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04

设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摘要:通过多我省《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分析了我校申报该专业的优势,描述了我校制定的完善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说明了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为该专业的设置和开设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及“十二五”会议精神,我校积极探索招生和就业的路子及方向,按照市场规律办学,与时俱进。我校对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有完整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和优良的师资力量、实习基地。为此我校向省教育厅申请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一、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市场调查

1、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I)总额增速持续在15%以上的高位运行,导致建筑业总产值及利润总额增速也在20%的高位波动。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制度建设及有效监管,我国建筑市场正在进入健康的发展轨道,可谓亮点频闪。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xx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以上,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巩固。20xx年,我国建筑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总产值11.8万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8%;对外工程承包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更加明显,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未来50年,中国预计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然而,从全国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静态分析,河南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并且,河南省的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比较严重豫西地区和豫中地区的差距达到8%左右,豫北、豫东和豫南与豫中地区的差距更是明显。所以河南省的城市化道路还很漫长,这也为河南省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2、建筑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及分析

我校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座谈讨论,得到了一些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认识:

1

人才需求量大。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社会固定投资的60%左右是通过建筑业实现的。庞大的建筑体系需要大量的岗位和值为,这种需求也将解决大量的专业人才就业。“十一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扩展到逾90个,几乎翻了1倍,在国家与各地区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成长显著。但在此期间,该行业人才短缺现象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有相应的措施。

当前阶段,河南省建筑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先进省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育不足,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不能满足建筑业企业发展需求。二是科技含量少,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速度慢,行业装备水平不够高。三是建筑行业的增长方式仍是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工比例较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推广力度不大,信息化水平低,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企业标准管理水平不高。建筑能耗总量大,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影响了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与其他省份建筑企业相比没有竞争优势。

并且,河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受经济发展水平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才被稀释现象严重。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都更愿意到沿海发达城市找工作,这样也给河南本土建筑行业的人才市场增加了压力。

二、我校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具备的优势

(一)专业紧贴我市长盛不衰的支柱产业,办学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长盛不衰。建筑专业人才结构具有十分明显的“金字塔”特征,一线操作岗位的专业应用人才占绝大多数。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适合中职教育层次,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员(助理)、资料员、材料员等一线技术管理与操作人才,需求基数庞大。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加上学校在区域建筑业中良好的办学声誉和专业办学特色,使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办学前景十分广阔。

(二)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力度大,职教特色鲜明。

学校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主动应对十多年来中职学生就业层次不断下降,生源素质急剧下滑的中等职业教育大环境的深刻变化,不遗余力地开展专业整体教学改革。

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

学院大力推行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2+1”模式进行创新,加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加大了与社会的对接力度,可使学生较快的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学生毕业即就业。并且学校着力推出了5年制大专(3+2的职业教育模式),学生完成三年的中专学习后,可以选择通过考试继续在本校大专部深造,就业升学两不误,毕业以后各项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省教育厅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

2

(四)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学院拥有一支由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组成的教师伍。 同时学院十分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专职教师的引进、培养、储备。建设了一批专业素质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充分满足了该专业开设和发展的需要。

(五)良好的教学环境,一流的软硬件教学设施

学院总占地面积360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开设近200个特色教育教学班,可同时容纳8000余名学生就读。全力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习教学相互渗透的教育教学理念。本专业学生还可以参与学校的二期及后期工程建设,让学生在踏入工作岗位之前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去体验,加大学生与社会的对接,更有利于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同时学校还为本专业学生配备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计算机房、语音教室、等可满足该专业学生的使用,学校内部还建有大型室内体育馆、游泳馆、电影院等大型健身娱乐设施,以及专供教学科研的专家楼,是一所高规格、多层次、多轨制的综合职业技术院校。

(六)稳就业,强保障

(1)先进的就业模式

学院在重视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高度重视毕业生工作。学院肩负着落实“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产教结合为一体”的示范办学重任,采取多渠道就业模式,学院先后与全国多家实力雄厚的百强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实习就业基地,全面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探索一条全方位、全过程以能力为本的“多证式”、“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可靠的、多选择的岗位群支持,保证100%就业。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后续服务机构,指导、落实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为学生的实习就业保驾护航。

