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业局 王开东

空气新鲜的乡野环境,幽静的农家宅院,从地里刚摘回的新鲜蔬菜,老腊肉、农家米酒、土鸡、石磨豆花等特色农家饮食以及对农活的劳作体验,对久居都市的游客,无疑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我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休闲旅游农业在我市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兴起,随着我市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五.一”、国节长假、双休日的实施,工薪阶层全年假日达到三分之一,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到20xx年,全市共有各种形式的农家乐29 家(其中在建3家),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我市休闲农业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发展势头良好。一是企业数量多。截止目前,全市已有各类休闲农业企业29家(其中在建3家),共有餐饮257桌,棋牌153桌,住宿152床。全市共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15人,从业人员215人,带动周边农户300多户。石林景区—天池湖、市区和重点场镇城乡结合部、渠江码头、宝顶和704景区等地已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旅游休闲农业产业带。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休闲旅游农业投资规模在

500万元以上的有2家,1000万元以上的有1家。有远近闻名的安家沟、黄花梨、柏木山庄、葡萄山庄、望湖山庄、明月和清溪口鱼轮等。三是经济效益好。20xx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营业收入1500多万元。20xx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150多万人,经营收入达到1800多元,已成为我市农村的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2、经营模式多样。全市休闲旅游农业不断创新经营方式、拓展经营领域,形成了四种主要经营模式:一是休闲娱乐型。它是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主要形式,游客不但可以充分领略青山碧水的田园风光、感受绚丽多姿的乡风民俗,还可以亲身体验农家生活,吃农家饭,喝农家酒,住农家屋。有兴趣的游客还可品茶、打牌、下棋、垂钓捕鱼,从而满足了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如小山坝、安家沟。二是观光型。在山地景区地带,利用风景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避署、休闲娱乐、食宿等,如望湖山庄、水杉山庄。三是特色资源型。以“特”立业、以“特”兴业,如明月、清溪口的鱼轮等以大河鱼吸引游客;四是综合型。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如黄花梨度假村。 3、发展前景广阔。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我市地处重庆、达州、南充的金三角中心,丰富的山水资源,秀

美的田园风光,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条件,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促进休闲农业逐步步入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为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富民强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发展形势虽然喜人,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市区、风景旅地带休闲旅游农业发展较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较好;其它地方则相对较慢。

(二)仍处于自发发展阶段市场辐射半径小。华蓥市休闭旅游农业在发展中还处于农民和业主自主发展的状态,多数地方政府既没有号召,更没有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多是在市场拉动下,通过一些先期经营的成功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民自发跟进。游客凭借有限的信息了解到一些休闲旅游农业的情况后而自发地参与,缺乏政府引导。目前旅游客源基本来自附近的城镇。受客源市场、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跨区旅游消费很少。辐射半径多在30公里内。

(三)规划较滞后,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我市的休闲旅游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在发展过程中项目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政府或相关部门在发展中缺乏正确的引导,也没有专门为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提出切合实际的科学的统一规划。影响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的整体发展。因此,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整体水平较低,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产业群效应。

(四)政策不配套,发展举步维坚。尽管市政府出台了指导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关文件,但具体政策一直没有落实。休闲旅游农业至今还没有建立扶持资金,必要的活动经费也难以保障,引导手段缺乏。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单位的,却大大打了折扣。如抵押贷款中所需土地证和房产证,金融、国土等部门受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制约,因此对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是爱莫能助。

(五)特色意识淡,经营模式单一。大部分休闲旅游农庄设施简陋、项目雷同、活动单一、服务水平较低,还停留在钓鱼、打牌、吃土菜这一层次上,再无其他特色吸引顾客。缺乏更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

(六)管理难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由于农家乐都是个体经营性质,实行的也是家族式管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因此,在经营管理上不

够规范,在服务质量上不够到位。还与顾客的要求相差甚远。服务员大多数上是自己的亲戚或在本地请的员工,基本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低下。

