其横筋可采用0.9B长度交错布置。当采用235级圆钢时,其弯钩应朝上。
(c)在基础的L形交接处,纵横向受力筋应重叠布置。但此处的分布筋可取消。在基础的T形交接处,重叠处横墙上的受力筋应有一半要伸入纵墙内。
(2)独立柱基础钢筋绑扎
(a)双向主筋的柱底板网片,其交点处应全扎,扎扣成八字形,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加固钢筋,以防网片安装时,钢筋有偏位。
(b)当柱基边长B大于3米时,其钢筋长度可采用0.9B交错布置,且要求长边筋在下,短边筋在上,有弯钩时一律朝上。
(c) 柱基插筋的下端应做成90度平直弯,且应用铁丝同底板筋扎牢,位置正确。柱基内箍筋间距应与柱相同,也不应少于两个。
(d)柱基插筋的位置要有可靠的固定措施,严防偏位。其上端部宜先套一个变径箍,以便于上柱柱筋的绑扎搭接。
(3)筏式基础的钢筋绑扎
(a) 双层网片之间应设置钢筋或混凝土撑脚,撑脚间距均在一米左右钢筋撑脚的直径大小同底板厚度、钢筋配置和施工方法等有关。一般在12---20之间,应以施工方案为准。对于特厚的筏式基础或设备基础,还可采用钢管或型钢作为临时或固定的支撑方法。
(b) 双层网片中的上层钢筋弯钩应向下,下层钢筋弯钩应向上,且应有固定措施。
(c) 筏基网片中的钢筋交叉点均应用铁丝扎牢,扎扣成八字形。网片上的各类插筋均应有固定措施,确保位置正确。
    3.梁的钢筋绑扎
(1)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梁上部的架立筋上,箍筋平面应与梁纵筋垂直布置,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箍筋的弯钩和弯折点处均应和梁筋扎牢,箍筋的平直部位有梁筋时,可采用间隔扎。
(3)梁中的纵向受力筋应放置在柱筋内侧,梁两端的箍筋离墙或柱边的净距不应大于50mm。梁内弯筋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弯筋的弯起角一般采用45度,当梁高大于800mm时,宜用60度。
(4)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也不小与25mm,梁面钢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30mm。当梁底受力筋采用双层排列时,应用直径25mm的短筋垫隔,
(5)梁侧有抗扭、抗剪钢筋时,其位置应正确,并用S钩对扎牢固。
    4.柱的钢筋绑扎
(1)柱内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柱纵筋上,其绑扎要求同梁。
(2) 柱箍应做成封闭式的,柱内箍筋的数量、形式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末端的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和抗震要求。
(3)柱内的纵向筋每边不多于四根时,其接头可设在同一平面上,若柱内每边钢筋有5---8根时,其接头应设在二个平面上,且应符合接头错开的位置要求。
(4)下层柱筋露出楼面部分,当采用绑扎时,宜用工具式柱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便上层柱筋插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下柱钢筋可直接伸入上柱,但其折角的宽度比不应大于六分之一。当采用上柱筋直接插入下柱时,真锚入长度应符合相关要求。
(5)梁柱核心区的箍筋绑扎应符合设计要求。
(6)柱内纵筋有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柱心,柱角筋为45度,柱中筋为90度。对于小截面柱,其纵筋弯钩与模板的夹角也不得小于15度。
    5.墙的钢筋绑扎
(1)当采用单层网片时,网片筋的位置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当采用双层网片时,在两层网片之间应加设撑铁,撑铁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且相邻宜错开排列。
(2)墙内网片的钢筋交叉点绑扎要求,可视同基础网片。以“四周两行全扎,中间跳扎,扎扣成八字形布置”为原则。
(3)为便于绑扎施工,墙内纵筋长度不宜太长,直径小于12mm为4米,直径大于12mm时为6米。同时,水平筋的每段长度也不宜大于8米。
    6.板的钢筋绑扎
(1)单向板钢筋网片的绑扎要求同基础和墙板。
(2)双向板钢筋网片中的交叉点应全部扎牢,相邻绑扎点应成八字形交错布置。
(3)板内配置双层网片时,其绑扎要求可视同相应基础。
(4)板中弯起钢筋的弯起角不宜小于30度;板中伸入支座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板下部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5d,也不少于50mm;板中的分布筋每米不得少于3根。
(5)板面上留洞时,当洞口直径或边长小于300mm时,其板中受力筋可绕洞而过,不必切断;洞口大于300mm时,应按设计要求在洞边加设加强钢筋;洞口大于1000mm时,宜设置过梁。
(6)对板中的负筋,特别是悬臂板,要有控制负筋位置的具体措施,做好成品防护,严禁任意踩踏。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搞好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工作。
    7.其他相关要求
(1)在同一构件中的相邻钢筋,其接头应错开布置,且应符合相关规定。
(2)钢筋接头的末端至钢筋的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10d。
(3)粗细钢筋搭接时,其搭接长度可那细钢筋计算,不同直径的钢筋对焊时,其截面面积之比不宜大于1.5倍。
(4)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5)在钢筋接头搭接的范围内,应用铁丝三点扎牢。

