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重庆市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的:对公园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景观空间与结构、竖向设计、植物配置、建筑材料分析掌握。

二、调研地点

三、调研时间

四、调研内容:

1.植物园地理位置及简介

重庆市南山公园亦即直辖后的重庆南山植物园,座落在省级南山风景名胜区群山之中,最高海拔681米,面积8000多亩。与重庆主城区夹长江面峙,是一个以森林为基础,花卉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南山植

物园区历来是花的世界,

绚丽的景色凝聚着南山

人的辛勤劳动。从2000

年蔷薇园建成开始,2001

年的兰园、20xx年的梅

园、20xx年的山茶园、

20xx年的盆景园相继落

成。植物园内荟萃了中

外名贵花卉1000余种,

是海棠、桂花、樱花、

梅花、茶花、杜鹃、白

兰花、玉兰花、紫薇、

兰草的最大集植地。一

年四季,皆有花色花香,

因而赢得了“山城花冠”

之盛誉。 重庆市南山植

物园是重庆市南山南泉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在19xx年建成的南山公园基础上改建而成,19xx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由市编委同意重庆市南山公园管理处增挂重庆市植物园牌子,20xx年更名为重庆市南山植物园,历经50个春秋,是重庆市“十大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和“八大民心工程”之一。与重庆市中心隔江相望,交通便捷,距市中心15公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城市近郊风景区,负氧离子丰富,空气清新宜人,是重庆的“绿色屏障”。其海拔420m-680.5m,东西宽5000m,南北长3500m,规划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实际占地551公顷。 南山植物园是以收集我国亚热带低山植物种质资源,以观赏植物园专类园为中心进行植物保存、收集、栽培,集科普研究和园林艺术景观展示为一体的低山类观赏植物园。

2.公园的功能布局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南山植物园根据功能要求,分为植物园风景区、专类观赏植物区、科研苗圃区和植物生态

保护区,规划建设十八个专类园. 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有蔷薇园、兰园、梅园、山茶园、一棵树观景园、盆景园、中心景观园和大金鹰园。南山植物园不仅与环境做到了和谐共生,而且以造景的方式来思考建筑,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它的独特设计,为周围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保障,给人们的精神情操做了充分的准备。南山植物园是一个休闲与娱乐相结合的公共环境公园,体现了人性化设计。园内

主要以植物造景,展示植物的观赏特征和多样性为主,因此,建筑,小品数量不多.除主要功能性建筑外,因景构设景观小品建筑。

3.公园道路系统

园内道路有主干道、次干道、小路依环境而定。在铺装设计上都有不同的风格,如小径用碎的青石板材拼合而成,与周围的环境像融洽,同时又保护了周边的风景。在大的行人道路上采用,采

用一米屋到两米五的通道,为行人带来了方便,同时还照顾到了残疾人群,给大多人带来了方便,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安全通道。园内道路形式有沿景观而建设的道路,在不同的景区道路的铺设各有特点,在景点较集中的方道路为小路,这样可以游到各个小的景点,同时还有分解人流拥挤的作用。北部和中部为直线路,南部景区为曲线道路。湖边的道路采用弧型的设计风格,与地形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曲线的道路设计给适合人们更进一步的与大自然接触。提高了公园的质量,也给行人带来很多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方便。其中道路多以花岗岩铺装为主,其他材料为辅。并且采用多种面层处理。其中面层处理有蘑

菇面和拉丝面、火烧面、光面。其中的道路绿化:本园道路分为三级,每级的道路绿化应有各自特色,并参照其所在区域种植相应的杜鹃花科植物,以形成独有的意境.车行道绿化——从次入口至西洋杜鹃展示区,沿车行道两边保留原有的马尾松;下层分别种植映山红,满山红,西洋杜鹃等不同品种.主游览区内的车行道两边以带状种植各种观赏杜鹃;散植银杏,香樟等乔木.主游览道绿化——主游览道位于主游览区内,两旁杜鹃以带状布置为主,点植一些花树,如紫薇,樱花等.下层多考虑一些芳香型的地被植物.次游览道绿化——保留原有的上层乔木;并在路旁点植,散植杜鹃;下层种植一些铺地观花地被和芳香植物,做成花径,以吸引游客逗留.

