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M】 蒋廷黻 武汉出版社 20xx年6月第一版

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主当发言稿使用。

关于历史循环论的思考

在二章中,蒋先生提到了一个中国历史循环论:“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极薄,心中的奢侈标准还是很低的,而且比较能体恤民间的疾苦,办事亦比较认真,这是内政昌明吏治澄清的时代。后来慢慢地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亦大大长进”。此处,我认为蒋先生对中国历史十分之明晰透彻。我国历史的绵延不绝决定政治的许多方面具有历史延续性。大体上说,我国历史上的开国形式具有相似性和反复性。初期,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建立国家。中期,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改革。末期,陷入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中。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在社会形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上层政体更迭的形式基本与之上所提及的形式类似。而阶级之间的转变亦带有这种形式,从农民阶级到封建地主阶级的蜕变中,财富拥有量的变化是最为直观的。财富拥有量的加大说明权力的扩充。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时,自身的革命性消退,而借助自身权力获取利益、保存利益的欲望和行动增强。由于政权的获取形式与政权运行形式相悖。权力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力量的天然优势和历史积淀,而非人民赋予,故缺乏约束。在王朝运行到中期时,这种约束的缺乏引起阶级间的分化,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定所谓劝课农桑之法,其实质是在一定层面上企图修复阶级之间的联系,以达到阶级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但由于行政体制的惯性难以去除,打破重建亦无可能,故举措在自上而下的推行中会受到惯性的阻碍甚至是扼杀。效果与政权初建时的措施相比大打折扣。在王朝临近坍塌之时亦如此,只是效果更差。蒋先生之上借官员自身素质的变化出发展开论述。我认为,如果从体制惯性的观念出发亦可解释;

对于左宗棠湘军的思考

通过对蒋先生所述左宗棠湘军的总结,湘军有以下特点:

一、乡土、宗族气息浓厚,构成人员成分相对单一,独立性强。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制; 1

221 《中国近代史》【M】 蒋廷黻 武汉出版社 20xx年6月第一版 37页 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权的获取方式属于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而政权的运行方式是推行自上而下的君主统治。

二、用孔教思想教育军队;

三、酬劳丰厚;

四、兵器精良;

之上湘军特点说明曾国藩虽有创新,但仍旧逃不过传统的模式。利用宗族观念建立起基本单位,以乡土观念将基本单位圈聚在一起。宗族的一员统领宗族,再由一个人统领宗族领袖,形成一种对上负责的领导形式。用高额俸禄和传统礼教思想作粘合剂,以固定住这种体系。这大抵就是曾国藩的创军想法。而不易沾染官场习性,简单易行正是这个形式的优势。这种利用“熟悉”建立起的军队符合中国的特征。费孝通先生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有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的限制,在区域内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留着鼓励的社会圈子??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3“乡土社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些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的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而正是这种形式,产生了诸多流弊,蒋先生在之后提到:“湘军初起的时候,精神纪律均好,战斗力也强。后来人数多了,湘军就退化了??足证中国治军的旧法根本上是有毛病的。此外湘军既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之上提到,湘军之中宗族与军队统帅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仅通过宗族领袖与之上的人进行联系,宗族只对族内领袖负责,而不对最高领袖负责。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认同是对人不对事。一旦更换军队首领,或是录入新的战斗指挥成员,这种松散性就会马上体现出来。因为不熟悉,所以陌生,不信任。缺乏制度建设,加上本身腐化,外部约束的缺失,战斗力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延伸一下,这种靠“熟悉”组成的军队极容易形成私人武装。倘若用社会学的观点类比,这种军队如同一个“礼制社会”,区别于现代的“法理社会”,它对外具有独立性、排他性。对内具有包容性。这种社会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是一种所谓“有机的团结”,而非“机械的团结”。内部以宗族观念为依据形成一种等级观念,首领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权威。私人武装亦可作这样的理解。

湘军有着很深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烙印。从组成方式、架构设计、领导机制、主导思想而论都是中国传统军队的缩影。显然,在鸦片战争之后,这种军队已不适合时代要求,它的淘汰已不可扭转。可曾国藩的湘军却值得探究。它带着中国社会的影子,亦是曾国藩在历史

的泥潭中的一次尝试,为后面各种新事物打下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曾国藩是成功的。 3

