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见习报告

关于张集中心小学见习报告

小教一班 34 徐健

张集中心小学是位于徐州市铜山县的一所特色办学制小学,它与其它六年制义务教学小学有很大区别,这是一所特别注重书法的小学。刚进校园,负责人就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园里的特色布局:每一面墙上都会有书法作品,有大师留言,王羲之汉白玉雕像,苏轼词文的篆刻,还有以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家命名的书法厅,里面陈列着小学教师、学生历年来的钢笔,粉笔,毛笔等作品,每一幅作品都透露着这所小学学生的用工和功力不凡,幅幅作品笔迹苍劲有力,清晰工整,让我们是自愧不如啊!

再转到学生教学区,此时应该是这所小学统一的练字时间吧。总之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从一年级至高年级每班学生都在练字,黑板上贴着标语“字平笔正臂端平,眼睛离纸约一寸”,而孩子们的目光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打扰而转移,还是认真的随着老师的要求而改正姿势和笔划。

不得不说,孩子们被这样练习是真的卓有成效,每一个孩子都字迹工整,令人赞叹。而学校从孩子们刚开始认知就注重培养这方面的特色,眼光着实独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学说是是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核心。对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他指出“未成熟状态这个词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并不是指现在没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

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所以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个学校选择将书法作为对孩子最重要的培养。

我们知道,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书写汉字为外在形式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数千年文化积淀,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艺术殿堂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然而,根据大量的研究资料及时列证明,学习书法还有更加充分开发青少年的右脑和创造性思维,且亦有“静水流深”之意,比个人修养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精神方面的修养,人的精神世界要和谐、丰富、有追求、有寄托。总之,修身,养性。

所以,在如此义务教育以及残酷的升学压力之下,该校能够选择如此有意识情调的方式来提高修养,实在难能可贵。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学校中成长,长大的孩子该都是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的有气度之人。

但是,这只是个理想状态,我不知道是否这个学校看中的是否都是书法,也是否学生大量时间都在练习书法。若是,我看则不必要。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一个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成千上万的档都是从计算机中输出,而人的速度则定在每分钟打多少字上。书法则成了一种奢侈的艺术,计算机的速度发展日新月异,它甚至有时候都代替人的思考。而如此让学生拼命练习书法是否就是对渊源流长的文化的继承?还是逆着潮流而走的一种不明智的行为?

虽然,中国的教育不是先进的,甚至是在狠抓基础知识这一点上是落后的。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教育亻刀是处于

这层上而只是略有所改变。此学校这样做,是否是在学生有限的童年里奢侈的进行培养?答案不言而喻。个人观点,小学还是需要对知识进行吸收,当然培养艺术感、精神力、创造性思维也是必须的,但是,它是业余的。

你的相信,现实就是现实,也许小学800多学生以后的人格品质方面必定是上乘,但在学术研究上恐要略低一筹。书法不同与音乐乐器、绘画等属于个别有天分学生,它是全民公有的学习物,学生即便字再好,也不可能全部只从事书法研究。所以他只可能是兴趣,而不可能成为学术。

当然,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学校举行了一场跳绳比赛,很是激动孩子们的心。我想,全面发展德智体算是在这个学校体现出来了。但是,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在练静坐了两个小时练字后的孩子们得到放松时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是否会觉得,也许孩子们的天性并不适合于静心,他们需要的是开心而不是养心。

 

第二篇:培新小学见习报告(1)

培新小学见习报告

一,见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

二,见习地点:安康市培新小学

三,见习人:何贤娟

四,见习目的:教育见习是教师职业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和方式,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奏,意在训练学生从事本专业课堂教学工作的相关教育技能,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见习的主要目的是:第一,学习实际教学课堂导课技能;第二,学习课堂掌控能力;第三,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教学初步的实际知识。

20xx年x月x日上午,我们迎来了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实践。在李娟老师的带领下我同本班学生一起来到安康市培新小学见习,通过观察、接触等形式,感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学学校生活,观察充满欢乐与激情的小学课堂教学情境,这一过程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触很深。

这次见习与上次不同,采用“半天式”见习,即半天见习半天讨论或撰写见习报告。本次见习,我所在的班级是五(2)班,由于是重点班,因此学生各方面都表现的很积极。他们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在课外都充满着活力与激情,不仅学习认真,课外活动也很突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见习中,我一共听了10节课,其中包括英语、语文、数学、科学与社会、音乐等。考虑到本专业的特点,我重点听了英语,虽然只听了两节,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大概是因为外教及学生本身爱好英语的关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外教提问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抢着回答,更重要的是,如果某一个学生因为没有被外教提问,还会感到特别遗憾,而这在以往的课堂中是很难见到的。第二,外教的教学方法很灵活,采用“分组比赛”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活跃了课堂气氛。第三,注重学生的发音。因为小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发音,所以外教在授课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发音,如“january”,外教就会将单词按音节分开来读——ja’n’ua’ry,这样学生不仅能准确发音,还有利于记忆。第四,注重口语交际。因为学习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所以外教采用教学方法主要是与学生对话,即提问——回答,比如问天气,问星期等等。虽然有时外教说话学生并不能完全听懂,但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力图跟上老师的节奏。

在听了这两节外教课后,我力图将中国教师的教育方法与外教进行比较,发现这种由外教授课的方法固然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堂秩序很混乱,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虽然我不能评价外教与中国教师的教学方法哪个更好,毕竟语言是由习得还是学得至今还颇有争议。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能力与灌输知识同等重要,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毕竟理论最终是要作用于实践当中的。

除了英语之外,我也重点听了几节语文和数学,还有音乐、科学等。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让我深受启发。她用她那甜美的声音给学生朗读《再见了,亲人》,用她温和的笑脸给予学生鼓励,用她敏锐的眼睛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另外让我惊叹的是她很善于启发诱导,善于让学生自己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而这种种表现,无一不值得我们学习。在科学与社会课上,那个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是副课,但老师的教学方法却吸引了每位学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老师紧密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尽量与生活相联系,比如在讲“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老师不是一味地念课本,而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并引导学生分析。从中可以看出,课改后的课堂不再像以往那样死板教条,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了指导者,信息提供者;学生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

教师慢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一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这些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不忘记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会时不时强调学生的坐姿,写作业的姿势,读书姿势等等。在课外也会经常与孩子们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孩子的课外生活,增强与孩子的情感。

通过这次见习,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好老师,需要具备很多知识和技能。除了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当然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学会教小朋友做人,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启发他,塑造他。当孩子打架或是骂人时,要及时纠正他的错误,并通过温柔的语言来引导他。

(二)学会教学生学习知识,在传统理念上中,教师并不注重教学生自学,知识一味的灌输,而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在新课改中早已不再提倡。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善于教学生学习,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尝试自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才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要有童心和爱心,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他们沟通、交流。“有了爱,你就会想出很多办法与引导孩子。”孩子并非无知,他们对事情、对情感特别敏感。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话语对他们来说都是莫大的关心与爱护。其实每一位老师,都以理服人,告诉他们为什么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如何改正,更多的是一种表扬与鼓励,很少会直接批评。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小朋友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要学会平等待人,关注每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有差距,但如果做老师的都去给他们分等级,蔑视那些成绩差的孩子,那么孩子又如何健康成长?伟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不正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吗?

除了上述些些体会外,我也在见习中发现了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认识到自己与神圣的教师岗位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虚心求教,力求奋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发展、完善自己,力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