第六部分 基础模板工程

一、模板工程的要求

随着现浇混凝土结构所用模板技术迅速向多样化、体系化的发展,并逐步取代散支散拆的木模板,现已形成组合式、工具式、永久式三大系列工业化模板体系。但是,不论采用那一种模板,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3. 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4. 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二、 规范的基本要求

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2. 砼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筑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
    3. 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检验将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结构检验。
    4.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5.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
(a)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行复查,应按进场的批次  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b)对混凝土强度,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c)在规范中采用计数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
(2)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的产品合格证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6. 检验批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达到80%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7. 检验批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的规定。

三、木模板施工准备

1. 材料:
(1)木模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木枋:木枋的种类、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桁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钢门式钢架、交叉支撑、钢管等。
    2. 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在会审图纸结束后,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分部混凝土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架系统。绘制各分部混凝土模板设计图(包括模板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等),操作工艺要求及说明。
(2)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结合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3)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4)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标好水平控制标高。
四、 施工操作工艺
    1. 基础模板的制作安装:
(1)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个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稳撑牢;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杯形独立基础:与阶梯形独立基础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略有斜度,心模安装前应钉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中心轴线和标高。
③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钉牢。
    2. 柱模板:
(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模板厚)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500mm左右,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并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五、施工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 基础模板
(1)带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
采取的措施:
(a)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b)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c)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筋支架上。
(d)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2)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起不出的现象发生。
采取的措施:
(a)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要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b)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再钻几个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c)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d)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匀下料及振捣。
(e)拆除的杯芯模板,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拨动。
    3. 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采取的措施:
(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3)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4. 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采取的措施:
(1)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2)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3)四周斜撑要牢固。
    5. 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采取的措施:
(1)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2)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3)板模按规定起拱。
六、成品保护
1. 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2. 按楼板部位层层复检,减少损耗。
3. 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第七部分 实习过程中所积累(钢筋下料单)

钢筋配料单,是钢筋工程在实施中的书面体现,是钢筋施工的核心文件,是从设计到造价、算料、翻样人员共同劳动成果的结晶,在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当今建筑业,离开钢筋配料单,坚固的建筑物就盖不起来,钢筋配料单雄居险关隘口、举足轻重之位置,大有必要加以 推敲革新,使其更加明朗、实用。
    钢筋配料单,样式颇多,排列各异,格式千差万别,现在各种各样的电脑翻样软件,最终结果均体现在钢筋配料单中,钢筋工人下料成型 ,绑扎安装,都要依照配料单来干活,工程预算决算,也都要用钢筋配料单来规划、总结钢筋用量与消耗,以便拿出依据,进料或者结账 。
    然而,观察诸多钢筋配料单,不完善,不明晰,序列混乱,内容颠倒者居多,包括许多著名钢筋翻样软件在内,往往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 感,应用起来难以顺手。
    在钢筋配料单上,若是把相关的钢筋基本参数隐藏起来,就会使人如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坠五里雾中。在钢筋配料单上,所要的就 是清清白白清清楚楚,根根底底一目了然。