4.植物园的景观空间与结构

南山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塞罕坝地区不同地貌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深

入探讨了森林景观的林分类型、起源和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塞罕

坝山地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破碎度。森林景观以落叶针叶

林面积最大。灌木林和混交林面积最小。曼甸以落叶针叶林景

观优势度最高,且多为落叶松人工纯林;山地以落叶针叶林和阔

叶林景观优势度较高,其中,阔叶林多为天然次生林,树种以桦

树为主;沙地以落叶针叶林和常绿针叶林优势度较高,其常绿针

叶林多为人工樟子松纯林。同时使用了叠加交错的视觉效果来

植被,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山石,植物,云雾等山地视觉形体元素

构成了独特的山体景观.优美舒缓,曲折起伏的山脊轮廓线和立

面景观,加上幽秀浑朴的山体形态,成为渝中区,巴南区,黄桷垭

一带的南向绿色屏障,也是供游客(在南山旅游公路上)仰视和

(金鹰游赏点)俯视的景象.总之,整个用地形态构成了一处以天

然美取胜的绝佳景区.园址内部虽然植被郁闭,但山顶和部分制

高点对外视觉通畅,各凸地顶部均可对视金鹰,且可开辟相互对

景视线.山脊外向视觉走廊可远眺长江,渝中区,长江大桥,老君

山,共青湖;俯视前列山,青龙背,南岸泉水鸡一条街,丰富了借景

内容,从而构成了基地良好的外向和内向景观条件.

5.南山植物园竖向设计

南山植物园为了保证园内现状地形地貌的结构,道路系统

构设时力求顺地形布设,同时根据道路走向,结合地貌形态,顺

势形成微地形景观,做到既满足景观构设要求,又基本满足道路

技术参数标准,车行游览道技术参数见道路竖向图.主,次游览

步道结合实际地形按图说标高和走向构设,平路段纵坡控制应

小于3%,否则间隔一定路段的长度设踏步,每段踏步大于二级

小于八级系数,以保证游览步道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规划建筑的

布置及休憩,观景设施的布置,应根据展示功能和景观控制要求,

利用原地形高差,错台,跌落布置,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建筑室内标高高于室外环境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标高30cm.地形地貌整理:本园地形地貌的建立,以保留现状地貌形态为主,其整理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建道路,功能建筑,景点建筑和中心游赏区小水池等周围.在地貌整顿过程中,应先进行地形景观设计.除工程必须外,不允许人为筑坎.一般以道路标高为准,顺势挖填平衡或借土填方整理成坡地(最大坡度值≤20%).若大于最大缓坡坡度值,应结合植物特征,利用自然石筑矮坎,进行变坡处理,在必须筑坎地段,尽量利用自然石或景墙处理,并结合植物进行遮挡和景观处理.

6. 树种配置

根据本园的自然条件和性质,植物园以香樟,马尾松,三柰槭,檫木,银杏等为骨干,同时配植一定数量的其它植物和灌木.应

实行以杜鹃花科植物为主,乔,灌,

地被植物三层结合;常绿与落叶

结合;常绿与变色结合;速生与缓

生结合的原则.特考虑选用以下

树种(含保留树种). 公园植物的

色彩很丰富,植物色彩的配置搭

配得十分恰当。即所谓“春意早

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

设计原则。原有树种有马尾松、

香樟、青杨、三柰槭、麻栎、油

茶、缙云槭、檫木、泡桐、鹅掌

楸、桂花、翅果甲木、秋枫、紫

玉兰、柳杉、水杉、女贞、槭类、

银杏、红枫(、梅花、樱花、红叶

李、女贞、垂柳、杨槐、紫薇、

白玉兰。灌木:杜鹃花科灌木、红继木、绣球、 山茶、八仙花、 腊梅、南天竹、茉莉、扼子、迎春等。草本植物(蕨类植物):玉簪、红花石蒜、鸢尾、 沿阶草、吉祥草、 睡莲、菖蒲、花叶常春藤、白芨、蝴蝶花等. 板根

