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xx年工作报告

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

——20xx年1月13日在常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徐建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的一年。在中共常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经济实力明显提高。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0亿元左右,按可比价增长15.5%,人均GDP超过3800美元,这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平台。财政总收入实现175.54亿元,增长28.9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7.34亿元,增长32.55%。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6.4%和21.6%,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

——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的主导经济,全年新发展私营企业8586户,总数达3.8万户,户均注册资本114万元。民营企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72.6%。规模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23家,新科、中天、常林等三家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均超过60亿元,上上电缆等4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解决了一批企业改制和对外合作中的突出问题,完成了12家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制转企。

1

——开放水平明显提升。全年协议注册外资和实际到账外资分别达到22.2亿美元和6.5亿美元,增长8%和30%。项目规模和领域实现新突破,全年新签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29个,德州仪器、沃尔玛等世界“500强”企业和纳科晶圆等高科技大项目落户我市,市政、教育等对外合作也迈出了新步伐。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68亿美元,增长30%。外经营业额达到2亿美元,增长26.3%。沿江开发加快推进,常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20.4%。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在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选中,我市社会发展指标位居全国第20位,名列全省第一。被列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7家、高新技术产品129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累计达到6个,专利申请量达1653件。编制完成市区教育布局规划;常州高职教育基地西区基本建成,在校学生达到4万名。首次举办“金秋人才活动周”,全年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46万名。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常州)第三届常州艺术节,完成市区有线电视宽带网双向改造,编制了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和建设市妇幼保健院病房楼等10个卫生基础设施项目。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城市,我市运动员在第12届残奥会上取得“两金一银”和破一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

——城建力度明显加大。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命名授牌,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核验收。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宁杭、常澄高速常州段建成通车,沪宁高速扩容和宁常、扬溧高速建设进展顺利,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公里。金武公路竣工通车,建成农村公路1640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运河南移、312国道改线和沿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城市水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横塘河北枢纽防洪工程。东方大道、常戚路等一批城市道路工程相继完成,积极推进常澄路—万福路综合改造,青洋路南段、长江路一期等 2

南北干道建设进展顺利,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基本建成,南大街区成片改造全面竣工。电力、电信和城市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荆川公园扩建敞开,建成武进区市民广场、政成桥等一批公共绿地和道路景观,新增城市绿地522.5公顷。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各类专项规划修编,城市管理工作得到加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第三位,达到12867元和6280元,分别增长13.8%和13%。全市城乡人均储蓄20759元,增长15.4%,个人消费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分别超过100亿元和10亿元。建成经济适用房10万平方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企业指导工资标准分别有了增加和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经受了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心血和汗水,成绩来之不易。这充分显示了全市人民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奋发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我们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快“两个率先”相结合,与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相结合,与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相结合,与执政为民、富民优先相结合,与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相结合。去年以来,宏观环境的变化和铁本项目的查处,使我们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更加突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坚持统一思想、服从大局,坚决、认真地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决策,深入进行理性思考,把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新机遇;积极、妥善地处理好铁本项目的善后及重组工作,尽可能降低损失、消除影响,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把发展热情和科学态度 3

统一起来,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同时,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土地市场秩序专项治理和投资项目清理。

(2)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一年来,我们在深入基层现场办公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从常州实际出发,以创新的理念谋划发展,以创新的思路增创优势。在发展定位上,明确提出作为中心城区的天宁、钟楼要大力发展现代城市经济,成为我市商贸、金融和文化中心;新北区要成为高新技术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城区;武进区要成为现代科教区、高新技术集聚区和生态居住区;戚区要按照做优、做精、做强东大门的要求加快发展;金坛市要成为全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和盐化工产业基地;溧阳市要成为苏浙皖边界的中心城市和山水型、资源型、生态型的旅游名城。在产业升级上,坚持二三产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把发展服务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结构调整上,提出“控制压缩部分行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机电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要求,制订了制造业升级三年行动纲要。在增长方式上,进一步明确依靠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启动实施科技经费“三年倍增”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三倍增”计划,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3)坚持用新的机制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面临困难多、挑战多、矛盾多的新情况,我们坚持用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一是以集约发展破解用地难题。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利用,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明确外资低于500万美元、内资低于3000万人民币的项目原则上都进标准厂房,千方百计提高投入产出强度。二是依靠市场主体和机制创新,努力解决资金紧缺问题。发挥常州投资集团、交通产业集团、城市建设集团、民防投资公司等投融资主体的作用,通过运作资源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引导企业采取股权转让、资本运作等方式解决资金难题。三是通过调整结构,确 4

