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好玩》读书报告

《考古好玩》读书笔记

《考古好玩》是一本介绍考古学的书。此书用较通俗的语言来介绍和讲述考古的人、考古的过程和方式以及考古的故事。正如书者所述:“本书不过是初写作、浅解读而已,但却是这些年力求把专业语言转化成公众语言,把专业知识转换为社会文化常识,把考古学扩大到公众考古领域,把考古人的学术生态扩增为知识分子本应肩负的社会公共职责的一个缩影。”

从《自序》中,可以看到笔者作此书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考古,使考古更公众化。的确,此书揭开了考古的神秘面纱,改变了不少我从前对考古的看法。

“偷坟掘墓”是之前我对考古学的第一印象,但现在看来非也。从考古上的三个工作流程——发掘文物、整理文物、对挖掘出来和整理出来的文物进行研究,我看出了考古并不只是挖别人的坟墓,也并非傅斯年先生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或是考古人演绎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动手动脚找东西”那样,而是要能做且能述。

再来说一说对考古人的认识,难免会将其与田间的老农相联系。“根据会不会挖和在野外考古的时长来定性一个人是不是考古学家,在业内来说,是衡量一个考古学家基本公的起码标准”从此文段中不免对考古学家和考古有新的认识,考古不是书斋里的学问,需要大量的田野考古实践。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考古人性别的问题。过去有个偏见,女性不能很好的从事考古这一行业。但是,从曾昭橘、哈里特·博伊

德等女考古学家来看,“考古,没有让女人走开;考古,给女人倍添传奇”考古并非男性的天下,也有不少巾帼辈出。

还有对于考古工作,也有了新认识。考古工作并不像到埃及法老的金字塔探险那样的冒险,也并非是专挖帝王陵。田野考古在想象中是趣味无穷的,但实际上也着实不容易。“带有劫掠探险、寻宝目的的行为以及取得资料的手法最多只能说是文物发现而已,都不能和后来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与科学方法相提并论”。在第二章《考古队》和第一章中的《考古人是最基层的知识分子》中,我看到了考古工作的困难。首先就是与当地的群众的冲突,再次就是田野考条件的艰苦,还有文物保护的困难。看来,考古人的工作不是挖一挖土就完事儿了的,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的。

考古等于鉴宝吗?之前的认识的确如此,总以为考古者可以鉴定其年代、价值。原来“考古不藏古”是考古人的行规。考古工作者每天的工作也不是守着价值连城的文物做研究。“学术为上,鉴定为下”,考古与鉴宝有着不可逾越的沟壑。

苏秉琦先生认为: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考古是科学,真正的科学需要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大学问,不是小常识。此书中在后几个章节中介绍的例子都既体现了考古的科学性,又体会到了考古的公众性。原来考古也是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的。

与其他介绍考古学的理论著作(如《考古是什么》)不同,《考古好玩》语言通俗,更接地气。的确,从《考古好玩》这本书里我重新认

识了考古,也纠正了我原先的一些错误认识,愈加增添了我对考古的兴趣。

“玩好考古,考古好玩”。因为考古上的许多不解之谜的神秘,我对考古产生了兴趣,又因为《考古好玩.》更深的走进了其中。

 

第二篇:《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读书报告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读书报告

一、 作者简介:

本书是由享誉全球的考古学家,科林·伦佛儒教授和保罗·巴恩先生共同合作的经典作品。

科林·伦佛儒教授长期任教英国剑桥大学,是英国“新考古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出版过许多有名的考古学书籍,还主编过多种论文集。他积极提倡“社会考古学”和“认知考古学”,关注古代人类的社会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对于贸易、语言、意识、认知、种族、身份等都有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见解。由于成就斐然,他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

保罗·巴恩先生作为考古专业的作家,受过系统的考古训练,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在考古学史的研究、考古学知识的普及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 内容概况:

本人选读的为20xx年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翻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本书共600余面(包括600余幅图版),眼光独到,具有广泛的兼容性,涵盖了考古学的历史、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等多个方面和多个层面;另有100多个专题专栏文字,涉及的领域

