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专业社会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市场,掌握相关单位或部门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学历层次要和能力要求;获取社会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需求的情况,明确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我们电子商务教研室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对我校高职市场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专项调研,调查主要采用现场走访企业调查、网络调查、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并电话征求相关专家意见,以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调查人员

这次参与调查的人员有: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及电子商务专业教师。

(三)调查时间

调研的时间:20xx年8月10-20日

(四)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和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面谈的方式进行,辅之以问卷调研。其次为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

通过这次的调研,目的是希望能够对今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面能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在实务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 1

性。

(五)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对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的调研内容分以下4个方面:1.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情况;2. 企业对高职类电子商务人才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现实感受;3. 企业对高职类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求;4.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看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商务已经被大多数企业认识和接受,电子商务的经济价值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可并产生极大的市场需求。作为一个新型的商业模式,正逐渐地改变着中国的方方面面。据有关资料显示,20xx年电子商务人才跃居人才需求第一位。从招聘的机构看,需要电子商务类人才的行业已不仅限于专业的行业网站如阿里巴巴、当当网、卓越网等,传统行业如传媒、教育、旅游、金融、电信甚至制造等行业也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大户。其原因是,网络的发展和深入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得到传统企业和客户的认可。 20xx年,艾瑞咨询和某电子商务服务商商刚刚联合发布了电子商务行业首份《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及薪酬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成为高薪行业,从业人员月均收入水平目前已经超过传统行业整体水平。企业间电子商务业务(B2B)人员月平均收入水平达6800元,网上零售企业的人员(不含客服及外包物流人员)月平均收入水平则为6500元。电子商务行业除了呈现薪资起点高、 2

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外,报告同时发现,中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人才缺口将持续走高,预示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宽广。 通过对国内10个省份近300个调研样本的调查(其中包括国内电子商务业务开展区域,如广东、浙江、上海;也包括电子商务发展中区域,如四川、重庆)研究发现:除电信、电力等少数垄断行业外,从事电子商务业务的人员月均收入水平高于钢铁、建材、餐饮等其他传统行业的平均水平,未来收入差距呈现扩大化趋势。报告显示,企业间电子商务业务(B2B)人员月平均收入水平为6800元,网上零售企业的人员(不含客服及外包物流人员)月平均收入水平为6500元。虽然C2C网商的月平均收入为2400元,但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200家以上的企业深访获得。含从事B2B、B2C(不含客服及外包物流人员)和C2C业务的中小型企业及个人卖家,包括中小企业主及从事电子商务业务的人员。人才统计数据表明,51.4%的B2B企业在一年内有明确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38.9%的企业有潜在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70.2%的B2C企业在未来半年内有明确的人才需求,25.3%的企业有潜在人才需求。 中国企业的电子商务用人需要增长趋势明显,但目前市场的用人需要满足率很低。经报告对调研样本的统计表明,目前市场需求满足率仅达到41%,企业电子商务职位空缺率超过50%.艾瑞咨询同时发现:造成这一供给矛盾,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与社会培训体系目前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用人需要有关。当职位空缺与社会供给发生矛盾时,企业往往选择宁缺勿滥。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极为注重 3

电子商务业务中的客户关系管理,担心不合适的员工会带来较差的客户体验,从而妨碍企业的深度发展。 据调查,目前企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型”、“商务型”、“综合管理型”三类人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于商务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最为迫切。

(二)电商企业人才构成

调查中,我们了解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要求的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并不高,要求学历在本科和本科以上的占55.1%,在大专包括高职的占27.6%,中专的占17.2%。所以,就学历对就业前景的影响这方面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不存在优劣之分,这也说明在高职院校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是可行的。其次,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上注重于技术与商务并重(72.4%);在能力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普遍喜欢综合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60.3%);但在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上,更侧重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29.3%比10.4%)。

(三)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分析

1、技术性人才。美工人员:电子商务卖的就是图片和文字,美工人员成为企业标准配置的人员。要求具备视觉营销的思维,设计能力强,并熟悉网页设计技巧;IT技术人员:电子商务企业依靠高度信息化产生的效率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是企业的核心能力。

2、运营人才。活动策划人员:提升流量转化率是运营人员的核 4

心,促销活动的策划是运营强大的推手;商品编辑人员:产品的同质化是价格战的诱因,产品的个性和品质有赖商品编辑的画龙点睛;数据分析人员:电子商务是数据依赖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判断网站的健康状况,可以评估运营计划执行的效果,并为企业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3、市场人才。流量获取能力是企业三大核心能力之一,随着流量购买成本的不断提高,优秀的市场人员成为公司的核心。

