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xx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xx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xx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xx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一季度高速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较大。尽管此增速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但如果以20xx年一季度为基期,近两年一季度平均增速为9%,低于2000~20xx年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据此判断,当前经济增长仍处合理区间,并未出现社会某些观点认为的“过热”情况。

2.三大需求结构改善

今年一季度,投资需求高位回落,消费需求持续向好,净出口明显恢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改观。初步测算,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2%,与20xx年基本持平;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9%,较20xx年大幅下降34.4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同比提高34.9个百分点。目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向正常水平靠拢,国内需求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投资需求高位回落。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自20xx年二季度达到本轮投资高点后,目前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减速,正在向合理区间回归。其中,政府投资明显收缩,社会投资活力增强。一季度,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幅9.1%,较去年同期回落21.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投资增幅高达41.6%,较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强劲反弹,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支持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2)消费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4%。一是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继续升温。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4.2%,带动相关家具类消费增长37.6%;汽车销售达到461万辆,较去年销售旺盛的四季度增长15.9%。二是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扩大了相关商品消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603万台,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8%,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比去年四季度增长61.6%。三是旅游、信息、文化等服务消费发展势头良好,全国旅游收入大幅提高,电影、演出等文化消费出现火爆局面。

(3)进出口形势继续好转。在世界经济复苏、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回升、国内外贸政策显效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进出口已出现连续5个月正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64.6%,进、出口额均超过20xx年同期水平。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导致顺差规模下降,同比减少479亿美元,3月当月出现72.4亿美元逆差。从产品结构看,机电类产品出口增势较强,一季度出口增长31.5%,高出同期出口总额增速2.8个百分点,在总出口中占比提高到59.8%;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3月份纺织品、玩具的出口增幅分别低于整体17.4和9.8个百分点,服装和鞋类出口出现了19.8%和6.5%的下降。

三、对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抑制高耗能产业扩张,坚决控制新开工项目

针对当前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仍然较高的问题,必须积极推进结构调整,落实“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政策,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率。

(1)在资金来源方面,将限制“政府投资的新开工项目数量”作为重要抓手,管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控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投资,逐步降低新开工及高耗能项目数量。

(2)在信贷方面,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行业贷款的审批,规范贷款条件,同时随时监控已放贷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

(3)在土地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对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高耗能项目用地的审批应严格把关。

2.落实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

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1)组成专门调查组摸清地方政府当前土地管理情况,改革现有土地出让办法,避免由于地价上涨带动房价高企。

(2)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发中小户型住宅,扩大有效供给,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3)根据近期国家出台的政策,严格二套、三套房贷管理,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督促各级金融机构尽快出台房贷细则,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和购房个人停止放贷。

(4)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打击部分房屋中介与房地产商联合哄抬房价的行为。

(5)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货币流动性过分宽松,应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将货币环境调整到合理水平。

 

第二篇: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xx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xx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xx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一季度高速增长,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较大。尽管此增速高于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但如果以20xx年一季度为基期,近两年一季度平均增速为9%,低于2000~20xx年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据此判断,当前经济增长仍处合理区间,并未出现社会某些观点认为的“过热”情况。

2.三大需求结构改善

今年一季度,投资需求高位回落,消费需求持续向好,净出口明显恢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改观。初步测算,一季度最终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2%,与20xx年基本持平;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9%,较20xx年大幅下降34.4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同比提高34.9个百分点。目前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向正常水平靠拢,国内需求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投资需求高位回落。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比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自20xx年二季度达到本轮投资高点后,目前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减速,正在向合理区间回归。其中,政府投资明显收缩,社会投资活力增强。一季度,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幅9.1%,较去年同期回落21.3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投资增幅高达41.6%,较去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投资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强劲反弹,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5.1%,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支持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2)消费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74亿元,同比增长17.9%,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4%。一是住房、汽车等消费热点继续升温。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4.2%,带动相关家具类消费增长37.6%;汽车销售达到461万辆,较去年销售旺盛的四季度增长15.9%。二是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扩大了相关商品消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603万台,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8%,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比去年四季度增长61.6%。三是旅游、信息、文化等服务消费发展势头良好,全国旅游收入大幅提高,电影、演出等文化消费出现火爆局面。

(3)进出口形势继续好转。在世界经济复苏、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回升、国内外贸政策显效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进出口已出现连续5个月正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6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4.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64.6%,进、出口额均超过20xx年同期水平。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导致顺差规模下降,同比减少479亿美元,3月当月出现72.4亿美元逆差。从产品结构看,机电类产品出口增势较强,一季度出口增长31.5%,高出同期出口总额增速2.8个百分点,在总出口中占比提高到59.8%;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3月份纺织品、玩具的出口增幅分别低于整体17.4和9.8个百分点,服装和鞋类出口出现了19.8%和6.5%的下降。

三、对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抑制高耗能产业扩张,坚决控制新开工项目

针对当前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速仍然较高的问题,必须积极推进结构调整,落实“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政策,加强管理,提高投资效率。

(1)在资金来源方面,将限制“政府投资的新开工项目数量”作为重要抓手,管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控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投资,逐步降低新开工及高耗能项目数量。

(2)在信贷方面,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产能过剩行业、高耗能行业贷款的审批,规范贷款条件,同时随时监控已放贷项目资金的运用情况,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行为。

(3)在土地管理方面,各级政府对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高耗能项目用地的审批应严格把关。

2.落实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

针对房价上涨过快、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1)组成专门调查组摸清地方政府当前土地管理情况,改革现有土地出让办法,避免由于地价上涨带动房价高企。

(2)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发中小户型住宅,扩大有效供给,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

(3)根据近期国家出台的政策,严格二套、三套房贷管理,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督促各级金融机构尽快出台房贷细则,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项目和购房个人停止放贷。

(4)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打击部分房屋中介与房地产商联合哄抬房价的行为。

(5)资产价格过快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货币流动性过分宽松,应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将货币环境调整到合理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