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建水旅游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隶属于红河州,占地面积3789平方公里。19xx年建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19xx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

一、对建水发展旅游的条件进行分析:

(一)、区位条件

建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红河州连接昆明、玉溪等地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州内个、开、蒙等城市的重要通道,并与“世界一流田园风光”元阳哈尼梯田形成优势组合。

(二)、自然资源

优越的自然条件:建水属于亚热带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县南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和,有“天然温室”之称,是一个多元适宜种植区。优厚的光热条件和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我县是省、州粮食、烤烟、甘蔗、生猪、蔬菜、水果和冬季农业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县。每年有数万吨蔬菜销往国内十多个省区和俄罗斯等国家。20xx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6.6万亩,投产面积13.78万亩,其中石榴6.7万亩,挂果4.5万亩,甜橙8.8万亩,投产面积1.5万亩,产量达2.2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3.1万亩,总产24.1万吨,无公害蔬菜认证5.32万亩。目前农业作为建水的主要产业已形成粮、蔗、烟、菜、果、林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将为到我县投资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县是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的矿产富集县,矿藏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锰、铅、锌、锑、铁、钒、镉、钼、钛、石膏、煤炭、陶土等20多种有色、黑色和非金属矿产。其中尤以锰、铅、锌、煤、钛储量最大,20xx年,锰资源累计探明储量1122.55万吨,保有储量940万吨。铅锌累计探明矿石储量568.4万吨,保有储量429万吨。钛铁矿普查资源保有储量为176万吨。目前,我县已形成了采、选、冶一体的黑色、有色金属综合开放格局。随着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这些资源必将成为外商开发利用的重点领域。

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旅游资源:建水历史悠久,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县境内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县内有风景名胜区170.5平方公里,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的典型建筑,元、明、清各朝代建筑特点的寺、庙、塔、楼、桥和古民居如文庙、朝阳楼、彝族土司府署等文物古迹56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8处,州级3处,县级40处,团山民居被列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

动植物资源:我县境内野生动物种类多,有懒猴、绿孔雀、鹦鹉等国家珍稀

一、二、三类保护动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7.2%,自然植被以针叶林(云南松)、常绿阔叶林和灌木中的常绿种类为多,草本植物中有常绿的蕨类植物;有桫椤(俗称树蕨)、云南梧桐、红椿等一、二、三类保护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木本、藤本、草本等300多种药材资源。

富饶的土地资源:土壤丰饶肥沃,全县耕地面积42.7万亩,宜林荒山80多万亩,适宜各种植被和农作物生产。

电力设施:电力设施完备。有35千伏变电站19座,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2座。

水源丰富:建水县水资源极为丰富,境内河流分属南盘江和红河水系。其中,

南盘江流域水资源总量7.66亿立方米,水能总量2.51万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0座,小(二)型水库76座,水利化程度达60.09%。

(三)、交通运输

建水距省城昆明198公里,仅两个半小时。蒙(自)——宝(秀)铁路通过县境内,正在建设的泛亚铁路(玉溪——蒙自)路段总长141公里,在红河州境内里程达104公里,经过我县境内75公里。我县距边境口岸河口250公里,距蒙自飞机场80公里,是省城通往红河南岸各县的物资中转站和滇南商品流通中心,全县拥有铁路总里程达到100公里;公路2546.7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6公里,省、国道200.3公里,县道315.7公里,乡道1020.52公里,国家未纳入统计的农村公路510.22公里,99.9%以上的自然村通公路。

二、旅游发展现状

建水旅游产业发展紧紧抓住云南被列为全国首个旅游产业改革发展试点省的机遇,以培植"国际型旅游业"为目标,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促进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做精老景区——不断提升古城景区,燕子洞三期洞外景观等老景区的质量及设施水平;做优新景区——学政考棚、天君庙片区风貌保护与恢复工程、朱家花园花厅片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顺利竣工;临安酒店(五星级)建设项目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水县文化旅游商业广场正式启动;团山古村二期工程、双龙桥片区建设、泸江烟柳景观等项目实施步伐加快;青山生态园、曲江温泉生态运动养生度假村项目、建水西门古镇历史风貌保护暨旅游开发项目已与投资商签订开发协议;积极谋划云龙山宗教胜地、现代工业园区、绵羊冲度假区、南部民族风情及红河峡谷览胜等项目,努力促进建水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低端服务向高端服务转变,形成建水旅游产品的丰富和结构的合理,实现旅游的新突破。旅游品牌打造成果显著。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建水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孔子文化节被评为20xx年中国最受公众关注文化节庆活动;临安镇被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一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镇,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建水旅游发展,不断扩大建水旅游的影响力。旅游接待设施不断完善。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景区景点品质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临安宾馆建设顺利推进,高星级酒店及特色客栈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临安春秋"美食文化城快速推进,旅游餐饮市场逐步规范,建水小吃品牌基本形成;入境干道、城区道路和旅游景区的中英文标识牌建设逐步完善,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旅游商品购物中心"、"紫陶文化园区"等旅游购物场所建设不断推进。

