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

           20##年   5月  31日

试验一   验证74LS181运算和逻辑功能

实验目的          

(1)掌握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工作原理;                             

(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3)画出逻辑电路图及布出美观整齐的电路连接图;                     

(4)验证4位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组合功能;

实验原理    

ALU能进行多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4位ALU-74LS181能进行16种算术运算和逻 辑运算。功能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图:见附录1。

 ALU-74LS181引脚说明:M=1 逻辑运算,M=0 算数运算。

验证74LS181型4位ALU的逻辑算术功能,填写下表:

说明:HGFEDCBA八个为操作数,LKJI四个开关为操符。

总结及心得体会:

掌握了算数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熟悉了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学会画逻辑电路图和初步美化接线图,熟悉了74LS181的组合功能。

在初学画电路图的时候,主要的问题就是找不到元件,后来经过同学们的互相讨论,最终弄清楚了各个元件所在的分类,和启用帮助文件,将英文板式改为中文等多种功能。

对于实验开始只知道傻傻的连线,连完后做习题时才逐渐将整个电路原理弄清楚。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我们还复习有关数字电子电路的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当做完第一个试验后,我还因为没有对连线布局好特意重做了一遍。填表的时候由于实验经验不足,总是将数据的输入混淆,以至于重做了许多次实验。这方面还是应该在试验中提高。

实验二 运算器(2)

1、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算术逻辑单元(ALU)的应用方法;

(2)    进一步熟练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原理;

(3)    画出逻辑电路图及布出美观整齐的接线图;

(4)    熟练掌握有关数字原件的功能的使用方法

(5)    熟练掌握子电路的创建及使用

2、         实验原理

本实验仿真单线总线结构的运算器,原理如图2-2所示。相应的电路如图2-3所示。

电路图中,上右下三方的8条线模拟8位数据总线;k8产生所需数据;74244层次块为三态门电路,将部件与总线连接或断开,切记总线上只能有一个输入;两个74273层次块作为暂存工作寄存器DR1和DR2;两个74374层次块作为通用寄存器组(鉴于电路排列情况,只画出两个通用寄存器GR1和GR2,如果可能更的话可以设计4个或8个通用寄存器);众多的开关作为控制电平或打入脉冲;众多的8段代码管显示相应位置的数据信息;核心为8位ALU层次块。

3、         实验内容

在multisim画出电路图并仿真,完成如下操作。

(1)    说明整个电路工作原理。

  答: K8产生所需数据,通过74244层次块,将产生数据输入总线,将数据存入由74LS374层次块构成的通用寄存器组GR1和GR2;通过其他 74LS244的开关,将通用寄存器里的数据放到74LS273层次块作为的暂存工作寄存器DR1和DR2中;将DR1和DR2中的数据通过核心8位ALU层次块运算,将结果又保存到GR1或者GR2中。众多的开关作为控制电平或打入脉冲;众多的8段代码管显示相应位置的数据信息;

(2)    说明74LS244N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作用,及输入信号G有何作用;

 答:74LS244层次块为三态门电路,在电路中将部件与总线连接或断开,起开关作用,当G为低电平时,部件连接,G为高电平时,部件断开。

(3)    说明74LS273N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作用,及输入信号CLK有何作用;

 答:74LS273N作为临时工作寄存器,在电路中临时寄存数据,CLK上跳沿触发工作。

(4)    说明74LS374N的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及输入信号CLK及OC有何作用;

 答:74LS374层次块为通用寄存器组,在电路中寄存数据,同时具有三态门的作用。CLK遇上升沿触发,OC为低电平时,部件连接,OC为高电平时,部件断开。

(5)    K8产生任意数据存入通用寄存器GR1.

     答:1K8产生数据,将所有的74244层块的G端接1(高电平)X3.G=0,将数据输入总线;    2X8.oc=0,X8.clk=↑(X8的clk端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将数据存入了GR1。

(6)    K8产生任意数据存入通用寄存器GR2.

     答:1K8产生数据,将所有的74244层块的G端接1(高电平),X3.G=0将数据输入总线;    2X11.oc=0,X11.clk=↑(X8的clk端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将数据存入了GR2。

(7)    完成GR1+GR2àGR1.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X10.G=0,X6.G=0,X7.clk=↑,X10.G=1;        2令S3S2S1S0=1001,M=0,CN=1;X12.G=0,X8.oc=0,X8.clk=↑;

(8)    完成GR1-GR2àGR2。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X10.G=0,X6.G=0,X7.clk=↑,X10.G=1;        2令S3S2S1S0=0110,M=0,CN=0;X12.G=0,X11.oc=0,X11.clk=↑;

(9)    完成GR1^GR2àGR1.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X10.G=0,X6.G=0,X7.clk=↑,X10.G=1;        2令S3S2S1S0=0001,M=0,CN=1;X12.G=0,X8.oc=0,X8.clk=↑;;

(10)   完成GR1v GR2àGR2.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X10.G=0,X6.G=0,X7.clk=↑,X10.G=1;        2令S3S2S1S0=0110,M=0,CN=0;X12.G=0,X11.oc=0,X11.clk=↑;

(11)   完成GR1⊕GR2àGR1.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X10.G=0,X6.G=0,X7.clk=↑,X10.G=1;        2令S3S2S1S0=0110,M=1;X12.G=0,X8.oc=0,X8.clk=↑;

(12)   ~GR1àGR2.(“~”,表示逻辑非运算)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2令S3S2S1S0=0000,M=1,X12.G=0,X11.oc=0,X11.clk=↑;

(13)   ~GR2àGR1.

   答:1所有74244层块G端接1,X9.G=0,X1.G=0,X2.clk=↑,X9.G=1;2令S3S2S1S0=0110,M=0,CN=0;X12.G=0,X8.oc=0,X8.clk=↑;

实验电路图

K8模块:由8个开关组成。

74_244模块:由两个74LS244集合而成。

74_273

74_374模块

总结及心得体会:

通过实验二,我清楚了算术逻辑运算的原理和方法,明白了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原理。能布美观整齐的接线图。通过单个对单个元件的测试,用F1打开的帮助文件,我弄清楚了74LS244,74LS273,74LS374等数字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熟练的掌握了子电路的创建和使用方法。

试验中,发现了几个必须重视的问题:1、必须保证只有一组数据输入到总线。与总线相连的起三台门作用的74244层块只能打开一个。2、在设计电路时错误的修改方法,比如开电源时修改,删除子元件管脚,选错元件等都可能导致不能修改或程序损坏。3、在对元件连线前,要学会查资料,确定元件的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对整个电路逻辑功能的分析。

实验二是个对我启发很大的实验,是实验仪的延伸,但是他的内容远远高于时验一。布线选元器件时,我们直接参考的实验指导书,在对电路图分析的时候,老师问了一些很细致的问题,加深了我们对电路图的理解。我们也复习了相关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两个实验,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收获很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