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而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三大要义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既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上呈多元化格局。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才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学校拟定了“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价值。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经济学家告诉人们,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已经成为设计人员在工作时间里的创意竞争,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个性化的产品离不开个性化的人才,个性化的人才离不开个性化的教育。素质教育认为,由于人的个体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不同,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培养目标,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量,因材施教,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主动发展。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知识经济和未来对人才素质的又一特殊要求。面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教育,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逐渐认识到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教育已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人应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实施差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差异教学使学习尖子更尖,让特长生健康成长,让学困生“脱贫”。为不同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暂时飞不起来,跑不起来的,也能逐渐学会飞,学会跑”,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提高。“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就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同时,实施差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强调教学中将共性与个性辨证的统一起来,将学生差异看作教学资源, 并将其作为要素列为教学组成部分,尊重差异,理解差异,在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沟通与合作,最终形成差异发展。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

1、备课要分出层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2、讲课针对学生差异分层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针对学生差异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差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差异训练,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3、作业针对学生差异分层练习: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当堂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 “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课内课外分类指导:因人因组而异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特长学生品质的指导,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

5、考核分类检测:每学期可进行两次全校性的全面考核,对优生用“三好”标准去评价和考核,而对差生,则看他们在思想、品质和学习等某一方面是否有所进步。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成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实施探究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并不断提炼成果。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分别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力、倾向及探究学习的目标、内容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课题的开展,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3、经验总结法。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边实践边思考提炼,及时总结,及时推广。

4、文献资料法。

搜集提炼历史上与“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研究”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精华,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充实我们的理论,改进我们的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

五、研究步骤和时间安排。

1、20xx年9月至20xx年10月

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

2、20xx年10月至20xx年11月

分阶段研究、实施、修正方案。

3、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

总结阶段,申请结题。

六、研究成果。

20xx年12月,我课题小组进行了课题进展情况汇报,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课题小组成员志同道合,本着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努力搞好课题研究,我们又进行了分阶段研究,有目的的实施、修正了方案,并且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1、我校教师在备课方面有了阶段性进步,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备课中就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备课中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矛盾,既备知识又备学生,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树立起信心,并使他们的知识与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 ***老师撰写了论文《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备课》。她强调(一)备课应是教学的改造与创新。(二)备课应是师生双边互动式的合作。(三)备课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要。(四)备课应力求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五)还应进行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解决了教师“一刀切”、“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克服了教师教学时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拓宽教学门路,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老师撰写了论文《浅谈语文课程针对学生差异的有效教学》。她指出: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性格、兴趣、能力,智力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为此,我们将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 她认为语文阅读差异教学应该:(一)主体分层——尊重差异,表现个性。(二)目标差异——激活思维,展现个性。(三)着眼差异,培养个性。学习内容体现差异,体现能动性;学习方法体现差异,发挥灵活性。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引导各层次的学生潜心品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并设计一种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有的学生选择了“中部凿井和两端同时凿进法”这一段,采用了“画示意图”的方法来交流;有的学生选择了“克服自然困难,勘测线路”这一段,采用了“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来交流;有的学生选择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嘲笑勇于接受任务”这一段,采用了“资料介绍”法来交流。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的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好地培养。(四)评价体现差异——增强信心,塑造个性。有差异性的进行学业评价,促进个性持续发展。有差异性的进行课堂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五)有差异性的布置作业——唤起热情,张扬个性。老师撰写了论文《 浅谈差异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她在数学课中运用差异教学的几点做法是(一)尊重需求,营造和谐学习环境。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考和情绪只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才能够尽情地流露,同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才能得到发展。(二)让学生“读一读”。教材中有许多“你知道吗”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一读。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增补一些学生阅读的材料,呈现丰富多彩的内容。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图文并茂,不仅有数学故事,还有数学童话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要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启发学生课后去思考、探究。(三)作业设计体现个性化。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开放性、可选择性的作业。布置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作业。

老师撰写了论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她指出: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该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三)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3、通过有效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将教师教育机制融会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地锻炼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得不到开发,学生的特长无法施展的问题。

老师撰写了论文《直面“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她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差异,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正常和经常的现象。我们一定要直面“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一)树立意识,关注知识差异。(二)充分预设,制定弹性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预设,只有这样,才会有精彩的生成,面对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建立多重教学目标。面对班级平均水平,建立适合于中等水平学生的教学目标。顾及优等生的学习要求,确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材料。针对困难学生的学习水平,建立以合格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辅助材料。(三)要善于引导,转化个体知识 。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挖掘,展开讨论,把个体的认识转化为群体的认识。(四)及时反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察觉学生的认知进展情况,给不同表现的学生以相应的帮助和指导,既是给予肯定和鼓励,又