(2)校企合作广泛深入,成效良好

面向行业的办学培训,使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形成了深厚的行业背景和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积淀了坚实的校企合作基础。该专业与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广州市住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员工培训、教师实践、学生实习、人才储备、信息交流、毕业生就业的全面合作。另外,校企共同组建了 “专业建设指导小组”,企业全过程参与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改革工作和课程教学实践。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体系

1、《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目标及业务规格

《建筑施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到各类建筑公司从事建筑工程施工员(助理)、资料员、材料员等一线技术管理与操作等工作。因此,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是: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建筑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施工技能,具备建筑工程测量、材料检验、混凝土及砌体结构施工、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土建预决算、计算机绘图等方面的职业应用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路桥、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 3

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砌筑及钢筋实训》、《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专业课程都是每一个本专业学员所必修的,充分保证了学生们丰富的建筑理论知识。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也是制订本教学计划的核心。教学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分为三个部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分为五个部分:操作演示、训练、模拟、见习、实习。在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理论教学环节的联系。

根据目前生源的素质、招生和就业的形势,我校针对当前的教学计划进行改革,从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出发,适当拓宽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增加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适当考虑超前性。

在教学中,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以够用为限,实用为度。突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对于重点专业理论的课程,要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加强知识的应用教学。还要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认识实习、操作实习、毕业实习的环节,通过这些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职业敏感,丰富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

学生在毕业前,学校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再出面联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考试,拿到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和注册结构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等本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敲门砖。

3、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行政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行政管理要为教学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教学过程管理为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在一方面教务处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另一方面学院教研组要随时根据市场的形势和变化调整教学计划。

另外,学校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制定政策促进教师再继续教育,学习相关的专业技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适应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及洛阳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大省将需要大量适应建筑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培养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已迫在眉睫,而且办学前景广阔。同时,我校地处九朝古都洛阳,社会知名度、美誉度较高, 4

且学校办学实力强、软硬件设备齐全。针对办学标准,我校从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习实训校内外基地等方面均已具备开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办学条件。

5

 

第二篇: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

闽江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办公应用X班-XXX

DSN – 版本 1.0.0.0

日期:2009-9-21

目 录

1.引言 ............................................................................................................................. 3

1.1项目背景 ............................................................................................................ 3

1.2项目范围 ............................................................................................................ 3

1.3目标 ................................................................................................................... 3

2.图书管理系统体系规划 ................................................................................................. 3

2.1拓扑结构 ............................................................................................................ 3

2.2层次体系结构图 .................................................................................................. 4

2.3系统功能结构图 .................................................................................................. 5

3.图书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6

4.所建议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 7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 7

4.2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 8

4.3 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 8

4.4技术可行性评价 .................................................................................................. 8

5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 8

5.1该系统对客户的影响: ....................................................................................... 8

5.2估算方案 ............................................................................................................ 8

5.3 具体项目总体估计.............................................................................................. 8

5.4收益 ................................................................................................................... 8

6.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能性 ................................................................................................. 9

6.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9

6.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9

7.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资源 ................................................................................................. 9

7.1开发环境 ............................................................................................................ 9

7.2运行环境 .......................................................................................................... 10

8.工作进度安排 ............................................................................................................. 10

1.引言

1.1项目背景 项目的任务提出者:该图书馆馆长 开发者:软件工程系 用户:图书馆工作人员及读者

1.2项目范围

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1.3目标

由于原先图书管理采用的人工系统,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只需一台电脑和一个管理员老师就能轻松完成.同时提高对新书入库、借阅图书以及学生信心管理的速度。减少人力的投入的同时提高了信息处理的精度和准确度,在输入无误的基础上可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改进了管理服务的质量,可由系统对入库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归类,学生信息整理、借阅情况登记入档。改进人员的利用率,减少了前台操作人员,更多的人员可用于为借阅者服务、更新采购图书等其他事物,节省人力资源。

2.图书管理系统体系规划

2.1拓扑结构

学校的多台借阅管理机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为避免入侵者对信息的破坏装上防火墙软件,最后读者的借阅信息传输给终端客户机,及数据管理中心。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借阅管理机3

2.2层次体系结构图

层次体系结构图可分为三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

表现层具体表现方式即WEB

业务层具体的业务有借阅信息管理,书籍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系统管理

数据层有SQL数据库,ORACLE数据库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2.3系统功能结构图

1, 图书馆信息系统可分为四大模块(借阅信息管理,书籍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系统管理)