(七)基础设施较薄弱。农村水、电、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相对薄弱,近年来,虽然,农网改造下了很大力气,但仍不能满足农村用电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用电高峰时,许多农家乐的空调几乎无法派上用场。也影响休闲农庄的接待能力。

(八)工作合力不强。相关职能部门片面认为发展休闲农业是某部门一家的事情,相应的部门联系会议制度至今没有建立,没有形成部门联动、联手帮扶发展的合力。

三、推进我市休闲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方向,实现休闲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强力推进。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一个提高”“五个坚持”。

第一,要提高认识。目前各地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认识不一致,影响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研究、宣传和推介,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考虑,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休闲旅游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要坚持科学规划。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受文化和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与农业区域布局相关联。因此,必须要做到有序发展、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开发。要加强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统筹规划,把休闲旅游农业规划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城市旅游规划等相衔接,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延续性。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资源节约和美化环境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始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要坚持突出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特色,开发休闲旅游农业要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因此,要指导和帮助经营者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特色品牌就是客源”的理念,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打造特色招牌。休闲旅游农业园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资源,开发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进行有机融合,把现代农业、科普教育,以及环保、农事体验于一体。要注重吸引游客参与,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个性化的休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形成独特的生态休假平台。

第四,要坚持加大投入。投入不足始终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

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机制。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大力鼓励广大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休闲旅游农业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旅游企业投资开发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发展休闲旅游农业配套产业。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通过转让股权、出让冠名权、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带动休闲农业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五,要坚持要优化环境。一是领导环境,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臵,加强领导和服务,规范企业的发展,清理涉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乱评比、乱检查、乱达标和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二是政策环境,就是要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三是舆论环境,也是社会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打造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发挥社会的力量支持、维护、促进产业的发展。

第六,要坚持优化服务。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培训、信息交流、创业辅导、融资贷款、管理咨询、宣传推介、规划设计、教育培训上要加大工作力度。要

把服务始终贯穿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在发展初期阶段,重视创业辅导和教育培训,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突出在行业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推广加强服务。在服务体系建设上,既要有政府主导的准公益性服务机构,也有以大专院校和社会中介组织为主的商业服务组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要十分重视休闲旅游农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休闲旅游农业管理与服务知识、风土人情知识、诚信意识及行业服务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休闲旅游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形成工作合力,要自觉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优质服务。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紧密型工作机制,共同承担组织推动、工作指导、服务协调、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典型推广等工作。

华蓥市农业局

二ΟΟ九年八月十九曰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调查表

关于我市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二篇:睢宁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睢宁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倪鹤翔 赵来柱

近年来,睢宁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招商引资、加大投入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县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经过走访座谈与实地考察,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睢宁县观光休闲农业概况

地处黄河故道,是传统的果产区,果树资源丰富,是全省梨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县份。“三水梨”是我县观光休闲农业的雏形,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县委、县政府把新一代日本砂梨作为睢宁果树业发展的重点,20xx年被农业部认定为“长江中下游及沿海优势梨产业带重点县”,发展壮大,成名于二十一世纪初。全县果树面积10.4万亩,其中棚架园1.53万亩,建成国家级优质三水梨无公害生产基地8.5万亩,现有三水梨园5万亩,主要分布在王集、姚集、高作等镇,形成了以丰水、新高、爱宕等5个主栽品种和甘水、七日酥、华山等6个搭配品种,以日本砂梨为主,早中晚熟配套,从7月至11月都有鲜梨可采的梨都风光,20xx年6月荣获“中国三水梨之乡”称号。在此影响下,我县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近年呈现加速发展势头。目前,建成两大万亩观光梨园,10个农业观光采摘园,3个休闲农庄,1个省级湿地公园和1个岠山旅游观光带。从业人员41106人,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产区农民人均果业收入3000元以上,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睢宁县观光休闲农业呈现的特点

(一)观光休闲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我县农民积极投入观光休闲农业建设,观光休闲农业面积不断扩大,亮点突出,岠山旅游观光带、省级白塘河湿地公园和九鼎葡萄庄园,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我县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层次和水平。

