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及调查报告

淮安区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1、 基本情况

小学:男(77)人 女 ( 79 )人

中学:男 ( )人 女 ( )人

2、 年级

1、(32)人 2、( 20 ) 人 3、(23)人 4、(20)人 5、(26)人

6、(35)人 7、( )人 8、( )人 9、( )人

3、学习现状问卷调查情况统计

A、学习品质 优秀(11)人 良好 (43)人 一般(38)人 较差(64)人

B、学习自理能力 强(10)人 较强 (23)人 一般(42)人 较差(81)人

C、学习成绩 优秀(13)人 良好 (35)人 一般(37)人 较差(71)人

D、学习环境 好(12)人 良好 (34)人 一般(41)人 较差(69)人 E、学习辅导 好(10)人 较好(21)人 一般(40)人 较差(85)人

3、 调查小结及相关建议

据调查,我校共有508名学生,其中有留守儿童156人,占学生总数的30%,老人监护的有138人,占留守儿童的27%,寄养他人的有10人,占留守儿童的6,4%。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我校通过调查显示较差的有71人,占留守儿童的45,5%,留守儿童中有10人左右上学经常迟到,还有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例如我校有个叫王家琪

的孩子他与唯一的奶奶在家,他的爷爷、爸爸妈妈都在宝应打工,该生成绩差,动作慢,每天晚上他奶奶都要等他做作业很久,可他还不知情,嘴里骂他奶奶,还说他奶奶天天让他生气。奶奶催他快点做作业,他索性坐那儿不动干耗着。

二、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度大,效果差。一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一年难见留守儿童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二是外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留守儿童每晚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天天遇到难题无人过问,学校以及班级老师根本问不了,如果帮他们辅导就有“有偿家教”的嫌疑,故在农村绝对没有老师去为留守儿童去单独辅导。四是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差,原来学习成绩差有的孩子没了信心,因而也就越来越差。

2、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发展。二是监护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3、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关注留守,大家都在唱,可做实事的少,我镇的“五老”也有很多,可真正关爱留守儿童的不多。也有不少的“五老”在关爱,只是在生活及品德上关心的多,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惑这些“五老”也就爱莫能助了。

三、对策及建议

1、安全隐患是关爱留守的绊脚石

学校关工委通过几年的实践,观察了解,我们觉得关爱留守离不开关爱的阵地,这关爱阵地往往来自关工委方面,而关工委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多数地方政府支持的力度不大,应付领导检查在实际工作中会敷衍了事,有时因为安全问题,更谈不上去关爱留守儿童,甚至会有阻挠关爱的现象。建议加大关工委的工作力度,

政府进一步高度重视,增加资金投入,把每年的168天再重新规划,让这168天都充实起来,哪怕规划一个镇有一个社区教育中心也可以,先尝试,把大部分留守儿童聚集在一起,搞好校外教育辅导,当然教育是要投资的,如果政府不拿出部分资金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光靠“五老”奉献效果甚微,必须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做到真正的去关爱留守儿童。

2、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引入项目在家乡投资,留住青年人在家就业,让他们在创收和教育子女等方面达到两不误。 (南闸镇中心小学)

 

第二篇:问卷调查及调查报告

年级:

1.你为何在浙江大学?

(A):因为在,所以在。

(B):这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C):大家都希望我上大学,并且这年头不上大学怎么混?

(D):我相信浙大能带给我更好的前程。

(E):我有远大的理想,我为她而来!

2.对你而言,成功指什么?

(A):有钱,有地位,有高的知名度。

(B):有很多人说我成功了,那就是成功。

(C):成为亲人所希望的那样。

(D):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E):按自己感兴趣的路追求到了自己想要的,哪怕最后清贫,默默无闻。

3.现代人的幸福指数还没有森林里的原始人的高,你怎么看?

(A):现代人被物质生活,如房、车压得踹不过气。

(B):现在大部分人追求很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如梭罗在《Walden》中所说那样,他们是自讨苦吃,因为如果没有那些物质生活,人或许会活得更好。

(C):现在是物质社会,人们追求的是外在的东西,如财富、地位,而不是自身内在的,这就是原因。

(D):同意C,并认为此现象正常。

(E):同意C,但认为这种现象不应出现。

4.你在学什么,为何学?

(A):我在学学校要求的课程,虽然不怎么喜欢(甚至不喜欢)! 但为了拿学分,只能这样。

(B):我在学学校要求的课程,虽然不怎么喜欢(甚至不喜欢)! 我不甘在成绩上低人一等,同时为了争取到奖学金等。

(C):我在学学校要求的课程,虽然不怎么喜欢(甚至不喜欢)! 我不学不行啊,有亲人的期望,并且我不学会自责的。

(D):我在学我喜欢的课程!我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基础。

(E):我在学我喜欢的课程!因为喜欢,所以在学,并且我相信这是对的。

5.在毕业以后,你会以什么来决定你的去向?

(A):跟着大家走。

(B):怎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和高的地位或知名度。

(C):亲人的期望。

(D):自己的理想。

(E):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合理的情况下)。

6. 如叶郎教授所说,现在社会上追求财富和地位等所谓“身外之物”已成主流,你认为这样会幸福吗?

(A):会 (B):不会 (C):因人而定 (D):不知道 (E):没想过

2009.11.01

以上是我自己设计的一套问卷调查题目。以下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目的是要了解大学生是不是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是不是在自主学习,以及他们对眼下社会上以追求财富地位为主流这种现象的看法。调查了21个人(有1个人没有第6题的答案),虽然较少,但我认为这已足够说明问题,并且其中大部分是通过网络完成,被调查对象分布很广,并且对几乎所有的题目答案都很集中,因此没有继续发更多的问卷去调查。

以下是结果:(其中的数据为选择某一题目选项的人数)

问卷调查及调查报告

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学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是随波逐流。同时他们也同意“现在是物质社会,人们追求的是外在的东西,如财富、地位,而不是自身内在的,这就是原因。”这个观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去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们在按他们自己的意愿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