一, 借阅信息管理包含借书信息管理,还书信息管理

二, 书籍信息管理包含设置书籍信息,设置书籍种类

三, 读者信息管理包含设置读者信息,设置读者种类

四, 系统管理包含密码修改,退出系统

2,借书信息管理下可进行借书信息查询,借书信息添加,借书信息修改

还书信息管理下可进行还书信息查询,还书信息添加,还书信息修改

设置书籍信息下可进行书籍信息查询,书籍信息添加,书籍信息修改

设置书籍种类下可进行书籍类别添加

设置读者信息可进行读者信息查询,读者信息添加,读者信息修改 设置读者种类可进行读者种类添加,读者种类修改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3.图书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一读者借书描述:读者到达图书馆借书时候先输入借书证号,如果不正确则重新输入:如果正确,图书管理员则进行图书信息核对,是否有超过借书数量的上线,显示超过则不可以借书,没有超过可以借书。

二读者还书描述:当读者还书的时候,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扫描,如果该书超过还书期限,就需要罚款;没有的话还可以续借,此时还需判断是否有其它到

期的书没有归还,没有的话可以续借;若有需提示到期未还的书,图书管理员告知读者。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4.所建议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数据库的支持,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

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

4.2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在以上几点中已可以看出新系统的性能与功能上与现有系统的差别,首先新系统克服了原来系统的资金投入大,人员设备技术含量低,系统工作负担重等缺点。而且加入了对数据的安全性保护的功能,使原有系统在可用性与稳健性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4.3 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1).设备:采用建议系统后,改进了原有系统的性能所以对设备要求自然更高,建议系统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使设备也必须跟着升级。

(2).现有软件:由于建议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以及一系列高技术含量软件,使得原来系统上的一些软件无法继续使用,不过在新系统开发过程中将尽量考虑到,对现有软件的兼容性。

(3).用户:建议系统使用的新技术是完全基于原有的系统上的,故用户不必考虑新系统带来的人员培训等等。

4.4技术可行性评价

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5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5.1该系统对客户的影响:

建议系统是为了改善原有系统在经费支出过高的缺点的,所以新系统一经使用在经费支出方面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用户在使用了新系统后只需要花一定资金购买一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就能实现自动化.

5.2估算方案

本系统完全按开发计划进行估算,办公用品的消耗,办公设备的消耗,开发人员生活与维护(包括水、电、房、工作餐)等。

5.3 具体项目总体估计

本系统大约总体耗费为10000元。

5.4收益

(1)提高工作效率

(2)减少工作人员

6.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能性

6.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合同责任:符合国家标准的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侵犯专利权:有

侵犯版权:有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量的积累更是与日俱增,无论是学校的图书馆还是公司的资料库,学生或员工的知识渴求的越显强烈,书籍资料的借阅量也是越来越高,而逐渐显现出来的读者信息管理质量问题是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管理员为了将读者的部分个人信息记录下来,需要每一位新读者自己填写他们个人资料,并且能够对读者进行编号和排序,对他们的信息进行修改和查询操作。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使读者信息更加安全,必须限制非管理员对读者信息的访问权。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的管理平台,能够使读者信息能够快速完整地自动记录在案,并且不能够随便被任何人非法窃取,这对学校和公司的读者信息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自定

工作制度:自定

人员素质等能否满足要求:可以满足

从社会效益上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软件管理图书馆日常工作,毫无疑问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需求和问题,这样也会不断地促进信息技术和软件应用的革新。用哲学的思维分析可概括为软件应用促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反作用于软件的应用,从而双方面同时促使社会不断朝前。总之,经过研究,此系统的用户无使用方面的问题。

7.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资源

7.1开发环境

(1)主要开发平台

以Win2003sever为服务平台,后台为数据库SQL Server 2000。 (2)主要编程语言VB (3)数据库开发平台SQL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常常要设计含有如下数据项:借书证号、姓名、单位、馆藏号(馆藏号为每本书上的条形码号)、书名、分类号、作者、价格等

(4)数据库设计辅助

7.2运行环境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运行库) 客户端(浏览口)

8.工作进度安排

图书管理系统工作进度安排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分析阶段这个阶段预算时间为5天,然后是设计阶段,此阶段所需天数为8天,写代码及单元测试所需天数为10天,最后是总测试及修改阶段,所需天数为15天。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图书管理可行性分析报告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