据资料显示,20xx年,1-11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9.19万人(次),同比增长13.56%;旅游业总收入80953.17万元,同比增长17.87%;旅游业外汇收入702.94万美元,同比增长24.19%。20xx年,建水县共接待游客321.3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7%,其中国内游客318.97万人次,同比增长16.29%,海外游客23974人次,同比增长3.25%,旅游业总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17.09%。经过多年的努力,建水县旅游逐步被国内外游客认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相继被授予“中国最令人向往的50大旅游胜地”、“云南最具吸引力的景区”、“20xx年度最具活力的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三,建水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1.旅游发展意识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不完善

旅游发展观念还不适应建设国际型旅游业的要求,全民参与旅游发展,人人树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旅游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善,主要反映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牵制,决策分散以及行业管理力度不强等方面,影响和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政府的开发配套工作没能跟上,重点景区景点建设缺乏力度。旅游产业发展支撑性政策还需进一步争取,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保障和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发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投入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资金缺乏,各个景点的配套设施滞后,通达性建设不够,市内景区公路等级差、路面窄,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同时,接待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环境容量小等问题相对突出,星级酒店、重点地段、交通路口的旅游标志物和标识牌尚不健全,各种高质量、高水准的休闲娱乐服务设施依然滞后,影响了建水旅游产业发展速度。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有待延伸

建水县在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业态创新等方面还需要完善。仅重视自然风光的建设,民族、民俗的文化内涵的开发不够。新兴旅游如休闲度假旅游、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产品缺乏。旅游消费比重较小,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旅游收入比较单一。旅游商品开发明显滞后,未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商品,难以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4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

建水县旅游企业普遍规模小、旅游发展的资金不足,品牌意识差、效益不高、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旅游企业和集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制约了旅游发展的步伐。旅游产业布局呈现“多、散、小”的特征,没有形成核心和主打“拳头”产品,缺乏有影响力的景区做龙头,资源等级不高,吸引力弱。

5.营销未形成整体格局,品牌效应较小

由于旅游宣传资金有限,整个宣传促销工作呈现“散、弱”的局面,产品组合优势不突出,难以形成区域强势宣传格局,导致建水旅游品牌不响,招牌不亮。一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力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二是对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得不够,对旅游促销对象缺乏详尽了解,有针对性地促销宣传活动很少。

6.旅游专项人才严重缺乏,制约行业服务水平提升

由于旅游企业体制和机制不顺,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建水旅游发展的对策:

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2.切实加大旅游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

3.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4.狠抓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5,打造和擦亮建水旅游品牌

6,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

7,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2

参考文献:

1,建水县介绍来自百度词条。

2,建水县资源介绍来自360百科。

3,高考网云南建水县地理环境介绍。

4,杨洪波.加快构建红河国际旅游文化走廊[N].红河日报,2013-11-25(1)

3

 

第二篇:连山乡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连山乡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旅游部门的指导下,连山乡紧抓生态旅游的大好机遇,突出重点打造“炎帝故里”旅游景区,整合带动发展连山乡旅游产业。在全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的热潮中,如何加快连山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做大、做强连山旅游产业,真正把连山炎帝故里的影响力扩散出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旅游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连山乡旅游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塑造了“连山炎帝故里”品牌,初步开发了连山炎帝故里景区,景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基础开发初步成型,初步构建了生态观光旅游为主体、乡村休闲旅游为辅的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观光旅游一马当先,打响了“会同连山炎帝故里”的旅游品牌。连山旅游业的发展以炎帝文化为核心,充分挖掘这一特色,开发了 “炎帝故里” 核心景区,主要景点有神农九井、神农宅、神农洞 、药王洞、狮子洞、连山石、莲花塘等。

(二)乡村休闲旅游加大投入,夯实了旅游发展基础。连山乡水果品种丰富、质量较好,果园众多,高水平的水果生产是连山一项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果园观光采摘型的乡村休闲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旅游业与农业联动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契入点。

(三)基础配套设施得到发展,接待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9国道和枝柳铁路自北向南纵贯连山乡,乡内公路村村通,核心景区炎帝故里景区内部公路也依据保护生态的原则得到了修整,交通非常便利;随着连山旅游的不断升温,一批有着浓郁地方特色,兼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型“农家乐”和家庭式“农家乐”迅速发展,由于独特的地方风味和优质的服务,深受游客喜欢;有由当地居民组成的本地导游和一批专业导游在精心地为游客服务。