从水下考古到碳 14测年、从农业起源到文明衰退等等,同时简要总结了30个有影响的发掘实例;通过墨西哥、澳大利亚、东南亚和英国四个重要考古项目实施案例研究、展示了考古学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书后还附有考古学专业名词解释大量的参考文献和深入阅读资料指南,方便了有兴趣的读者按图索骥。

本书共分为三编,即从宏观上分为三个部分。共14章,每章从不同方面介绍考古学知识。每章后面附一个专栏,通过分析考古发掘的实际事例来讲述考古学知识。

第一部分(1~4章):考古学的架构。讲述了考古学的发展史,介绍了考古材料的发现、保存及断代,即介绍考古学所研究对象以及所采用的技术。

第二部分(5~12章);发现人类经历的多样性。讲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探讨人类在体质上的相似性,进而研究事物变化的原因。即通过研究人类生活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了解古代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与技术,通过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对比,全方位了解古代的社会架构。

第三部分(13、14章):考古的世界。选择了四个实例进行深入研究,讨论现代社会中考古学的运用与滥用。

三、 本书框架

该书以普及考古学知识为目的,以考古学所涉及各方面内容为框架,以发展顺序为线索,以一个内在逻辑(what、when、

where、who、why、how)为统摄,细致地介绍了入门者所需知道的大部分内容。

以第一章为例。第一章讲述考古学简史。其下分八个小节——推测阶段、现代考古学的开端、分类与巩固时期、考古学的转折点、世界考古学、小结、深入阅读材料、专栏。推测阶段大致是18世纪前,人类对世界起源的认识局限于神话、宗教信仰,所谓的“考古”不过是为着收集精美古物。直到19世纪中,地质学有所突破,确认远古人类的存在,打破《圣经》等宗教经典对世界起源的描述,加之进化论的出现,才使人们得以更加客观地分析考古所得结果,从而产生现代考古学。而到了19世纪末,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学家能将精力都放在确立地区编年体系及阐述各地区的文化发展上,即对考古资料进行分类。而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完善了考古学体系,使得考古所得结论更加科学可信。而考古方法的进步促使考古学家将更多精力放在考古结论的分析上,从而在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产生了质的飞跃,也诞生了新考古学。新考古学提倡带着明确的目标去考古,主张考古应基于明晰的逻辑架构,试图通过做出明确的归纳来解释结果,重视全面地、系统地分析社会。由于新考古学的出现,田野考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了达成其目标,考古学者必须改进发掘技术,更加高效地完成田野发掘工作。考古学从此成为一门真正的世界性的学科:在空间上遍布全球,在时间上广通古今的学科!

纵观全书,每一章所讲无不是由小到大、由开端到当前,将其发展脉络讲述清楚,并在此过程中将其丰富内涵呈现于读者眼前。

四、 心得体会:

由于该书的涵盖面广,内容详实,配以许多的精选的实例及图解,是一部“百科全书”型的考古入门读物,非常适合初学者。它能把握住该学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兼容性。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及范例,内容精要,讲述层次递进,十分易读。通过专栏,点面结合,使读者易于把握重点。在第三编中,作者从实践的角度,重新展现了前面提及的各种理论及方法,

尽管本书具有世界性、兼容性及前沿性等诸多特点,全书精彩纷呈,不同的读者都能找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但是由于作者的身份背景限制,本书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西方的眼光。书中所述都是以英美为主,而对于大量非英美的、非西方的重大发现和研究,以及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考古学家,几乎没有得到反映。(引自译者序)比如,书中没有提及在中国考古具有重大影响的李济等学者,由此表现出来的对东方考古学家对自身文化所做出的解释的漠视,实在是十分遗憾。另外,由于伦福儒教授偏向属于过程考古学派的考古学家,由于这个潜在的立场,作者在第一章就提出,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过程考古学”是考古学 发展的转折点,并且在后续的书中用了大量篇

幅来试图解释和描述过去社会的多个方面。作者虽然有描述后过程考古学对解释客观性的排斥,对个体认知的强调,但在介绍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时还是选择了实证的方法,对考古学的方法、理论、研究对象做出实证性的、科学性的解释。由是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尽可能公平公正地介绍过程考古学与后过程考古学,但还是带上了较强的过程考古学气息。