保投资稳定增长。准确理解、把握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调整年初确定的投资项目计划,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4%。四是因势利导,着力推进招商引资。确立“展示产业、突出招商、宣传常州、促进发展”的主题,放大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的品牌效应,利用外资取得了新成效。努力发挥民营企业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的优势,首次大规模地组织民营企业出国招商,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

(4)坚持把富民放在突出位置。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富民优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制定、落实富民政策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和省扶持农业的一系列政策,先后出台了“一免三补”等政策措施,全年免征农业税及附加和发放直补资金共1.5亿元,农民人均受益70元。提前一年基本完成草危房改造、改水、农村公路建设、新型合作医疗和税费改革等农村五件实事,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制定出台服务民营企业的28条措施,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使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推进社保扩面,全年新增参加养老保险20.94万人、医疗保险17.64万人,实现了年增参保人数的历史性突破,还出台了低保人员医疗救助办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坚持不断提高政府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年来,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增强政府驾驭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本领,努力办成一些想办而一时难办的实事、好事。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强化规划定位、配置资源、培育主体、制定政策和依法监管,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求真务实谋划发展。二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作用。继续加大城建、交通领域资源的市场化运作力度,并将这一理念运 5

用到社会事业方面,规划建设了市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项目。通过创新经济适用房的运作机制,统筹解决困难群体住房和老小区整治、落实私房政策所需资金等问题。制定并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软件园发展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和软件产业发展。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我们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不断规范和创新政府行政行为,制定了《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告知承诺制、集中联合年检年审制等取得新成效。四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出台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开展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清欠专项治理;尽力解决企事业单位改制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大调解机制,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大力推进“平安常州”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去年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负重奋进的结果,社会各界、各方面都作出了积极努力。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及各界人士,向驻常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部、省驻常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常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对外开放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很繁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较多。同时,机关作风和公务员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理念还需进一步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我们一定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6

二、220000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决战之年,也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纵观国内外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国内经济运行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得到有效抑制;国际产业和资本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势头依然强劲;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思路更加清晰,经济自主增长活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央实施“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我市发展中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逐步显现,周边城市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以超常规的思路、机制和方法,开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按照市委九届十二次会议确定的“六个全力推进”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抢抓机遇,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根本途径,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富民进程,促进常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提前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的目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外贸出口增长20%,协议注册外资和实际到账外资分别增长3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和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7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加快富裕农民的进程。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挥我市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花卉苗木、特种水产、优质稻米、经济林果、食草畜禽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业,做好农产品检测工作。鼓励“三资”投资开发农业,推进溧阳现代农业示范园、金坛丘陵山区畜牧业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举办好常州名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加大农产品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力度。

不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量化集体资产,让农民持股分红;积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完善并落实“土地换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收益机制,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经营的市场化组织程度。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好农村各项政策,已经实行的扶农政策不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减。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按照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要求,编制和完善辖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常溧高速公路,尽早实现市到辖市互通高速的目标;开工建设241省道天目湖段,完成金宜线续建工程,推进县乡公路建设,形成与过境高速公路相配套的道路网络。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增强文化内涵和特色风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工业化进程,协调三次产 8

业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升机电、服装、食品、建筑安装等特色产业水平,壮大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山水经济、绿色经济,大力提升县域经济水平。

(二)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实施制造业升级三年行动纲要,把加快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实施科技经费“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三倍增”,力争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30%以上。加大纳科晶圆、德州仪器、和美液晶、莫本通讯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力度,扶持发展新科、远宇等骨干企业,加快构筑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为龙头、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电子元器件为配套、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新格局。推进圣戈班、安德利等新材料项目的建设,放大涂料、稀土和新型纺织材料等产业优势,发展高性能基础材料、光电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产业。大力发展新医药,抓好千红、方圆、四药等企业的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三药”科技企业。

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机电产业。发挥戚机厂、戚研所的产品、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力争使我市成为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利用我市变压器、电线电缆、输变电控制设备的良好产业基础,推进常变与东芝的全面合作,努力形成我市输变电产业的新优势;依托常林集团的带动辐射,扩大对外合作,加快韩国现代工业园建设,进一步增强我市工程机械的产业特色;以常柴、常发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提升我市动力机械产业的发展水平;发挥我市数控机床等基础优势,主动吸引外资、技术和品牌,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步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纺织服装、塑料包装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 9

工程”,争取市级以上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达到80家。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力争新增中国名牌产品2只、中国驰名商标1只。与此同时,加快培育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力争实现销售超百亿企业的新突破。

