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综合改革调研报告

一、前言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实

施蓝图和指导文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模式等几方面的内容,它集中体现了高校的育人思想、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它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总体设计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报告首先通过对国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究我国高等教育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上与国外高校的差距与异同,其次调研国内八所著名高校对于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综合改革情况,以期为我校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国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比较 通过国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比较,关注本科教育,品评国外人才培养之优劣,并以资借鉴。

(一)国外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英国的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其基本特色就是既实现了人才培养规模的大发展又在

总体上确保了高质量、高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也与大学本身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

法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体系与英国相近,在为数众多的法国大学和工程师学校中,有约十四所大学校,其实行的教育可以说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大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业务能力、较强组织和管理能力、并熟悉企业项目运作模式的工程项目组织者和管理者。

法国大学校学生是三年制(之前在预备班已学习两年),进入大学校后的三年,对学生的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二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工程应用知识,同时还要到企业实习;第三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第二年的学习可在本校完成,也可在企业或国外的学校完成。实际上,多数学生第三年的学习是在学校之外完成的。大学校还特别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特别强调,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应只是业务扎实,更应该是面向全世界的工程师。

法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大学必须通过多科性综合培养,使本科人才不仅能够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熟练地解决本专业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依据市场的变化,顺利地从一个技术领域转到另一个技术领域。巴黎理工学校校长让?诺瓦克在“世界名校校长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学校应以培养胸怀开阔的、可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应付复杂世界的人才为自豪。因

此,希望给我们的学生一个广阔的科学文化视野,以便他们能进行对比。我们非常强调这些能力,如果培养的人才只懂专一门,而不敢尝试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是很危险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教学大纲中除密集的综合科学课程外,还要保持人文科学和体育的原因。”

德国的高等教育应对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变化,出现了

基础化、综合化、国际化和实践性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基础学习阶段不分专业,设置共同的基础学习阶段来避免过早出现专门化,在主体学习阶段通过限制专业设置数和引入核心课程对专门化加以限制。实践环节体现为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主要途径为:企业实习,项目形式的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双元制”专业等。

其中“双元制”人才培养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产学合作

模式。“双元制”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双元制”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其特点为: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课程编制上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养成综合适应能力的人”,作为实用主义的发源地,其高等教育也一直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首要目标。教育政策也一直是这一导向,提出本科教

育要“培养学生所必需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以使学生适合大学、研究生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培养艺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欣赏能力”。这表明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推崇。如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教育战略计划委员会”对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包含十二项内容: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日本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最大特点就是对于创造性和

个性的培养,重视个性成为教育改革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高等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课题探索能力。如早稻田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形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进取精神,学问活用的模范公民”、“培养探索与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各个大学根据本校的理念和条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澳大利亚的本科教育实行的是一元化的体制,其教育的

一个显著特点是非常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大学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广泛而合理的课程,发展

每个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使他们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国外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比较

(1)共同的趋势

课程设置中基础科学是全部所有知识中是最稳定持久的部分。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在短短的求学期间要掌握全部现代科学知识是不可能的,只有雄厚的基础科学知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因此,各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强调基础理论教育。

英国各高校的基础课程所占的比例为30%~40%左右,法国的高等学校其基础课程所占比例可达40%~60%左右,此外,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其基础课比例分别为:53.57%、32.94%和31.72%。由此可见强化基础性课程已成为近年来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特征。

l、基础课程设置综合化

一方面是基础科学与技术、工程科学相结合,以提高基本文化素养和改善理论思维方式,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突出课程的应用性。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环境、人口、能源等都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作为补充。

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文理结合、理工结合、多科综合。如美国的麻省理工

学院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个领域内至少修完72学分的课程,占教学计划的20%;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另如德国的柏林科技大学不同程度地开设了S/T/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课程,呈现出课程设置的综合化趋向。