本书最能引发我思考的,还是过程考古学与后过程考古学的差异。

过程考古学的出现是由于科技发展使考古学者对传统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局限性产生了种种不满,进而提出新的基于解释与论证的考古学方法。他们强调考古学的任务是要解释过去的变化,而不是单纯地重建过去和复原人类的生活,他们试图通过做出明确的归纳来考虑文化过程,考虑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发生。他们不太注重单独的遗物,而是研究生业、技术、社会子系统、意识形态子系统、贸易、人口等问题,为此,新考古学家很大程度上由传统转向了科学。他们提出明确的考古目的,希望通过建立模式来推导出结果,并且通过科学的手段使结果可被验证,以减少由于研究者的权威地位而造成的单方面解读。而明确的考古目的使得新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特定问题,无法全面地进行研究。但该缺点也是可以弥补的。而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量化分析使得新考古学家能更准确地认识所考察的遗迹的客观属性,有利于之后进行深入分析。该流派

带有较强的“科学主义”、“功能主义”的理论取向,强调客观性,对考古学的理解相对乐观。

而后过程考古学的早起鼓吹者们则是批判新考古学,摒弃实证哲学及“科学化”的观点。后过程考古学受新马克思主义、科学者的后实证主义派思潮、“解释主义”思潮等理论争鸣的影响,强调每一社会、每一文化的独特性,强调在所有范围内充分研究它们的全部内容,也认为不可能有单一的正确的解释,每一个观察者或分析者都有权具有各自对于历史的观念。

虽然后过程考古学单纯认为不可能有单一的、正确的研究方法的观念忽略了后实证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最新发展,会导致相对主义。但是我却更倾向于同一后过程考古学的观点。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考古所取得的资料将会越来越客观,对资料的分析越会越来越接近事实。材料的存在是客观的,但分析却是“理论设定”的。主观性不可避免。对客观资料的解读,赋予意义,从客观的资料加以一定程度的、有根据的猜测进而构造古时社会的架构,种种过程都受到考古学家自身的素质、认识,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今时今日的考古学家或考古学机构多是直接或间接地受雇于国家或财团,较难进行独立的科研。他们对于过去的解释和陈述,并不一定总是基于从材料出发的客观判端,而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研究者本人以及研究者索要取悦的雇主们的感情和见解。考古学家无法超越其所生存的环境现实,无法突破其生存环境的社会及政治限

制。为了国家、财团的利益,考古学者或许需要隐藏一些内容,误导一些内容;为了自身利益,甚至有考古学者伪造考古发掘材料。由单一考古学者所做出的结论不科学,由大批学者一同得出的结论也未必可信。那个集体沉默,或者集体违心的年代仍是很多人心中记忆犹新的噩梦。对于考古资料的解读,个人更支持后过程考古学派的观点,支持多种声音,支持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想法。

长久的历史虽然带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不可否认,历史也是由很多的随机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历史的大人物所做出的某个不经意的决策都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而新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历史学家不仅要描述过去,还要以历史的洞擦力改变现代世界。这种观点我并不能同意。虽然以史明鉴是必要的,但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是忠实还原历史,而不是将历史的经验强搬到现代社会中,强求其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历史的每个转折点,关键人物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使历史的发展转变方向。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他们做出了另一个选择,那历史就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而人心难测,我们无法去揣测出当时的决策者的心思。

但是,作为发掘遗址、遗迹的考古学家拥有第一手资料,自然了解更深,有更发言权。他们在考古遗迹的现场,能观察到更多的细节。作为对历史、考古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有责任引导没有专业背景的老百姓对历史进行思考。也就是说,

参与发掘的考古学家最有资格也最有必要对考古所得材料进行研究、分析。这与上述想法又是矛盾的。这本来就是个悖论。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必须引导百姓正确地认识历史,思考历史;但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误导百姓,并且由于百姓对专家的信任,他们对百姓的误导引起的影响就更大更深远。做出不负责言论的学者被揭穿后会如何被老百姓嫌弃,由最近社会上对“专家”一词的另解也可见一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