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梦与梦的破灭”

梦与梦的破灭

一个东方大国的“梦境”

蒋先生在书的一开始提到“十九世纪以前,中西无邦交”。为什么中西无邦交?中西相隔甚远,交通不便,这是蒋先生提到的一个原因,当然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原因。然后呢?也许我们还会想到,中国一直以来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本不须与外国人进行什么所谓的往来。就像一位美国学者布劳提到的“社会吸引”的概念:当行动者互相发现对方拥有自己所需的社会资源,而又确信对方愿意提供这种资源时,他们才会产生相互吸引,相互吸引刺激了人们进行交换或者交往。中国人自己已经足够养活自己,他没有交换的必要,也就没有必要去交往。那么在这种自然经济(平民经济)的状态下,统治者是个怎样的想法?中国向来注重的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用蒋先生的话来说,“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中国的统治者生活在自己的“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我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怎能与尔等夷国互建邦交?”,含有这种思想,做着如此美梦的统治者,又怎能期盼着他在民族国家意识渐渐兴起的十八,十九世纪带着自己的国家走进现代民族国家的潮流?我们一直以来的看法,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向中国输进鸦片引起的,林则徐的禁烟只不过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只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一个借口。但当我们看了蒋先生书中所描述之后,我们是不是会有些其他的看法?我不敢保证蒋先生所描述的就一定是事实,因为我对近代史的部分也只是略知其皮毛而已,但我们至少蒋先生的描述提供给我们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思考方式。 原本可能的和平

清朝初期的中西交往,清朝是有限制的,着我们都知道,当时,清统治者仅仅开放了广州一处作为中西交往的通商口岸,一开始还好,但慢慢的,随着交往量的逐渐增多,外商,尤其是掌握东印度公司的英国,开始渐渐的要求中国开辟更多的口岸来满足自己的要求,这是客观的。更重要的是,在中西的贸易交往中,外商对中国的一系列的官僚制感到一种不适应,甚至是极其的不适应。当时朝廷所定的海关税“平均不过百分之四”,这是相当轻的。清政府并不看重这批海关税,因为他们没必要跟夷国斤斤计较而有损整个天朝上国的威严与富有。但地方官却并非有朝廷的这种“宽容”,像对待本国的百姓一样,他们也无时无刻不想着怎样从外商那里获得一些“外快”,因此,每次外国人纳税的时候,官员们都要和他们进行“中国式的讨价还价”,这也使得外商对这种极不固定的纳税方式感到些许反感。但此刻,在外商看来,中国的统治阶层的一系列政策和政令还是好的,他们对上层统治阶层还是相当尊敬,相当看好的。举个例子,书中说的“当时欧洲人把乾隆皇帝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看”,这足够证明这一点。这至少也说明了,当时西方无意,当然也没那个胆儿来这个东方大国身上“挠”一下。既然地方官在贸易时不循章则,那么,要想更好的与这个东方大国进行贸易交往,与上层的沟通就显得重要,当时西方本想的是与中国建立一种平等的贸易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当然有书中所述史实为证。乾隆八十岁大寿之时,英国曾趁此良机,派马噶尔尼来华,目的就是与乾隆商议两国之间的贸易之事。但见中国的皇上就要行跪拜之礼,而西方之人不行。因为在马噶尔尼此次出行时,英政府就言,“可尽力迁就中国礼俗,惟必须表示中英平等”,如若就这样跪拜,中国又以为是一藩属之国,则双方必然不等。故因为这小小的礼俗问题,乾隆怒,遣马噶尔尼“离京回国”。第一次中英和平交涉失败。嘉庆时,“英国遂派第二次的使节来华,其目的大致与第一次同。但是嘉庆给英使的待遇远不及乾隆,所以英使不但外交失

败,并且私人对我的感情用我不好”。就这样,英使的两次和平交涉都因统治者的虚骄自大无功而返。人家英国本想与中国和平交涉,建立平等贸易,而“天朝”自居的中国却目无他国,虚骄自大,既己不仁,又何怪夷之后来之不义? 禁烟之始末