二、旅游发展优势及前景

(一)发展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连山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9公里, 209国道南北纵贯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区,并与景区内部分景点(如药王洞、狮子洞、神农洞、莲塘等)紧密相邻, 建设中的包(头)茂(名)高速公路经过连山乡幸福村、高涌村、宝照村和桂干村而南北纵贯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区, 我国三大南北向铁路干线之一的太焦——焦柳线南北纵贯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区,且在连山乡设有小站,这样就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旅游交通网络,而四通八达连接全乡12个村的村级公路为连山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交通条件。

2. 旅游网络区位条件优越。在湖南省旅游网络格局中,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区和东面的株洲炎帝陵旅游区及东南面的永州九嶷山旅游风景区(舜帝陵所在之地)呈三足鼎立之势,因此连山炎帝故里休闲旅游区易于和株洲炎帝陵旅游区、永州九嶷山旅游风景区进行联动开发,共同打造可供全球华人寻根祭祖的品牌旅游项目。

3.旅游资源丰富。连山乡境内山水奇特,古迹众多, 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类别组合好,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和唯一性的鲜明特征。这里有天然溶洞、水泽、山石等自然奇观,有与神农炎帝相关的八庙一庵、神农九井、神农宅、药王洞等众多古迹,还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4.文化底蕴深厚。作为“炎帝故里,易学源头”的连山乡长久以来深受炎帝文化的影响,文化底蕴深厚,有独特的易学文化、农耕文化、医药文化和茶文化,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和语言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连山“斗牛舞”和“炎帝裸祭”已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而独特的炎帝文化,是连山乡发展旅游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发展前景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关心扶持下,会同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依托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连山炎帝故里品牌。几年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高起点打造连山旅游产业,品牌效益初步显现,“会同连山炎帝故里”已经被众多专家所认同,被众多游客所接受。经过对连山旅游业进行了全面了解、深入调研和理性思考,真切的感触到连山发展旅游业的美好前景,

连山炎帝故里景区必将成为华人寻宗祭祖的核心圣地,连山乡旅游市场也会因炎帝故里的带动作用而活跃起来,连山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三、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强力推进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旅游业是“一把手”工程,必须依靠政府重视,政府强力推进。旅游业是投资大见效慢而一旦建起来拉动作用十分强的产业。实施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业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要“筑巢引凤”,引导社会资金无障碍的流入旅游景区,甚至是优先流入旅游行业。在目前,政府应突出解决景区规划和连接道路建设问题,要在交通、农业、林业、国土、规划、环保、建设等方面形成支持旅游发展的大合力,资金适当向旅游项目倾斜。争取尽快恢复连山八庙一庵遗址,并拉通其与炎帝故里核心景区之间的道路,拉通炎帝故里景区内部景点之间的道路,使景区之间实现畅通无阻。

(二)加强宣传促销工作,强化品牌。发展旅游业,要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力度,一是举办多种形式的旅游宣传活动,广泛运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介,面向全国大力宣传连山炎帝文化;二是积极参加国内各类旅游博览会、展览会,不断提高“会同连山炎帝故里”品牌的知名度;三是与旅行社合作,将连山炎帝故里纳入其“湘西行”旅游线路中,或是直接打造“连山炎帝故里一日游”精品路线;四是定期开展策划活动,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策划的同时,政府将定期组织新闻记者、旅行社到连山考察,以便从游客的角度发现卖点,进行策划。

(三)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旅游产业发展,主体还是靠市场推动,政府部门只能是创造条件,提供环境。要继续梳理连山炎帝故里景区现有的招商资料,将各类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旅游光盘整理成系列,为规划编制打下基础,策划一套全新的招商资料。关注连山其它的旅游项目,加强行业管理,在把握资源特色的前提下,找准旅游产品和客源定位,力求形成新的旅游亮点和卖点。加大旅游招商力度,积极参与各类招商发布会,推介重点旅游招商项目。

(四)强化旅游发展区域合作。连山旅游发展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域合作:一是要将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发展与会同县、怀化市内的

其他旅游地发展结合起来,连点成线、连块成片,开辟旅游专线;二是要将连山炎帝故里旅游与本省株洲炎帝陵旅游风景区、永州九嶷山旅游风景区(舜帝所葬地)组合起来,打造成崇古祭祖、追根寻祖的品牌旅游专线,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三是在在条件成熟时,要将连山炎帝故里旅游和全国各地与三黄五帝文化有关的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合作,形成炎黄子孙崇古祭祖、追根寻祖文化旅游网络,并共同将此品牌推向海内外,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前来崇古祭祖、追根寻祖、观光旅游、投资开发。

(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保护生态。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应该同时做好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形象保护三项保护工作,以一流的旅游资源、优美的旅游环境和良好的旅游形象,笑迎八方游客。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都要注重保护生态。自然景观是最容易被破坏的,且难以恢复,连山的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着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一旦被破坏将带来致命的损失。在连山乡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坏境的重要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好有效地措施,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撰写者:连山乡人民政府 吴云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