是面对差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工作。(五)布置预习,促进群体发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通过布置预习作业,如组织学生交流在家读书的计划,让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完整而有意义的“课前学习”,来缩短个体间因“知识起点”而形成的差异,并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做更多属于个人的自主学习,带更多的学习成果到课堂上来交流,从而让“个体”与“全体”达到和谐统一。

4、课题组还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策略研究,作业练习策略研究,课内课外辅导策略研究,个性考核检测方法研究等有关差异教学范畴的其它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杨利敏老师总结出了《新课标下针对学生差异设计数学练习策略》。策略一:联系生活,注意应用性。策略二:立足课本,注意基础性。策略三:抓住重点,注意针对性。策略四:循序渐进,注意层次性。策略五:动手操作,注意实践性。策略六:思想教育,注意思想性。策略七:训练思维,注意开放性。策略八:新颖有趣,注意趣味性。策略九:加强联系,注意综合性。

韩金瑞老师在《浅谈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思想教育》中写道:(一)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二)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惯。(三)“对慢性子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四)对“敏感而心眼多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培养其树立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学习的能力。总之,要注重研究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全面负责,才能使教育获得成效。

 

第二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结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化州市第一中学 茂名市级课题课题组

一、背景及意义: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学科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学科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广东省20xx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学科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学科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科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探讨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⑴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⑵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⑶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effective tc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的直接产物,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强调教学效能核定,否定教学是教师一种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美国教授加里?鲍里奇基于25年的课堂教学研究著成《有效教学方法》,采用谈心式的方法描述一些有效的教学实例,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理于教学实践,为世界范围内教学实践的有效改进,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2、素质教育理论。

传统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保留传统教学方式中适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部分, 1

摒弃那些死板的、机械的、低效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力求把每天的每一次教育教学行为都调整到最佳效率状态,从而有效地减轻当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

3、建构主义理论。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知识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从这些新的视角出发,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四、预期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

(1)积极探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互动有效教学的新策略,包括“分层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等,丰富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

(2)从实践层面上研究互动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2.实践价值:

(1)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行为转变的前提。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新课程,正确认识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改善课堂环境。通过有效教学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课堂学习能充分满足师生的生活需要,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3)改善评价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充分体现评价尊重性、激励性、参与性的原则。

(4)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研究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五、研究内容

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对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运用,优化教师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1、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确立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目标确立要遵循有效教学的价值取向。即:目标确立应当是开放的,不应该是封闭的;应当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即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整合人文精神的渗透;目标的确立还要考虑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个性发展方向。

2、教学知识处理的有效性

所谓教学知识处理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知识选择与安排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首先是选择有效的教学知识量。其因有三: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二,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第三,学生思想提升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其次是教学知识安排的有效性。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根据知识的类型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二是对课程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需要和自身 2

特点进行相应的知识补充。补充知识要遵循“适用、必要、科学、精巧”等原则,做到“需中求好,好中选精”。三是注重知识为社会适用性。学生始终是社会的个体,最后还是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乃至改造社会,因而课堂教学要承载现在社会价值与规范传递给学生的任务。

3、教学方式与方法运用的有效性

(1)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教学交往的有效性是指师生与生生之间通过有效地交流,促使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量。师生交往的有效性从心理学考查,要注意学生的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通过讲解重点与难点去强化注意、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的程度等。从教育社会学角度考查,课堂教学师生交往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交往风格有关。不同的教学交往风格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交往环境,学生个性特征运用相应的教学交往风格,以提高教学交往的有效性。

(2)课堂管理有效性

课堂管理的有效管理,在合理吸收课堂管理技巧的科学因素外,还要加强对课堂管理的人文思考。注意课堂管理的人文性,关注师生共同和谐发展的课堂管理策略成为中小学校加强课堂管理的新价值取向,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有效吸收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使师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发展。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人文思考主要有:课堂内的分层管理教学思想;创设课堂中的各种学习型组织;合理运用管理的心理效应;营造“文化生态”型的师生关系;合理调节学生亚文化的影响因素等。

(3)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第一,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辐射面。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第二,注意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不要逼迫学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第三,注意反馈的积极态势。教师应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第四,注意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性。(4)教学媒体运用的有效性

成功而有效地运用教学媒体进行课程教学,应该进行周详的设计,遵循一定的运用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生背景;拟订教学目标;准备教学媒体;使用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反应;评量教学效果。

(5)教学时间安排的有效性

第一,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时间密度,即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活动的紧张度。第二,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主要考虑好教学要求的高度、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进程的速度。第三,对教学时序的优化。教学时序是指按时间顺序安排教学活动的程序,最佳的教学时序应当符合科学知识的逻辑序列和学生学习心理序列。第四,捕捉好教学时机。把握教学时机,通常与教师的教学机智联系在一起。

