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物理学)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

学院名称:

届别: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教务处制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5届李小英 1212010227 物理学

 

第二篇:教育研究方法开题报告材料

有关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分析

1.选题背景

在当今社会上,应试教育已经是普遍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教育制度,不论中小学生,还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必须面临考试。而现在许许多多的在校大学生们都需要通过考试,从而获得学分,当获得足够多的学分时,才能够顺利毕业;否则将面临无法毕业的情况。可是,现在的大学校园生活里,学生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淡薄,许多学生把精力、心思都放在社团活动或者是兼职等方面上。已经不再像高中时期那样,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也有不少大学生平时总是逃课或者是不听课,导致一点知识都没有学进去,然而,不管怎样在大学里,所有学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来获得学分,而且想要申请一些奖项时,申请条件中总会有要求学生的成绩要很好,所以这时成绩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认真学习过的学生而言,要顺利通过考试,那是相当有难度的,于是,他们为了通过考试,盲目地选择了作弊。

2.选题意义

当代社会,诚信问题已经是大众所关注的焦点,现在许多公司或者是招聘单位都会明确表明他们需要的人才具备诚信的品质。因为诚信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诚信往往与许多事情有关系,例如:商品质量、公司信誉度、员工素质等等,诚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单位的存亡问题,所以对于要在社会建立一个立足点,诚信是必不可少的。

核心概念的界定

作弊一词的含义,在《当代汉语词典》中,是指用欺骗的手法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

(二)文献综述

我国已有许多学者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研究,探讨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大学生,导致他们在考试中进行作弊。

《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中,第九章《对话的艰难性——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另类问题剖析》谈论到作弊这样问题。其中文中的第一部分讲述了作弊问题,作者分成三部分阐述,第一部分是大学生作弊的主要类型,在此作者提出了三个类型:纸条传递型、肢体语言表达型、信息技术应用型。作者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些作弊类型;而第二部分讲的是大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作者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从宏观角度讲,作者认为社会不良风气、高校人才评定标准的偏颇和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弊端导

致大学生考试作弊;从微观角度出发,则是大学生自身做人标准问题出现偏差;第三部分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作者从强化舆论宣传、建立健全制度、教学改革等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还有其他相关文章,在翟红的《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分析及对策》中,从作弊的行为特点、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又如曹容平、 董九元、 王刚等人写的《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特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等也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20xx年3月8日,在《武进日报》中,有一篇《英国大学生作弊严重论文买卖交易额超2亿英镑》,里面讲述了英国大学生的作弊现象。

在《教育·实践·创新: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里,何酉宁和杨浩的《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具体分析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里大学生作弊的现象。

(三)研究内容及目标

1.研究内容

(1)研究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2)研究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2.研究目标

详细分析并整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就这些原因提出对学校、对学生都有效的意见或建议。

(四)研究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1.研究的方法:

(1)图书馆查找文献。学校图书馆是一个资源库,到图书馆里查找有关考试作弊的相关文献,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这个课题。

(2)网上查找。网上有很多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借此作为参考

2.研究的具体措施

(1)我们组成员聚在一起讨论对于这个课题所要研究的方向、步骤、分工。

(2)我们组成员各自去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相关的书籍、资料、报告等等。

(五)研究人员分工及步骤

XXX:

搜集资料,包括通过网络检索以及图书馆馆藏书籍的查阅等手段,其

中网络工具的检索使用较多。最后对工作进行总结。

在选定课题后分析选题背景,界定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的核心概念以及选题的意义。

调查国内相关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研究综述。

XXX:

负责整合资料,研究内容的最终确定以及探究研究目标。

XXX:

确定研究人员的分工以及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

1、 小组讨论,草拟研究课题

2、 调查资料,估计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3、 最终确定研究课题

4、 明确分工,开始行动

5、 小组讨论分析资料

6、 按原本的分工,将分析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

7、 作总结

(六)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作为研究人员的马晓铭、黎小英、胡文君都是韶关学院教育学院201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身处被调查对象集中校园中的一名大学生,在正确选择调查问题方面有相对优势。

现今社会推行诚信为人的准则,作为教育中较为高层次的大学生作弊现象更被公众所关注,因此调查分析大学生作弊屡禁不止现象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的组员在再三思虑后决定将其作为我们的调查研究对象。

作为社会上众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有关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研究的相关成果也不少。以下是部分我们搜索到的资料。

《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曲秀英 2004.03.31 经济导报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浅析》——明哲 2005.3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第14卷第1期

《浅析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原因及对策》——丁娜、马健平、张洪纲 2009 文化与教育技术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对策》——李宝华 辽宁教育研究,1999.05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王金彪,张丽霞 2004.01 大学教育科学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与对策》——王术,陈耀武 2008.08 高等教育农业

《加强考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范玉辉,周先进 2007.0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对策》——陆桂平,陈龙,王小全 2002.02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试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现状与对策》——陈志国,郭宏英 2009.3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大学生考试作弊浅析》——王丽萍,梅永刚 2008.7(第13卷)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大学生学业作弊现象成因及对策探讨》——徐亚,徐甜甜 2007(第三期) 职业圈

《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探讨》——崔玉波,乔志和,王忠民 2010.06 教书育人.高校论坛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与对策》——孙世民,李世峰 2004

(8)高等农业教育

《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漆勇政,魏友博 2003

(5);83-86 高等农业

(七)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表达形式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不论是中小学学校还是高等学府,考试作弊总是存在的。学生作弊无非是为了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所以只要还存在考试制度,那么学生考试作弊就会一直存在。

研究预期成果:

一、找出大学生作弊的主要原因:

1. 学生自身学习兴趣不浓

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不同导致对某一方面的投入精力不足,我们常说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基本差不多,不存在智力过大的差异,之所以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生差的学生,主要是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不同。有的学生把学习知识当作兴趣;有的则把学习当作负担,但相反的可能动手的能力比较强等;还有的学生不爱学习,热衷于经商;还有的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平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家教等方面,以致对学习用心不足,考试只好企图作弊过关。

2.学生之间的“传帮”作用

刚刚入学的新生,有的可能在高中时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作弊经验,但由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校门,如果学校抓的严,或许收敛一些,如果有机可乘,便可通过作弊获得成绩合格。但时间不长,高年级的学生便会向低年级的学生、老乡便会向老乡传授作弊经验、心得,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如果长此以往,而不加治理,学校的名声可能会

毁于一旦。

3.学生的心理原因

⑴ 学生的不平衡心理,有的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如果考试作弊成功,将会取得一个好的分数,而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不作弊可能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这样一来,好的学生有的就会出现不平衡心理,如果意志力薄弱,也会加入作弊的行列。

⑵ 学生之间的同情心,有的学生看到别人总是被抓科,补考还不过,而且大家又是同班同学,平时处得又比较好,于是考试时就会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不帮忙,又怕同学的关系弄僵,更助长了作弊之风。 ⑶ 赌博心理,这类学生主要是平时根本不努力学习,上课逃课,考试经常不及格。经常作弊如果过了固然好,考试不过也不会太在乎。

4.社会激烈竞争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带来的影响

随着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社会竞争加剧,就业紧张,优秀毕业生倍受社会青睐。各类资格考试、等级考试将用人单位迷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首先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不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在招聘人才时只选用成绩好、证书多的学生。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造成了很多学生为了证明自己是优秀的,用作弊来提高自己的考试分数,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为了能在找工作时胜过别人,也加入到作弊的行列。

二、解决方案: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学地进行考试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改革。

3.积极深化素质教育,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

4.健全并严格执行考试制度,加强监督与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