热带雨林的中、上层乔木通常高达数十米,树冠宽大,但根系较浅,为了适应环境,许多树种从树干基部如翅膀状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根,称为“板根”。板根沿着地面逶迤延伸,成如一堵堵墙,加大基础以解决“头

重脚轻”的难题。热带雨林中具有板

根的树木十分普遍,使这种“板根现

象”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绞杀——

寂静的搏斗。桑科榕树属的一些树

种在热带森林里常以绞杀方式“称

雄霸道,杀死寄主,取而代之”,是热

带雨林中的“绿色杀手”。当动物把

榕树的种子携带到树木的枝丫或树

皮裂隙上后,这些种子便会萌发。

幼小的榕树能产生不定根,行为就

像附生植物一样,随着榕树的不断

长大,它的不定根互相交叉、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融合,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逐渐将寄主树木包住勒紧,并借助寄主树来支撑自己躯体。当这些榕树逐渐成为大树时,它们的根和茎已整个包住寄主树,寄主树最终由于疏导组织被卡紧,营养亏缺而枯死,而这些绞杀榕树最后也变为独立的大树。巨龙奔腾

热带雨林中有多种木质藤本植物,有的长达数十米,粗壮如臂;有的体形扁平,犹如扁担。常以树干、岩石为依托攀援,“出人头地”后迅速分枝长叶,争夺阳光。在热带雨林中或缠住树干,螺旋式往上;或左右旋转,反复弯曲;或从地面斜飞上高大乔木;或自己缠绕,垂吊成各种环结,千姿百态,奇形怪状,犹如蛇蛟龙蟠,极富观赏性。美丽的空中花园 热带雨林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由于高温高湿的环境,许多种附生、攀援植物共同生长于某种树木的枝丫上,花季时一株树上繁花似锦,五彩缤纷,形成趣味横生的奇特景观。这些附生、攀援植物以附主的树干、枝条、叶片为栖住地,开花时吸引来大量昆虫,也为附主增加授粉的机会。巨叶、花叶和滴水叶尖。在热带雨林下的一些草本植物具有巨大的叶子,如芭蕉、海芋等,它们能适应林下的弱光,捕捉更多的光线,还有一些草本植物的叶子夹杂着黄白红各色花纹,能够更多的吸收阳光中的红光,花叶现象已经被利用在园艺育种上。雨林下层的树木叶子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膜积聚成水滴流淌掉,是对潮湿环境的适应。老茎生花和老茎结果。热带雨林中的下层乔木多是需要昆虫传粉而繁衍后代的,而把花朵开在老枝和树干上可以远离地面的草本、灌木层,在空旷的空间中更容

易地被昆虫发现和光顾,从而

获得更多的受粉机会。所以常

会将花、果或开或结在树木的

大枝丫上或粗大的树干、树基

上。“五树六花”——神圣的植

物。佛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的

宗教之一,自传入中国以来,

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文学、

医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

影响。据佛经介绍,佛主释迦

牟尼的一生的几个关键时刻

都与植物在一起:他降生于他

的外婆家花园的一株无忧花

树下,成佛于一株菩提树下和

圆寂于两株婆罗双树下。这

样,佛教便和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傣族是信奉小乘佛教的民族,每座寺庙都必须栽种特定的与佛教有关的植物。对于佛寺庭院栽植的植物种类虽然可多可少,但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是必不可少的。