4、供应链管理人才。采购人员(买手):对客户需求敏感,洞悉市场潮流变化,与供应商保持广泛而稳定的关系;物流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企业的效率取决于仓储物流的管理效率,物流环节既是成本中心,也是利润中心,电子商务企业最大的投资也是物流基地的建设,物流人才同样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部门。

三、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置欠佳。

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缺乏技能训练。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尽管这两年推出了许多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电子商务实 5

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

(三)缺乏高质量的教材。

电子商务是一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目前出版的教材大多缺乏应用性和实操性。同时,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教材往往落后于现时的应用。

(四)师资严重缺乏。

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五)电子商务考证不实用。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是考广东省的电子商务员(或助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该证书比较易考,一般通过率在90%左右。但是,该证书一般企业不认可。而国家级的电子商务证书通过率很低,不适合我们的教学环节。

四、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本专业课程设置是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以及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指导性原则而制定的。课程设置根据职业岗位项目任务的要求,按照岗位能力要求所对应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设置,突出岗位技能培养,强调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体现课程设置支撑职业能 6

力培养的特点。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大力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对现有教师要求积极参加社会和企业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大力开发实训基地,为实践性教学创造条件。充实和更新教学软件,适应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资格证(能力)、学历外,更加关注的是人的职业道德。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到目前为止,电商企业所引进的人才不愿寻求硕士学历以上人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电商企业家认为学历高的人才爱跳槽,很难长期为本企业服务。我们认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会影响其本人找工作的难易,更主要的是会影响一个地方的所有企业家对学校、乃至对一个地区的人才的看法,从而对学校乃至整个地区今后学生的就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本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7

 

第二篇:中国服装电子商务行业调研报告

中国服装电子商务行业调研报告

一.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

(一)服装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概述

    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也是服装出口和消费大国,服装产业在我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服装行业不同于其他,时效性极强,现已表现为“多品种、少批量、高品质、快交货”的特点。要求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必须具备高度自动化和快速反应的能力,而电子商务适合时宜地为整个服装行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

    随着现代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电子商务几乎把触角伸向了人们的私生活领域,如果在网上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等于把专卖店开到了顾客的卧室里。这种对终端市场的绝对占有,无疑极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达成购买合同。可见,服装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是新兴服装营销模式产生的标志,服装行业的电商发展方兴未艾,服装电商之路仍藏有绝对潜力。

    纵观我国服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史,在经历了孕育期、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爆发期后,现已逐步跨入稳定期。

    (1)孕育期:1994年-20##年,服装电子商务模式主要以B2B为主,诞生了诸如中国服装网(efu.com.cn)这样的行业领先平台。

    (2)起步期:20##年-20##年,在非典爆发、淘宝网广告效应的影响下,奠定了坚实的网购用户基础,服装服饰类产品成了网络热购的产品之一,C2C电子商务得到了发展。

    (3)发展期:20##年-20##年,传统服装零售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开创了B2C直销的电子商务模式,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同,服装电子商务由此进入发展期。

    (4)成熟期:20##年-20##年,凡客诚品、若缇诗、欧莎、裂帛、七格、斯波帝卡、玛萨玛索、零男号、梦芭莎、螃蟹秘密和兰缪等网络服装品牌大规模增加。服装服饰类商品成为网络购物的第一大销售商品。我国服装电子商务由此步入了成熟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市场竞争格局。

    (5)爆发期:20##年-20##年,李宁、红豆、森马、以纯、GXG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服装企业纷拓展“线上渠道”,服装电商进入爆发期。

    (6)稳定期:20##年以来,服装网购市场规模保持较大比例的平稳增长,并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服装电商销售渠道拓展为C2C、B2C、O2O、虚拟试衣间等新模式、新技术相结合,移动端销售增长迅猛,内部结构优化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二)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交易情况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年,我国服装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4349亿元,同比20##年的3050亿元增长了42.6%,占整个网购市场的23.1%。20##年服装行业网购渗透率达21.7%,较20##年增长5.8%。