2、课程设置的实践化

德国的高等教育保持了理工科重实习、重实践的传统,课程设置的选修上,各国大学的各院系均在积极压缩必修课程的比重,普遍开设了灵活、广泛的选修课程。事实证明,通才教育比专才教育思维更开阔,适应能力更强,也更容易出成果,大量开设的选修课程恰恰为培养和造就通才创造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如法国高校选修课程在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60%,日本大学本科生的选修课程在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30%~50%。美国和英国的选修课程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德国的选修课程虽然总量较少,但每年均呈递增趋势。澳大利亚则和英国的情况类似。

(2)不同的特色

美国高等教育课程种类繁多,但始终贯彻着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原则,各类课程配置比较均衡、全面。在实践上,既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又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法国的高等学校的课程比较注重职业教育,学校不仅要

对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实施以职业为目标的各种灵活多样的培训。为此,教学主要分为理论课、指导课和实践课三种,从而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德国的综合大学积极发展新学科,把本科学生的科研训

练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

日本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灵活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倾向。各高校及时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动态,经常调整、压缩旧有学科,增设新型专业,注重培养创新型和急需型人才。

澳大利亚大学的课程设置考虑为社会服务,也兼顾不同

类型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设置和改变一门课程既考虑主管部门的要求,也考虑学生是否认可,是否选学这门课程。学校每两年对已有课程要进行回顾与审核;新设课程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由学院提出足够的证据,包括国内外同类课程开设情况,成本核算,设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校学术委员会严格审批新设或调整的课程。

(三)国外与我国本科教育的比较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国家对于人才的目标、质量、规格的反映。每个国家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有别,其人才培养模式侧重点也有差别。从本质上来说,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评判的标准是能否适合一个国家的社会

发展水平,能否适应并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能否为受教育者提供个人发展的机遇和幸福生活的保障。

1.教育观念

国外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多样并存。从50年代我国就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学习了“舍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培养创造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又借鉴了“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专业;改革课程体系,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并鼓励学生跨院系、跨校修读课程,培养复合型、个性化人才。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教育。

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模仿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虽然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通识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一时半时还未被人们很好地接受,加之办学条件有限。因此,虽然也在着手实施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但真正实施起来则举步维艰。

2.教学方法

日本的本科教育实行的是“突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公开化。而美国更重视的是鼓励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对“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敢想、敢说、敢问是国外学生的一大特色。澳大利亚大学鼓励学生参与科

研活动,开阔思路,提倡“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掌握如何应付一个新的空间”。以悉尼大学为例,学校非常注重研究教学,把科研融入教学,提高学生能力培养水平。学校采取奖励的方式,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学校设立教学学院,研究教学及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开展向学生了解教学质量的调研,以此对学校课程作出调整。在教学上提倡和实施探讨式教学,澳大利亚大学的课堂教学除了讲授知识外,还很注重与学生讨论,这是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论据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意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我国的教学方法则比较呆板,基本上还是以书本和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谈不上什么探究式教学。据调查表明,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知识是最好的。但这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转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面对的是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的学生群体,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变被动的“灌”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与沟通,按照培养能力、启迪悟性、挖掘潜力的原则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国内著名高校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特点

选择国内知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大连理工

大学等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加以列出,其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是综合型大学的典型代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则是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这八所高校本科教育在本国都堪称翘楚,同时也都是本国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综合改革的先锋。 1.北京大学

通过实施元培计划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强基础和实践

环节,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已形成了元培学院、学科大类或院系招生和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辅修与双学位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元培学院教育组织模式和北大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跨学科人才。

大多数院系都开设了双学位或辅修课程,全校选修双学

位课程的学生保持在30%左右,双学位和辅修教育已经成为北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在试验项目中建设高质量的核心课程体系。邀请国

际知名专家学者为项目组学生开设课程,通过调整教学计划,逐步缩减本科生毕业学分要求,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与选择空间。与此同时加强课程质量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形成了高质量的主干基础课,通选课和大类平台课为代表的课程系列。

重视通过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鼓励把学术科技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

