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可思研究院《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解读

麦可思研究院《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解读

一、法制晚报:《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毕业生近一成失业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

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

这个报告是在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人数达到46万余人,共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2093所高校、1247个专业。

去向

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有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

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

由于就业不易,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更多的人选择了继续读研而非参加工作,选择读研的比例较2010届增加了2.5个百分点。

解读

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基层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认为,一方面,大学部分专业一味扩招,人才培养过剩;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导致就业困难。

对于用读研的方式来逃避就业压力,蔡言厚认为,读研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就业问题。如果大学生在毕业时经济发展不景气,就业环境较差,想通过继续深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后再就业也是可取的。

就业

供大于求造成专业结构性失业

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20xx年中国大学生本科红牌专业包括:动画、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9个。

蓝皮书指出,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是美术学为14.7%。

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等10个专业因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而入选绿牌专业。

蓝皮书指出,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

2011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是销售,就业比例为10.9%,其后为财务、审计、税务、统计和行政后勤等。

解读

热门专业 部分学校“跟风”

蔡言厚认为,大学通常根据以往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招生,就业率很高的热门专业容易引起大部分学校“跟风”扩招,长此以往导致人才培养过剩,出现就业饱和的情况,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在毕业时自然变成了就业率越来越低的冷门专业。

蔡言厚表示,跟风扩招,导致学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匹配,供大于求,这就导致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专业岗位,另一方面企业也苦于招不到合适人才,且这种状况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国家、省、高校 应建专业预警机制

调查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解决此失业类型的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

工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投入。对于大学而言,开设工科院系的成本高,需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则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才不易。

专家建议,大学生就业的专业预警机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省级层面(主要是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高校层面。

现实

52万毕业生自愿低就业

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能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找一份专业对口,自己又感兴趣的工作是所有毕业生的梦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骨感”。

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其中,本科毕业生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为14.6%。

也就是说,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为52万人。

同时,蓝皮书指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无业与退休”家庭的毕业生半年后的低就业比例最高,本科为13.7%,高职高专为18.5%。

解读

不少毕业生想“先就业再择业”

专家指出,经济危机和经验门槛,使得不少大学生求职者选择了“曲线就业”态度,怀有“ 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再说,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而抱定“铁饭碗”和追求安稳的态度,实际上也难掩其令青年人削足适履的“低就业”现实。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教授告诉记者,毕业生其实应该正确认识低就业现象,从底层做起也是好事,国外也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保险、销售等工作。

陈宇表示,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从底层做起,可以在此过程中锻炼其团队精神、工作能力,更加有利于将来工作的提升,先就业,再择业,也是一件好事。

薪酬

跳槽越频繁 工资就越低

蓝皮书指出,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2011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是2766元,比2010届增长287元。

其中,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其月收入为329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621元。

刚毕业的大学生总是想通过不停的跳槽方式,找到一份自己满意、且薪酬丰厚的工作。蓝皮书还指出,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在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273元。

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461元。

解读

准备好吃苦

别频繁跳槽

蔡言厚表示,大学生刚毕业,频繁跳槽并不是好事。此时,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工作经验,频繁的跳槽并不利于经验的积累。另外,频繁跳槽,反而会让老板对其产生不信任感。

蔡教授建议大学生应做好吃苦的准备,就业时要首先考虑满足生活所需,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锻炼工作能力,不要太频繁跳槽。

2011届失业率最高的10个专业

专业失业率

生物科学与工程 14.9%

美术学 14.7%

数学与应用数学 14.5%

法学 14.2%

教育学 13.4%

历史学 13%

应用心理学 13%

动画 12.9%

生物技术 12.8%

地理信息系统预警 12.8%

20xx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20xx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

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专家支持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教授 蔡言厚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 陈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

专业门类 就业率

工学 92.5%

管理学 91.9%

医学 91.5%

农学 91.3%

经济学 90%

理学 89.1%

文学 88.9%

历史学 87.2%

教育学 87.1%

法学 86.8%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前十

受雇全职或半职 82.1%

2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

自主创业1.6%

准备国内外读研 1.1%

准备继续寻找工作 6.1%

其他7%

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2.1%

低就业群体

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毕业生群体 文章来源:法制晚报-新华网转载/fortune/2012-06/11/c_123265963.htm (记者 王婷婷 实习生 何青制图/刘江)

二、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对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蓝皮书显示: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0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高职就业率显著上升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6%,比2010届上升了1.5个百分点。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1届比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0.6个百分点,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较为明显。

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2.5%),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3.2%)。