(二)观光休闲农业品种呈现“新、特、优”。从品种上看,我县观光休闲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名、特、优、新品种发展,核桃、法国葡萄和枇杷等新品种在我县试种成功,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以三水梨为主体,优质苹果、黄桃等杂果并存,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

(三)创立品牌,增强观光休闲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我县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中始终注重品牌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建品牌,把培育品牌、创建名牌作为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重要措施,“徐沙河”牌三水梨、“利生”牌葡萄等都是江苏省知名商标、徐州市著名商标,促进了品牌农业发展,提高了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经济效益显著,切实实现了农民增收。从调查结果来看,与设施瓜菜等园艺业相比,观光休闲农业是项风险小、效益高的产业。张家港市一名机关干部仲利生辞退机关工作,20xx年在高作投资80万元兴建150亩现代葡萄示范园,从次年开始到20xx年,每年纯收益都在30-60万元以上,20xx年以后,每年纯收益均在100万元以上。岚山镇葛庄村枇杷示范园,亩纯收益达30万元以上;王集镇苏塘村农民姚谦有苹果园12亩,每年纯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产区农民就果业一项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

三、睢宁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实践证明,领导重视与否是每项工作成败的关键。作为观光休闲农业的主管部门,县委农工办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示汇报,使他们了解、认知观光休闲农业,争取领导支持。20xx年初,我县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当时的县委书记王天琦和县长王军都分别在会上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进行了强调和安排,并将之纳入县对镇农业和农村工作考核重要内容之一。为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县专门成立了休闲观光农业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李任组长,县委农工办、农业委员会、规划局、旅游局、国土局、建设局等18家为成员单位。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各镇也都成立了休闲观光农业领导小组,做到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观光农业工作,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我县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观光休闲农业先进典型和经验,激发人们热爱、建设观光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城市居民“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的乐趣。在建设观光休闲农业的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保护好优美和谐的乡村生态环境,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农家乐”发展的前提。优美和谐的乡村田园风光是维护乡村生态平衡,实现乡村“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翠绿欲滴的群山,清澈的小河,潺潺的流水,遍地野花,一望无际的田野,优美和谐的乡村田园风光,浓郁深厚的乡村泥土气息和文化,天然纯香的乡村土特食品,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带来一种清新自然、原汁原味的美好享受。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县经济社会资源分布特点,因地制宜,从经济社会全局角度,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层次与水平。

近年来,我县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挑选项目,对现有的特色农产品基地进行规范、整合、集中,实现特色农业基地的成片开发,形成规模。一是王集镇、庆安镇、魏集镇、梁集镇、官山镇利用原有的设施农业基础,大力发展优秀农业观光园,涌现出王集南许的梨园、庆安油桃园、魏集万亩西瓜种植园、梁集的草莓园、官山的食用菌等;二是古邳镇利用该镇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巨山风景区农家乐专业村,该专业村的建设按照区域生态安全理论,经过多次论证,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巨山旅游景点为依托,大力搞好以农家乐为主题的旅游开发。三是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以发展农庄经济为依托,重点开发与城镇居民需求相适应的集果品采摘、垂钓休闲、民俗风情展示为一体的农庄式休闲区,以推动新农示范村建设。已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发展势头强劲的可喜局面。总体布局概括为“一山”、“二带”、“三区”、“四线”、“百点”的观光休闲农业布局格式。“一山”:指岠山;“两带”:黄河故道综合治理带,优质水果产业带;“三区”:王集、高作两个万亩果树观光园区、设施果品生产示范区。“四线”:宁宿徐高速公路沿线、104国道沿线、睢邳路沿线、徐宁路沿线,休闲农业观光线;“百点”:40个果树生产专业村和60个瓜菜专业村。

(四)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创立名牌。在抓好全县观光休闲农业基础上,重点抓好白塘河湿地公园建设、应氏葡萄园建设和岠山风景旅游资源开发。我县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同时,更加注重观光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创立名牌。一是创建省级白塘河湿地公园。它位于104国道北侧、下邳大道南侧、睢邳路东侧、西环路西侧,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20xx年12月7日,经江苏省林业局批准,同意建设湿地公园,进行动植物物种保护与高效农业开发。为把此处建成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疗养、养生休闲、科普教育、湿地游憩、高效农业等旅游项目以及生态湿地景观为主的湿地公园,县委、县政府请有关专家专门对此处进行

