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家乡社会调查

四川省兴文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

一.调查背景、目的、时间、地点、方法

1.调查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比重不断提高,旅游开发也就成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开发对象。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多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与开发构成。因此,对我对家乡宜宾市兴文县的旅游业及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对我更好的认识和学习旅游经济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山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乌蒙山余脉,全县南高北低,分为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海拔276米至1795米。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由于兴文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境内保存了2.5——4.9亿年各个时代的碳酸盐或含碳酸盐的地层,是喀斯特地貌最为久远最为齐全分布最广泛的地方。

2.调查目的:配合专业学习,让自己在学习中更加直观易懂易掌握,自己学习

兴趣,同时提高自己对旅游经济开发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3.调查时间:20xx年2月8日——20xx年2月15日

4.调查地点:宜宾市兴文县兴文石海天泉洞与僰王山景区

5.调查方法:网上查阅资料,旅游局咨询相关部门,走访当地居民,景区实地调查观察。

二.调查内容

1、兴文县地理位置概述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山区,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属乌蒙山余脉,全县南高北低,分为槽坝、丘陵、低山、中山四个地貌类型,海拔276米至1795米。文县的地质构造属川南折皱带构造体系,川、滇、黔坳陷范围,地层出露,从新生界第四系近代河流冲积到古生界寒武系娄山关群共8个系27个组,县境中南部仙境峰山隆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翼,北部北低南高,海拔275.6米至1795.1米,南部北高南低,海拔1795.1米至501米。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由于兴文县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境内保存了2.5——4.9亿年各个时代的碳酸盐或含碳酸盐的地层,是喀斯特地貌最为久远最为齐全分布最广泛的地方。

2.兴文县的旅游资源及其地理位置

兴文县现已开发的主要两大旅游资源是兴文石海天泉洞景区与僰王山景区。兴文石海天泉洞景区位于古宋镇25公里外的石林镇境内,它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地面怪石林立,如云南路南石林;地下溶洞纵横,似桂林芦笋迷宫,天下奇观集于一地,上下相映,与竹海、恐龙、悬棺并列为川南四绝。僰王山景区地处蜀南竹海与兴文石海洞乡之间。其主峰黑帽顶海拔1180米,山上植被茂密,生长着楠竹和许多珍稀植物,有“小竹海”之称。同时兴文县

还有尚待充分开发的古城遗址凌霄城与九丝城。凌霄城建于南宋理宗保佑五年,位于县城西面黑帽顶西南方。尤其是20xx年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发现神奇溶洞群,尚待开发的新兴旅游资源。

3.兴文县旅游业发展概况

19xx年11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发[1986]220号文通知审定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兴文县就在其中。20xx年2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把僰王山列为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xx年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在宜宾召开,兴文县政府借此契机大力发展兴文县的旅游业,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经过20xx年的整顿,兴文县的交通条件等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更新和完善,兴文石海的魅力和吸引力不断的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游客数量逐年上升。20xx年举办第二届苗族花山节,通过4A级景区复核,启动5A级风景区申请工作,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最佳自然景区,国家风景名胜优秀展示奖。

20xx年,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718万,同比上涨35%,十一黄金周旅客人数达7.12万人次,同比上涨14%,旅游收入达935万,同比上涨30%。全年旅客量增加22.6%,旅游收入7.8亿,增长17.3%。19xx年至20xx年中外游客210余万人次,海外游客580余人次,科学考察,科普教育720批次,中外联合8批次,国外旅考17批次,共收入187亿元创汇收入1.32亿。截至20xx年12月,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6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实现旅游总收入55.63亿元,同比增长19.8%。旅游总收入在全省排位跃居第三,较20xx年上升三位。宜宾旅游再次实现突破,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xx年兴文石海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地质公园和“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4.政府近年发展旅游业的各项措施

政府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自20xx年以来,通过政府旅游形象宣传而进行的旅游市场宣传促销,不仅使我县在各个地区的知名度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使我县的旅游客源市场得到了有效拓展。一是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科学分析,将整个客源市场进行了一、二、三级划分,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二是采取了空中形象宣传和地面跟踪促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多形式、广范围的形象宣传和促销活动;三是制定并实施了强有力的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组团到我县旅游。由于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较大、目的性较强、跟踪服务及时,三年来,全县旅游产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趋势。

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经过近年来努力,全县已达407家。旅游公司4家,旅行社及分社6家(含门市部),在册导游人员94人。旅游餐饮店90家,宾馆、旅社、民居客栈180家(其中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2家,一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客栈3家、三星级客栈5家、二星级客栈4家),农家乐100余家,旅游商品专卖店50余家,全县共有标准床位近4500张。有各类旅游船只40艘、小机动船11艘260座。另外还有旅游咨询服务点3个,导游服务管理中心1个,合格导游(讲解)员94人。旅游接待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5.兴文县旅游业开发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兴文县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促进了兴文县的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缺点和不足。

第一、有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如凌霄城和九丝城遗址。凌霄城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是一个红色革命纪念地,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第二、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如天泉洞景区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内八仙洞还有大洞,那也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还可以继续开发其中的一个,同时景区内景观基础设施还需完善更新。