工资增长287元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2766元,比2010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1届平均月收入为3051元,比2010届增长了23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1届月收入为2482元,比2010届增长了340元。

与上一年相比,2011届毕业生收入最大的变化就是高收入人群略有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明显减少。2011届本科生有11.4%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上一年这一比例为10%;2011届高职毕业生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为4.3%,比上一年增加1.2个百分点。2011届本科生有4%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而上一年,这一比例为6.2%。

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其月收入为329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为2621元。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其月收入为2763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大类,为2027元。

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略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高0.4个百分点。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的1.0%。

调查显示,三年前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如今仅有1/3的人还在继续自主创业,2/3的人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

57万大学生失业

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6%的人自主创业。另有

9.3%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1%准备国内外读研,6.1%准备继续找工作,另有2.1%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大学里学的东西,到底是“学以致用”还是“学非所用”?针对这一问题,此次蓝皮书提出“低就业率”的概念: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最低的1/4群体被定义为“低就业人群”。

调查显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有3.6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为14.6%。按比例推算,全国就业的499万学生中,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

在本科专业门类中,教育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22.1%;医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6.2%。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法律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37.5%;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3.1%。

就业满意度不到50%

就业蓝皮书显示,在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本科为50%,高职高专为44%。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0%;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3%。

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警察、建筑师和税收工作者,均为78%;最低的职业是旅馆服务台职员,为27%。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石油技工类,为79%;最低的职业是机床操作技工,为24%。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烟草制造业”,均为74%;最低的行业为“医疗健康用品零售业”,为32%。

就业预警公布红牌专业

蓝皮书将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定义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即红牌专业。相反,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定义为需求增长型专业。即绿牌专业。

20xx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xx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xx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

20xx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

20xx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上专业与20xx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50位的专业 (单位:%)

专业名称就业率

税务 99.4

勘查技术与工程99.0

工种造价98.8

医学检验98.2

学前教育97.8

车辆工程 97.6

机械电子工程 97.5

汽车服务工程 97.3

建筑学 97.3

会展经济与管理 96.9

热能与动力工程 96.8

护理学 96.5

园林96.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96.1

西班牙语 96.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95.9

档案学 95.8

土木工程 95.7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95.5

水利水电工程95.4

城市规划95.3

审计学 95.1

文化产业管理 95.0

船舶与海洋工程 94.9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94.8

工程管理 94.7

核工程与核技术 94.6

影视艺术技术 94.6

给水排水工程 94.6

交通运输 94.5

保险 94.4

农学 94.4

金属材料工程 94.3

财务管理 94.3

贸易经济 94.0

会计学 93.9

编辑出版学 93.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3.7

国际政治 93.7

软件工程93.5

中药学 93.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93.3

测绘工程 93.3

信息安全93.1

国际商务 93.1

木材科学与工程 93.0

工程力学 9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3.0

物流管理 92.9

人力资源管理 92.9

全国本科 90.8

注: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

三、

《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背景介绍

20xx年06月11日11:15麦可思研究院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于20xx年6月11日起正式对外发布。

本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回应高校、政府与社会都关心的问题: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如何?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对就业状况是否满意?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价值观是否得到提升?大学生在毕业一段时间后的收入变化和职位晋升如何?大学毕业生是否出现“低就业”?等等。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根据20xx年3月最新出炉的麦可思调查数据,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2%,与2010届同期相比(89.6%)略有上升。按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就业率没有上升,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上升靠高职高专拉动。2011届本科毕业生的读研比例上升了2.5个百分点,更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了读研是因为职业发展需要。2011届大学毕业生薪资比上届同期上升了11.6%,这跟全国的物价与人工成本上涨是同趋势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47%。自主创业的比例连续两届在缓慢上升,从2009届的1.2%上升到2011届的1.6%;并且,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2.2%)是本科(1.0%)的约两倍。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从上届的79%上升到82%,高职高专与本科的差距缩小为4个百分点。“实习和实训环节不够”与“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依然是近几届毕业生认为高校最应该改进的教学培养问题。有60%以上的本科生认为大学提升了他(她)们的“人生的乐观态度”、“积极努力、追求上进”、“关注社会”和“包容精神”;而在“遵纪守法”和“健康卫生习惯”这两方面得到提升的人群比例最低。总的来看,在就业率和对母校的满意度方面,高职高专提升明显高于本科。

“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报告”是基于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和三年后的两次跟踪调查而得,并与2007届大学毕业生进行同期对比。该分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反映大学毕业生的中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包括大学生毕业三年后毕业去向、职业转换率、就业满意度、薪资变化、职位晋升等指标。2008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薪资提升了1.35倍,58%有过职位晋升;就业满意度为35%,低