规划,同时成立白塘河湿地公园管理处,专门负责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二是外商丁秀娟投资1.2亿在农业示范园内兴建的葡萄酒庄园。它由4000亩的葡萄种植观光,1110亩的酒庄城堡组成,是一个集葡萄酒酿造与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住宿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化欧式风格酒庄。这两大工程已被列入睢宁县2010至20xx年重点工程。三是以岠山为中心的旅游观光综合开发,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目前,湿地公园与应氏葡萄酒庄园两大工程已初具规模,湿地公园、应氏葡萄酒庄园和岠山风景区是我县观光休闲的重点项目,予以大力扶持发展,打响“湿地公园”、“应氏葡萄酒庄园”、“岠山风景区”三大品牌,提升我县观光农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大力开发观光休闲农业。针对我县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大、需要钱多特点,坚持走经营台州、温州,试水海外的招商引资之路,向外大力推介睢宁,先后引进外资22亿元,其中,客商丁秀娟投资1.2亿元兴建占地1110亩的应氏葡萄酒庄园,是集葡萄酒酿造、旅游观光、住宿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化欧式风格酒庄,较大程度提升我县观光休闲农业经营层次和水平,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四、我县观光休闲农业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观光休闲农业取得较大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

(一)领导不够重视,宣传不够深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事物,许多人不了解观光休闲农业或一知半解,需要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和加强宣传,培育壮大观光休闲农业的产业基础,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的知名度。

(二)观光休闲农业内部发展不平衡,产业不配套。我县观光休闲农业大部分处于观光阶段,休闲农业少,几乎没有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基础好,为休闲创意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要统筹协调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协调发展。

(三)果树树种、品种发展不均衡,产业链脱节,设施农业发展缓慢。我县现有树种中仅有三水梨一枝独秀,放任小杂果发展,现有品种多局限于鲜食,加工品种匮乏,加工、贮藏、保鲜等环节少。

(四)投入少,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不仅要加强科技投入,更要加大资金投入,农民和政府投入资金有限,需要招大商引大资来投入观光休闲农业建设。

五、下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意见和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对观光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市场前景广阔。但由于地方重视不够,扶持不力等原因,我县观光休闲农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为更好地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或建议:

(一)扩大宣传,加强培训,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知名度。要充分发挥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介作用,大力宣传、推介观光休闲农业出现的典型和好的做法;积极倡导走进田园、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培育休闲观光市场。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卫生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素质,努力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知名度。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增强其发展活力。我县基本上没有出台关于扶持观光休闲农业政策,建议把观光休闲农业与设施蔬菜同等对待,

列入县财政预算,加以扶持。目前,我县观光休闲农业投资主体大部分是一家一户农民,投资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不能形成产业规模,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大力招商引资来开发观光休闲农业,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外商开发的运行机制,增强其发展活力,调动广大农民建设观光休闲农业的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完善产业链。针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生产基地大,加工流通贮藏企业少情况,要加紧建设加工流通企业,扩大保鲜库建设,增加贮存量,促进反季节销售,提高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观光农业生产基地大,休闲农业规模小,几乎没有创意农业,要统筹安排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加工流通企业建设,克服重生产、轻流通加工现象,完善产业链,走产业化、规模化、向外化、集约化、吃、看、玩、住配套成龙的道路。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组织化程

度。 为了更好地加强观光休闲农业领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县要成立观光休闲农业协会,观光园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交流经验,扩大对外交流,提高观光休闲农业组织化程度。

(五)长远规划、分步推进,坚持不懈地抓好休闲观光产业。特色主导产业是 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基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需要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不能朝令夕改,必须按市场规律、自然规律办事,长抓不懈。

作者单位:睢宁县委农工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