禁烟自乾,嘉就开始了,然而非但屡禁不止,而且逐年增多。到了道光时,鸦片输入更加得快。道光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我吃昂在这里间要到介绍一下他应该很必要。道光,清朝的第八位皇帝,算不上是昏君但也绝非明主。喻大华在《道光皇帝》一 书中对道光的评价十分精到:“道光一生勤政图治但鲜有作为;貌似平庸却频断要务;乾纲独断但又不乏集思广益;不拘一格重用贤能,却也大用佞臣;力行节俭反而被后世取笑为抠门吝啬。他资质一般,却不甘于现状;对王朝的没落无力回天,但又以精卫填海般的毅力与勇气去对抗宿命,让我们在感叹的同时又深感无奈。”道光痛心于鸦片,也决心禁烟。但,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禁烟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因为鸦片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多么大的危害,重要的是他的国家的白银被别人拿走了。这很重要,我们上面提到,道光是个很怕花钱的皇帝,他决不允许自己的白银流入夷国的口袋。这个目的,我们大可关注一下,防止白银外流,对国家自然是好的,这毋庸置疑。但仅仅看到白银的外流,而不是为了防止鸦片给这个社会危害,若以此一目的来禁烟,仅仅是动政府之力量,而民间不止,又何谈鸦片之绝?有些大臣的建议更是荒唐,提倡种植鸦片,“拿国货来抵制外货”。这些大臣,不知是为了阿谀奉承他们这个不舍得花钱的皇帝,还是的确是这样的想法。黄爵滋很有名的一个人,当时的鸿胪寺卿,触及到了鸦片危害之深处,提出严禁吸食鸦片,治罪于吸食者,然仅考虑到吸食者,却未提出惩办外来的贩烟者,,可见当时士大夫对外来事务处理之目光短浅。鸦片的真正危害究竟在哪里?或许,可以借鉴后来著名的禁烟大臣林则徐的一句话“(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或许,这才是“根”。林则徐是主张禁烟的,加上“是当时政界威望最好,办事最认真的大员,士大夫尤其信任他。”于是道光封他为钦差大臣,主持广州的禁烟。虎门销烟,不得不说是林则徐的一个大手笔,说他是民族英雄亦不为过。的确,林则徐到广州是专心禁烟的,没有想着要为自己从禁烟活动中获得些什么私利。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林则徐的思想中的一些愚昧无知,他不怕与外国人交火,但它的原因却极为荒唐,一是外国人连跪拜之礼尚不能行,说明他们腿脚伸曲不便,怕他作甚;二则是西方人离不了我们的茶叶,大黄,否则他们吃的东西便消化不了,可致他们死命。此言何其荒唐,不得而知。还有就是林则徐作为旧时代的士大夫阶层一员,不可避免地有着士大夫那种不诚实和迎上意,唱高调的坏毛病。在此之前,他并未办过洋务,但却高傲的对外国人所“本大臣身居闽海,于外夷一切吉伎俩,早皆深知其详”,虽然,他自己也深知“禁烟是个极复杂,极困难的问题。纵使没有外国的干涉,禁烟已极其困难,何况在道光间英国人绝不愿意我们实行禁烟呢?”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震惊了英政府,他们拍全权代表懿律来华,这次跟上两次不同,这次是带了海陆军来的,他们封锁了海口,北上,攻下定海(因为定海未备战,中国士大夫大多认为夷人不守信,是“不武之战”),到达大沽口。这时,到了皇帝家门口了,道光彻底的急了,调各省军队来援,上面调兵,下面便要请饷,要花钱,这可是最让道光帝心痛的,这时的道光恨死了林则徐“好你个林则徐,没做多少实事,反而惹出了这么多事情。”此次事件,使得道光对林则徐的信任减少。关于道光对林则徐的进一步排斥,就不得不谈到另一个人,当时的直隶总督琦善,他当时

在天津主持与英国的交涉。这个人是个有心计之人,借交涉之名,偷偷地观察起了英军的军备,他亲眼看到清军军备和英军差的何止是几倍?这怎么会打得过?于是,他想,像林则徐那样“剿夷”是不行了,于是“决计抚夷”。 琦善这个人也很可爱,英国的致中国宰相书是想从中国得到自己的要求,他反而认为是“英人不平,所以要大清皇帝替他申冤”。这份在琦善眼中的“状纸”中主要提到两点,一是批评林则徐,二是提出英的要求。这第一点对林则徐来说,是致命的一点,再加上琦善跟英国一种稍带妥协式的协商而说退英军,凭这些,道光帝完全有理由把对林的不信任转化为厌恶,因为琦善虽然在协商中同意多少赔点款,但至少可以省下那一大笔调军的军饷,这使得道光很高兴,因为琦善会给他的主子省钱,不像林则徐没做多少事,反而引来不少麻烦。于是,革了林则徐的职,琦善代之。琦善坐上林则徐的位子之后,才感觉到这个位子太烫屁股,毕竟英军比他想象中更难缠。琦善私底下跟英军定了条约,不但赔了款,还割了地。这下道光真的怒了,革了职,还抄了家。堂堂大清帝国,怎么能与如此夷国签此等条约,道光不能忍受,于是,开始决定接受英的挑战,然就如蒋先生所说“军器不如人”“纪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于是,战争败,签《南京条约》。

