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信息学院东校区校园网的需求调研及分析报告

               目录

目录... 2

概述... 2

校园网需求分析... 3

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3

综合布线系统需求... 3

(一). 综合布线规划... 3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3

(2).水平子系统设计... 3

(3).楼间建筑群系统设计... 3

(4).设备间系统设计... 4

2、校园网系统需求... 4

3、网络设备需求... 5

4网络安全需求... 5

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 5

5.网络服务需求(WWW,FTP,DNS,DHCP,邮件服务器,网络管理)... 6

操作系统与服务... 6

概述

 随着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高速的、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学校领导、广大师生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学校未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将是构筑在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上,通过加大信息网络教育的投入,开展网络化教学,开展教育信息服务和远程教育服务等将成为未来建设的具体内容。

校园网需求分析

根据校园网络项目,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注重设备选型的性能价格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为学校设计成一个技术先进、灵活可用、性能优秀、可升级扩展的校园网络。考虑到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系统性能以及远程教学等各个方面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最大程度地保护学校的投资。学校借助校园网的建设,可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发挥网络资源共享、信息快捷、无地理限制等优势,真正把现代化管理、教育技术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与办公管理当中。学校校园网具体功能和特点如下:

1.      技术先进

    ·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1000Mbps 速率的主干,100Mbps 到桌面,运行目前的各种应用系统绰绰有余,还可轻松应付将来一段时间内的应用要求,且易于升级和扩展,最大限度的保护用户投资;

    · 网络设备选型为国际知名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产品系列全及完善的服务保证;

    · 采用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设备,足不出户即可管理配置整个网络。

2.  网络互联:

    · 提供国际互联网ISDN 专线接入(或DDN),实现与各公共网的连接;

    · 可扩容的远程拨号接入/拨出,共享资源、发布信息等。应用系统及教学资源丰富;

    · 有综合网络办公系统及各个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

    · 有以WEB数据库为中心的综合信息平台,可进行消息发布,招生广告、形象宣传、课业辅导、教案参考展示、资料查询、邮件服务及远程教学等。

校园网建设需求分析

综合布线系统需求

(一). 综合布线规划

依据结构化布线原则,本着达到布局美观的效果,楼宇间的布线采用光纤,各楼层的布线走PVC管或在天花板内走线,并在结构化布线系统中的信息插座留有一定的冗余度,以确保日后终端设备位置调整和网络扩展的需要

(1).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校园内各大楼工作区信息点选择RJ45接口。

(2).水平子系统设计

信息点全部采用超5类优质非屏蔽双绞线。

(3).楼间建筑群系统设计

楼层间我们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频带很宽,传输容量大,传输距离远。

(4).设备间系统设计

利用配线架,分别连接光纤和双绞线。

下表为整个校园网的信息点统计表格

2、校园网系统需求

在我院校园网网络系统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外界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突变时,怎样使系统保持正常工作,或者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是我院校园网网络系统所必须考虑的。在设计时对可靠性的考虑,可以充分减少或消除因意外或事故造成的损失。我们将从网络线路的冗余备份及信息数据的多种备份等方面保证我院校园网网络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在网络设计时,将从内部访问控制和外部防火墙两方面保证我院校园网网络系统的安全。系统还将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系统保密性建设。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要采用冗余路由和备份设备,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便于及时排除故障,确保网络的可靠营运。

3、网络设备需求

校园网中的网络应用通常都比较复杂,几乎提供所有的网络服务。由于视屏点播、视屏会议、电子课件等使用,使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多媒体数据。同时,学生们总是乐于尝试各种网络服务,如网络游戏、点对点传输、FTP服务、视屏聊天等,所以网络中的数据流量非常大。因此,要求校园网络设备具有较高的性能。另外,由于许多学生酷爱各种黑客技术,总想试图攻击计费服务器或其它感兴趣的站点,所以网络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校园网采用性能稳定的Cisco或锐捷产品。

4网络安全需求

今天,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企业及个人用户在线交易量呈现日渐上升的趋势,网络运营已成为社会新时尚。但Internet在方便信息交流的同时也为病毒提供了一个感染和快速传播的"安全途径",病毒从网络一端到达另一端并在计算机未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运行它从而导致网络瘫痪,系统崩溃,给信息社会的安全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造成巨大损失。要解决这一难题,满足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就需要一个有审计机制、透明机制、独立及辅助运用机制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汇聚层必须具备先进硬件三层转发机制,有效抗击恶意IP地址扫描、安全策略,验证数据包路由转发功能,使其成为健壮的网络。

系统安全性与保密性

对校园网来说,各个学科的资料安全性和保密非常重要,特别是学校尚未公布的决策,财务资料等重要数据的安全尤为重要。在设计网络时,除了应考虑各种外界干扰外,还要在各环节提供安全措施,如划分虚拟网,对用户设置访问权限等。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在网络设计时,将从内部访问控制和外部防火墙两方面保证我院校园网网络系统的安全。系统还将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相应的系统保密性建设。

5.网络服务需求(WWW,FTP,DNS,DHCP,邮件服务器,网络管理)

操作系统与服务

Web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ftp数据存储服务上我们选择Windows2003操作系统,清晰的图形化界面使管理员方便快捷的管理服务器。

 

第二篇:校园网建设思考与分析

校园网建设思考与分析

摘 要:校园网是在互联网广泛使用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对于一个现在代化的学校,必须要跟上社会发展形式的需要。本文中对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作了充分的介绍,还有校园网建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以及其它资料上找到的目前各校园网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校园网; 信息化; 现代教育技术; 校园网管理