第三、整个旅游区缺乏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是一个很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商品。游客在旅游地都很希望买到一个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小商品,以作纪念。

第四、旅游区的民族特色文化还需进一步打造。兴文县是一个苗族比较集聚的区域,苗族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深入打造苗族文化使其魅力进一步提升。同时,兴文县也是僰人文化遗址集中区,深入研究古僰人文化,丰富僰文化内容,提高其文化的吸引力。进而增加兴文县的旅游业活力。

第五、对兴文县的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不大,没有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新闻媒体,来加大对兴文县的宣传。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对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宣传,只有将本地的旅游资源推广出去,提高它的知名度,让大众了解它知道它,从而让游客产生旅游的欲望。只有宣传出自己的旅游资源才能使本地的旅游业充分的活跃起来。

6.兴文县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第一、旅游资源的破坏。兴文县旅游资源开发内型着重于自然景观的开发,属自然景观开发型。由于自然物的脆弱型,所以很容易被人为的破坏。在考察的两天中发现游客对僰王山和天泉洞景区的破坏比较严重。游客缺乏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尤其是未成年人,到处乱刻乱画。在僰王山景区乱刻乱划的现象比较严重,随处都可以看到游客用小刀乱刻的痕迹。而在天泉洞景区,主要是对石钟乳的破坏。天泉洞溶洞内的第一二层是没有灯光照射的,属于半开发区,主要目的是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石钟乳,而有的游客藉此机会就对比较脆弱的石钟乳进行破坏,同时旅游开发者也为让游客更好的观看,人为的将一些石笋、石柱给敲断,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第二、旅游设施缺乏和破坏,并未有及时修复。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游客带来很多的方便。在兴文县的旅游区,旅游基础设施保护不是很到位。在僰王山景区指路牌缺乏,景点简绍牌有的被损坏,从损害的痕迹来看已经有很久的时间,而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并没有进行修复,同时在僰王山景区内,各个景点处缺少休息的凳子,每个景点都应为游客准备石凳或则其他的休息设施,同时也方便游客在景点处留影以作纪念。在僰王山景区,一路上垃圾桶较少,造成有些景点垃圾相对较多。在景区中缺少必要的、上的档次的旅馆。

第三、旅游区环境保护做得不够仔细。细节决定成败。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做得不够好,会影响到游客的心情。因此,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必须做得仔细。在兴

文石海天泉洞景区环境保护的大方向是做到位了,但在细节上还需加强,如一路上导游并没有注意到提醒游客注意保护环境,也没有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而在僰王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更是较少。

三.调查结果

兴文县的旅游业为兴文县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兴文县的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这次考察认识到了兴文县的旅游开发属于充分开发自然景观型,有这类型深受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旅游保护工作就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兴文县经济的发展,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01亿元,增长1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95元,增长1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68元,增长16.8%。。

七天的调查结合所学的知识认识到兴文县的旅游资源开发遵循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①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建设的基本方针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要破坏自然景观和原有的气氛③保护历史文物和古迹固有的原貌④突出民族性和地方特点⑤防止污染,保护环境⑥讲究经济效益,要求投资少,收效快。只有遵循以上原则才能使旅游资源发挥其最大的功效,旅游开发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才可以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兴文县的旅游业的发展还需加大对为开发的有潜力的并且能够开发的旅游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突破其地区局限性,多重点全方位的开发。在着重打造天泉洞和僰王山景区的同时也加大对凌霄城和九丝城的开发力度。进一步的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时完加强与完善宾馆建设和相应的配套设施,激发兴文县旅游业更多的活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兴文县的发展。

针对兴文石海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完善,旅游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的对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的观察和维护。同时应加强导游的业务培训,加强导游的旅游环境保护宣传的意识,针对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应遵循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与保护并举,注重环境保护,做到原始开发、生态开发、绿色开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注意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不要超负荷的接待旅客,造成环境的破坏。

兴文县的旅游业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加强招商引资,利用广告宣传,

个人感想:

通过14、15日的考察,了解到兴文县的旅游业发展概况,加强了自己对卡斯特地貌的直观了解,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虽然在这次的考察中存在这一些不足,如对旅游业发展的概况了解的不够全面,考察地点与时间都有限制等,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考察效果,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会有更多的考察实践机会,以此来扩大我们的眼界增长自己见识与知识。

 

第二篇:关于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日新月异的黄梅故乡

队别:三队 期班:11级 姓名:汪建平

截止20xx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二年了。三十二年以来,作为安徽省重要城市安庆市有了前所未有过的积极发展。经济、文化、思想解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历史前沿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安庆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纺织加工业基地,又被省列为皖江开发的重点开放城市之一,社会经济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xx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达490亿元,财政收入达45亿元。农业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工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轻纺、建材、机械四大支柱产业,涌现了安庆石化、华茂、环新、海螺、全力、鸿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基础教育成为品牌,文化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公共交通通讯和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安庆已与世界上1OO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关系,出口商品达2 0 O多种。