 

第二篇:读书报告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读书报告 ——

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孙楠 1120122182 软件4班

之前也看过一些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如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茅海建《天朝的崩溃》,同时老师也罗列出了几本以供参考,但是最抓我眼球的还是这本《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抛开书的内容先不说,大多数书的名字都千篇一律,新意较少,不是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反观这本,我很少看到有人把新陈代谢这个词用在近代中国社会上,这不仅用词新颖,而且越看觉得意蕴深远、丰富,瞬间勾起人的阅读兴趣。作者以“新陈代谢”为题,极其简练形象地描写出了历史在不断迂回前行、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排除落后事物,生长出符合潮流的新物这个复杂的过程。倘若把历史比作一个人的话,这种过程便像极了人的新陈代谢,排除体内垃圾,生长出新的部分,也只有这样,历史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前进下来。

要了解一本书,必须得先了解作者这个人。

麓(1918~1988),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初名修禄。19xx年3月31日生于湘乡县锁石镇白元湾村。幼年在家乡小学、蒙馆、私塾习旧学。麓先生一面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一面从事研究著述。本书是陈先生晚年精心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经典,全书共20章30余万字。先生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示了近代中国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过程。

清楚这些之后,我便带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这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作者敏锐的洞察力、恢弘的文章气势以及犀利但又不失婉转的文笔震撼着。古人谓,史家需具“才,学,识”三长,而世罕兼之。然而麓的确是这无比稀缺的三长兼具史学家,此书足以证明此点。《新陈代谢》把史与论有机的结合,通过对精炼的史实的分析,以阐明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规律,并用生动的文笔表达出来,引人入胜。麓曾说过,史实是治史的眼睛,他又说道,不为历史现象所迷惑,不为议论家捉弄,要有一双治史的眼睛。而也正因为他那一

双敏锐的治史之眼,才能透过史实的种种现象,揭示出其中的本质联系,才能写出这部才气横溢、情文并茂的著作。

在陈先生的这部书中,处处有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他认为,历史现象都不是孤立的,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不以人一直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他说:“八十年以来,中国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每一布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战争。”这部书以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作为全书线索,考察了中国近代社会各个层面的新陈代谢。陈先生以时间为顺序,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角度,梳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让人能够了解到全面鲜活的中国近代史,人们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捕捉到他的观点,顺畅的思路让人能更简轻易地接收他传达的讯息。

在该书中,陈先生还不断的拓宽历史研究视野,不仅关注中国近代政治结构的变革,还关注物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而且研究了与之相关的人口迁移问题和种种社会心态的变化。

在讲述鸦片战争国内背景——由盛转衰的时清王朝时,他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盛世已成为过去”“人后、移民、会党”“洋货与洋害”,在“人口、移民、会党”一节里,他分析了中国在顺治年间人后只有6000万左右,而到道光十四年(1834)中国人口达到了4亿,并进一步论述了人口问题引发的两大社会问题——移民和会党。先生从这三个方面论述,更加全面的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也让读者能够更轻易地把握住核心内容。对于鸦片战争的背景,高中的历史老师只是系统的概述了国内及国外的一些因素,并没有像陈先生这样详细的从国内的各个方面,甚至人口因素等方面进行叙述,这让我对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有个更深一步的了解。在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他拟了这样的三节内容为小标题:“莽莽欧风卷亚雨”“哲学、电影、戏曲、小说”“复杂的社会心态”。由此可见陈先生知识视野的开阔,他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与文化,而且关注全社会的嬗变,也就是欧风美雨影响下的种种社会心态。我也因此深有感触,陈先生教会了我学习不能只学到书本上的只言片句,而是要根据从书上所学的对其作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我想这也是为何,冯契先生在序中道,对于后继的学者来说,是只有通过它(这本书)才能超过它的原因吧。

作者在在书中多次提到要借助辩证思维来如何如何,这正说明了他是一和自觉运用辩证法作为“治史的眼睛”的史学家。辩证法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分析具体情况。本书无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还是较小的和一般人生活相关的事件(剪辫子,废缠足等),都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具体分析,不带丝毫含糊;对所涉及的人物,不论是大是小,还是正派货反派(相对意义上来说),也绝不是简单地扣个政治帽子了事,而是力求通过史实分析,把他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我想这就是麓先生与其他历史研究者不一样的地方吧。大多数人对历史的评价都是从事件的结果来判定的,然而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它需要把事件放置在一个相当的时间跨度内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考量。无论事大事小,人物好坏,作者总能以最客观、最公正的角度来做出最恰当的分析,这也是本书成功的地方之一。