“报户口”是配料单的总前提,包括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楼层和构件名称,这是在标题处须表明的内容。这一点,谁也不会遗漏, 咱就不必细说。 除标题外,钢筋配料单上的基本内容,大概有16个要素要说清楚。
    保护层,是第一要素。可是,在一般的钢筋配料单上却见不着,现在,根据《平法》,保护层是按环境类别,不一定遵循以往的一般规律 ,有时在图纸上明确标注保护层在梁板柱中各是多少,所以这保护层,就必须体现在钢筋配料单上,要明摆在那里,时时刻刻都能够看得 见才行。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第二要素,不知道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它决定了钢筋的锚固长度,而锚固长度就排在了第三位,成为第三要素,知道了锚固长度,才能计算搭接长度,这里边还离不了搭接的一个修正系数,但是,搭接长度与修正系数,不是在特殊情况下,则没有写上钢 筋配料单的必要,只是在施工时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规范执行就可以了。
    有了以上三要素,才能展开钢筋的算料与翻样,这三要素是依据是行业法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是国家强制执行的规定,如此重要的内容在钢筋配料单上看不着,这样的钢筋配料单就成为了无根之草无本之木,使人无从下手,只能猜谜按老套路。

  钢筋配料单的第四要素,是构件的几何尺寸,即构件的长度、宽度、高度或者厚度,钢筋计算与下料成型,必须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几何尺寸,至关重要的数据没有出现在钢筋配料单中,请问你配的什么料呢,到哪儿去找依据呢,所以,构件的几何尺寸,务必要写进钢筋配料 单。
    第五要素是钢筋排布范围,此一项在任何钢筋配料单上均未曾提及,在多年的实践中得知,不拿钢筋排布范围当一回事算出来的结果是不准确的,比如一道梁,梁的两头和中间要插进柱子里,那么插进柱子里的这段梁就不可能再绑扎箍筋,在计算时,柱子里的这些段梁所用 的箍筋数量就应当减去,再如连续板,板的两端和中间都得穿过梁,那么穿过梁的这些区域就不能再放板筋,还有梁和柱子的加密区与非 加密区,梁或柱子的箍筋都得单独计算,这些钢筋排布范围就应该体现在钢筋配料单上,以便能证实钢筋数量的来由。

这还不算,有了排布范围,里边还暗藏着一个钢筋排布外围,有时是一个数字,有时是两个以上数字,就是在纵筋上不套箍筋或不排布横 筋的那些段区域,一般不写在钢筋配料单上也可以,但是,阅读钢筋配料单时,对于这钢筋排布外围,是必须且务必要知晓的,否则,你不是内行。
    第六要素是构件数量,只一列,不用多。同样类型的构件共有多少件,好让人心里有底,不至于盲从。构件数量必须得准确,不然的话, 就会一错百错,不是做多了就是做少了,用时不够或者剩下很多材料,造成钢筋的浪费和加工成本的浪费。
    第七要素是两种根数,一个是构件经过计算之后,或者图纸上直接给出的单个构件的钢筋根数,叫做“单根数”,另一个是以单个构件所用的钢筋根数乘以构件总数,叫做“总根数”,单根数与总根数两列一前一后,保持同步,一个单根数一个总根数,两者一个都不能少。
    第八要素是钢筋的规格与直径,规格包括冷拔低碳钢丝,冷轧扭筋或冷轧带肋钢筋,热轧盘圆或直条钢筋,Ⅰ、Ⅱ、Ⅲ、Ⅳ、级钢筋,还有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直径从3毫米到50毫米不等。
    第九要素是钢筋的间距,是钢筋排布范围的前提条件,按照图纸上的数值抄入即可。
    第十要素是钢筋的编号或称谓,这根钢筋排在第几号,叫什么名字,是干啥用的,最好能够体现在配料单上,起到携领之作用。
    第十一要素是钢筋的形状样式和尺寸,各类钢筋形状总共有上百种之多,通用的只有十几样,大概用8个字可以概括为:“箍、角、担、 连,腰、拉、主、吊”。这是按照平法的顺序编排的,即箍筋;角即上角筋或者上排筋,担负弯矩俗称扁担筋;连接负弯矩筋 的“架立筋”,即腰筋,拉即拉筋,主梁即下排纵筋以前通称为主筋,主次梁交叉处的吊筋。
    直到第十二要素还没到钢筋下料长度,钢筋下料长度得排在第十三位上,那第十二位是什么呢,第十二位是钢筋的弯折延伸率,以前叫做 钢筋弯曲伸长值,弯45度角为0.5d,弯直角为2d,等等,这个数值在钢筋下料之前,按照行业标准必须得事先减除掉,究竟要减掉多少,在钢筋配料单上从无表示,这样的钢筋配料单是不够全面完整的,从表面上看,还有令人费解的地方。
    第十三要素是钢筋的下料长度,要求准确无误,不可马虎从事。我们经常在钢筋下料长度的数值前面加上一个等号,以防止出现差错,看到前面有个等号,工人们就知道那是下料长度。为什么加等号而不加别的什么号,因为当算到下料长度这块儿,钢筋的尺寸已经算准了, 已经是最终结果了。加等号有终结的意思在里面。
    在钢筋配料单上,数字单位应该为毫米,绝对不应该以米为计算单位,以米为计算单位出现在钢筋配料单上是大错而特错的,为什么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建筑工程的图纸上,除标高以米计算之外,其它部位都是以毫米为计算单位的,而在钢筋配料单上,出现标高数值的时候是不多见的,而钢筋的样式及各段长度,都应该与图纸接轨,跟图纸相一致。这样做,不至于马虎与发生数字混淆。许多钢筋计算软 件都犯有这个毛病,在钢筋配料单上以米为计算单位,科学态度十分的不严谨,还开发什么软件,开发者真是太粗心了。
    第十四要素是钢筋用量的总长度,是以总根数乘以下料长度得来的,是钢筋结算用的数值。钢筋总长度,以米为单位还是以毫米为单位都 无关紧要,只要计算公式不差便可。