7.城市建筑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分析

重庆南山植物园内的植物园

展览温室以生命的历程----植物温

室象征着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

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人工模拟微

缩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在温室

内对自然界植物生命结构的完整

生长与繁衍历程的真实再现,来

诠释自然生命的奥秘,客观体现

生物界最为科学、合理,奇妙的

生命结构组合形式,提炼出代表

自然生命的灵魂----绿韵;在展馆

内为体现人、植物、自然的和谐结合,运用景观有机生长设计理念,将代表生命历程不同特征的植物组织结构----细胞、组织、花、叶片、茎等、作为场景设计的符号语言,与设计主题----绿韵相呼应,形成自然化,有机化的空间结构。植物园展览温室的结构体系是以铝合金等长连杆筛网结构,并使其产生一个静和荷载下仅受压力的壳面,从而达到结构最佳化。对轻结构来说,风荷载和地震荷载比垂直荷载更具有破坏力,为此长跨距部位的下部引入缆索加强结构所需的刚度。这一巧妙的结构体系,受力合理、轻盈强固、拒腐耐久,并且把一个看似复杂难以把握的有机形态彻底简化:而植物园展览温室的材料更加采用了优越的覆面材料,先用机械强度较低的铝合金作为承重结构的材料,前提条件是温室的覆面材料要轻到合理的结构断面能承受的程度。今年来在世界先进国家愈来愈受欢迎和重视的聚四氟乙烯膜材料成为理想的选择。膜材的自重轻微玻璃板的1%,却能够承受多大400倍自重的荷载。而将其做成气囊,由于空气间层的存在,又可获得可以调节

的符合需求的热工性能,对于这一年四季

都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植物温室来说,

更加是难能可贵。同时这种材料的透光率

极高,而气囊的折光率系数却可以在

0~100%之间进行选择,非常适合重庆气

候环境的需要。另外一个神奇之处就是聚

四氟乙烯对人体和植物所必要的长波紫

外线透过率可以达到98%,但对人体和植

物有害的短波紫外线则不能透过,从而大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南山植物园调查报告

大减轻了植物病虫害,此外,这种材料极为柔韧,气囊上甚至可载小汽车。幅面大小随意剪裁,相对一般

温室所使用的钢化玻璃具备了很大的优势。

 

第二篇:调研报告

云南考察调研报告

3月24日—4月7日我们在云南进行了为期15天的民间艺术考察。这次考察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提高修养、培养设计创作能力。实地考察可以提升师生艺术素养以及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并最终落实到提高学习能力。本人有幸得到随写生班级赴云南服饰调研考察的机会,一路上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悉心照顾,多角度的搜集和整理了云南白、傣、彝三民族的服饰资料。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本次行程根据各专业特色做了老师周详安排,具体路线如下:成都——昆明——建水(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建水陶)——西双版纳(傣族园、民族博物馆、植物园)——云龙(诺邓民居)——大理(古城、双廊、喜州)——昆明 。一行人从昆明站下车,稍作休整就直奔建水。建水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土地广阔,气候温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古已有“粮蔗之乡”的称谓。建水,历史上文风盛行,古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誉。元代初期创建文庙庙学,明朝以后又相继建学政考棚、州学、书院、府学等等,成为滇南最高学府。学风兴盛,文名鹊起。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学士竟占半榜之多,故又有“临半榜”的美称。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建水紫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19xx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建水陶的独特魅力还在于将书画艺术与雕刻填泥工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建水陶讲究精工细作,尤其注重装饰,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神形兼备,美轮美奂。清以来,建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水的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以半干的陶坯为纸,尽情挥洒泼墨,移字画于陶坯之上。陶坯落墨后,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使建水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加上其独创的“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绝伦,是中国陶艺装饰的奇葩。