454 《乡土中国》【M】 费孝通 人民出版社 20xx年10月第一版 第6页 《乡土中国》【M】 费孝通 人民出版社 20xx年10月第一版 第7页

5 《中国近代史》【M】 蒋廷黻 武汉出版社 20xx年6月第一版 50页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段历史是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历史,在这段曲折而苦难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劳苦大众饱受压迫的现实,看到了这个泱泱大国在欧美坚船利炮下无助的景象,还有曾经的统治阶级在面对国家深重灾难是的软弱,但令人欣喜的是,残酷的环境催生伟大的改革,中华民族的很多不好的文化根源在这场大运动中得到反思,中国人民在这次大变革中得到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在这段抗争中得以极大的进步,没有这段艰辛的历史,就没有如今更加现代化的﹑更加开明的中国,只是这场变革的代价是如此高昂,它牺牲了万千大众但终给这个民族留下了永恒的财富。 看完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看到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幕又一幕,不禁让人觉得十分心酸,曾经多少次机遇,本可以抓住,却最终不幸擦肩而过,试想,当初乾隆皇帝能够认识到广州十三行这样一个通商口岸对中国的益处,如果当初吗噶尔尼访华时乾隆皇帝在西方的利器前能多一点虚心,再或

者当初的清朝执政者能更加清明(我始终对慈禧太后挪用军费用于庆生耿耿于怀,如果能将这些钱换做更多的坚船利炮,或许甲午中日海战就会是另外一番情景),当然更希望清朝的那些守旧迂腐的文人能认清世界的形势,或许率先崛起的就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国,或许中国的近代史就不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可是历史既成事实,我们也只能感慨,只能在历史历史面前去斟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去省视那些曾经领导中国的人。

近代中国面临改革图强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但当时的世界又何尝不是,日本,俄国,土耳其,都在为赶上历史的潮流进行抗争,但于中国不同的事,他们似乎没有遇到如此巨大的阻碍,其中日本俄国更是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的浪潮加入了侵略中国的大军,只可惜中国少了一位像彼得大帝一样开明贤能的君主,也没有像日本一样愿意为日本的富强实行君主立宪的天皇,中国的近代化历程遇到了空前的阻碍。中国之所以没能在遭受鸦片战争的屈辱后迅速的走上改革的

道路,一方面,实则当时封疆势力太过庞大,另一方面,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越性的思想让中国人碍于向西方人请教,还有是中国的封建士大夫阶层视封建制度为他们的生命线,他们维护封建制度是因为在封建制度下他们的所学所想才能转化为名誉和地位,相比之下,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忧患意识,有领土需求,这让他们更懂得求变,更懂得向更先进的文明学习,正日隋唐时期派遣遣唐使一样,他们在变中跟上了历史的潮流,而当时的中国则因为一味保守错过了发展的大好时期。其实中华文化并非是天生的保守文化,想当年,春秋战国时期那也是百家争鸣,法家﹑道家﹑兵家等各派学说都曾盛极一时,只是随着统一大势,中国社会更趋向于儒家学说使中国的文化环境过于单一,并逐渐走向了一种趋于保守不敢改变的方向,当然这方便的君主的统治却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恰恰是春秋战国那样一个时代为中国后来的汉唐之盛奠定了基调,正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一样,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文明载体的。

纵观中国的近代史前期,也的确有一帮人有足够的眼光和能力,像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文祥等人,他们都能认识到中国的现状,也知道怎样才是富强之路,但一方面由于当时的中国还有很多没有觉醒乃至愚昧的人借保卫祖宗大义的口号从中阻碍(倒也不能说他们罪恶,其实其中很多人倒也是真心想为国家好,为人民谋利,只能说他们无知,虽然想帮忙,却只能帮倒忙),另一方面是这些人由于所处阶级使他们注定具有不彻底性(身为地主阶级的他们很难去和地主阶级做斗争),他们也许知道中国的社会需要改革,但他们不敢改革,毕竟封建礼教是他们从小的“立场”,而且他们对朝廷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朝廷能认识到世界的潮流和格局,当然,他们也惧怕改革可能引发的内乱,殊不知,这样一场内乱几乎就不可避免,而且越往后只会爆发出更大的破坏力。当然,虽然他们有不彻底性,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他们为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