总的来说,近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持续发展的社会。在一切皆变的过程里,近代社会的许多斗争就是变与不变的斗争,然而背负着二千年历史的重梏,中国社会的“变”是很难的。我们社会的新陈代谢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和替换,终其原因,这都是历史的选择。从1840到1949这110年的中国近代史,我们看到了一批又一批时代先锋的抗争与选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在这110年中,五四(19xx年)可以成为两个段落的划分点。这本书主要描写的是前八十年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而对后三十年,只是在最后附带勾画了几笔。虽然对于后三十年,作何同样主编过书,发表过文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但生前未能写成系统化的讲稿,这令人十分遗憾。

然而即便如此,这还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通过对百年社会新陈代谢的勾画,麓先生把我们带回到了百年前的中国,让我们通过他辩证、公正、敏锐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百年的社会变迁。这不单单是对古人往事的一种回顾,麓先生更是用他饱含意蕴的文字来告诉后人,要用清晰视野和清醒的头脑来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

PS:部分内容摘自网络,但是只是摘取只言片句,并且有些没有注明作者只是一些言论,因此没有注明摘自,忘老师谅解。

观中国军事博物馆 悟华夏英雄之气节

1120122183 软件4班 孙楠

在读大学之前已来过北京多次,去过巍峨宏伟的长城,到过华美壮丽的故宫,也漫步到古香氤氲的南锣鼓巷和灯红酒绿的后海大街,唯一没有到过的,便是每座城市都独有的,承载着繁华都市抑或静谧小城几十年,乃至几百年厚重历史的博物馆。

在12月一个难得的天朗气清的周末,我终于在几个同学的作伴下,乘上了地铁,来到了中国唯一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

读书报告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军博的外观威严肃穆,左右两边非常对称整齐,给人一种神圣庄严之感。一步入大堂,一股博物馆特有的浓厚的历史之感便扑面而来,而这在军博,尤为甚之。一楼左边展厅是“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自鸦片战争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人们用实物、图片、文字展示了中国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是一部鲜活的反应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史诗。而右边展厅展示的是“土地改革战争展厅”,集中展示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运动进程。正厅展示的是曾经在各个战争中立下战功的飞机、坦克和大炮,还有各种火箭和导弹,正中间是毛泽东和朱德曾经的专车,保存得非常完好。

二楼集中展示的是中国从19世纪到现在的各式各样的枪支弹药以及许多外国的枪支,这里绝对能让青少年大开眼界,热血沸腾,更能让武器爱好者为其痴

狂。我从见过这么多真实的枪支,而且是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拂去了我心中对于枪的那份神秘之感。

三楼是古代战争馆和中国现代军事发展的展览,在那里,你能看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仿制品,能看到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还能了解大量的军事知识。四楼展示的是中国近代战争和中国军事和外国的交流,展示了大量外国军事领导人赠送给中国军事负责人或组织的纪念品。

读书报告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读书报告读中国近代史的新陈代谢有感

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如古人在长安挑灯漫步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三个多小时,但是心灵所受的震撼以及感悟,却是极大极深的。

从博物馆中一路走来,看到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在新中国蓬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一路成长的艰辛与自强,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烈士们拼死换来的。

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兵器是中国在谋求独立、向前发展的血的证据,它们不仅是在向我们诉说着当年残酷的血腥战役,更是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勿忘在战争中牺牲的华夏儿女们!

军博墙上挂着许多已逝名人的遗照,他们都是在战斗中做出极大牺牲于奉献的人,照片旁边往往还有他们的生平事迹,以纪念他们的贡献。然而在诸多历史人物中,留给我最深刻印象的却是解放军队伍中的普通成员们。他们有的留有照片,每张照片上的面孔都露着纯真的笑容,似乎代表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有的却只单单留下了名字,看到他们的名字,我猜测着他们的面孔,想象着他们站在队伍中的挺拔样子,敬佩着他们无惧无畏冲锋陷阵只为国家安定昌盛的中华民族气节!他们为战争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们是永远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们。

在回学校的路上,一个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答——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向前?我想是信念,是精神,更是民族的气节。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而其精髓就是贯穿始终的民族精神,它穿越过黑暗却从未终断,历尽磨难但日渐日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于气节的继承人,我们北理青年们一定会不负众望,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二十一世纪新的篇章奔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