我们的第二站到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达966公里。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西南的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傣族的音乐悦耳动听,除了为舞蹈伴奏外,常与诗歌相结合。雕刻、绘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傣族信仰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 佛塔和佛寺随处可见。傣族民居──竹楼,是中国现存最典型的干栏式建筑,造型古雅别致,住在里面清凉舒爽。傣族男子有纹身的习俗,表示勇敢、美观,亦能吸引异性的爱慕。西双版纳傣族,是与水有缘的民族,称为水的民族。民谚说“泡沫跟着波浪漂,傣家跟着流水走”、“水创世,世靠水”。傣族心目中的水,是孕育万物的乳汁,是生命的血源。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中讲到,开天辟地的英叭天神,就是用水混合其他物质造成了地球。是水形成地,水是万物之源。数百年前,小乘佛教传入云南省西双版纳,成为傣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这里佛寺建筑随处可见,几乎每个村寨

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还建有佛塔。佛寺、佛塔成了傣族群众生活的中心场地,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圣殿,佛教建筑艺术也成了傣族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西双版纳傣族佛寺建筑,以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佛寺大多成方形,坐西朝东,屋顶坡面由三层相叠而成,中堂较高,东西两侧递减,交错起落。屋顶使用长方形片瓦,瓦尾钩在平形的竹制横椽之上。屋顶正脊及檐面之间的戗脊,

用石灰抹平,上面排列各种瓦饰。

调研报告

正脊上的那瓦饰呈火焰状,戗脊首端大多竖有凤的形象,风格独特。 第三站——普洱。在普洱市我们只住了一个晚上,但还是有不少收获。普洱

调研报告

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的驿站。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是著名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普洱市同时是一个旅游资源的富集地,具有众多自然生态资源、水域风光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且茶文化、民族文化、口岸文化优势明显,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7%,茶园达318万亩,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下一个景点大理。大理: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常年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以秀丽山水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境内以蝴蝶泉、洱海、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大理历史悠久,是云南最早文化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4世纪白族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许多氏族部落,史书中称为“昆明之属”,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纯手工制品,朴实大方,素雅凝重。由于棉布捆扎部位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图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样,变幻无穷。由扎染土布制作的产品非常丰富,如: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等等。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有全市人口的65%。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二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三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四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色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正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喜洲白族民居古建筑群

喜洲镇位于大理古城北17公时针,喜洲为大理坝子中较大的一个白族自然村。

喜洲白族居民历史修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发展到近现代,形成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遗产。20xx年6

调研报告

月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调研报告

双廊是大理看海和苍山最美的地方,是一个十分休闲的大理旅游古镇,这里的淳朴的民风和慢生活是现在旅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双廊是白族聚居之地,双廊人是美食家。双廊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质生产,造就了许多美味可口的饮食,当你品尝到任何一种双廊传统美食,你会赞不绝口,留连忘返。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 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诺邓

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深山里的诺邓,美丽得出乎人们的意料。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聚落,长期以煮盐为生,

调研报告

曾一度是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解放后,海盐大量开发,诺邓失去了盐这个经济支柱,从此尘封于世,渐渐在人们记忆中淡化。但正是这种冷落,才使诺邓有幸保持着依然纯美的身姿。

云南诺邓镇是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又称之为邓井,是云南著名的五个盐井之一。 诺邓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一千多年来,诺邓村名从未变更过,对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来说,堪称地理史上的奇迹。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古村落,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封建社会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解放后,海盐大量开发,诺邓失去了盐这个经济支柱,从此尘封于世,渐渐在人们记忆中淡化。

云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可以说是一座大型的服饰博物馆,对此地的各民族进行服饰考察调研具有先天优势。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此处单对本次行程经过的白族、傣族服饰进行了调研并总结。

白族:纯净简洁

大理位于滇中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得天独厚的白族喜欢穿着宽松、轻便服装,一般上衣下裤着布鞋,材料采用棉麻居多,颜色白、青、黑为多,尤其崇尚白色,无论男女服饰都盛行白色

傣族: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女子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为期15天的云南写生结束了,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从中受益匪浅;同时还要感谢带队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指导,这次写生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经历,相信这段经历将对我今后做好教学工作和提高专业能力带来积极而深远影响。

2010级环境艺术设计2班 黄淋 20xx年4月 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