    20##年,我国服装网购市场整体规模达到6153亿元,同比

增长41.5%,占全国网购市场规模的22.1%。

图1 20##—20##年服装网购市场交易额

有调查数据显示,20##年,我国服装类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增速较20##年回落0.9%。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单价同比上涨2.9%,涨幅较20##年下滑7.1%。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单价各月涨幅均为近三年来的最低,甚至个别月份还出现了下降。这与零售企业在促销方面的力度之大、频率之密有很大关系。另外,20##年限额以上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年和20##年分别低了13.6个和6.2个百分点是20##年以来的最低。无疑,服装市场销售增速相比往年并没有明显加快,反而呈现出三年持续放缓的态势,增速放缓之下,服装价格涨幅也明显收窄。

二.服装电商行业消费市场调查分析

20##年,Cheil OpenTide (COT)依靠自身组建的覆盖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调查网络,对中国消费者网购服装的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除了一线二线大城市之外调查还选取了部分三四线中小城市,共抽查了360个样本。被调查者具备三年及以上在网上购买服装、最近半年每月两次以上通过网络购买服装的经历。综合分析调查结果,Cheil OpenTide的赵香淑认为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服饰类产品与两年前相比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特征,可以用四个更来概括,即更多、更深、更高和更广。

   更多是指网购服装的消费人群的年龄段更多,消费的频次和金额更多。从网上购买服装的消费人群两年前以20到29岁年龄段为主要购买人群,而现在已经扩展到了30到40岁年龄层及40岁以上的人群。以购买的频次和金额来评判,其中30到40岁年龄层的消费者为主力购买人群。同时各年龄段消费人群在网上购买服装的频次和金额与两年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更深是指服装线上销售的渠道下沉得更深,已经渗透到了三四线城市。与两年前相比,三线和四线城市网购服装的消费增长明显。调查显示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从网上购买服装的频次明显增加的比例均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在购买金额上三线城市较两年前明显增加的比例也比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更高。

  更高是指消费者对网上购买服装的品牌和品质的关注更高,网购服装从关注性价比逐渐向关注高品质转变。应对消费者对品牌和品质的更高要求,网购服装渠道类型由过去个人对个人的C2C为中心(例如淘宝)逐渐转移为以B2C市场(例如天猫)为中心,从鹏泰研究中心的调查项目“与两年前相比消费者网购服装更愿意选择的网站”的结果分析也可以印证这一转变。

  更广是指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服装品类与两年前相比更广。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服装的品类较为分散,通过网络购买上装、下装、内衣和鞋袜配饰等几乎所有品类。相对而言T恤、外套、休闲裤和鞋的购买比例最高。

  (一)通过网络购买服装已不再单单是年轻人的选择

  调研发现,通过网上渠道购买服装的人群的年龄范围比两年前更广,与之前主要购买年龄层为20-29岁人群相比,31-40岁年龄层及40岁以上人群近两年来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服饰的频次和金额均不同程度增加,并且比20岁以下人群和21到30岁年龄段人群的增加更为显著。所有被调查人群中70%左右通过网络购买服装的频次和金额都有较大变化,并且95%以上购买频次和购买金额都增加。

当被问及对未来网购服装金额的判断时,30-40岁的被调查者中有91.4%的人表示总金额会越来越高。4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77.8%的人认为其花费在网购服装上的总金额会越来越高。

表1 不同年龄消费者对未来网购服装总金额判断

调查显示31-40岁的消费者发展为服装网购的主力人群。从服装网购的月均购买频次来看31到4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的购买频次最高,每月平均购买10次以上的占13.2%,5到10次的占34.7%。从服装网购的月均消费金额来看31到40岁和21到30岁这两个年龄段的被访者月均消费金额较高。而在“网购服装品均单价”这个调查项目上,所有被调查者网购服装的平均单价为253元,其中31-40岁年龄段的平均单价最高,达283元。40岁以上人群的平均单价为250元,21-30岁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单价为238元,20岁以下人群的平均单价最低,为173元。

图2 过去六个月平均每个月网购服装的总金额

    (二)不同级别城市消费者网购服装调查

调研结果显示,与两年前相比三线和四线城市的网购服装消费增长明显。从消费者网购服装频次来看,三线和四线城市明显增加的比例分别达到85.5%和85.1%,均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从网购服装的金额来看,三线城市较两年前明显增加的比例也较一线和二线城市消费者有更显著的提高。