4、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评价系统要解决好三个问题: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的问题。有效教学评价人员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同事、教学管理人员及行政的参与。评价内容主要从教师教学个性发展和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两方面。教师教学个性发展的评价内容主要从教师的精神品格、教师的教学个性构成、教师的教学成绩三方面进行;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社会适应能力、时间观念、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几方面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深入课堂进行观察,安排适当的课堂教学测试及发测量表进行测评。有效教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有效教学评价应综合运用理论方法、科学方法和艺术方法。

3

第二,有效教学评价、要求弘扬师生在有效教学评价中的创造性,关注师生的人文需要,即注重师生的自我内在性评价。

六、方法设计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并总结课堂教学的效果。

2、行动研究法: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和反思,发现、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3、观察法:在本课题研究中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对教学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

4、文献资料法:查找高中有效课堂教学课的理论支撑,查阅历年学生成长资料,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5、经验总结法:对高中课堂教学研究进行回溯性的研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规律。

七、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1、调查高中课堂教学现状,形成调查报告。

2、搭建课题组,培训教师。

3、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课题论证。

4、撰写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20xx年2月)

1、举行开题会。

2、进行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3、开展一系列研究活动,如情景创设研究课及其探讨等。

4、进行阶段小结,成果提炼。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

5、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收集整理课题资料。

2、提炼成果,撰写论文、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3、结题。

八、研究保障

(一)研究组织

领导组:

朱叶青(校长、特级教师) 陈统山(副校长、高级教师)

陈良锦(副校长、高级教师) 王伟儒(主任、高级教师)

彭伟强(副主任、高级教师) 彭明光(副主任、高级教师)李亦明(副主任、高级教师)

顾问组:特级教师陈兵刊

课题组:

梁小波、黎译鸿、黄经高、 陈良佩、张贤昌、王贤、李宇恒

王晓丽、陈茜、王赵军、刘休明、李明、彭泰宣

陈华胜、莫燕道、何思远

参 研:语文教研组其他教师、数学教研组其他教师

4

(二)研究经费

按照《化州市第一中学校校科研管理办法》拨付专项经费*****元

九、研究成果

形成了“新课标下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教学案例、反思文章共*** 篇,涉及两大学科(子课题)教学论文****篇,初步解决了高中学科课堂有效教学概念和原则的认识问题,初步形成了以下成果:

(一)、准备阶段成果

1、形成了《化州一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现状调查报告》,解决了化州一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迫切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问题,为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2、形成了《化州一中专任教师情况调查统计报告》,解决了该课题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问题,为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3、讨论制定了《化州一中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交流制度》,解决了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制度建设问题,为促进全员参与,建立有效教研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作了初步探索。

4、梁小波老师在20xx年10月16日的“化州市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担任主讲,《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育新理念与教学建议》的讲话,初步提出了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理念改革和教学行为变革的理论与实践整合问题,对于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推动本课题的深入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实施阶段的成果

1、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我课题组全体教研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注重细节研究,以案例研究和反思性教学为载体进行课题研究,并初步提出了“工作学习化是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具体方式”的观念。语文学科提出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数学学科提出了“数学是生活概念”的理念,强调数学是“系统化地处理各种生活关系的方法”,主张渗透人文精神,展现数学美,有效地改进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怎样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创造性问题的研究,我们逐步形成了“学教并重”教学结构。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在实践探索与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发表、获奖、交流论文几十篇;积极参加校级、县级市、地级市研究课,获得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我们的研究在化州市高中学科课堂教育中起到了辐射影响的作用。全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多位成员被评为校级、市级优秀教师或优秀教研教师。

2、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对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问题的探讨,我们认为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不仅是教学演示的工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媒体,而且,也应当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资源环境和构建新的知识的得力助手。

3、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我课题组在新课程评价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 5

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即情意领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为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包括学生在课堂中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评价的内容从过去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即过去的习得)转向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的作用不在于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而在于面向学生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作出有效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使达到结果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机结合,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与针对性评价。

十、存在问题及反思

1.部分教师的观念还跟不上,课堂教学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大班制的现象比较严重,给课堂上学生开展活动、探究、交流和评价改革造成影响。

3.配套的教具少,教辅资料很少,给老师们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主要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3.《多元智能理论》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5、《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唐晓杰等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6、《自主课堂》(美国里德利、沃尔瑟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语文活动教学与学生自主创新》林细云

8、《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温立三(《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1、11)

9、《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背景和根本目的》文可义(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

10、吴益主编《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海南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11、于漪《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中学语文教学》20004年第1期)

12、谭健文《加强语文活动 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月刊》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