。安庆的发展现状

(一) 经济发展

2007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93.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93亿元,增长6.2 %;第二产业增加值249.14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30.44亿元,增长12.7%。第二、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2.9%和38.0%。分别比上年提高12.6和27.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 19.2∶42.0∶38.8。人均GDP9739元,比上年增加1529元。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为3.9%。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191元,比上年增加4479元,增长30.4%。 繁华的安庆夜景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07.6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4.3亿元,增长24.8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8.97%。集体企业7.74亿元,增长26.4%;股份制企业74.26亿元,增长33.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1.5亿元,增长41.27%。重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增长18.82 %;轻工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41.10%。全市新产品产值17.8亿元,增长77.9%。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7亿元,比上年增长50.8%。其中,城镇投资298亿元,增长58.5%;农村非农户投资28.1亿元,增长22.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07亿元,增长18.20%,比上年提高 3.08个百分点。 全年进出口

总额3705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31%。其中,出口28670.38万美元,增长29.89 %;进口8385.82万美元,增长36.41 %。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0元,比上年增长11.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754元,增长19.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比上年增长17.9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54元,增长14.8%。 20xx年4月28日,安庆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会议强调,“十二五”将是安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主要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由外延扩张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产业链完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会议提出,20xx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5%以上和25%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25%以上;工业品产销率达97%;工业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

(二)、工业发展

安庆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1861年创办的安庆军械所,制造了中国第一艘机动船、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部电话机。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安庆已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已形成石油化工、机械、轻纺、建材等主导产业。全市有各类工业企业3万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50多家,有36个大类行业和300多种主要产品的生产基础、产业工人和技术力量。

石油化学工业是安庆市龙头支柱产业,现有2个大型企业、4个中型企业和一大批小型企业。安庆石油化工总厂是中国油化纤相结合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在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居第60位,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年加工40万吨催化裂解装置,年加工原油400万吨常减压装置、12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5万吨丙烯腈和5万吨腈纶装置。此外安庆还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年产1万吨氰化钠生产装置,具有涂料化工、精细化工、农用化工等产品系列生产能力,拥有“双环”牌尿素、“庆宜”牌固体氰化钠等名牌产品。

目前形成以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输变电设备为主导的产品体系。拥有近百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主要产品有活塞环、板簧、转向节、循环球、缸套、凸轮轴、活塞销、

进排气门、蓄电池等;机床工业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机电一体化机床和家用机床等产品;安庆变压器厂开发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NXB—10型箱式变电站通过部级鉴定,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中日美合资的“安庆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活塞环产品生产基地。

(三)、农业发展

一个个现代化的钢架大棚鳞次栉比,一筐筐鲜嫩的瓜果蔬菜让人眼前一亮……走进位于大观区海口镇的城郊蔬菜基地,人们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安庆市农业正在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跨越。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为了将安庆市的农业资源优势、产品特色优势以及自然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市委、市政府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安庆市连续三次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长为安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市场主体,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带动力量。

1.产业化带动大发展

五年来,安庆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农业优势资源开发,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重点稳定粮、油、棉等农业基础产业,加快发展蔬菜、水果、畜

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民增收空间不断拓宽,带动了安庆农业大发展。五年时间里,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五连增”,棉花、水产品产量稳居全省第一,茶叶产量上升到全省第四。农业增加值由89.3亿元提高到148.5亿元,年均增长4.3%。农产品加工值达到238亿元,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3000元、4000元台阶,逼近5000元大关,年均增长13.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同比增长了10%以上。

2.生产基地逐步壮大

为进一步张扬安庆市的农业特色资源优势,五年来,安庆市不断优化农产品布局,在“新”上谋发展,在“优”上下功夫,在“特”上求突破,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做强做优产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正在壮大:如桐城、怀宁、枞阳、望江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望江、宿松、枞阳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枞阳、太湖、怀宁的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宿松、枞阳、望江、宜秀区的螃蟹生产基地;桐城大关的蛋鸭生产基地;太湖的肉鸡生产基地;岳西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等。在此基础上,各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一批“一乡一品”的特色示范乡镇逐步形成,如桐城大关镇已成为全国蛋鸭养殖第一

镇;潜山槎水镇是全省最大的优质茧生产乡镇;岳西县主薄镇已发展成为全省茭白生产第一镇;望江县赛口镇是全省最大的网箱养鳝乡镇等。

3.龙头企业成“助推器”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安庆市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第一要务。五年来,安庆市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理念来抓农业,培育和壮大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依托安庆市的优势资源,与农民互为依存,共生共荣,在自身活力倍增的同时,也为安庆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62.5万户农户依托龙头企业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每户年均增收约1800元。全市共有86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家、国家扶贫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69家。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县域规模企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体规模比五年前增长了76%。

4.产品品质显著提升

通过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五年来,安庆市各类农产品的品质有了显著的提升。全市有38个企业69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3家企业9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87万亩,

获得有机食品基地认证14个、产品认证26个,位居全省前列。稼仙牌大米和乘风牌精梳棉纱等4个产品获“中国名牌”称号,“鸿润”牌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联河牌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14个产品被评为“安徽名牌产品”,37个产品被评为“安徽名牌农产品”。

我祝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