组织同学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支持学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学习与科研实践。着力推进学生海外学习和合作研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校的整体国际化水平。

2.南京大学

以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后劲足”的社会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数年来以教研项目的形式先后立项建设了94门通识课程、167门新生研讨课程。在所建成的94门全校通识课程中,文学艺术与美感类课程30门,科技进步与生命探索类课程14门,世界历史与世界文明类课程13门,经济发展与社会脉动类课程11门,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类课程11门,价值观与思维方法类课程10门,跨文化沟通与人际交往类课程5门。目前,南大新型课程体系已初见规模,并开始向结构优化和内容精炼方向发展。

力争在不突破专业建制的情况下,尽可能淡化专业的浓厚色彩,并通过降低专业学分数等手段大力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以数学系为例,该系除为全校学生开设公选数学课之外,将其专业课程最大比例对外系学生开放,同时降低5个专业课程学分,聘请商学院、电子学院、计算机系的老师开设了“微观经济学”、“精算数学”、“计算机图形学”、“数据通信与网络”、“软件工程概论”、“数字图像处理”

等一系列选修课,这些开课老师也参与指导数学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3.中山大学

深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各类课程的科学分布,实现通识教育、大类课程教学与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交叉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全面发展的课程模块与课程梯度,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为低年级学生尽早接触专业领域的知识和高年级学生的分类培养创造条件。

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拓展理工科和医科专业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增进教学与科研及产业实际的融合,加大实习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多学科思维的培养,继续加强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课程)板块的质量内涵建设。具体措施有:(1)建设适应专业发展需求的分类通识核心课板块;(2)拓展工具类和方法论领域的课程,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鼓励有条件的院(系)设置专业导读类学术讲座课程或新生研讨课(以1学分为宜)等。明确公共选修课程学分修读总体要求和核心通识课程各模块的学分要求,形成有利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构架。

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同类专业课程改革成果,进一步加强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教学内容,

夯实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教学,形成逐级递进、体现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专业必修课体系,使学生建立宽厚的学科与专业知识基础。

建设面向学术研究、行业应用等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模块;从专业特点与专业知识构成等出发,开设高质量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

引入专业教学质量的国家与国际标准,结合相关专业认证与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与行业领域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4.山东大学

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综合、开放、研究环境下本科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推进优势特色专业的国际化,按照世界一流大学课程标准和国际认证标准要求设立课程,加大国外优质教学资源的引进力度。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内外学时和学分比例。在学校统一规划通识教育课程、各学科大类搭建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凸显专业优势与培养特色。

树立学生主体观念,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的思想;适当增加选修课比例,增强培养计划的弹性,力求

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大力推进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努力营造好通识教育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将通识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系统安排和整体设计,分类规划和重点建设体现学校优势与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平台,构建富有山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加速推进创新教育,构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理念,在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创新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规划和建设,强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在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强研究型、讨论型、课题型以及自主学习型课程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的精神,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积极推进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要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推进创新方法课程、开放实验、创新训练项目的建设,课内课外相结合,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竞赛活动,训练学生的创新方法,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构课程体系框架,推进学科大类培养。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着眼于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科学重组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

减少课内必修学分,增加学生选择空间。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支持和鼓励学生的交叉复合培养乃至综合型发展,减少学生的修习总学分,适当压缩课内学时。贯彻整体优化、少而精的原则,积极推进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及考试方式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协调好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

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打破跨院选课壁垒,丰富选修课程资源,增加学生选择空间。

5.清华大学

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本科教育总学分由200分减少到170分。如果按照一门课2至3学分来算,这就意味着学生至少可少上10门课。此举是为了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量身定做“个人学习计划”。所“削减”的课程一方面是某些适应性窄的专业课,这主要是由于新教学计划调整后,学生实行“通识”教育,学校更重视学生的基础素质;还有些课程由课内必修变成了课外学生实践,另外也有些课程在课时方面有所压缩。据介绍,新培养方案强调必