于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满意度(47%)。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提升至研究生学历的为9.3%,高职高专毕业生升本或读研的为27.6%。

“低就业分析”是本年度的专题报告。根据国际经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毕业生“低就业”、“过度教育”、“教育与职业不匹配”等问题凸显出来。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与地区都对此展开了相关的大规模调查。麦可思本年度的专题报告是首次在中国用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全国调查数据来分析这些问题。在本专题报告中,作者把低就业(Underemployment)群体定义为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2011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人群中半年后有14%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按比例推算,有约70万人毕业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约52万人为自愿低就业,另有约18万人为非自愿低就业。其中,“211”院校的低就业比例最低(7.1%),非“211”本科院校(14.5%)和高职高专(14.6%)较高。

本报告基于麦可思公司的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麦可思公司自20xx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从20xx年开始,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xx年首度发布,20xx年报告是第四次年度报告。

1. 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20xx年度麦可思-全国大学毕业生调查分为以下两类。

(1)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该调查于20xx年3月初完成。抽样达到59.6万余人,回收问卷约25.6万份,回收率约43%。共覆盖2093所高校及其分部、分院,其中“211”院校为110所,非“211”本科院校(部)为971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1012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1114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604个,高职高专专业为510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05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20个职业,共计621个职业[1];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23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323个行业,共计328个行业[2]。

(2)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抽样跟踪调查。该调查于20xx年2月完成。麦可思曾对本届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调查(20xx年2月份完成,回收问卷约21.8万份)[3],20xx年底至20xx年初的调查为该答题群体三年后的连续跟踪调查,回收问卷约5.9万份。共覆盖1936所高校、分部、分院,其中本科院校(部)为1025所(包括分校、二级学院本科),高职高专院校为911所(部)(包括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共调查了996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472个,高职高专专业为524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93

个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够从事的547个职业,共计638个职业[4];覆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318个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312个行业,共计321个行业[5]。

2. 调查对象

毕业半年后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毕业三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包括“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3. 调查方式

分别向毕业半年后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后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账户号,两类调查的问卷不同。答卷人回答问卷,答题时间为15~30分钟。

内容摘要索引

一、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1. 毕业去向

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比例下降,读研比例上升

2)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

2. 就业数量分析

1)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

2)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工学

3) 2011届大学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和财务

4)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业和媒体信息,

高职高专为建筑业

5) 2011届大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民企、中小用人单位

6)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下降趋势

3. 就业质量分析

1) 在就业的2011届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

2) 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42%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吻合

3) 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增长

4) 64%受雇全职工作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

4. 专业预警

1) 20xx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

5. 能力与知识培养质量

1) 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2) 2011届大学毕业生最重要的核心知识是销售与营销知识,其满足度最低

6. 求职分析

1) 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期待底线连续两届上升

7. 自主创业

1)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高职高专比例远高于本科

8. 读研与专转本

1) 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上升,达9.2%

2) 2011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7%专转本

9. 高考志愿填报

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填报高考(微博)志愿时,除分数外最看重学校地点合适

10. 校友评价

1) 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上升3个百分点

11. 社团活动和价值观

1) 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参与人数最多,体育户外类社团满意度最高

2) 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

二、 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

1. 三年后毕业去向

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去向分布

2) 42%的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转换了职业

3) 45%的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转换了行业

2. 三年后就业质量

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35%

2)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445元

3) 提升学历所中断的就业并未给2008届的大学毕业生带来明显的收入劣势

4) 2008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为经济学,高职高专为交通运输大类

5)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不同职业、行业、用人单位、经济区域的月收入

6)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获得职位晋升0.9次,有58%的人获得职位晋升

7)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2%

8) 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

9) 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

3. 三年后基本工作能力分析

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最重要的工作能力

4. 三年后自主创业分析

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有4.4%的人自主创业

2)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7030元,高职高专为5231元

3) 三年后自主创业人群职业、行业分布

4) 三年后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

5. 培训

1)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接受的最主要的自费培训是从业资格证书培训

三、 年度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

1.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

2.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低就业群体的特征

3. 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群体的就业满意度、母校满意度低于非低就业群体

[1] 参见《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2版)》。

[2] 参见《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2版)》。

[3] 参见《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4] 参见《麦可思中国职业分类词典(2012版)》。