图3 与两年前相比不同级别城市的消费者网购服装金额的变化

    (三)服装网购从只关注性价比向更关注质量和品牌转化,网上购买渠道也更多选择B2C平台。

  调查显示,在通过网络购买服装时,消费者在产品选择的考虑因素上,不再仅仅是价格(71.4%),更多关注的是质量(85.6%)和产品的款式(72.2%),对服装品牌的关注也高达65%。另外由于网上购物无法直接接触产品,商家信誉和买家对产品评价和评论因素也很重要。

  在网络购买渠道的选择上,消费者更愿意选择B2C平台。与两年前比,67%的消费者现在更愿意在天猫购买服装,39%的消费者更愿意在品牌官网购买服装,更愿意在京东商城和唯品会等B2C购物网站购买服装的分别是37.8%和34.1%;从最近一年实际消费看,通过天猫品牌官方旗舰店购买服装的比例最高,达到84.2%。

    (四)网上购买服装的品类广泛分散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服装的品类相当广泛,T恤、外套、休闲裤、鞋、衬衣、羽绒服、牛仔裤、休闲裤、内衣、毛衣、围巾配饰等等品类非常齐全。相对而言T恤、外套、休闲裤和鞋购买比例较高。分年龄段来看,不同年龄别消费者购买品类集中度不明显。相对而言40岁以上消费者购买外套、休闲裤和衬衣的比例略高,20岁以下的年轻人购买鞋类的比例略高。

图4 网购服饰品类

从不同级别城市的角度来看,无论从过去半年网购服装主要类别,还是与两年前比,三线和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购买快时尚(SPA)潮流服装、运动户外装和普通休闲服装的比例均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可以看出网购市场逐步向以SPA为中心的,想购买相关品牌,但所在区域没有实体销售渠道的中小城市扩大。

三.服装电商行业细分产品分析

(一)男装

1.男装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男装行业整体上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预计未来3到5年,男装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行业增速保持在10%~15%左右。同时,行业集中度依然很低,市场格局不稳定,产业链的整合、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会推动男装行业向高集中度的方向发展,并造就优势的自主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多家披露20##年业绩快报或年报的男装上市公司去年业绩均现下滑,其中同比下跌幅度最大的竟然超过八成。今年以来,整个零售市场仍旧疲软,消费者消费意愿未见明显复苏。据百家零售今年1-2月的数据显示,服装零售量累计下滑5.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从男装行业分析报告了解到,国内男装企业的发展与早前爆出存货危机的运动用品企业相似,主要依赖的路径除了开店还是开店。不同的是,运动用品企业比男装企业更早一步实施开店扩张的战略,增长的泡沫也更早破灭。

 

    男装行业的现状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复原?有业内人士认为,与运动用品企业相比,男装企业的门店数量、存货规模要小得多,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但是清库存不利的因素也有,男装的单价较高,即便打折,售价还是不低,这会影响存货的清理速度。

2.男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男装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对于男装企业业绩沦陷,男装企业给出的解释也大体一致:市场仍未回暖。库存依旧是拖累净利表现的硬伤,促销增加、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导致毛利率下降。此外,面对电商、国际高端品牌等冲击,企业们纷纷在门店、定位等方面寻求转型,但同时也推高了相关成本。

  业界分析认为,与款式更新迅速的女装相比,男装在设计上相对简单,各品牌间差异化较小,前期众多男装企业涌入,展开粗放式扩张。截至目前,尚无明显优势的领先企业出现,这种同质化在行业急速下行时加剧了企业间竞争,进而挫伤了企业利润。

  业内人士马岗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服装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一个点延伸到一个面。最开始可能是谁的广告打得响谁就成功,第二个阶段过渡到谁的店铺多谁就成功,现在是考量企业整体的竞争力,包括产品、渠道、品牌优势、商业模式、内部管理等多方面,是一个面的竞争。

 (2) 国外品牌一起竞争中国男装市场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0##年中国男装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男装行业整体上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市场上各类品牌繁多。多数国外一线品牌已进入中国市场,国外二三线商业品牌更是以大型自有品牌专卖店的形式抢占国内市场。当前国内外男装品牌竞争主要在商业渠道和商业创新上展开。同时,休闲正装的兴起造成西装行业近期发展迟缓。

  业内人士表示,服装产业格局面临巨变,男装市场本身发展不景气,店铺房租较高,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主要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男装品牌的发展,而线上模式目前并没有形成气候,大多只是以过季库存销售为主,仅配套少量的网络专供产品,考虑到市场反应的滞后性,20##年的男装行业整体仍然难以走出困境。

四.主要服装电商平台运营分析

五.服装电商营销模式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