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学生可在教学计划之外、培养方案框架之内选课。

在全国首开了实验室科研探究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组织学生轮流到相关教学单元实验室感受科研,学生每学期可以选修8个不同院系的教学单元。

6.浙江大学

深入实施前期通识课程与大类课程培养、后期宽口径专业培养和跨学科学习。

加大通识课程建设力度和广度。注重通识课程内涵提升和类别整合,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增加“通识教育实践”环节,贯彻“全人教育”理念。

按培养大类进一步整合大类必修课程模块;注重拓宽学生专业基础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满足工学、法学、医学等执业资格要求的大类课程模块;各专业可根据对基础课程的不同要求,从大类课程平台中选择适当课程组合,以更好衔接后期专业教育。

建立研究型大学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整合与优化,逐步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专业课程注重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和缺失。

积极引导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凝炼了一批精品课程和荣誉课程,精心打造量大面广的核心基础课程;鼓励院士、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为本科生开课,要求教授每学年领

衔为本科生开课不少于2门;较大幅度增加课程门数,尤其鼓励多开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改进选课系统,进一步扩大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

加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推进研究性教学,特别是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小班化教学等;逐步实现课程的网络化教学,要求所有课程教学资源上网开放。

突出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整合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推进各级各类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训练;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拓展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项目空间;建立多维学习与成长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需求。

各学科专业设计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供学生跨学科修读,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各专业第一学年通识必修和大类必修课程中确定并公布不超过5门的专业前置课程,以方便学生跨大类修读。修读专业前置课程是学生确认主修专业超容量时的重要考察指标。

保证通识课程平台和大类课程平台有充足的课源。加强“导论类”通识课程的开设和管理工作,改革开课机制和考核方式,确保课源充足,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进行新生英语分级考试工作,合理确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修读的起点;增设“通识教育实践”必修环节,前期安排专业指导性

教学计划解读和选课导航等内容,后期安排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职业道德素养训练等内容。

7.华中科技大学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竞争意识、领导意识和公民意识,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将近几年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系列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

坚持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树立高水平的教学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坚持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坚持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基地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增强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坚持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把因材施教落在实处,为学生选专业、选课,辅修及攻读第二主修专业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升;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推进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调整学科大类平台课程。

各专业培养计划中,设置导论和研究方法类的课程,由学科带头人主讲;工科各专业在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中,设置课程设计环节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在专业教育阶段,设置综合课程,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深度整合,构建和充实实践教学的体系与模式,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数量,在控制总学时的前提下,适度调整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例,增加实践学时,缩减理论学时。

8.大连理工大学

以精英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定位,注重通识教育,确立适合理工科学生和人文经管类学生选修的两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注重大类培养,构建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注重个性发展,灵活设置特色专业方向和各类选修课程。以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实践与创新教育,加强创新性实践环节;注重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设置学科前沿课程、学科体验实验等。以优化知识结构为重点,注重本研贯通,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递进的课程和通选互认课程,科学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最终形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通过整合高水平的教师、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管理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高水平的教育与教学。

四、结语

综上,一个科学、合理、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不仅凝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而且也体现了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其实践效果直接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我校先后制定2008版和2O1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目前已启动制定2016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研究工作,鼓励各专业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打造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与社会需求,强化专业教育,根据行业企业要求改善课程结构,优化和梳理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行业的要求。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先进课程开发理念和课程模式,推动学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1.各专业根据培养目标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共基础课模块,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相应的学时、学分要求。

2.减少理论课总学时,尤其减少教师课堂讲授学时。推行研讨式教学,将课程学时设置分为教师课堂讲授学时、教

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研讨学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减少课程总门数。整合、优化、精选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解决课程之间内容简单重复、错位和交叉等问题。

4.更新教材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学科前沿引入课堂、教材。

5.建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制定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负责教授制。

6.工科专业要高度关注“华盛顿协议”与专业认证。知晓本专业的国际认证标准,围绕标准提高专业办学水准和提升教学质量;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专业人才培养。

相关推荐