第十五要素是钢筋的理论重量,它离不开铁的比重,不用铁的比重参算,光用钢筋的半径自乘系数,所得的结果其精确度是不准的,每个 熟练的钢筋翻样人员,都能把钢筋的理论重量背诵得滚瓜烂熟。
    第十六要素是钢筋的总重量,以公斤为单位或者以吨为单位都可以。
    到此为止,整个钢筋配料单才算全面翔实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钢筋配料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布局,是表头的排列顺序,各种钢筋软件的配料单,其钢筋的排列顺序都不一样,随便翻阅一下,顺手者少别扭者多,比如根数、规格、直径、间距这4项,本来是一脉相承的东西,它却要偏来个本末倒置,你说气人不气人,在平法标注上,往往都是(举例)16Φ20@150这样的表示,那么,你为什么不在配料单上也这样表示呢,为什么不与平法同步呢,偏偏来个:把根数放到样式和下料长度的后边,使用倒叙倒插笔,你说别扭不别扭?
    钢筋配料单,主要是为了工人干活用的,其次是为了算料买料而用,既然是应用品,为什么不让应用者舒心呢?为什么不在表头排序上下点功夫呢?
    在钢筋配料单上求全责备,我不是在出风头,在这里无事生非。君不见,因为钢筋配料单不详不准而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者,屡见不鲜,谁能保证不出错?所以说这个单子非常重要,一要准确二要详尽三要有据可查,不准确则干活时耽误事,不是料不够就是剩下许多料,不详尽往往使人糊涂,不知那些数字从何而来,有据可查就是要有来龙去脉,所以我列举了16要素,还有几项隐藏的要素,有了这些要素在配料单上,只要是内行人,参照图纸,便可校对这张配料单有错无错,可不可以施行。

实习总结:

持续将近一个月的生产实习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时间的确不能说是很长,可是它带给我们的却是永远也忘不了的人生经历。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期间,我在焦作市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工地,我知道了很多有关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的知识,了解了基坑支护的施工工序和方法,知道了岩土工程的大体分类,掌握了一些实践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习是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的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们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接触了好多有用的新名词、新术语,也为我们下学期将要进行的专业课的学习铺下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三十天里,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更上一曾楼,而且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校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提前获得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的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花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专门进行实习是非常值得的,我为此而感到欣慰!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进步,相信这次实习给我们带来的经历一定可以为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帮助!为即将毕业的我们提供了一次人生阅历,为我们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埋下伏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