一、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电子化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都对员工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即未来。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我们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手段;如何加深学生对于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与了解;如何造就同时具备传统和信息双重文化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界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利用合适的计算机技术,通过适当的投资,建设符合学校要求、又具有自身特色、能切实发挥作用的校园网和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科研网络环境是我们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

1.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扩大宣传作用。

计算机网络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网主页是学校对外交流、树立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学校的主页就设有学校概况、教育教学、招生就业、校园风采和实训基地等内容,反映了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特色、教科研成果。在“酒香也怕巷子子深”的年代,主页对我们学校的对外宣传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二十一世纪本来就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在网上查询的越多,对学校了解的就越多,他们择校的机会就更大。所以校园网的建立,更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工作。

2.校园网更有利于沟通。

传统的沟通模式是开家长会或与家长打电话、发短信等,有了校园网,就不

仅仅局限于这些形式,校园网带给人们更多、更便捷的信息,家长们在网上也能更多地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家长们有任何疑惑或是想和老师交流的,都可以在网上给老师留言,老师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家长们一个答复。这种不用嘴巴讲出口的交流方式,适合于平时羞于和老师交流的家长,也适合平时忙着工作,关心孩子又有心而力不足的家长。由此可见,有了校园网,家长和老师连接更紧了,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更全面了。

3.校园网更有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开展。

网络对教学过程的帮助主要体现在教学管理与教学资源的共享两个方面。与计算机网络直接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幻灯片等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它们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大量现成的教学课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些都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老师备课也可以在网上共享,教具也共同分享,这样大大节约了平时备课的时间,更有精力投入到专研活动之中。校园网的主要功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校园网正促进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变革,促进着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改变着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质量。

4.增强了教师信息意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各个岗位计算机的也应用越来越多,计算机将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诸方面带来新的革命。首先是在老师中普及计算机知识,以前的老师只要备好课,上好课就行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老师,都应该学会获取各种知识的方法,而校园网最能提供这种环境,在一个好的校园网里人们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交流和学习、将教学工作科学信息化,计算机改变了人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将改变了人的学习方式。其次,校园网络的建设,会使我们的教师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提高,老师们通过边学习、边培训、边实践,具备了初步运用网络信息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设计各种教学信息的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能提高教学效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使教育实现现代化。

三、校园网建设应注重实效,不能居于表面形式

如果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千兆校园网目前已是相当成熟的技术,并都有现成的模型可供照搬照抄,但是我们认为,建设校园网的根本目的应是为学校的教 1

育教学服务,因此它决不只是一个把软硬件进行简单堆积的纯技术问题,而应该是围绕着应用这个最终的目的来全面地考虑。例如,网络公司可发挥其在技术方案设计及系统集成经验方面的优势,学校方面则明显地对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需求具有发言权,而电信部门在综合布线方面有着人员、设备、技术、经验等的明显优势,专业教育软件公司又在为学校提供较为成熟和实用的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方面拥有优势,电脑工作站及相关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供应商则应充分考虑让他们发挥对其相关产品的售后服务等保障方面的优势,等等。因此,在整个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了“以应用为本、可持续发展、总体设计、分块实施、发挥优势、加强协调”的原则,从开始进行系统需求分析、调研考察和总体方案设计,再由校方与几家较具经验和实力的网络公司共同对总体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商讨、论证、修改和优化,力求方案在技术和应用方面既能满足学校当前的实际应用需求又能适应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四、校园网使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学校的校园网建设还不是很成熟,我从网上及其它途径了解了一些关于校园网的信息,发现校园网同其它事物一样,并不是一好百好,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也有利有弊。校园网对我们学校的一部分老师来讲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那么在我们使用它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技术准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校园网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校园网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1.不能强调表面化。不能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或者作为课堂表演的点缀,更多的是对其进行准确的掌握和吸收。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而应该为了“需要”而应用。对于校园网的使用应该是为我们的教学需要,不是一哄而上,无论有用与否,先用上再说。这样造成的后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

2.资源库的容量问题。我看很多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教育资源库匮乏,特别是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教育资源库就更少。也就是说想用的人多,而提供内容的人少。就是那有限的教育资源库由于平台标准不同,共享性也很差。这种“有枪无弹”、有网无资源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学校校园网的应用和教育教学效益的发挥。

2

3.不同学科及不同教师之间能力的差异问题。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注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上来。而我们面临的现状是: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由于多年工作的积淀,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上,多数教师还处于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一般技能,对校园网还比较陌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学科间在应用的程度和水平上也很不平衡;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上层次不够,系统性不强,多数教师处于想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苦于对信息技术还不太熟悉的境地。

4.后期管理问题。管理是学校教育信息技术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开展好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育人效益。那么校园网建好了,可很多学校的管理办法不外乎通过建立、实施各种规章制度和约束措施来实现的,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不少,诸如考虑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措施少。值得强调的是,上述形式主义的管理方法显然是不成功的,它制约了教育信息技术效益的发挥。

5.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状况问题。信息技术设备的育人功能,只有通过教材(书本的和电教的教材,特别是电教教材)和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过去,整齐划一的计算机书本教材和陈旧的内容,加上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仍然采用了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的方式,学生的信息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信息素养未能得到有效培养。

目前,我们学校的校园网正在准备扩大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他的特点与问题再进行准备及施工,并且,我个人认为在进行校园网的建设时不应只注重于硬件的建设,而应注重软件的开发。比如:相关政策的出台,对部分教师的培训等。只有这些配套成功才能在校园网建成之际,发挥它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浩军, 王 炜, 薛君艳, 甘秋歌.浅谈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2]钟德文.校园网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必须依赖的基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4).

[3]朱绪亮.校园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3(10).

3

[4]于海涛. 校园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6).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