加大工业有效投入。坚持能快则快、有保有压、优化结构,继续加大有效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利用金融资本、海外资本、民间资本和开展资产资本运作,确保工业投入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年实施98个超亿元项目,工业投入突破400亿元。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确保戚电厂燃气发电机组年内竣工,加快常州电厂一期工程、5万吨精密铜管、真空制盐等重点项目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今年我国将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我们要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现实、最重要的途径,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以日韩、欧美为重点,每月组织大规模的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常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营造浓厚的招商氛围,增强招商引资的紧迫感、责任感,各级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出国出访都要突出招商引资主题。全力以赴主攻外资大项目、新项目,充分利用我市电子信息、机电装备、车辆制造等产业优势,找准与国际大公司产业转移的结合点,着力引进辐射力强、产业链长的超亿美元项目;加快沿江开发步伐,抓好出口加工区的批办与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大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加强对现有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项目的服务,在沟通中亲商、在服 10

务中安商、在支持中富商,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和领域,促进增资扩股、以外引外。加快招商机制的创新,用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健全报酬与业绩直接挂钩的招商激励机制,建立一支数量足、业务精的招商队伍。同时,继续发挥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的品牌效应,扩大对外交流,推进招商引资。

加快开发园区建设。加强规划和产业引导,进一步明确开发园区的功能定位。常州高新区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软件、“三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武进高新区要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工业、微电子等新兴产业,天宁开发区要积极培育高档纺织面料、服装和机电产业,钟楼开发区要加快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精密机械等三大产业,戚墅堰开发区要加快形成轨道交通、汽车配件的产业优势,其他省级开发区也要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努力形成自身特色。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开发园区的承载能力。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全年完成3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省级以上开发区投入和产出增幅都要达到50%以上。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倡导联合开发,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要求,推进“扎口收费、一站式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精干高效的管理体系。

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深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战略,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鼓励扩大一般贸易,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着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鼓励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外贸业务咨询、代理服务、法律支持等中介机构,支持企业到境外参展和进行国际认证。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建设海关、国检溧阳办事处,申报武进办事处,推进“大通关”建设。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市场空间。

(四)积极培育和扩大内需,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11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是完善城市功能、扩大消费需求的内在要求,是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抓住经济增长、消费升级、市场活跃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消费需求潜力大的行业,积极培育汽车、住房、信息服务和非义务教育等消费热点。抓好凌家塘、长江塑化、江南机电、南田购物广场等市场改造和建设,进一步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实施商业网点规划,加快布局合理调整,进一步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的服务水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消费集聚作用。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市制造业优势,积极培育工业设计、技术中介、法律咨询等新兴服务行业;依托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综合运输优势,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劳动力、产权等要素市场,增强服务业的生产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旅游规划的实施,加快培育旅游投资开发主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一期、淹城森林公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年”活动,不断拓展旅游市场,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20%左右。

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抓住国际服务贸易转移和CEPA带来的机遇,大力吸引外资、港资投向服务业。积极利用外资提升商贸业态,推进跨国商贸企业在常项目的建设,推广大型连锁、集中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争取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来常设立营业网点,进一步提升我市金融发展水平。举办好20xx年常州服务业招商会,推出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规模大的服务业项目,鼓励外资、民资进入教育、卫生和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

(五)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12

围绕建立活力强、效率高的经济运行体系,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营造体制机制新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按照“有利于维护职工权益、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有利于降低政府改制成本”的原则,坚持改革转制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战略投资相结合,与城市规划和整合资源相结合,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做好企业股权结构调整、职工身份置换等工作,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成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制转企,加快行政管理类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按照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完善市、区财政体制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加强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市本级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大力建设信用监督和信用服务体系,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切实加强行业协会、同业商会建设,规范发展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民营经济总量“三年翻番”的目标要求,确保全年新增注册资本超过100亿元。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一视同仁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100家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引导民营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技术积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走资本运作之路,通过并购重组、出让股权、上市发行股票债券等途径,吸引各类资本,促进结构优化和规模效益的提高。鼓励民营企业走对外开放之路,加快推进合资合作,在开放中做大做强。同时,切实解决市场准入、担保体系建设等难题,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向工业集中 13

区发展,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服务,引导民营企业依法规范经营。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创新规划、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配置城市资源,加强综合环境建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平台。

加快构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深入实施大交通战略,继续推进沪宁高速扩容和宁常、扬溧等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做好西绕城高速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312国道常州段、省道239和338等改扩建工程,争取年内建成通车;按计划推进运河南移和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凌家塘、武进客运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实施沟通南北的长江路北段、青洋路南段以及常澄路—万福路、常焦路、丽华南路、外环路改造等道路工程;加大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建成江边污水处理厂一期、天然气利用二期等项目。

