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读书笔记

《双城记》——读后感

有人说《双城记》是一部伟大的爱情小说,着眼于卡顿对露西的博大的单恋,为了后者的幸福,前者不惜牺牲自己去搭救后者的丈夫。不过如果从情节和人物关往中,比较难以感受到卡顿怎么会深深爱上露西,在单恋的前提和基础似并不牢靠的情况下。

我想《双城记》并不重在写情,露西与达奈的相爱结婚,卡顿对露西的单恋其实比较概念化,个人认为《双城记》是狄更斯对革命和人性痛苦深思所交的答卷。

革命是社会阶级的矛盾的产物,当体制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后,下层积累的仇恨最终会大爆发,冲垮旧的体制。由于下层的仇恨缺乏构筑合理的新体制的能力,革命往往会演变成单纯的毁灭性的暴力,而最终建立的体制可能与旧体制相距并不遥远,但这个宣泄仇恨的过程付出的社会成本是相当惨重的。在这个过程中,维系过程中维护人的起码生命、尊严、道德、法律,都被当成旧体制的一部分被否定了,因此种种人间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了。革命政权的官方意识形态倾向于认同为革命的理想可以不择手段也并非全部,也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只不过将革命作为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也不排除有些人,包括革命领导在内将革命作为宣泄个人仇恨或是争权夺利的工具,而革命这种形式制度上的缺陷,更是使一部分人大有可为。可以说包括法国革命在内的一切革命概莫能外。所以人道主义作家对革命无不抱着矛盾的态度,它们一方面赞同改善民众处境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又痛苦于血腥而非理性的革命现实,如果它们非要坚持个人观点,那么在

不宽容,不允许中间路线的革命时代,它们个人命运往往是凄怜的。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即从人生角度对以上的部分观点作了生动的阐述。《双城记》的两个主角应该是厄尼斯和卡顿。酒馆老板娘厄尼斯是受压迫的劳苦人民的代表,她的弟弟和妹妹都被贵族艾弗蒙害死,她因此形成了疯狂的仇恨,表现为要利用革命的混乱杀掉每一个和艾弗蒙家族有关的人,包括其有人道主义思想的管家,其外甥达奈,以及达奈的妻儿。革命就是报仇雪恨,而且是不受限制的滥杀,这是相当一部分受残害的普通民众的态度。甚至有些人道知识分子在深受迫害的时候,也会丧失理智,产生这一想法。莫奈特医生被艾弗蒙陷害,在巴士底狱关了18年,在狱中身心具残,变成了精神病人,狱中他即写到要向艾弗蒙讨回血债,直至他这个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当然当他出狱神志清醒时,其人道思想占了上风,他能够分清敌我,可以接受敌人的亲戚作为女婿。而正是疯狂的仇恨使他付出了代价,他在狱中偏激言论最终使女婿上了断头台,差点断了他女儿的幸福。仇恨使人疯狂,疯狂的仇恨造成疯狂的革命,疯狂的革命最伤害疯狂的革命者,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的命运丰满的阐述了这一观点。

而卡顿则寄托了狄更斯关于人性的理想,书中无卡顿自暴自弃的原因,我想这是人道主义者反对现实人性的种种丑陋而造成了理想的失落,卡顿从事法律工作,他才华横溢,但看到了太多的尔虞我诈,民众堕落,他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又不想同流合污,争取那些易如反掌的利益,于是不如自暴自弃,甘于被庸才利用。狄更斯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歌颂告诉我们仇恨对抗仇恨只会使人疯狂,而自己牺牲

利益,它才会带来福音。当然这也是理想主义的想法,绝大多数人都会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这种理想主义,也只能是寒夜中的星光。

狄更斯在全书最后回到了基督教,“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凡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这句话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也被引用,看来基督教的道德思想一直被这些人道主义作家奉为圭臬。

 

第二篇:双城记读书笔记 - 副本

《双城记》——读书笔记

对于查尔斯.狄更斯这名作家我并不熟悉,或者说对于国外的名著我很少记住作者,但是对作品的记忆却是很清晰,正如这本《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把我们带回那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领略那封建社会压迫下法国劳苦人们奋勇抵抗中产生的悲剧,并不是所有的光明都是纯洁的,在人们的反抗下,难免会出现一些领人惋惜的悲剧,由此可得,革命的成功是离不开鲜血,而其中也包含了不少无辜的生命,但是,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无可改变的事实。 在《双城记》中,出现了诸多人物,有好有坏,而以小见大的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三种不同的人物原型,第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残暴不堪,所作所为令人发指,“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正是对他们忠实的写照,这类暴君般的贵族,正是那个时代疯狂压榨劳苦人民的对象,也是引起革命的主要原因。

第二类是得伐石夫妇等革命群众,这些革命的人民并不同于普通的革命群体,他们的形象是被失控的自己所扭曲的,完全是在压迫下近乎疯狂的人民,他们对于贵族们的仇恨转变为无一例外的嗜血,这么一个变态的群体中被狄更斯刻画最深的就是德法奇的妻子狄安娜,她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是一位典型遭到封建贵族迫害的人民,她对于封建贵族所深仇大恨是近乎疯狂的,最后演变为一种人格扭曲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她的深刻同情,文章开始,她是一个革命领导者的形象,聪慧而又卓越的才智,坚强的性格、出色的的组织领导能力,在革命前后充分的发挥了她的作用,但当革命深入后慢慢到改变到失控时,作者的笔锋一转,人物的形象瞬间改变,她由一位睿智的领导者,瞬间改变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而原先的革命理念也缓缓的变异,成为一种扭曲而近乎分裂的人格,当文中最后她发狂的到医生住所搜捕无辜的露西和小露西时,她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人了,仿佛是一位嗜血成性的狂人。不出所料,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而其中也蕴含了无限的悲哀及深切的同情,对于这种革命人民中过于极端的暴力行为,作者毫无意外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

而最后一类则是理想化的人物,在同是虚构的所有人物中,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乎集合了所有的真、善、美,他们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这些人包括梅尼特父女、代尔纳、罗瑞和卡尔顿等等。这些人也不是与黑暗的社会毫无关系,反而有着更为悲惨的身世,梅尼特医生从一开始就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还不清不白的进入了巴士底狱,他对侯爵兄弟的深仇大恨应该是不共戴天的,但是他没有被黑暗的仇恨所冲昏了头脑,他为了女儿的爱,毅然的摒弃了宿仇旧恨,宽怀的接纳了侯爵之子——代尔纳,而对于代尔纳自己,他虽然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但他并不与黑暗的贵族们同流合污,反而毅然大义灭亲,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好不犹豫的抛弃了爵位和财产,并且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彻底脱离这个黑暗而又肮脏的贵族群体,这对完全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反差和对比,一位是贵族黑暗暴政统治下的受害者,但却能因为女儿的幸福宽容为怀;一位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却因内心的善良的本性断绝自己与黑暗的联系,主张仁爱。他们能维持这种纯真的变化,更是少不了作为女儿和妻子的露西。正是因为露西,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条无形中的爱的纽带,在这种联系下,他们以世俗惊讶的眼光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么一个真善美的境界,仿佛是在十八世纪中的一道曙光,充满着爱与希望,这显然是作者刻意刻画出来的场景,从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的立场中诞生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

读完整篇小说,我想大多数读者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那用意,也就是那永恒的主题,爱才是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情感,这种力量往往比恨更为强有力得多。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东西都是相对的,爱与恨也一样。小说的开篇完美的诠释了这种相对存在的世界:“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

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所有的事都没有其固定的性质,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只与人的心境有关,一切由心而生,由心而终,而其中的一切,将是由我们自己去把握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