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语言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苗族语言发展情况调查 苗族简介: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湖南、至贵州、至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易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那写在上的衣服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调查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农村人口在向外输出劳动力的同时,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被稀释掉的危机,甚至最基本的语言文化也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且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我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

调查时间:20xx年8月5日到8月15日

调查地点:

调查人:杨xx 学号: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调查方式:在我家所在的文星村走访调查

调查人群:苗族

关键词:刺绣,蜡染,婚嫁,丧葬

苗族语言文化传承总体来说不容乐观,特别是有以下五大因素

一 劳动输出

由于人多地少,传统的农业以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很多人刚初中毕业就放弃上高中外出打工,填补家用,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就回家结婚,现在苗族小伙大多娶的是在外地打工认识的女孩,且大部分是汉族,等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带着孩子居家前往打工地区,孩子根本没多少机会接触本民族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甚至现在年轻的父母也很少了解苗族的基本语言文化,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到最后直接被汉化了

二 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有一部分苗族同胞靠自己努力学习或工作最后在城市安居落户,他们就更少与有共同母语的人交流,渐渐地疏远了自己的语言,特别是他们的下一代,从小就是跟汉族的小朋友一起长大,与汉族已无异样。

就像我的叔叔,在市里工作,最后结婚,安家落户在市里,虽然每次去他家,家里人也都说母语,我很纳闷就问他为什么不教小侄女苗族的语言呢,他总是说没时间。的确,在一个完全不同语言环境里,一是没时间,二是最后自己的生疏了,对子女的文化传承也疲倦了。

三 学生群体

从上小学开始,每天接触的都是汉语,周围人也都说的是汉语,因为西秀区这里毕竟不是苗族聚居地,这里主要以汉族为主,大家都杂居在一起,虽然文化是相互影响的,就像我所在的村子,居住着汉族,苗族,布依族,虽然在这里的汉族大都会苗语,但在大的背景下,人数少的苗族更容易被汉化。特别是上了高中以后,基本上没多少时间和同胞进行语言交流,因为苗族继续读书的人很少,就拿我来说,在班里根本就找不到有共同母语的人,即使有的人身份是苗族,也是通过某种渠道或有苗族血统的直系血亲来达到民族加分政策的新苗族,而他们对苗族根本一无所知。虽然苗族人数一直在增加,但是,连最基本的语言都没掌握的人数却在急剧下降。

四 苗族种类繁多 苗族人口虽达九百多万,但是几十甚至上百种语言,这都是由于历史上的五次苗族大迁徙所致根据专家的研究。注解:?苗族历史上五次大迁徙的情况如下:

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龙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人,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这时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从此九黎族的各部虽与黄帝族斗争了很长时期,但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国;一部分被俘成了奴隶,后来融合到汉族中去了;一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

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时间大约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时期)。

第五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是原来力量最强的一支。他们整体逃迁中屡遭武装掠夺,一次次抵抗,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逃迁,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黄河),朝着南风吹来的方向一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都是近距离的迁移,即由崇山往东,曾达到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王朝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到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刚发展强大一点,又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又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没有在东海岸边长久定居,而是慢慢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他们中间有的人(约在四千年前后)可能渡海去了日本。今天日本有的地方有许多与中国黔东苗族相似,甚至相同的文化现象。从黔东苗族《跋山涉水》的迁徙歌中可以看出,这支苗人的迁徙是没有械斗的和平转移,他们从“就在海边边”的地方,由东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联盟的住地,经过一段时间,为了“寻找好地方”,又由洞庭湖溯沅水迁移到五溪地区,再沿巫水进入南岭走廊,经越城岭北麓到今广西融水(大苗山),再往北达到今黔东南地区。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大体是由东向西。上述三支苗人的这次迁徙时间,大约在1200年以前(约从周到宋时期)。

除以上几次大迁徙外,还有很多小迁徙,但宋代前后,绝大部分苗人都先后到现在的居住地域定居。但元、明、清各代的统治者仍不断“进剿”,湘西、黔东南等地的苗民四处迁逃,但都不离开湘西、黔东南和川黔滇地域(来自金羊网)。以至现在的苗族之间,大都语言不通,将这九百万除以总的种族分类,人口数就有少得可怜了,在人数上根本不占优势,只有被迫的被汉化。

五 教育与传承缺失

由于苗族在历次迁徙中文字的丢失,使得文化的传承只能靠一代一代的口述下去,还形成独具特色的通过服饰和歌曲记录历史的方式。但这主要是由苗族妇女完成这一工作,就拿服饰方面来说,苗族男子一般不穿本民族服饰,就拿我所属的青苗来说,苗族男子只有在辞世的时候,家人才会给他穿上传统服装,让他到了祖先那里,可以找到自己的族群。而苗族妇女就不一样,当到了一定年龄,就很少着汉服,都是穿着自己民族的服装。还有歌

曲传承上,在重大的日子里,如婚嫁,丧葬,苗族妇女汇聚在一起唱着纪念祖先一路走来的历史,一遍一遍,这是史诗性的,却也是悲凉的。就我而言,从小说着母语长大,但却很少听得懂妈妈和阿姨们唱的歌是什么意思。而且篇幅过长,就连最短的歌曲也要唱至少一个小时,长的要好几个小时,毕竟,歌曲里记录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而历史就是冗长的。

报告总结:纵观苗族久远的发展历史,苗族甚至比汉族更早从事农业,也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族群,然而现如今的发展很艰难,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也非常艰巨,只有让苗族人自己意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才会从根本上有助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但在目前来说,只有让广大苗族同胞日子过上了好日子,人们才会有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所以也需要政府更大的支持力度和更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最后我们中华民族会是一个百花争艳,团结一心的伟大民族。

 

第二篇:苗族语言

语言 苗族人语言的统称为苗语,属于苗瑶语族的苗语支。苗语曾有文字,但已经失传。

苗族语言

现时在中国的苗族采用的文字是中国语言单位在19xx年10月为中国的三大苗语方言发明的拼音文字,采用了26个基本的拉丁字母作为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标示。各地的苗语有不同的复杂程度,但简单来说,受汉文化影响愈大的地区,其语言的简化程度及汉字词使用的程度也愈高。 苗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分支:

湘西方言,100万人

黔东方言,200万人

川黔滇方言,300多万人

当中以川黔滇方言最为复杂,又分为川黔滇、滇东北等多种次方言。国外苗族的语言基本都属于苗语川黔滇次方言。苗语的三个分支和瑶族的布努语等语言同属苗语支,而苗语支与瑶语支共同组成苗瑶语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