[5] 参见《麦可思中国行业分类词典(2012版)》。

..........................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

《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主要内容

20xx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跟踪调查研究(麦可思曾对该届大学毕业生同一群体进行过半年后调查)。20xx年度报告由三个部分组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和“专题研究:低就业分析”。

麦可思公司自20xx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从20xx年开始,对之前调查过的全国2006届-2008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自20xx年首度发布,20xx年报告是第四次年度报告。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

1.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比2010届略有上升;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与本科差距持续缩小;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持续下降

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其中,本科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8%,与2010届(91.2%)基本持平;高职高专院校2011届毕业半年后就业率(89.6%)显著上升,比2010届(88.1%)上升了1.5个百分点。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

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1届比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失业率下降0.6个百分点(分别为9.8%和10.4%),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较为明显。

2011届本科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生物科学与工程(14.9%),其次为美术学(14.7%);高职高专失业率最高的为应用韩语(18.6%),其次为艺术设计(15.5%)。

名词解释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本科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本科毕业生数;需要注意的是,按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已就业人数不包括国内外读研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国内外读研的人数。

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专转本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专转本人数。

2.工学门类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持续领跑;

法学门类本科毕业生、艺术设计传媒大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2.5%),最低的是艺术设计传媒大类(83.2%)。

3.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上升,3.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专转本

2011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2%,比2010届(6.7%)高2.5个百分点,比2009届(8.4%)高0.8个百分点。2011届本科毕业后就读研的毕业生中,有31%转换了专业。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读研比例最高的是历史学,为21.3%;读研比例最低的是管理学本科,为6.3%。

2011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7%选择了专转本。专转本比例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类是纺织服装类(8.8%),其次为公共管理类(8.6%)。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发展需要(33%)和就业前景好(31%)。

4.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增长;

工学门类本科毕业生、材料与能源大类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

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2010届、2011届连续两届呈现增长。全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2766元)比2010届(2479元)增长了2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2011届(3051元)比2010届(2815元)增长了23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2011届(2482元)比2010届(2142元)增长了340元。

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学,其月收入为3297元;最低的是教育学(2621元)。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材料与能源大类,其月收入为2763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大类(2027元)。

名词解释

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5. 2011届就业的毕业生中,47%对就业现状满意;

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的就业满意度最高

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47%,即在就业的毕业生中,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其中,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0%,高职高专为44%。本科院校中,“211”院校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为54%,非“211”本科院校为49%。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60%;在“民营企业/个体”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43%。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的就业满意度最高,为57%;在“非政府或非营利组织(NGO等)”的就业满意度最低,为36%。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警察、建筑师和税收工作者,均为78%;最低的职业是旅馆服务台职员,为27%。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石油技工类,为79%;最低的职业是机床操作技工,为24%。

2011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烟草制造业”,均为74%;最低的行业为“医疗健康用品零售业”,为32%。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为80%;最低的行业是“办公及居住区的物业服务业”,为35%。

名词解释

就业满意度: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人群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无法评估”共六项。其中,选择“满意”、“很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就业人群包括:“受雇全职工作”、“受雇半职工作”、“自主创业”。

6. 2008届三年后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35%对就业现状满意;

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的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

在三年后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35%对就业现状满意(本科为40%,高职高专为31%)。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政府机构/科研事业”(本科为53%,高职高专为46%),就业满意度最低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本科为33%,高职高专为28%)。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税收工作者,为72%;就业满意度最低的职业是化学设备操作员和管理员,为19%。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是金融服务销售商,为59%;就业满意度最低的职业是工业工程技术员,为7%。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经济发展改革管理部门”,为66%;就业满意度最低的行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含村委会、居委会等)”,为20%。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是“中国人民银行、保监委和证监委”,为62%;就业满意度最低的行业是“音频和视频设备制造业”,为13%。

三年后就业满意度: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由就业人群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选项有“非常满意”、“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无法评估”共六项。其中选择“满意”、“很满意”、或“非常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满意,选择“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人属于对就业现状不满意,就业人群包括:“受雇全职工作”、“自主创业”。

7.20xx年就业“红黄绿牌”专业出炉

20xx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xx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xx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

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xx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20xx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上专业与20xx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名词解释

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绿牌专业: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8.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上升,

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

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

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比2009届(1.2%)高0.4个百分点。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

2011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就业经济区域分别为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和中原区域经济体。

2011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是艺术设计,2011届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有

7.1%来自于艺术设计专业。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最集中的专业是物流管理,2011届自主创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有4.2%来自于物流管理专业。

9.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有4.4%的人自主创业;