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推进园林绿化十大工程,新增生态绿地650公顷。继续推进一批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和街头小游园建设,搞好沪宁高速、常澄高速等道路两侧“绿色通道”建设;积极实施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纲要,开展“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推进印染企业提标排放、禁用高污染燃料和市区部分污染企业搬迁;开工建设后塘河等10条市河的水环境整治工程。继续完善城市防洪体系建设。抓好“城中村”的综合改造试点,加快旧城区成片改造步伐。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强化街道、社区建设和管理,建立“大城管”机制,深化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综合整治,着力解决摩托车、马路市场和违章建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建设常州“西太湖”为目标,加快制定滆湖中长期整治开发规划,启动清淤、治污等治理工程。

管理和配置好城市资源。充分发挥规划对城市资源的调控作用,积极开展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和南北“两 14

翼”的规划研究,抓紧编制分区规划、城市街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一批规划。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不断提升城市资源价值。切实管理和配置好土地资源,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搞活土地二级市场,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通过市场化竞争、规范建设程序、控制工程造价和加强审计监督,努力降低建设成本。加快城市道路、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出让供水、污水处理等行业的部分经营权,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OT项目和市政工程BT项目,提高城市资源的运行质量和整体效益。

(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不断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

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加强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和技能培训。继续把社保扩面作为事关全局的一件大事,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确保今年养老保险净增5万人、医疗保险净增5.5万人。积极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巩固和扩大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做好住房公积金的扩面工作。合理调整分配关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城乡低保、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增长机制。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企业技术中心15家,抓好国产网络计算机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项目。加快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开展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启动新北职教 15

中心建设,实施老年大学搬迁扩容;大力发展高教事业,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基地东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培养、引进制造业急需人才,吸引更多的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推进公共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开工建设市传染病医院综合大楼、市中心血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力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产业发展,抓好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博物馆新馆、规划展示馆、少儿图书馆等设施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创出一批文艺精品工程,办好’2005国际(常州)卡通〃数码艺术周。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生活。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承办好全国十运会常州赛区的各项赛事,积极备战第16届省运会,全力申办第17届省运会。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弘扬常州市民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型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创新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积极做好民政、外事、侨务、档案、新闻出版、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支持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制订发展措施、出台政策决策、确定发展项目都要注重从全局出发,做到公平公正,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坚决克服征地拆迁、土地流转、企业改制等工作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改革发展大局;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合理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深化“平安常州”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16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

(八)继续为民办好实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理念机制,集中财力物力,突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今年,我们将着力为民办好10个方面的实事:(1)对部分困难群众提供救助。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对城区的城市低保对象按人均300元标准筹措医疗救助资金;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长机制,市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260元;资助3000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2)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80%以上。(3)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完成再就业培训3万人次。(4)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加快建设蓝天、丽华、陈渡桥、五星等经济适用房和定销商品房,完成120万平方米老小区的综合整治,解决150户“双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改造拆迁危旧房1500户左右。(5)建设常州—金坛输水管道一期工程,使金坛市人民饮上长江水。(6)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全市13万煤气用户全部实施天然气置换。(7)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00公顷,建设东经120°公园、蔷薇湿地公园、青枫公园二期等一批绿化工程。(8)整治城市水环境。削减全市82家排污单位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三井河等市河的综合整治。(9)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到95%。(10)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增公交车150辆、出租车200辆,新设一批公交线路和站点,与此同时,在城区部分区域和道路禁止摩托车通行。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也对加强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发展能力和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健全 17

“领导形成核心、管理分清层次、决策按照程序、工作突出重点”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增强审时度势的能力。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是制定发展思路和对策的前提。深刻认识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精神实质,善于紧中见活、因势利导,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善于趋利避害、正确应对,不断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充分认识我市正处于工业转型期、城市化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提升期,善于扬长避短、乘势而上,认清自身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闪光点,找准宏观调控与常州实际的结合点,占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增强统筹发展的能力。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不动摇。始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始终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人文和自然资源等优势,把现有的、潜在的特色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始终坚持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同时,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描绘常州新一轮发展的蓝图,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规划。

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大力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制、专家论证制。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每一项政策、作出每一项决策、上每一个项目,都要切合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对同群众利益密切 18

相关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把握好决策的时机和策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做到敢于决策、善于决策、适时决策。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对不按权限和程序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增强真抓实干的能力。按照“做好每一件,干好每一天,抓好每一年”的要求,全体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负责、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少说多做。注重学习和研究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市场主体整合配置各类资源,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做到少花钱甚至不花钱,也能办成事、多办事。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不断规范和创新政府行政行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努力克服大而划之、似是而非的浮夸作风,对政府确定的每一项决策,对人民群众的每一项承诺,都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政府目标管理,加大督查力度,按照“注重实绩,突出一线”的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以廉政准入制度为重点的制度防腐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力度,依法惩处腐败行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坚决遏制铺张浪费、公款吃喝、奢侈攀比之风。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切实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的力度,加强社会监督。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纠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加强廉洁自律教育,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上下一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任务、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