仅有约1/3的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08届毕业生三年后仍在创业

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有1.0%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0.8%,高职高专为1.4%)(麦可思研究院编著,《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三年后有4.4%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6.4%),说明有更多的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选择了自主创业。

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仅有33.7%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有64.8%的人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仅有34.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有60.6%的人选择了受雇全职工作。

10.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上升3个百分点;

高职高专院校校友推荐度上升5个百分点

与2010届相比,2011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上升,总体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校友满意度为84%,高于2010届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校友满意度为80%,高于2010届4个百分点。

2011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即在同等分数、同类型学校条件下,2011届大学毕业生愿意推荐母校给亲朋好友去就读的比例)为61%,与2010届持平;高职高专院校为56%,高于2010届5个百分点。这表现了高职高专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在增强。

11.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参与人数最多,体育户外类社团满意度最高

2011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参与度最高的社团为“社会实践及公益类”(本科为45%,高职高专为33%),其次为“体育户外类”(本科为25%,高职高专为22%)。有17%的本科毕业生和24%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社团。在对参加的各项社团活动进行评价时,2011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活动为“体育户外类”(86%),高职高专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活动为“体育户外类”和“表演艺术类”(均为84%)。

12.2011届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

2011届本科毕业生认为大学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努力、追求上进”(均为63%)这两方面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大学在“人生的乐观态度”(59%)方面对价值观的提升最有帮助。

13.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445元,涨幅超一倍;

7.6%的2008届本科毕业生、2.8%的200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过万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4445元(本科为5066元,高职高专为3823元)。2008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1890元(本科为2133元,高职高专为1647元),三年来月收入涨幅平均达到2555元,涨幅超过了一倍。其中,本科涨幅达到2933元,涨幅比例为138%;高职高专涨幅为2176元,涨幅比例为132%。

2008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有7.6%的人月收入达到了10000元以上,有15.4%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有2.8%的人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有33.9%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月收入涨幅:月收入涨幅=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月收入涨幅比例:月收入涨幅比例=月收入涨幅/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

14.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

对雇主越“忠诚”的毕业生,月收入越高

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其中本科的平均雇主数为2.1个,低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雇主数(2.6个)。

本科的动物医学类和艺术类毕业生三年内更换雇主最为频繁,平均雇主数均为2.5个;本科地矿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最少(1.4个),工作最为稳定。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最多,为3.0个;高职高专制药技术类毕业生平均雇主数最少(2.1个)。

更换雇主的行为与月收入相关。2008届本科毕业生中,毕业三年内一直为1个雇主工作的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为5273元。工作过的雇主数越多,其月收入反而越低;为5个及以上雇主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仅为4461元。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呈现类似的趋势。雇主数为1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4114元;雇主数为4个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低,为3572元。

名词解释

雇主数:指毕业生从第一份工作到三年后的调查时点,一共为多少个雇主工作过。雇主数越多,则工作转换得越频繁;雇主数可以代表毕业生工作稳定的程度。

15.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而另有3.6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为14.6%。根据本研究之前的分析,我国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为499万人,按比例推算,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52万,非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18万。

在本科专业门类中,教育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22.1%;医学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6.2%。在高职高专专业门类中,法律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37.5%;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

3.1%。

麦可思将“低就业群体”定义为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的毕业生。这一群体包括自愿低就业和非自愿低就业两种类型。其中造成非自愿低就业的原因是求职时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而其他原因造成自愿低就业。低就业比例的分子是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毕业生人数,分母是就业的毕业生总数。

16.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女性低就业比例更高

在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女性毕业生半年后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本科为15.9%,高职高专为19.4%)高于男性毕业生(本科为9.6%,高职高专为9.4%)。

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在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17.5%;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11.2%。在2011届就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中,在西南区域经济体(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为17.8%;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为12.8%。

毕业半年后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高,本科为20.7%,高职高专为26.5%。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的比例最低,本科为7.5%,高职高专为8.1%。“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就业的低就业比例高主要是由于自愿低就业造成的。

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来自“无业与退休”家庭的毕业生半年后的低就业比例最高,本科为13.7%,高职高专为18.5%。

17.2011届受雇全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中逾六成工作与专业相关

2011届受雇全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4%。其中,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比2010届下降了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为60%,比2010届上升了1个百分点。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受雇全职工作的2011届大学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本科为42%,高职高专为39%),其次本科为“专业工作岗位招聘少”(27%),高职高专为“达不到专业工作的要求”(25%)。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

★备注: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麦可思《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责任编辑:夏雨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院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电话:010-65280234,65287978

Email:skw01@ 京ICP备05072735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